“不知道,”许志远说:“我们在南京当然无法得到他的下落。后来我们又到上海寻找他,也没有音讯。有一位朋友说,华先生住在赫德路99号,有人发现他的门前,最近出现了警车和几个身份不明的人。所以,我怀疑华先生,很可能也落入了戴春风这伙人的魔掌里了!”
王亚樵听到这里,他心情既然兴奋又悲恸。他兴奋的是,终于有孙凤鸣、崔正瑶和陈惘子这些不怕牺牲流血的中华英雄,喋血在沙场上,为那些南京的卖国奸佞们,敲响了让他们心寒的丧钟。王亚樵感到悲哀的是,孙凤鸣伉俪如此英勇的牺牲和惨烈赴死,让他一个见识过鲜血的大杀手,也闻之心痛,痛之心寒。一串混浊的泪水,从王亚樵的眼睛里流淌出来,扑簌簌的打湿了他的衣襟。
从那天起,王亚樵忽然变得沉默了。
他每天都不再外出,王亚樵忽然意识到香港的可怕。他每天都静静伫立在深水湾寓所的阳台上,忧郁的目光透过小楼前那一丛丛碧绿的树荫,似乎陷入了无边的遐思。南京发生的行刺案悲壮而震撼人心。王亚樵有生以来从没有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心灵震撼。特别是孙凤鸣和崔正瑶的双双惨死,对于一生视杀人如草芥的王亚樵来说,心海里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
“他们才是最伟大的刺客。如果将我的一生,和孙凤鸣、崔正瑶相比,他们无疑是伟大的,而我却是那么的缈小和可悲。”王亚樵在他的日记里,曾经亲笔写下这样的心声:“因为我纵然有大刺客之名,却从没有像孙凤鸣和崔正瑶这样,敢于面对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在他们为中国抗战在南京冒险行刺的时候,我却等候在香港。特别是那个崔正瑶,她虽是一个女流,但是,她的坚贞,她的果敢,她那高尚的人格,都是让我王九光从心里感到敬佩的!……”
海风徐来。维多利亚海仍然还像从前那样辽远而宽阔。但是王亚樵心正在以历一场痛苦的折磨。面对着一群在上海和南京罹难的刺蒋英雄,他并没有怯懦和灰心,而是在心的深处,又在策划着一个新的刺蒋方案了。
海潮,在他眼前正汹涌地向岸边礁石冲来,轰然一声巨响,激起了一股冲天而起的雪白浪花!
第十四章 鬼影憧憧困香江崔正瑶遗书上的蛛丝蚂迹(1)
王亚樵在香港为刺汪英雄孙凤鸣夫妻的壮烈赴死悲恸洒泪的时候,远在南京的黄浦路官邸里,蒋介石仍为陈壁君毫不休止的纠缠而烦恼。他将那些刊登着各界对汪案评论的报纸放在桌上,对守候身边的宋美龄叹道:“夫人,莫非汪兆铭真值得有人为他去牺牲性命吗?”
宋美龄也颇感茫然地说:“汪兆铭的刺案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谜呀!因为那个姓孙的刺客,也不至于对汪兆铭真有什么仇恨。我想,他很可能是对着你来的。”
“冲我来的?”蒋介石的脸忽然吓得苍白。
宋美龄沉吟说:“大令,你还记得在庐山上发生的行刺案吗?我是说早从三年前开始,就已经有人在暗中打你的主意了。”
“他们为什么要打我的主意呢?”
“自然是东北三省的沦陷嘛!张学良去上海戒烟时,不也有人给他下了最后的通谍,限他一个月内离境吗?所以,这一切,都好象和九一八事变有关,而汪兆铭和东三省的失陷毕竟关糸不大呀!再说,他纵然在国民党内有些派糸势力,可是他也当不得国民党的家嘛!刺客杀他何用呢?”
蒋介石仍不肯信服刺客是为杀他而来。就说:“可是,在上海北站行刺子文兄,又如何解释?莫非子文兄也和东北的失陷有关吗?”
“子文兄当然是个例外。”宋美龄不愧女中豪杰。她对笼罩在汪案上扑朔迷离的种种疑团,一直在以冷静睿智的头脑加以分折,所以才得出行刺者目标不是汪而是蒋的结论。她说:“话又说回来,即便行刺子文兄,也是将矛头间接指向了你的。任何人的行刺行动,都是为着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他们行刺子文,是因为幕后有人讨厌子文替你把持财政,那时候逃到广东的一些国府高官,都以为除掉了子文这个财神爷,就会断掉你的左膀右臂,所以才有上海北火车站上的行刺案。这一次呢,孙凤鸣情愿牺牲自己的性命而行刺汪精卫,你说他值得吗?”
蒋介石虽从心里对妻子的分折深以为然,但他仍在主观上难以接受这严峻的行刺现实。他将光秃秃的头固执地摇了又摇,摆摆手说:“可是,夫人,你也见了孙凤鸣在死前的口供吧?他可是亲口承认是专为行刺汪兆铭才铤而走险的,并没有说他还想行刺其它中央要人。自然,他也没提到我蒋某人呀?”
“大令,你是个政治家,没想到居然如此幼稚可笑。”宋美龄扭着屁股,从那张大壁画前来到蒋介石的对面,坐在小沙发椅上,说道:“如果孙凤鸣说的都是实话,那他就不能被人称得上是了不起的刺客了。他本来是要对你进行行刺的,可是临时只能杀了汪先生。如果他把行刺你没有得逞的话说出来,岂不暴露了他们的全部计划吗?也就是说,只要他不说出是为行刺你而来,那么,将来他们的人仍然还有行刺你的机会。这就是刺客的学问了。莫非这个你也不懂?”
“啊哎哎,夫人,”蒋介石再也不敢和宋美龄说假话了,终于点头称是:“如此说来,我的命真够大的了。如果我那天不以牙疼为借口拒绝前去照像,那么,孙凤鸣刺死的人就不会是汪兆铭,而是我了?”
“所以,我才感到非常可怕!”宋美龄正想继续进言,提醒丈夫百倍小心身边随时可能出现的刺客,忽然侍卫进报:“戴雨农将军求见!”
“他来的正是时候,好,让他进来。”不待蒋介石首恳,宋美龄也对侍从下令了。因为在这非常紧张的时候,她和蒋都需要像戴笠这样的鹰犬为她们护身。
“校长,夫人!”在崔正瑶面前心狠手辣的戴笠,一旦出现在蒋、宋伉俪的面前,就立刻变成了一只俯首贴耳的小猫。他腋下夹着个皮包,向蒋、宋两人一一鞠躬,然后抬起头来说:“刚才接到侍从室电话,我就马上从上海乘飞机赶了回来。不知校长和夫人有什么吩咐?”
“雨农,我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什么人在幕后支持孙凤鸣行刺,你可懂我的意思?”蒋介石从沙发上站起来,也许因为听了宋美龄提醒,越加对刚刚发生的刺汪案不敢掉以轻心了。他沉下脸来说:“你也许知道,现在如不尽快搞清幕后情况,我的干糸是逃不开的。因为陈壁君这难缠的老女人,几乎每天都来向我要凶手的指使者。她一口咬定,我当时不出来照像,就是和刺客暗中约定好了的,所以,这就苦了我呀!你也是知道的,我能杀他汪兆铭吗?如果是我做的案子,那么肯定只有派你们军统的人行事。可是,我怎么说得清呀?雨农,这件事只有靠你为我去洗清身上的污水了!”
宋美龄也说:“不管是什么人做的案子,我们总要找到真正的凶手才行。不然,你仅仅毙掉几个无关紧要的人,怎么可以向国民党中常会交待呢?”
“是的,校长,夫人。我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戴笠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他们看,苦苦表白说:“在南京监狱押着的这些晨光社涉案人犯,经过严审之后才发现,他们都不知道案子的真相。就是把他们都毙了,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才把破案的重点放在了上海。”
“到底是不是李宗仁、白崇禧他们收买的刺客?”蒋介石最关心的,是当前和他貌合神离的桂糸军阀。
戴笠说:“校长,虽然报界评论说李宗仁、白崇禧都可能涉案。可是经我多方侦察,发现这案子与桂糸几乎没有任何关糸。找不到李宗仁和孙凤鸣有任何接触的纽带,所以,关于这一条猜测已被我们排除了。尽管李宗仁和白崇禧禧现在广西拥兵作乱,与中央分庭抗礼,可是,我敢断定他们并不涉案。”
“会不会像报上说的那样,陈铭枢和李济深给过晨光通讯社一定的经济支助?”宋美龄仍在考虑蒋介石当年幽禁胡汉民的那件事。
戴笠说:“夫人的考虑自然不无道理。但是,我们现在只能查到华克之和孙凤鸣他们办的这家晨光通讯社,最初在中宣部登记的时候,确是胡汉民先生给打过招呼的。可是,进一步的情况,却从几位案犯口供中找不到任何?
小说推荐
- 中国暗杀王王亚樵
- [中国暗杀王王亚樵/作者:窦应泰-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他策划了一系列惊天大案;谋杀蒋介石,枪击宋子文,炸死日军指挥官白川,刺伤汪精卫;他风流成性,一生拥有众多倾国倾城的女人;然命范
- 最新章:第105章
- 纳尼亚王国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
- ,纳尼亚王国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_生【作者简介】20世纪的基督教骑士:c.s.刘易斯(c.s.lewis 1898-1963)全名为克里夫·斯坦普斯·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是一位有名的学者、文学批评家兼作家,对于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尤有研究。中国的读者会认识他
- 最新章:第23章
- 墓中王国
- 作者:北极苍狼一众人举着火把正在前进。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沉闷的轰响。众人同时止住了脚步,回首望去。火光中,是一张张惊恐的脸“我们被殉葬了”一人突然大叫,这最先的一声叫喊当时就预示了此人今后在这群人中的地位。其实在他们步入这墓穴的时候人人都心中明白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虽然那章邯说得甜言蜜语说是众工匠为
- 最新章:第18章
- 中国球王
- 《中国球王》作者:郭怒作品相关序章每当我遥望浩瀚的夜空,就会想起那一段交织光荣与梦想的日子,和许许多多一同奋斗过的人们。或许我已成功,或许我已失败,但是我会铭记着这一切,那一年,我十三岁,被一所足球学校录取,从此开始了我的足球生涯…与人为善的十句大实话请大家牢记九句大实话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
- 最新章:第714章
- 网王之中国魂
- 作者:月光芷第一卷 第一章慢慢地睁开沉重地双眼,映入眼帘地是一片雪白“终于醒了啊”耳边传来一声调笑。谁?我还在惊讶身边有人的时候,身体已经条件反射先坐了起来。旁边的人显然被吓了一跳。微微一愣,但又很快恢复了原来漫不经心的表情。我静静地打量着他,深蓝色的头发有点长,顺着脖子垂到了肩膀,貌似还带点大波浪
- 最新章:第263章
- 墓中王国(北极)
- 《墓中王国》全集【精校版】作者:北极苍狼编辑推荐沙丘矫诏,扶苏被迫挥剑自刎,蒙恬无奈饮下毒酒,长城飞雪!二世皇刚愎自用,耽于淫乐,朝政荒废,人心难向!赵高和李斯由相互利用、貌合神离而相互倾轧,车裂李斯的惨叫,如在今人耳际!火种一燃,八方烽火,辉煌的阿房宫,终于变成了埋葬大秦的坟墓 另一线故事线索,则
- 最新章:第50章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作者:黄景略/叶学明【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
- 最新章:第23章
-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
- 作者:吴蔚【由文】序 1644年风云际会公元1644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是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后一年;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朝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张献忠建立大西朝的一年。所以,明末社会大动荡中,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历史洪流,所表演的角色各各不同。但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其间到了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以后,感到称王
- 最新章:第1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