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丽丝.莱辛小说集》第12章


他守护着他深沉的柔情。
而有一天晚上,她醒过来,看到他在注视她。
“怎么了?”她问道,吓了一跳,“你睡不着?”
“我在看你罢了,”一脸无助。
她曲卷身体,躺在他旁边,手握拳头搁在枕上,在他和她之间。“你为
什么不快乐?”她突然问道。乔治苦笑了一声,笑声中带点嘲讽的味道。她
听了,坐了起来,双手环抱膝头,准备认真面对问题。
“这不是婚姻生活;这也不是爱情,”他宣称。他坐起来和她并肩而坐。
这种说话的语气,他自己并不知道从前没对她使用过。他个子硕大,苍老的
脸孔满布忧伤。他暂时忘却了她的存在;他所说的是从他的过去而说的,跨
越了她,但他也是透过她谈到了他的过去。过去的经验和生活中充满的温暖
使他语带威严。他眼神沉重,显露出嘲弄、责备。她坐直了身子,靠着他,
微微笑道,“那乔治,示范给我看。”
“示范给你看?”他几乎有点结结巴巴。“示范给你看?”他抱住了她,
抱着这个服顺的孩子,面颊靠着她的,直到她入睡。她的肩膀靠得太紧,压
得她往外缩,朝床的一边曲卷过去。
一早醒来,她带点奇特的眼神看着他,奇特且忧伤,但不失敬意,说
道,“乔治,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你养成了爱的习惯了。”
“怎么说,芭比?”
她滚下了床,站在床前,穿着白色的睡衣,一脸的街童表情,黑色的
长发卷曲着。
她溜了他一眼,笑道,“你要的是怀中抱着点什么,就是这么些。没人
抱时怎么办?抱枕头吗?”
他没回答,心深深给割了一刀。
“我从前那一个也是这样子,”她语气轻快。“怪的是,他一点也不关心
我。”她站着思索了一会儿,嘴露冷笑。“怪得很,可不是?”说完走出卧房。
那是她第二次谈到了她前夫。
那句话,“爱的习惯”,在乔治心中引发了一场震荡,说得没错,他想。
他给震得失去了正常的反应,对压在他身上的肌肤、胸膛失去了正常的生理
反应。他对艺比似乎有了新的认识,而以前似乎一无所识。轻松愉快的小女
孩已不复存在,他看到的是个年轻的妇女,坚强,警觉,由挫折和失败的经
验养成的,而他过去想都没想过这一些。她那深沉的黑眼睛背后隐藏的哀伤,
他现在看出来并非无中生有。他第一次在她光滑的头发上看到了一道灰光。
那饱满的面颊,他也看得出来是步入中年开始松弛的前奏。他过去的一厢情
愿叫他难为情。他想,他现在对她有了真正的认识,而她,也会因此而开始
爱他。
突然间,乔治重新找到了心中久已忘怀的小男孩。他回复了十几岁小
男孩的心情。
偶尔碰触到她的手,他心情激荡。她的裙角撩到了他,也叫他充满快
乐,禁不住闭上眼睛。她声音降下时,他等待出现感情的暗号,在她充满情
谊的黑色大眼皱起来时,他期待一番表白。夜晚,他抱着小男孩的心情,心
中的敬意使他笨手笨脚。他生理的快感消失殆尽。一个月前,他还是精力十
足,驾轻就熟的身体藏伏着对过去的怀念。而现在,他眼睁睁躺在这个女人
身边,渴望的不再是过去,过去已流逝,他盼望的是未来。他询问她,像个
嫉妒的小男孩,而她,总规避他的询问。他把那当成是女孩子深邃的情操,
只在真正拜倒于裙下的男孩子出现时,才会展现。
而她,仍然睡得固若金汤;一手握拳搁在脸前。
有一天半夜,她被他的动作扰动,醒过来。“乔治,又怎么了?”她问
道,有点恼怒。
一阵沉默之后,乔治心中那复活的小男孩痛苦地死去。
“没什么,”他回答,“什么事都没有。”他转身,背对着她,彻底失败。
这次从大床搬到书房小床的是他。她忧伤而尖锐地笑道,“怎么啦,受
不了我了?可我没办法,你知道,其实我向来也不怎么习惯睡在人家旁边。”
乔治近来放下了不少工作。他现在接手制作另一新剧,于是又忙得不
得了。他还替一张大报撰写剧评;忙于应酬,出席所有的首演夜。芭比有时
也和他一道出席,穿着大胆人时,乐于参与时髦的玩意儿,有时则一人留在
家里。她似乎有本事一人独处数小时,一事不做。乔治从人群中,从宴会中
回来,会发现她穿着紧身裤,跷腿坐在火炉前,一手托着下巴,一人进入了
她自己的什么世界,那个他现在再也不敢进去的世界。他不能让自己再处于
那种境地,听任她的冷言冷语;她对他的感触一无所知,只因她生性如此。
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情况。他常常很晚才回来。她会准备茶点,两人
手握手坐在火炉前,他的灵与肉都静如止水。死了,他想。但心却绞痛。他
现在对心中那股沉重的寂寞感是如此的习惯,偶尔和朋友聊天,他会暂时忘
却了芭比,变成从不认识她的人。这种时候他心情轻松,压力消失,但他会
四周张望,吃了一惊,似乎遗失了些什么。而失去了寂寞的痛苦,他几乎感
到头重脚轻。
他问芭比闷不闷,她几无事可做,月复一月,而他是如此的忙碌。她
说不闷,无事可做令她很自在。她不想再于老本行。
“我没什么表演才华,对吧?”她问他。
“你要喜欢的话,我可以跟他们说一声。”
她对着火炉皱眉头,没说什么。之后,他又提一次,她展开眉头笑了,
说道:“无所谓啦。。”
于是他和某个老朋友讲了声,芭比就回到了戏剧界,在一个小小的轻
松舞剧中表演一小段时事暗讽剧。她说她找到了人表演她的另一半。乔治忙
着制作罗密欧和茱丽叶,没时间去看她排演,但不合拍的歌舞首演那天晚上,
他去了。他到晚了,站在剧院后面。
华而不实的小剧院里一张张不够坚实的小椅子排得密密麻麻。样样东
西都小,打扮整齐的观众像挤塞在小盒子中的超大号人物。细小的舞台空空
荡荡,只是东一张西一张贴了一些黑白海报,此外,就是一架钢琴。钢琴倒
是弹得不错,年轻的钢琴家柔软的黑发披在脸上,弹得似乎很不耐烦,但弹
得实在很好。乔治这个戏剧行家,仔细倾听了第一个曲子,以琢磨其中气氛。
他心想:天啊,别又来这一套。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歌曲,他受不了
那种伤人情感的调调儿。他拒绝产生感受,可是他发觉自己的情感原本就已
堵塞了。钢琴在玩弄歌曲,把漫长的小径弹奏得像首手指练习曲,之后又弹
了“勿让炉火熄灭”和“提派累立”,弹奏方式一样,似乎钢琴也颇感无聊。
观众开始咯咯发笑,他们捕捉到了那股气氛。一个金发年青人,蓄着一把胡
子,身穿1914 年的军服进场了,唱了那几首歌曲的片段,像个僵尸在唱歌。
乔治晓得那表示唱歌的那一个是战争中的死难者。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反应器
官都堵塞了。首先,他不让自己对那个时代产生任何的情绪反应——太痛苦
了;再者,那五指练习曲的弹奏方式产生了反效果,痛苦、申诉,一切都消
失无踪,剩下的,只是空虚。表演继续下去,到了20 年代,他们唱了当年
的一些流行歌曲,其中有一首是有关大罢工的。整出戏变得像场木偶戏,毫
无感情。之后,到了30 年代。乔治觉得那是罐装的历史,是剧作家诺埃里·考
瓦德对时代虚假的大胆嘲讽。还不止如此,剧中毫无感情,什么都没有。他
不知道自己该有何反应。他好奇地看看四周的人,上了年纪的人一脸狐疑,
那出戏似乎对他们是一种侮辱,一种冒犯。但年轻的,则进入了状况,问题
是什么状况?那是嘲讽某一嘲讽的嘲讽。当小白兔,跑着跑着被带领进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歌曲弹得像瓦格纳的歌剧《罗安格林》。穿着当年制服
的士兵从死亡的另一边嘲笑自己轻描淡写的勇敢行为。乔治再也忍受不了
了,他别过头不看舞台。他等待芭比出场,以便向她交待。他点了支香烟,
注视邻座一张非常年轻的脸孔,那张脸孔脸色苍白沉重,有气无力,但看戏
却看得很人神,似乎心中有股积压的怨气,对舞台上演出的一切,都反应热
烈。突然间,那年轻的脸孔绽放一股嘲讽的光彩,乔治于是转回头观看舞台。
只见舞台上两个顽童,似乎一模一样,都穿着紧身光亮的黑长裤,白色紧身
起皱衬衫。两人都是黑头发,短短的,两双小脚整齐并列。他们并肩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