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梦》第2章


白玉郎笑了起来,“这是在下师妹所制。家师外出,此处只有在下师兄妹了。”
楚歌闻言有些惊喜,没想到此人境地竟然和她一样,“我也有一师妹,只是素来调皮。”仿佛是有同感,两人瞬间感觉到亲近了些。
白玉郎心中欢喜,难得遇见一个年龄相仿的朋友,而且这个楚歌不仅外表气质出众,刚才所练剑法也是精湛,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浪荡公子哥,“我拿师妹也是让人头疼。刚才看你在桃花林,没一丝红尘浊气,还以为是神仙临凡了。”
“神仙想来时不会迷路的。”楚歌调侃了自己一句,引得白玉郎一笑。
“师兄。”门口走进一个粉红色的身影,桃花衣裙桃花妆,桃花美人抱桃花。进来的人抱着数枝桃花,衬着姣好的面容,宛若桃花仙子,想必就是白玉郎的师妹了,倒是和楚云决然不同,楚云是娇,而她是媚。
白玉郎上前接过桃花,“师妹,这是楚歌楚公子,这便是在下的师妹,柳朝露。”柳朝露一进屋便看到多了一未见过的少年,白衣素雅,俊颜有些冷清,见惯了白玉郎的翩翩风度,可见着完全不同的楚歌,一时倒是愣住了。
“见过柳小姐。”楚歌很礼貌的起身行礼,柳朝露粉面一红,慌忙回礼。
白玉郎将桃花插在一个空的花瓶,“我刚才是林中散步,正好看见楚公子在林中舞剑,实在是让人惊叹。”白玉郎对着柳朝露道。
柳朝露显得有些惊讶,看着楚歌有些清瘦,有点弱不禁风之感,还以为是文士呢,“楚公子也是学武之人?”
“自小学得一二。”楚歌很是谦虚。
“这边偏僻,楚公子怎么会到这里?”柳朝露继续问着心中的疑问。
楚歌有些汗颜,“不小心迷路了。”
白玉郎笑着开口,“刚才楚公子所作的诗句倒是绝妙,应情应景。”
“哦?不知朝露可有幸一闻?”柳朝露好奇了。
楚歌点头,“不知可有笔墨?”
“到书斋吧,那边齐全。”白玉郎提议。
书斋中很是清静,几个干净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窗前摆着书桌,上面文房四宝,还有些化开的颜料,桌面上铺着一张纸,空白无色。白玉郎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打算画桃花图,可不知从何下笔,才到林子里走走的。”
楚歌走到桌前,“那不如楚歌代劳了。”提笔蘸颜料,下笔飞快,集中颜色交替,不过一刻钟,白纸上一画上一片桃花林,几只流莺隐藏其中嬉戏,桃花艳如真花,隐约间似乎有飘洒而下的桃花瓣。
在右侧空白处写着诗句,字体若行云流水,看字便可见那傲绝凌天的气势,掩之不住的豪情万丈。分明是娇美的桃花图,配着这字倒是另一番的英姿飒爽。
“瑶草浅深处,桃花浓淡妆。流莺未知弱,啼落清波红。半摇青天月,穿寻桃花媚。谁折女萝枝,娇灼露湿衣。”朝露轻轻念出,面露喜悦,微微期盼,“公子果然文采飞扬。这幅桃花图可否送给朝露?”
“小姐喜欢,就当是楚歌的谢礼吧。若不是小姐丝巾牵引,我可还要在林子里瞎晃些时日了。”楚歌拿出已经干了的丝帕,朝露刹那脸色嫣红,“是朝露不小心遗失的。”伸手接过丝帕,满是羞涩,果真是人比桃花媚。白玉郎看着也是一笑,双眼满是温柔。
朝露精心做了点心招待楚歌,泡了清茶,三个人在亭子里闲聊,朝露对楚歌十分好奇,不时追问着楚歌的事,“不知公子几岁了?”
“刚满十六。”楚歌回答。
“那到比我多一岁,师兄是十七。”朝露有些欢喜,白玉郎倒是惊讶,十六年少,文武双全,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楚公子也有一个师妹,不知是何门派?”
“家父不问世事,楚歌无门无派。只和师妹两人一同学艺。”楚歌道。提起师妹,便提起了幼年一些趣事,楚歌带着淡淡的微笑,满是温情,感染着白玉郎和柳朝露也回忆起不少小时的趣事,相谈甚欢。
转眼已是未时,楚歌看了看天色,“打扰已久,楚歌要先告辞了。”
“这有不少房间,天色将晚,不如留下来,暂住一晚。”白玉郎开口挽留。
“多谢好意。只是楚歌还有些事。现在走,想必还来得及找到留宿的地方。”楚歌心意已决,白玉郎也不好强求,“我送你到外面。”
朝露有些失望,匆匆跑开又回来,拿着一包点心,“楚公子,路途尚远,留着路上吃。”
细心关怀,楚歌接过,“多谢小姐。”楚歌道谢,拿起自己的行李,随着白玉郎离开。
白玉郎带着楚歌出了桃林,“难得有缘相见,若有机会,定要和公子促膝长谈。”
“是楚歌荣幸。后会有期。”楚歌告辞离开,顺着山路而下,很快消失在白玉郎视线中。
☆、梦里颜色轻(2)
烟雨如织,为这个古色古香的古城笼上一层朦胧的雾气,走了将近十天,楚歌才到了这个颇具盛名的春之城,汨罗城。
可惜一到这里就碰上春雨绵绵,只好先在客栈住下。客栈名为千鲤阁,离着汨罗城中的汨罗湖很近,开窗便可看见湖上景色。
坐在窗前,楚歌静静的看着远方。远处近处的楼阁亭台都是隐约的神秘,淅沥的雨滴在湖面上轻轻点点,似乎是蝴蝶扇动柔柔的翅膀掠过花瓣一般,湖畔垂柳随风轻摇,如披了细纱裙的舞女在舞着长衣袖,本该盛开的花朵此时也是玉露碎珠沾满,团团锦绣。
湖边有着两三个人,雨虽不大,却凉丝丝的阴冷,让人很是烦闷。忽想起去近处看看汨罗湖,楚歌披上件白色的流纹披风,拿了雨伞出了房门。
撑伞步入雨帘,缓缓踏上湖边的碎石路,三月江南烟雨果然梦幻非凡,楚歌站在了湖边。湖面上漂来一艘画舫,琴声泠泠清幽,楚歌看了一看,这般天气游湖,倒是极有兴致。
画舫在不远处的亭子旁停下,那亭子宽大,面对着湖的这边没有设栏杆,便于画舫之类的停泊。一个踏板铺上,连接着亭子和画舫。先出来了两个粉衣螺髻的侍女,拿着锦垫食盒到亭子中摆下,然后一个侍女打伞出来,伞遮着一个红色纱裙,披着同色披纱的美人,走到了亭上。
随后又有一个侍女打伞,这下出来的倒是一个宝蓝色绸衫的男子,看起来儒雅,举止间满是贵族的风度,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又是几个人出来,抬着琴桌和琴出来,摆在亭子一侧。
几下功夫,亭子石桌上已经铺上锦缎桌布,石椅也罩上了软垫,几样菜色丰富,还有玉壶琼浆玲珑杯。如此做派,自然不是一般人物,汨罗城的名人,锦翎坊之主,叶长欢。不是江湖人,年不过二十,却生意遍布天下,是沧越国有名的富商。而先前的女子,则是汨罗城的红牌歌姬秋霖。
叶长欢环视了一下四周,瞬间被楚歌吸引。油纸竹伞,白衣玉立,和着这烟雨,仿佛水墨画的宁静淡然。那少年不过十五六岁,身上一色的白衣白袍白披风,一头如墨长发高高束在身后,纯白的玉箍环着,在墨色的发中十分明显,此时侧对着这边,看不清面容,但已让人赞叹。
心生好奇,叶长欢开口吩咐,“燕儿,去把那公子请来。”刚才给他撑伞的侍女恭敬的行了个礼,撑着伞向楚歌走去。
正调着琴的秋霖轻皱了眉,看了楚歌这边一眼,柔声道,“坊主认识那公子?”
“倒不相识。”叶长欢回道。
“那何必让陌生人扰了兴趣?”秋霖带着娇嗔。
叶长欢看向她,神色一样,却眼带薄寒,“秋霖姑娘似乎越矩了?”只是淡淡的话,却让人不敢反驳,秋霖低了头,咬了咬唇,不敢再言语。
湖面水色深沉,细碎的脚步传来,在楚歌身旁五步处停下,楚歌微抬眼,是一个嫩黄衣裙的侍女,“这位姑娘,有何事?”
燕儿一看楚歌便失了神,眼前少年俊美绝伦,自家公子已是有名的美男子了,而这少年更精致了几分,颇有些不属于凡尘的清冷。恭敬的行了一礼,“打扰公子,我家公子请公子前往一叙。”燕儿指了指亭子。
楚歌看了过去,正对上叶长欢的目光,并无敌意。楚歌点了点头,反正她也要赏景,有个地方坐坐也好,“那就麻烦姑娘了。”
燕儿上前引路,叶长欢看着楚歌步步而来,也看清了楚歌的模样,果然是如斯绝尘,美玉无瑕。
“在下叶长欢,冒昧打扰了。”叶长欢先自报了家门,楚歌有了些兴趣,竟然是颇具盛名的锦翎坊之主叶长欢。“在下楚歌。坊主相邀,是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