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第83章


苏武热情的迎过来说:“欢迎你,尊敬的客人。” 
昌平也点头说:“很高兴认识你,热情的主人。” 
一旁的外交家张骞走过来说:“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绕弯子,我们来自蒙古,那里有大批的士兵,大批的人民,大片的土地等待你去统治,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昌平转头问路人丁:“蒙古在那里,那里的女子漂亮吗?” 
路人丁虽然有很多的博士头衔,却是一个地理白痴,见昌平这样问自己连忙张口编造说:“蒙古有蓝蓝的天空,翠绿的湖水,肥壮的草原和洁白肥壮的牛羊,至于美女应该有把。”说完路人丁把身体向后缩了缩。 
昌平内心盘算着,天上不会掉馅饼,再说我的运气还没好到掉馅饼的程度。也就是说也许这次去蒙古可能是陷阱,先拒绝。昌平摇头说:“古云:父母在不远游,小生双亲具在所以无心前往。”说完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架势。 
班超一心想征服异域,为华夏打下大大的疆土,见昌平居然不合作连忙威胁说:“把你父母杀了什么都解决了,不要给你敬酒不吃,吃罚酒。” 
昌平被人威胁惯了,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张口问:“我的时空穿梭机呢,快点弄出来还给我,家中还有事,就不打搅各位了。” 
苏武看了看昌平张口问:“你家中的未来人过的还好吗?” 
昌平随口答应说:“每天吃八顿他们都快飞了。”说到这里昌平警觉的打住,开始怀疑这些人的身份,难道他们也是未来人,是和家中关的人是一伙的。 
苏武看出昌平的疑惑连忙说:“我们观察你很久了,只要你与我们合作我们可以帮你躲过这次灭顶之灾。” 
“灭顶之载?”昌平疑惑的看着苏武。 
苏武接口说:“不错,今倭寇侵我华夏,与北洋水师在威海激战月余,另一股正在攻打天津。” 
“这些和我没有关系,就是亡国我还是地主家少东,也许乱世我还能成皇帝。”昌平理所当然的说完后,用看白痴的眼光看着苏武。 
昌平身后的华夏四侠听闻倭寇侵华后,连忙追问:“现在胜负如何,我们能否抵挡。” 
苏武摇头惋惜说:“难呀!国家落后,战略思想僵硬,空有满腔热血无法改变战局。” 
路人丁反唆说:“明知不敌,也要一战,岂可让东瀛倭寇看低我华夏。” 
昌平打断说:“不要谈什么热血不热血,你有钱吗?打仗打的是消耗,打的是后勤补给,打的是利益最大化,现在你们什么都没谈什么热血,白痴。”训斥完后昌平接着讨要时空穿梭机。 
苏武伸手抱着昌平说:“这次倭寇来了一百万人,而已经出现在华夏的有六十万,知道其他的四十万在那里吗?” 
昌平拍掉苏武的手说:“这些和我没关系,我也没兴趣知道。”接着就要离开。 
苏武笑着说:“另外四十万正在高丽,一个没有粮草的高丽能坚持几天?” 
在通货膨胀的时候,东北商人入市高丽,现在的高丽等于是一个空壳。倭寇去了高丽,吃掉高丽后呢? 
昌平的脑袋里出现了地图的影像,高丽这边是东北,而丹东就与高丽接壤,那么!! 
想到这里昌平不敢想下去。 
苏武拍着昌平说:“好了,就这样吧,我们把穿梭机给你,当我们没有见过。” 
昌平有翻书的速度翻脸,笑着说:“其实蒙古也是个好地方,有草有云还有牛羊,刚才你称呼我什么?” 
“客人呀!” 
“那不就是了,现在我还是客人。好客的主人不介意多介绍点事情吧。” 
张骞接口说:“如果你跟我们回蒙古,那你就是我们的少主,我们帮你统治天下。” 
昌平好奇的问:“少主,那老主人是?” 
“老主人死了,去了蒙古你是最大的。”班超接口告诉昌平最主要的信息。 
昌平连忙开心的说:“那感情好,怎么能不去蒙古呢?立刻就去,不过我要安顿好家里。一个家族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再说小子还有几位红颜,所以~~”昌平发出男人都能理解的笑声。 
张骞点头说:“那好我们陪你一起去收拾下。” 
“那好,那就走把。”昌平转身向洞外走去。 
~第二十五章 撤离前夕~
山东威海 
三十万的倭寇海军与七十万的北洋水师激战月余,如果不是盛唐渔民、民团投入及时,北洋水师早已海葬。而现在双方比拼的是耐力,自信,忠诚,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后勤补给,谁的补给及时谁将取得胜利。 
一身烟尘的郑和站在舰首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倭寇海军。 
对面的倭寇也用望远镜打量着郑和。 
一个多月了,早在十五天前,天津卫就遭到倭寇袭击。 
在天津卫留备高颖的统筹下,津门大侠霍元甲的协调下死顶到现在。 
高颖原为大隋朝的宰相,文韬武略,素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习兵事,多计谋。”的赞誉,而今生在盛唐又扛起抗击倭寇的责任。 
战报早已传往北平,一车车战略物资被运往战区,一批批士兵也向两地开拔。 
盛唐的运输命脉也已经建立成型,短短的一个月一条横穿神州的铁路出现在神州的大地上。这条铁路一共发动民工七百万,采用钢材已经无法估算的民族战略大动脉,开始发挥自己应有的运输能力。 
五营士兵前往阵地,为民族尊严进行热血的抗争。繁忙的铁路总是送去物资拉回伤员,或者骨灰。 
养心殿,献帝头上的黑发已经绝迹,满头的银丝在诉说主人的愁苦。 
“天津卫还能坚持多久,威海那?” 
书记官说:“天津卫城中百姓已经撤离,高留备称城中粮食可以维持两月,但人员伤亡严重,城墙也破损不堪。恐怕坚持不了几天。至于威海,北洋水师也损伤过半各地兵勇连续补给应可与倭寇僵持。” 
“战地动员如何?目前国库还有多少可以调动资金?” 
“神龙集团一次捐赠粮食七千万吨,抚恤津贴四十亿黄金,其余各地也均有所捐赠,国库库银尚丰。” 
另一侍卫进殿禀报:“外有匠人鲁班求见,有破敌良策。” 
“速喧。”献帝疑惑的想鲁班有什么破敌良策。 
不久一身工匠布衣的人走进大殿,行礼曰:“草民鲁班叩见陛下。” 
献帝示意鲁班起身,询问:“你有破敌良策。” 
鲁班反问:“陛下为万民可肯背骂名,被人指责昏庸?” 
献帝邹眉回答说:“为保华夏基业,盛唐国本,朕万死不辞。” 
鲁班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我有一小友名曰郑国,愿为陛下在天津卫与北平之间修一行宫,请陛下下拨银两与民工。” 
郑国,在北平与天津卫之间……,明白了。 
献帝追问:“建此行宫需时几日,耗费多少民工沙石。” 
鲁班看着献帝说:“民工百万,土石千万方,半月即可。” 
“准奏。”献帝说完后又补充说:“各地兵勇把阵线前推,把倭寇牵制在天津卫一线。” 
早晨的东北充满冷寂,在不远的高丽已是战火连天。 
东瀛远征大将军,武藏小次郎已经把高丽从地图上抹去,高丽王流亡至盛唐丹东,昌平此时正在忙碌的转移人才,钱财。 
班超很快就容入东北的生活,帮助各地的乡勇修建防御攻势。当然大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建这些东西,而班超的借口是抵御山贼入侵。 
祥云十八骑已经完成了统一东北绿林的目标,现在手下掌握三十万山贼。盘踞整个东三省,隐有独立成国的意思。 
张骞知道按照目前的速度即使不被倭寇攻打,东三省也会发生内乱。因为青龙营的人不会放任关外此时独立。当然张骞也没有说出来,而是努力的让大家看清这个事实。 
一切远比预期的快,就在东三省即将独立的前夕,倭寇从高丽杀来,三十万倭寇跨过鸭绿江,直逼沈阳。另外的十万倭寇还在高丽,进行资源最大的开采。 
国之危难,东北汉子的热血沸腾起来,一碗碗的高粱酒燃烧了汉子的血液,亲人同胞的死亡激起了汉子们的血性。 
三十万绿林强盗在祥云十八骑的带领下,为了男人的尊严向倭寇发起袭击,青龙营的五万士兵,十六万预备役也拿起武器。 
从北平转接过来的物资被运往沈阳,因有绿林汉子的纠缠,没有让倭寇把战火扩散到辽宁以外。 
丹东 
昌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