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鬼事之屠城斩》第25章



“不,还是我来带!”五师弟急忙站出来说道,五弟转头对六弟,“老六,不是五哥抢功劳,这次还是我来带吧!”
“一向来都是你带的,当然还是你带。你带着,我们都放心!”六弟并不以为意!
十三师兄弟妹每次行动,要是大师兄在,那就由大师兄率领,大师兄不在那就由五弟带领、六弟为副,向来如此,也无人有什么异议。五弟聪明机敏,遇事沉着镇定,在师兄弟妹中人缘最好;六弟铁面公断执家法,在师兄弟妹中最有威严,两人互相辅助率领行动是最好的了。
大师姐放下心来,朝五弟点点头,“老五,这次任务事关重大,千万要维护好我师兄弟妹,不能有所闪失!路上千万别多惹事端,只管护送盐船一路北上……老六,你要管好师弟们,谁要是不服,你只管管教责罚。尤其是老七、老八,你们不要喝酒误事!”
“姐,我们明白!你放心!”
“你们怎么了?”大师兄听着两人话语非常不快,“我师门兄弟走南闯北,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等小事怎么难得住我们。小心是要的,但也别泄了气!今天下午为我兄弟们饯行,预祝马到成功,早日返回!我和你们大师姐明日启程赶赴茶阳城布防。你们运盐回来不要再停留三河坝,直接走茶阳,尽快与我们汇合。兄弟们,下午畅饮,大家高兴一回!”
其余兄弟轰然叫好,个个觉着憋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大干一场,无不兴奋莫名;昨日有几个不愿护送盐船、协防茶阳的,如今也兴高采烈。只有大师姐和五弟表面笑着,实在却是心惊肉跳,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谁能保你平安无事呢?尤其是大师姐,心中更是觉着自己愧对这些兄弟。但如今却什么也改变不了了!
日期:20091019 19:47:00
18
第二天,五弟带着其余十位师兄弟随着茶阳来的盐船南下潮州,而大师兄和大师姐北上茶阳准备布防,预备清兵北上犯境交战。
来到茶阳,大师兄才知道茶阳城防实在是一塌糊涂!
茶阳是小城,但城墙却依然建得雄伟巍峨!茶阳城墙建于明初,城墙因地取舍,依山筑城。城墙从茶山东岭而下,坐南朝北,直到小靖河旁,北倚茶山,城山相连,高屋建瓴,无须现筑南城,故无南门。石门三座:东叫“朝阳”、北叫“拱辰”、西叫“通津”。但这雄伟巍峨的城墙却不过是个花架子。
自古以来城墙都是建在城外,民众居住在城内;但茶阳却恰恰相反,民居都建在了城外!甚至连县衙门都建在城外!这种城建格局少有,只因茶阳从未发生过战事,顶多是盗贼小打小闹,城墙建了也不过是摆个样子而已,甚至连壕沟也懒得修筑! 
大师兄久经阵仗,对这些地形地势于战争的影响心中自然一清二楚,他随着饶前芳在茶阳逛了一圈之后,立即就着手整改布防:
1、居住在城外的居民限时搬迁入城内,在城内搭建大棚以安置无家民众。由于城内狭窄,一时间也不能把大棚搭建起来,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只能让百姓在清兵来犯之前返回城外原宅,清兵一旦来犯,到时再全部撤回城内。
2、修补城墙,加固城门,城门两面加固铁皮。
3、挖掘壕沟,引小靖河水灌护城河。
4、加紧时间锻造兵器,锻造护心甲,制造羽箭。
5、征兵,召集十五至四十五岁青壮男子每日操练,严肃军纪,令行禁止,不得散乱!
6、实行宵禁,谨防内贼。
7、筹集粮食,坚壁清野,不留给清兵任何补给。
大师兄将这些方略安排已定便分派人手分别负责相关事务,有条不紊地齐头并行。大师兄全面主持、监督城防工作,大师姐有孕在身,行动不便只负责一些后勤补给及内务方面工作。
茶阳周边村镇民众听得清兵北上,纷纷拖家带口离开自己家园暂避茶阳城。茶阳城内人口突增,人心惶动,但城防工作还是非常严谨地步步推进。清兵残忍,大家都早有耳闻,但茶阳人知道身边有个久经阵仗的大师兄在主持布防,大家心中便觉得有了主心骨,全城虽然显得忙乱但人心没散。都在紧张地等待着与清兵一战!
战前备战工作紧急而繁忙,大师兄和大师姐两人从头到晚忙个不停,只有在傍晚时分,晚饭过后有片刻休息,每日此时,两人会登上城门,远眺狮子口,估算着自己的师弟师妹们大概走到哪里,离茶阳还有几天路程……
19
进入十二月中旬,严寒已临。12月18日中午时分,天色铁灰凝重,凛凛北风卷着乌云呼啸卷荡,城里城外一片飞沙走石,看样子似要下雨,空气又湿又重。在这样的严寒中,人人都宁愿选择呆在家中,但饶前芳此时却停不下来。
计算时日,盐船如果一路顺利,约摸着前几天就该到达了,如果沿途有什么阻碍,也就是这么几天的事。清兵一旦知道盐船北上,必定会追击,如今唯一的担心就是怕清兵会随着盐船一路追上来顺带攻打茶阳。所以茶阳的城防一定要做好最快的打算。这几天,大师兄、大师姐和饶前芳一直没有片刻空闲。
县衙人手不够,他自己都要亲自出动,挨家挨户地说服、强制城外百姓拆迁,搬进城内。但收效不大,刚把几家人强行搬进城内,可人家掉头又搬了回去住。要那些城外的茶阳百姓舍弃房屋搬进城内,这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小命。茶阳百姓们虽然知道清兵残暴,一旦战争打起来肯定殃及,但还是不愿舍弃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祖业。
除了城外的居民,还有附近乡镇的百姓也纷纷逃到茶阳来避难,茶阳人口骤然增多,管理混乱,常常有斗殴盗抢之事,饶前芳不得不增派人手分管治安,两头受累,不得片刻休息。
今天刚在县衙吃完中午饭,饶前芳只觉累得腿酸脚软不得动弹,但心中还记挂着大师兄交代下来的粮食存积问题,不知道鹤子鼎山下的地洞挖得怎么样了,积存的粮食能够支撑茶阳百姓多少时日的口粮。他想亲自去看看,但上午奔波了一上午,他年岁不小,腰腿酸软实在是吃不消了,他的坐骑一匹瘦马又被大师兄征用去拉城砖,想去就只能走着去。饶前芳想着休息一会,待得精神恢复一点便要亲自去查看一番。他喝着茶,坐在太师椅上,不知不觉竟脑袋一歪就睡了下去,师爷郭世达看着饶前芳这般劳累,心中倒是心疼这位县令大爷,三天没睡觉,莫说一个年过五旬的老者,就是壮小伙也吃不消。郭世达令门下小厮关门,闭门谢客,拒绝一切政事上报,让饶前芳好好休息。
饶前芳还没睡足一盏茶功夫,郭世达便听到县衙门外的争吵。中午时分城内城外极为冷清,外面这般吵闹喧腾令人心烦意乱,郭世达怕吵着饶前芳,他走出县衙正想喝止衙门外的吵架,但推开门一看,门外发生争执的却是衙门内的小厮李火钳和饶府的管家章和。
“章和,你不呆在饶府怎么跑这里来跟这小孩子吵什么?老爷在里面歇息,你在县衙门前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郭师爷,郭师爷,您老可终于出来了……”饶府管家章和激动得扑上来拉住郭世达的手,两眼一红,“求郭师爷进去通禀一声……”
“不是我阻着你见你家老爷,县令大人三天未合眼,如今正在歇息,你……”
“郭爷啊郭爷,您现在不叫我家老爷起来,等我家老爷知道你不通禀,连斩你人头的份都有!”章和着急地大声嚷嚷着,“老太太快不行了,叫我来叫老爷回家一趟,去见老太太最后一面。您就行行好,别挡着道了!快去通禀吧!”
郭世达一听,这是大事,耽误不得,立即向内通禀饶前芳。饶前芳一听,心中一慌,手扫过身旁茶几,把茶盏扫落地上摔个粉碎。老太太病重他作为长子本来应该长随病床服侍,但他这十多天实在忙得分不开身,不能长伴老太太左右服伺老太太心中已觉不安,如今听得老太太病危,不禁慌了手脚。
“快快,给我备轿……算了算了我走着去……”
“大人,马已经送回来了,就在马房里!”旁边小厮说道。
“快点牵出来!”
“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