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抬起头来,望他一眼,满脸沉痛之色:“退思来了。此事廖永忠已遣人快马传报,我才知晓——哼,这厮卫护明王不力,我必重罚之!”
凌冲问:“不知大王待怎样处罚廖将军。”朱元璋恶狠狠地道:“若非其兄有大功于国,且尚陷贼中,我就斫了他狗头,有何不可?此番归来,定要削他封邑,并赏一顿板子,以为疏忽之戒哩!”他表情似乎非常愤怒凶狠,可讲出来的处罚办法,却分明是将板子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照顾一下观众的情绪而已。凌冲想起彭素王的话,心里不禁“格登”一下。
凌冲忙道:“此番明王覆舟,虽是廖将军卫护不力,实则有人暗害!”朱元璋猛然站起身来,惊问道:“竟有此事?!”于是凌冲简单扼要地把事件的先后经过讲述一遍,并说:“那彭素王疑是大王遣廖将军害了明王性命,故此要来应天寻大王理论。我怕大王遭逢不测,速速赶回来报信。”
这话不说还则罢了,话一出口,朱元璋拍案大怒,双眉倒立,眼中如要喷出火来:“甚么狗屁,好生无理!我为甚要害明王陛下?!”凌冲看他似乎是真的动怒,心中也不禁疑惑。本来他虽然认为彭素王的推测很有道理,但道理和事实间还是有差距的。何况小明王韩林儿不过一个一无是处的傀儡,廖永忠却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为了小明王之死,而让廖永忠填命,朱元璋不愿意这么干,也是情理中事。
凌冲知道廖永忠虽然善战,但是头脑简单,做事不够谨慎。护卫不力,事发后没有及时追缉凶手,他犯这种错误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顶多说朱元璋识人不明,重任交错了肩膀,因此就推导出是朱元璋主使廖永忠暗害了小明王,也多少有点牵强。
胡惟庸急忙解劝说:“大王息怒,且细细查问。”转向凌冲:“退思,你且将经过再详细描述一番,休错过一点关节。”凌冲想了想,就从自己遇见彭素王开始,把经过又详细说了一遍。胡惟庸望一眼周颠,冷笑道:“我知之矣!”
※※※
作者按:关于韩林儿之死
《明史·韩林儿传》载:“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廖永忠传》也说:“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但这终究是一场事故呢,还是一个阴谋呢,本着成王败寇和为尊者讳的旧史原则,正史载当然语焉不详,难窥端倪。
《通鉴博论》上说:“丙午岁,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埠。太祖恶永忠之不义,后赐死。”认为不是事故而是阴谋,但这阴谋是廖永忠自为,不干朱元璋的事。可是廖永忠死于洪武八年三月,是“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犯了杀害小明王这样大罪,时隔九年才取他性命,也太说不通了吧。
《国初群雄事略》引高岱评韩宋政权之语,一付奴才嘴脸,大说混话。他说:“我圣祖之开创,于宋毫无发藉,以和阳(郭子兴)一命,奉之终身。至安丰之围,尺告急,即亲将赴援……卒以脱林儿于虎口。林儿不死不改元,下令犹以皇帝令旨先之,恐汉高之于义帝、光武之于更始未必能若是也。呜呼,明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倒是同后引李文凤的评论,还算是公道话。他说韩宋率先起义,好比秦末的陈胜、吴广,“后之议者犹曰秦民之汤、武也”。韩宋辉煌的时候,“据河南,荡山东,躏赵魏,跞上都,入辽东,略关西,下江南,大抵尽宋之将帅,不谓之中国之汤、武不可也”。而当朱元璋在江南扩充实力之时,“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渡江左者,以有宋为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也乎!”
~第五十七章眩之以伪者是谁~
凌冲详细讲述小明王韩林儿溺死瓜步的经过,胡惟庸和冷谦似乎同时想到了些甚么。胡惟庸问凌冲:“你却可曾亲见那贼人服毒而死么?”凌冲摇头:“我到时,他已咽了气,未曾亲见。”胡惟庸道:“那便是了。四个贼人,便拿得一个,真相可以大白。但遭那彭素王打杀两个,一个跌入水中,下落不明,余下一个死得不明不白,是何道理?”
凌冲吃了一惊,问道:“军师的意思,莫非是说……”胡惟庸一针见血地问道:“那彭素王却为何要杀人灭口,又匆匆别了退思,不知去向?”凌冲心中一片混乱,问道:“若果如此……他为甚要这么做?”
周颠道:“细查此人行径,大是可疑。他当日往劝张士诚,焉知不是演了双簧与你看的,以为缓兵之计?他已应允相助大王,却又为甚么教史计都往湖州去辅佐张氏?此番明王好好地泊在瓜步,他又为何领了你偏要往港口去?”
凌冲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说甚么才好。胡惟庸严肃地说道:“此人自称是白莲创教教主的弟子,为的大王骂白莲为妖,定不欢喜,而明王自建大宋,是天下白莲的共主,他自然更容不得。这招一石二鸟之计,既害了明王,又嫁祸于大王,真好恶毒也!”
“这却……”现在轮到凌冲为彭素王分辩了,“我看他不似这般人……”胡惟庸冷笑道:“如若我等猜测是真,则此人大奸大恶,却假冒良善,还在张士诚之上。退思,这般鬼蜮伎俩,你尚年幼,却省不得。”他转向朱元璋:“大王聪明睿智,难眩以伪,定不能中他奸计。那廖永忠未能察觉此人奸谋,放纵他走了,定要加重处罚才是!”
他虽口称自己是在“猜测”,但话说出来,却似乎认定了彭素王是暗中杀害小明王的凶手。凌冲脑中如有一团浆糊,谁真谁伪,真相如何,怎么也想不明白。周颠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走上两步,轻拍他的肩膀:“未得线索,不知真相究竟如何。但目下有嫌疑的只有两个,一是大王,二是那彭素王。退思,你跟随大王多年,难道连大王的为人也不晓得么?大王岂会做出这等无父无君的事来?”
朱元璋和彭素王都是凌冲崇拜的偶像,为了其中一个偶像继续存在下去,而必须把另外一个砸碎,这种事情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何况胡惟庸还则罢了,连他素来尊敬的周颠也这样说,可实在令他无所适从。他愣在当地,半晌不言不动,好象被人施了定身咒一般。朱元璋收敛怒容,叹了口气,坐下来说:“退思尚幼,识不得人心险诈,这本也怪不得他……”
周颠道:“我传信教铁冠老道来,有咱们两个护着大王,料那彭素王刺你不得。此事休声张,对外只说遇风浪覆舟,明王不幸罹难。暗中慢慢查访,总能真相大白。”朱元璋点点头:“传令全城……不,全军,都为明王陛下戴孝。唉,明王又无子嗣,这大宋天下,可怎么好……”神情伤惋,看了叫人鼻酸。
※※※
凌冲回到城西大肉居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冷谦也早已归来。凌冲心中疑惑烦闷,于是把整个事件经过都讲给义父和师父听,请他们判断究竟谁是谁非。冷谦笑道:“哪有恁多是是非非?这干人不在江湖上厮混,倒卷入权力场中,本就污浊了,还评说些甚么?”
凌冲问他:“你与大王也见过几面,你看此事可是大王做的么?”冷谦摇摇头:“朱元璋的是枭雄本色,若此般人能一眼看穿,除非我通晓阴阳,会看相哩。”凌冲追问:“两方都说得甚有道理,弟子好生的疑惑。师父可有教我?”
冷谦拍拍他的肩膀:“你怎还看不透?要竟非常之功,必为非常之事。曹操也曾逼过宫来;献帝未死,刘备便匆忙称帝;那孙权割据江东,更不必说。古来岂有仁人君子可得天下的?明王便不死,也是个傀儡,你何爱于他,强要探问究竟?”
凌冲沉默不语。陈杞人开口说:“休理会恁多事,咱们平头百姓,只管自家便可。你且好生歇息者,过几日便是年关,待过了年呵,咱们一道起程往大都去为你完婚。”凌冲皱眉道:“只怕彭素王要来刺杀大王,铁冠真人未到,不知颠仙人是否是他的对手。”冷谦“哈哈”笑道:“周颠自以为天下无敌,平素只敬铁冠老道一个,今番也惧怕起来了也。你理这些做甚?你便往城中去,须帮不得他。我是两不相帮的,你义父料更不愿往城里去。”
陈杞人点点头。冷谦继续说道:“若朱元璋是伪,彭素王刺了他也罢。若彭素王是伪,他要栽赃坏了朱元璋的声名,此时怎会去行刺?你休思前
小说推荐
- 洗烽录
- 《洗烽录》作者:赤军 元末乱世,豪杰并起,少年英雄凌冲怀着满腔雄心壮志和超卓武功踏入纷扰红尘。秉持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他投效到朱元璋麾下,正欲舒展一怀热血,却被派往大都但当细作。在大都,他结识了一个知交好友,却不知,那竟是元朝的最后一根擎天巨柱,扩廓帖木尔—王保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两人
- 洗天录
- 作者:慕容九剑正文 序章泰山巅,洗层峦,酒未入樽已胜仙。下黄鹤,依青松,飞云流袖指点孤帆远。谈笑不知暮日倦,来客已晓高顶寒。解不断,相询问,是谁慧剑助君斩前缘?桃花脸,杏花掩,梅花笑吐香犹浅。掌中春,指间散,秦砖汉瓦却是唐人家。山巅,云雾缭绕,一块尺许长的青石碑若隐若现。碑上无字,但见一只手缓缓地抚
- 最新章:第75章
- 洗冤集录
- 作品:洗冤集录 作者:南宋·宋慈 内容简介《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该书的最早版本,当属宋淳祐丁未宋慈于湖南宪治的自刻本,继又奉旨颁行天下,但均已不传。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录;兰陵孙星衍元椠重刊本或称《
- 最新章:第11章
- 洗冤新录
- 《洗冤新录》作者:拍案惊奇[洗冤新录 拍案惊奇 著/书籍介绍 扑朔迷离的疑案 错综复杂的谜团 丝丝入扣的推理 神出鬼没的断案 私家侦探李啸天,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风雨飘摇的南宋,变成了一个落地秀才包正。为了生存,他成了县衙里一名卑贱的仵作,从此就开始了自己的侦破之旅。他运用自己的聪明
- 最新章:第287章
- 妺喜洗白录
- 《妺喜洗白录》作者:青蔓子文案:夏朝,传说中的朝代。妺喜这样一个女子,背负了世人对她的万般揣测与唾骂。当她成了妺喜,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会做出怎样的应变?万般流年,千分愁绪。终不过,沧海桑田,化为凡土一捧。内容标签:甜文 灵魂转换 前世今生 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妺喜,夏桀 配角:夏修,亭均,关
- 最新章:第11章
- 浣花洗剑录
- 作者:古龙第一章 一剑动江湖冷风如刀,云层厚重,渤海之滨,更是风涛险恶,远远望去,但见天水相连,黑压压一片,浪涛卷上岩石,有如泼墨一般。忽然间,一根船桅被浪头打上了岩石“拍”的立刻折为数段,浪头落下时,海水中骇然竟似有对锐利之眼神闪了一闪,等到第二个浪头卷起、落下,这双眼神已离岸近了两尺,已可隐约看
- 最新章:第191章
- 沧海洗剑录
- 作品:沧海洗剑录 作者:江.山 内容简介 浪子飘零江湖,一壶酒,一柄剑,已足矣。浪子三唱,不唱悲歌。红尘间,悲伤事,己太多。浪子为君歌一曲,劝君切莫把泪流,酒罢挥手各自去,阳关道外好片天 正文 第一章 水边浪洗沙细白 庭内树摇影婆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 最新章:第87章
- 冰河洗剑录
- 作者:梁羽生正文 第一回 八女同来生异事 七年流落剩沉哀蜗角浮生换,怅年来车尘马迹,天涯望断。青冢寒鸦啼未了,凄绝此情难浣。更还有幽闺旧伴,死别生离同一恨,梦魂惊,犹似闻低唤。清泪滴,鸳枕畔。深情负尽长遗怨,此生缘,镜花水月,都成空幻。弹剑狂歌临绝塞,云海苍茫人远,挽冰河洗涤尘丝乱。往者如斯随逝水,
- 女战神洗白录
- 作者:语一念【片段 她俯瞰着漫天血海,怒意渐起,正欲举刀而下,却听得脑后传来一声厉喝“蒲央央,抛夫弃子这等恶事,你休想再做一回 蒲央央回过头,尹竹正咬牙切齿的出现在她身后,站的僵直 他身旁还立着个小人儿,小人儿也气鼓鼓的指着蒲央央道“蒲央央,你若是死了,我便立即逼我爹找续弦 蒲央央心头一暖,却板起脸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