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师》第2章


这位杜大少爷也是胆子大,他瞧着门外那么多人,噔噔噔又跑回楼上。他心想我跑那么快,你们就是想耍我,也来不及全部躲起来。赶紧的就来到两楼厢房窗户往外望去。
结果——还真是见鬼。
糖葫芦的叫卖声一到两楼就听不着,他没来到窗边便瞧见窗外的街道干净得就跟饿狗舔盘子似的——一干二净。
这情况,杜大少爷哪里还有心情吃饭?也不等人,他转身重新从楼梯往下走。正下楼,恰巧和一个伙计迎面遇到。那伙计手里端着一个脸盆大的碗,碗里是香气扑鼻的鱼汤,一个鲤鱼头正高高翘在汤面之上。见杜大少爷往楼下走,伙计叫住他。“公子,您的鱼来了,您上哪儿去啊?”
这伙计在杜大少爷眼中还能有好么,杜大少爷一边提防着对方忽然变出一张血盆大口将自己吃掉,一边装模作样回答说,啊,我去解个手,一会儿回来。
伙计还想说些什么,杜大少爷哪里有空听啊,他猛地窜到楼下,一溜烟就跑出了酒楼。
遇见这种邪门事,杜大少爷哪里还有闲逛的兴致?出了酒楼他猛跑一阵,觉得安全了。说也奇怪,这时又调回头沿着自己刚才跑的路小心往回走。
很快,杜大少爷瞧见那个先前在路口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小贩依旧在路口——可是,他没瞧见同样在路口的酒楼。
应该是酒楼的地方,此刻只有一家卖布的铺子。
杜大少爷没觉得奇怪,他觉得挺好。
如果那酒楼还在,他是去吃鱼啊还是不去?酒楼没了,也不用嘴馋了。
杜大少爷心想吃饭我还是回自家吃去吧。
也是啊。杜府那么一有钱人家,还能吃不饱您哪?
诶!你可别说,杜家今儿这饭啊,还真吃不饱这位杜大少爷!
怎么回事呢?
老先生的书教到这儿便是且听下回分解了。不过,老先生光是杜大少爷的开脸儿就能说上十分钟,我这不行,我没见过这位杜大少爷杜辰与。
……有人说,老先生见过啊?这我不好回答,我对老先生交友情况不太了解。
我也不好多问啊。先生,您今个儿是和张家大妈呀还是李家大嫂一起跳的广场舞?这不像话。
——闲话不多说,前面我说得少了,时间还多,这扦关儿,我们继续说下去——
所以说,为什么这日杜府的饭吃不饱这位杜大少爷呢?是因为这杜大少爷是饭桶吗?
当然不是。
主要是因为,这天杜家的晚膳上,出了蹊跷。
先介绍一下杜家这晚饭他们一般都是怎么吃的。前面说了,杜家的杜老爷和夫人生下杜大少爷,后面连续生了七个女儿。杜大少爷今年二十,妹妹里除了大妹十八已经嫁人,剩下六个都还小,尚待字闺中。很多大户人家女人是不上桌吃饭的,但杜家没这讲究。关键是,他们家女人太多,男人么,上百年了,一直那么少。所以,杜府吃饭一般是杜老爷,杜夫人,杜大少爷,再加六位小姐,九个人围一大桌子吃。桌子大,夹菜自然不方便,姑娘家即便在自家吃饭,一般也只夹面前的菜。所以,杜家菜肴的摆放方式是,中间用大盘子放鸡鸭鱼肉之类的一些大菜,方便大家都能吃到,周围则是小菜,有什么就随便吃什么。人多自然菜多,主人上桌,下人们再一个个端菜。“劳驾,您借过一下”,“脑袋让让”,一个不小心,一大盆汤从老爷头上浇下去。这不像话。所以,在主人上桌前,中间的大菜一般已经摆好,大家坐定,下人们再将比较好端的小盘子从两个人之间端上。
这日的晚膳,同样如此。
杜大少爷准点来到餐堂,先向已经坐定的父母请安,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这时,面前大圆桌上已经放了好几道菜。杜大少爷往中间儿瞧去,有一道菜,他看着特别眼熟。这道菜他从来没吃过,但小一个时辰前,杜大少爷才瞧见过这盆子鱼。脸盆大的碗,碗里是香气扑鼻的鱼汤,一个鲤鱼头正高高翘在汤面之上。
从小吃杜家这厨子的菜长大的杜大少爷很清楚,自家厨子从来不这么烧鱼。怎么他才见了鬼,厨子就弄了盆一模一样的鱼?
杜大少爷叫住开始上小菜的下人。“这鱼是谁烧的?”
被问的下人正是专门在厨房里帮活的,他不仅端菜,平时还负责摘菜洗菜什么的,包括买菜,他也跟着,虽然菜不是他烧的,但他很清楚,今天他们厨房没鱼啊。
“大少爷见鬼了。”下人被那鱼弄糊涂,下意识脱口说。
你家大少爷的确见鬼了,但你那么说,你不是讨骂吗?
好在杜大少爷脾气好,他也没见怪,只是问:“你怎么知道我见鬼了啊?”
要不怎么说读书人就是有学问呢。杜大少爷不用动手,下人自己就抬手抽了一记自己嘴巴。“大少爷我说错话了。不是大少爷见鬼,是我见鬼了。”说着他继续瞪向那盘鱼,“今个儿厨房没烧过鱼啊。”
杜老爷杜夫人这边本来没多想,杜老爷还看着鱼乐,今天有新菜了啊,待会儿尝尝鲜。正想着,便听杜大少爷问谁烧鱼的。等到下人说今天厨房没烧鱼,杜老爷杜夫人也奇怪起来。这是灶王爷显灵吗?瞧着他们家今天的菜不够丰盛,来加菜的?
杜老爷把厨房的俩厨子都叫到了堂前,一个个问,今天你有没有烧过鱼?你有没有烧过鱼?两个厨子都回答没有。端菜的几个下人也都召齐了,可大家摇头,谁都没端过这盆鱼。
这下就不是那一个下人一个人见鬼了。
大家都见鬼了。
你说这好端端的,哪儿冒出一盆鱼来啊?
这鱼看起来再新鲜,杜老爷也没尝鲜的打算了。怎么办呢?拿来浇花也不适合啊。
“拿去倒隔壁那条河里吧。”杜老爷心想,这鱼来历不明,少不得有什么来头,要不就放生了吧,说不准人家熟了都还活着呢。
他这边吩咐,下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却没人敢领命。这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去端起来,别忽然跳起来咬自己一口。别说咬到鼻子,就是咬到屁股上那也疼啊。
见没人动手,杜老爷也明白大家觉得没牛苫八祷乩矗膊桓胰ヅ瞿怯惆 Q劬ιüィ急傅忝坏愕饺佑悖罡媚愕姑姑稚峡凇峁姑徽趴冢糯笊僖獗吆鋈环⒒啊?br /> “别倒了,我尝尝。”
杜老爷转头瞧儿子。他心想,你这是要疯啊还是要死啊?
只见杜大少爷拿起筷子,伸手探向那碗鱼,夹起一块鱼肉就要往嘴里送。
杜夫人赶紧阻止,这鱼怎么能吃啊。六个妹妹也在那儿提醒,嘴里是不要不要的。
可是,杜大少爷就跟中了邪似的,谁说的话他都不听,夹着那块鱼肉便送到嘴里吞了下去。
老古话说的好啊——不作不死,why you try。
杜大少爷一口鱼肉吃下去,这下可出了大事!
不是卡鱼刺了。
是真的要命的大事!
什么要命的大事呢?
(醒木)
——欲知后情,且听下回分解。
☆、第 2 章
惊惶不定的杜家一众、被围着的大圆桌,以及那条离奇出现的鲤鱼,随着惊堂木一声,全部消失在杜辰与的脑海。
在茶客们的叫好声中,台上的说书先生施礼退场。
坐在杜辰与对面的三清铃略带遗憾地转回头望向前者。
“本来还想听听末代天师的故事,不想到最后都没有说到他。”三清铃随口感叹道,紧接着想起一个细节,饶有兴致瞥向杜辰与,“对了,杜总的名字是不是与那杜大少爷一样?”
被称为“杜总”的杜辰与实际并不是什么大老板,今年才二十岁的他目前正处于大学三年级前的暑假,因为家里开大公司,自己又在大学文学社团所办的《疾风》刊物当总编,于是被同学们戏称为“杜总”。笔名“三清铃”的三清铃(在被询问真名的时候,他让杜辰与直接称呼自己“三清铃”即可)是目前大热的年轻网络文学作者。《疾风》其他的成员先前联系了三清铃,询问是否愿意接受《疾风》的采访,在获得对方的同意后,最善于人物访谈的杜辰与成为了这位难得有些来头受访者的采访记者。不知先前的学生沟通时是不是不小心说漏杜辰与的绰号,见面后,年纪原本便和杜辰与差不了太多的三清铃自来熟地直接管杜辰与戏称“杜总”。杜辰与有谦请对方改口,但被对方不假思索地拒绝。“‘杜总’比‘杜同学’少一个字,称呼起来省力。”就因为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杜辰与只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