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了战争》第54章


慷雍芸炀屯Σ蛔×耍吕锱罚靠脑凇抖舐阶芏保赫嬲恼秸防锾岬秸庖淮巫髡剑骸昂笪赖?4、45师和第6机械化步兵师都是战前编成的部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他们在这次作战中面对中国两大王牌部队的夹击,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敌军优势明显,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司令部命令以上三个师撤退,向友军战线靠拢。”其实其中的44师基本处于被全歼的地位,而45师和第六机械化步兵师也都在激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12月14日晚间,我军对美军45师发起的夜袭,造成了美军惨重的伤亡,被美军称为“伤心夜”。远征军的士兵在晚上杀入敌阵,和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历经二小时激烈战斗,45师伤亡竟达4000多人,无法继续立足,遂将残兵撤出了阵地。据说当时有许多美军士兵由于见到了战友在战斗中死亡的惨象,在下火线后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
第三卷第二次东大陆战争第十三章
柳平在西方战线取得突破之后,12月15日晚上成功的与第七近卫主战坦克师会师。然后他开始将中路的部队沿这条通道向西撤退,同时将获得的物资补给送往东线阻击巴比伦人的阵地。
这时候的美国人几乎处在被包围的境地,他们深入我方区域,后路被柳平截断,向西是我指挥的圣雷吉斯集群严阵以待,向东继续被柳平压制,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南,但是那里有条可怕的毒蛇“沙漠响尾蛇”朱良国正张着大嘴等着他们。美国人在这严重的时刻胆怯了,德里欧?凯文说“国防部一片混乱,有人悲观的预计这些部队将被中国人无情的消灭,我们的士兵将把他们的血流遍沙漠。我认为形势还没有到达那么坏的境地,但也不能排除将会出现重大伤亡的可能”。我的感觉是美国人把我们的力量想得太强大了一点,虽然我们的确有相当强的战力,但是在那个时候,可以说中国远征军处在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地,各处都吃紧万分,根本没有余力去发动一场歼灭战,把这三十多个师的美军干掉了。钱隆在之前的司令部会议上就提出要“虚张声势”,让敌人把我们想得过于强大,迫使他们不敢贸然采取冒险的战略。这个提议在柳平和朱良国的战斗中被加以实施,(朱良国的确把“虚张声势”用的淋漓尽致,据他说“摆噱头是我的特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终于收到了效用。
为了防备我们的进一步攻击,美军总司令部命令该部被围部队“固守待援”,“停止一切攻击行动,收缩防线”,同时他们开始在外线组织空袭,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希望能够打破柳平集群在北方对他们的包围。也就是这时候,中国空军第十二航空大队(当时他们正负责这一段祖鲁山地的空中作战)进行了一场著名的空战“祖鲁山地空战”:他们在七天内击落了157架敌机,自己则损失58架,同时进行的反空袭对美军地面部队造成了重大的杀伤。迫使美军放弃在这里突破的图谋。当时的军报对这一战事进行了追踪报道,国内的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各报纸的头版都登出了几名“空中英雄”的大幅照片。空军顿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据说国内许多年轻人因此而应征参加空军部队。而在同时参加对美军地面部队反击,担负着主要作战任务的柳平集群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被宣传,尽管他们在7天内击破美军五次全力进攻,歼敌过万,但是只在军报的一个小角落里提到“东线集群对美作战取得重大胜利,获得战果”,连张照片也没有。
时至今日,这一影响也没有什么改观。空军的这一段辉煌战史不断被提及,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电影也拍了好几部,1900年反映这一战事的《东北风》还囊括了当年度电影最高奖“飞龙奖”的“年度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最佳音乐”等各奖项,空军部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了。而陆军方面只有一部电影——《东大陆总动员》,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什么奖也没有得。现在的普通年轻人都不知道“祖鲁山地空战”配合的是一场怎样的地面战,他们只知道电影里所描述的空军战斗而已,完全没有顾及到当时的陆军官兵为这次战役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到12月22日,美军意图打通通道的努力终于宣告失败。美军司令部自暴自弃的宣称“战事陷入困境”,要求国内“保持镇静”,一副听天由命的惨相。这是我从当时得到的美国国内广播中听来的,可想而知美国人对这些部队的前景基本是绝望了,不过德里欧?凯文在事后还是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他说“不认为中国军队有这个能力可以把我们的部队全歼。但是坦率的说,当时的我认为有一半以上的伤亡属于比较合理的情况,而我在司令部里总的来说还是属于乐观派的。”
柳平继续在东线顶住巴比伦人的进攻,同时不断的撤退部队,收缩战线。原来在西边顶住美军的部队也开始渐次被抽调撤退。美军察觉了这一情况,他们开始向南部战线的薄弱处发起小规模的试探攻击。当地的我军部队本来就已经所剩不多,因此美军获得了一些战果,夺得了一些阵地。这时朱良国的南方集群也已经撤退,美军南部战线顿时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开始和南部的巴比伦军队联系,同时东线的巴比伦军队也在南部取得了一些阵地(其实是我们的部队撤退了,他们的部队进入而已),一时间三方眼看可以会师,三盟国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三国的宣传机构马力全开,努力宣扬这次战役取得的“历史性战果”,虽然都是些不值一提的胡吹大气,但我们还是在广播上听了好几天关于“盟军辉煌战绩”的牛皮。
接下来发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朱良国的“沙漠大反击”,巴比伦南方集团被打的没命奔逃,在沙漠里丢下了上万条人命,而且后续部队竟望风披靡到不见敌人踪影就自行后撤的地步(最厉害的一个部队居然一口气后撤了140公里,一直跑到司令部所在地才停下来,后来这个部队的指挥官以临阵脱逃的罪名被阵前枪决了),“巴比伦军人的脸都被丢尽了!”(当时一名巴比伦将军知道这种情况后由衷而言,关于是谁说了这句话,人选众说纷纭。据说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巴比伦第20主力步兵师的师长沃卡伦将军,他在东大陆总动员后期的战役中阵亡)。这一战役对于美军的触动也很大,当时他们的物资已经不多了,于是怎样向巴比伦方靠拢被摆上了议事日程。美军自然不敢再去和南部的巴比伦部队会师,在他们看来,南方的巴比伦人虽然占领了萨里昆,却简直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危险万分,精明的美国人自然不会去趟这个混水。于是剩下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向东去和东线的巴比伦部队会合了。
12月28日,美军开始向东部靠拢,他们的意图是和东线的巴比伦人会师,不过同时他们也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动作——他们是在战线的两端同时开始这一行动的。
第三卷第二次东大陆战争第十四章
钱隆在西线对巴比伦登陆部队进行的扫荡相当顺利,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根据简报,到12月20日,中央突击集团军连战连胜,五战歼敌四个师近5万人,击溃希腊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并夺回了登陆场,缴获了大量物资和装备,暂时将敌人驱离了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交通线。但是钱隆打回的电报却没有他一贯的神采飞扬。
“敌大部南进至温泉关山口,现防御线已被突破。预计希军不日将在正面发起全面攻势,并在侧面包夹。方应全力固守凯尔特山一线,该线地位重要,一旦有失,吉格维亚危殆,全局即不可收拾。切记!”
这是钱隆在12月21日打来的电报,其实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但他还是打了电报来,表示他对于此事的确是非常的挂心。
希腊军队的确狡猾又善战,他们的登陆一举数得:第一是威胁我们的补给线,这是攻敌所必救的法子,果然我们不得不抽调机动部队全力对付。这样美国人和巴比伦人在东线就获得了主动,等于是逼着我们弃守东线和南线,差别不过是我们的实力在撤退时的损失大小而已。第二他们的登陆部队向南可以攻击凯尔特山防线的侧后,事实上,在防线的西段,靠近希腊城市温泉关一带已经由于受到两面夹击而崩溃了。希腊军队正通过这个缺口源源不断的从希腊平原进入凯尔特,可想而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