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截教大师兄那些年》第143章


阐教的杨戬倒是有第三只眼,分辨世间万物,可遇上秦风睁眼,保管被揍一顿,金灵只恨自己没长,不然从前睁眼,秦风也不会说自己,现在弄个什么照妖镜,只能说活腻了。
三霄叽叽喳喳起来,出了主意,按图索骥,不知道大师兄原形,找大师兄同族对比不就是了,横竖教内还有妖族,一个个问过去也不难。
眼下正值期末考,截教弟子一个个闷头苦读,三霄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鱼群中逆行的异类,成天逮妖族,尤为扎眼,尤其是碧霄,非要妖族弟子露耳朵,不从金灵威胁。大伙被弄得不耐烦,索性齐齐露了耳朵,走在路上回头率百分百,一些非妖的弟子问起来,说是金灵的锅。
我们也不想啊,金灵师姐非要我们露,不从就是不及格。
定光听了不屑道,〃只有分数才能定名次,哪有什么不露耳朵就扣分,我偏不露,看她敢不敢扣。〃
他准备了一晚上,次日趾高气扬进了教室,一干妖族弟子看热闹,金灵和三霄正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定光特意从金灵面前经过。果不其然金灵抬头看向定光,正要开口,边上碧霄脆生生道。
〃哎呀,看定光干嘛。〃
兔耳朵那么长,一看就和大师兄的不符合。
金灵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就走了,走了!
定光不敢相信,说好的不从就扣分呢。
他尴尬在原地,一些弟子不客气笑出声来,赵公明和定光解释,〃道友见笑了,我那几个妹妹闹着玩呢,和考试无关。〃
黑虎嗷了一声,作为其中一位受害者,它的耳朵可没少受罪。
本来嘛,弟子这么多,不是畜生的不是人的混在一起,非揪着妖族扣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定光脸上挂不住,冲赵公明发难,〃仗着有关系就可以随意施令别人,你教的好妹妹。〃
老实人赵公明被为难也不骂回去,反而面色歉意,〃我替三霄向道友道歉。〃
赵公明态度越好,定光态度便越差,阴阳怪气的,〃做妹妹的都这副德行,可想大哥也好不到哪去……〃
〃定光!〃
去而复返的碧霄站在门口,脸上全是怒火,〃谁准你说我大哥了。〃
定光起先有些后怕,见就碧霄一人,胆子又大起来,〃我说错了什么,你们三霄逼着我们妖族显原形,不是欺负妖还是什么?〃
碧霄没赵公明好说话,噼里啪啦就是一顿嘲讽,〃逼妖化原形就是欺负,可把你能耐的,常曦娘娘还逼陆压太子化原形,你怎么不帮陆压太子评评理。〃
伐巫之征时,陆压以太阳星君的身份入周天星斗大阵,逼退巫族,当时还传为美谈,说虎父无犬子,陆压太子不逊于当年的妖皇帝俊。
定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没人站到定光这边,最后又是赵公明站出来把碧霄带走,临走之前给定光赔礼,〃家妹无礼,道友见谅。〃
碧霄差点没被气死,〃公明哥哥,你怎么老向着外人!〃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碧霄和定光吵架的事,惹得龟灵圣母来问。得知是化原形的事起争执,龟灵圣母纳闷了,〃为什么非要化原形?〃
云霄正劝着自家小妹,琼霄解释道,〃原先只是玩闹,想瞧瞧大伙的耳朵,没别的意思。〃
龟灵圣母不太懂女孩子的浪漫,她原形是个龟龟,哪来的耳朵,很诚实问,〃耳朵能瞧出什么门道?〃
琼霄见左右无人,凑近龟灵圣母耳边,小声道,〃我们想知道大师兄的原形。〃
龟灵圣母恍然大悟,想也不想道,〃他就是个鼠辈啊。〃
说罢还怕琼霄不懂,拿起桌上的茶杯和琼霄比划,〃就糯米滋大小,可胖了,从前教主还拿他塞过茶杯。〃
等等,师姐你是在骂人,还是认真的。
**
在三霄扒秦风原形如火如荼时,朝歌的西方教发现了不对头,起因是去找秦风麻烦的龙族没了下文。
这位差点被秦风废掉半点胳膊,打着石膏的龙族一句话都没说,乖乖窝在家里养伤。
这不对头啊,几个教众一寻思,决定派个人过去慰问,这位教众拎了水果篮过去,嘘寒问暖,问东问西,很快套出了来龙去脉。
去找麻烦了,但是被自家族长拦下,后来族长谈了很久才回来。
至于谈了什么,看龙族最近的反应就知道了,碧龙妹子携族人去东海玩乐,问起朝歌形势,这位乐不思蜀的族长说,〃我留龙了啊。〃
留了一只被秦风暴打过的龙。
他们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龙族被秦风收买了。大伙骂龙族不是东西,墙头草之类的话,一边想着接下来怎么办?
远的伐周不谈,首当其冲就是金蝉子问题,从前他们还有机会要求和西岐交换人质,经过伯邑考被帝辛弄死,两个阐教金仙上门踢馆后,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秦风的恶意。这哪是良策,分明是要置西方教于死地。
先不提秦风背不背这锅。交换人质的法子失败后,他们不得不重启先前的计划,和西岐打个硬仗,直接把佛子抢回来。于是又绕回原点,什么时候出兵伐周。
帝辛说他暂时不和西岐打仗,原因是太师说东夷战事吃紧,抽不出兵力。
好嘛,还是闻仲。
可要解决闻仲,就得解决护着闻仲的秦风,解决秦风比弄死闻仲麻烦多了,先不谈他们不是秦风的对手,光秦风背后势力,整个截教他们根本得罪不起。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个年老的教众提起一桩陈年旧事,〃诸位可知申公豹?〃
领头的僧人忙道,〃愿洗耳恭听。〃
老和尚也是道听途说,〃我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海,听过一件截教丑闻。这多宝道人门下除去天皇伏羲氏外,还有一个弟子,资质悟性皆是上佳,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颗打抱不平之心,当年杨戬劈山救母,惹得天帝不满,就是这位弟子出手相助,四处奔走,化解了杨戬和天帝的恩怨,他与杨戬被称为两教文武双璧,引得两教弟子赞誉。〃
僧人不由道,〃就是那个申公豹?〃
老和尚点头,〃不错,据传申公豹不满其师在教内专权,上瞒圣人,下压弟子,写下一本《多宝回忆录》,此书也被两教弟子称为□□,书里述尽教内不平之事,所见所闻令人发指,惹得多宝道人大怒,将申公豹逐出师门,布下千里追杀令,格杀勿论。〃
说到这里老和尚叹了口气,〃申公豹平日多行仗义之举,截教弟子也非忘恩负义之辈,瞒着多宝道人悄悄放走了申公豹。如果说谁最了解多宝道人,申公豹就是其中一位。〃
僧人大喜,在他看来申公豹被秦风逐出师门,心中定对秦风不满,过去又是截教弟子,斗起来也是他截教内部的事,和他西方教无关,请他来对付秦风再好不过,忙问,〃不知申公豹现在何处?〃
老和尚摇头,〃我听说说申公豹早就下落不明,或许万念俱灰,寻个地方了却残生去了。〃
这怎么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和秦风怼的人,怎么可以了却残生了,僧人被老和尚说的心痒痒,当下吩咐教众,打听申公豹行踪,找到的大大有赏。
没过多久,西方就找到了申公豹,也没多远,就蹲在昆仑山的群峰下,大约是阐教的地盘,多宝道人不好意思越界办事,申公豹过得是有滋有味,经常下山溜达去村里蹭野味。
他们不废吹灰之力问到了申公豹的山头,大约是和人族接触过多,申公豹洞府前也不设阵法,单一株松树没入白云之中,恍惚间听得一声鹤唳,松下卧着一只豹子,见了人也不跑,懒洋洋甩尾巴。
这穷酸到极致的画面在僧人看来,清风明月做派,不似那多宝道人虚伪,不愧是两教双璧,上前道,〃在下西方渡书,今日来寻申公豹道友,有事相求。〃
过了片刻,洞府内传出一道洪亮的声音,〃贫道早就不理俗事,一心问道,道友请回吧。〃
渡书也不慌,继续道,〃道友何不先听听贫僧所求之事。〃
他也不管申公豹同没同意,朗声道,〃想成汤建商以来,励精图治,传至商王帝辛手中,看似天下太平,实际动荡不已,西岐渐起,威胁江山社稷,我王有意重现武丁盛世,无奈朝中多奸邪,吹嘘姬昌无辜之论,蒙蔽我王,我等只恨有心无力,绝望之时听说道友事迹,好打抱不平,侠肝义胆,是两教文武双璧,因此特来求见道友。〃
洞府主人依然不为所动,语气甚至多了自嘲,〃你要找的双璧之一已经不在了,剩下的,就只有躲在深山老林的胆小鬼。〃
渡书似乎失望不已,呐呐道,〃难道世间无人能除多宝道人?〃
他转身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