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金箍棒》第153章


光芒所到之处,所有的水都被吞没。
移山倒海级别的战斗,消耗着恐怖的灵力,天地也为之震颤。
荧光中,渔夫笑了,笑的那么诡异。“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无数银光如同银河一般弥散在空间之中,五彩神光中有,大水之中有。
突然间,这些荧光全都爆炸了,就像是整座星系爆炸了一般。
凌越大惊。
孔雀明王大惊。
天地似乎都成了碎片,九曲黄河瞬间崩溃,五彩神光也变的散乱起来,如同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散落。
凌越痛苦的蹲在地上,然后看着脚下的地面粉碎,成渣。
渔夫仰天大笑着,疯狂的笑着,肆无忌惮的笑着。
“你在干什么?”孔雀明王也很痛苦,她厉声质问渔夫。
“棋子,都是棋子!”渔夫看看凌越,再看看孔雀明王。
破碎的岛屿形成了一个漩涡,很深很深,像是一个通向异空间的通道。
渔夫化成一片荧光向其中飞去。
这时,那漩涡中,突然有大水冲出,将荧光淹没。
接着,寰宇一清,天地间干净了很多,只剩下那个漩涡,和被大水卷住的渔夫。
孔雀明王看着一男一女自漩涡中走出,眼珠子差点掉出来:“海神禺强!青衣女子献!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这时,空中突然多了一副画卷,画卷卷向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正要用五彩神光相挡。
凌越很机警的调动河图洛书,压的神光动不得分毫。
“不!”在孔雀明王惊怒交加的呼声中,画卷合上。
佑圣真君现出身来,收走了画卷。
海神禺强看向渔夫,道:“浮游,好久不见了!”
渔夫道:“确实好久了!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竟然还没有进入天道。”
“你不也一样吗?”海神平静的答道。
“我是为了神尊,不救出神尊,我无法驱除心魔,不驱除心魔,我渡不过神劫。”
“你是为了共工,我则是为了你。当年神战,共工被镇压,相柳被杀死,唯有你凭借着无处不在的化形本领逃得一命。四方神中,其他三神都已入天道,超脱出六界之外,只能留下我,等着你自己现身。”
渔夫傲然道:“你以为就凭你们夫妻,这根棍子,还有佑圣真君,就能封镇我吗?”
第161章 美猴王归来
“浮游神通广大,我自然不会这么自大。更何况,你已经得到了封禁共工神魂的三大神器,一对一,恐怕我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不过,四方神向来心意相通,句芒、祝融、蓐收,你们可以出来了。”
话音刚落,东方出现了木神句芒,南方出现了火神祝融,西方出现了金神蓐收。
虽然都只是分身,不过四方神合体,再加上早已布置好的天罗地网,浮游的命运已经不可更改。
数日之后。
五行山。
凌越、戚落和小六带着香喷喷的酒肉,甜脆的瓜果,跟美猴王一起大朵快颐。
猴王的目光中恢复了神采,举杯对天,道:“老天,你跟佛祖压了我四百年,我本来很恨你们,不过既然凌越劝我放下这些恩怨,那我就放下它们,从此以后,咱们互不相欠,井水不犯河水。”
这时,五道金光闪现,五方揭谛从金光中现出身来。
他们颇为怨毒的看了凌越一眼,显然没有忘记三百年前的被辱之恨。
“齐天大圣,你听着。既然天庭已同意饶恕你的罪过,佛祖慈悲为怀,自然不会再镇压着你。不过,你需要答应佛祖一件事,佛祖才会让你离开。”
猴王不满道:“什么事?”
“找到这一世的金蝉子转世,并助他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猴王冷笑:“找到金蝉子转世没有问题,但拜佛求经,还是找其他人去吧!”
五方揭谛怒道:“你竟敢违逆佛祖!”
凌越笑道:“五方揭谛,你们没有听说过强扭的瓜不甜?大圣不心甘情愿,你们就算强逼他,他若有心使坏,这经也是取不成的。”
五方揭谛冷哼一声,道:“好,那么不用拜佛求经,但你要找到这一世金蝉子,助他成事。”
猴王道:“成事?成什么事?”
“你找到他就知道了。”
猴王冷笑:“总是这么不爽快!真是讨厌!好吧,为了自由,我答应了!”
一道雷光自天空劈下,正中五行山顶的四方石。
四方石在一片金光中化为凡石,石上贴着的六字真言帖随风吹落。
猴王大叫道:“大家闪开,老孙要出来了!”
轰然声中,山崩地裂,一道金光像是一把划破苍穹的剑,剑已出鞘,谁能逆其锋芒。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
花果山,水帘洞。
在群猴的簇拥中,凌越和戚落相协进了水帘洞。
过不多时,一直在花果山混日子的六耳猕猴纵身一跃,也进了洞。
“大圣,金蝉子转世找到了!”
南儋部州,中原,经历了数百年血与沙的洗礼,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主要民族虽然被称为汉族,但朝代已经数经更替,早已非当年光武帝留下的东汉王朝。
其时,天下数分,不过最主要的三个国家乃是分居中原的东西魏,和位于南方的南梁。
天下纷争不断,百姓颠沛流离,在不断的失望中,将身心交给了宗教。
东西魏分自北魏,当年北魏,太武帝当朝时,听宰相崔浩建言,改信天师道,然后发起了宏大的灭…佛行动,史称太武法难。
不过,六年后,太武帝驾崩,文成帝继位,佛教再次昌兴。
西魏,弘农郡华阴县。
般若寺外,一个八岁的孩童正领着一群乡间的孩童嬉戏。
这时,一个游方和尚走了过来,目光扫过一众小孩后,停在了八岁孩童身上。他走向那孩童,蹲在地上问道:“小和尚,你叫什么名字?”
这孩童伸出脏乎乎的小手,摸了摸大和尚的脑袋,又摸了摸大和尚圆滚滚的肚皮,笑道:“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屠夫就是酒肉和尚。大和尚,酒肉的滋味怎么样?”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
一名中年尼姑走了出来,冲小孩喊道:“那罗延,快过来!”
“师傅!”小孩看到神尼老老实实的跑了过去。
那酒肉和尚看了看尼姑,问道:“神尼法号可是智仙?”
“你是哪来的和尚?这里是尼姑庵,不是和尚庙,你走吧。”
和尚道:“听闻般若寺有名神尼,法号智仙,想来便是阁下了。”
中年尼姑看了和尚一眼,不理会他,径自拉着小那罗延进寺去了。
和尚目光中闪出一丝狠厉之色,蓦然间,化作一阵狂风,卷起神尼和小那罗延消失不见。
数十里外,凌越和大圣眼见妖风刮起,当即脸色一变,飞了过来。
大圣速度飞快,驾筋斗云很快便追上了那股妖风。
大圣一个跟头翻进妖风中。
等妖风散去时,大圣的手里多了神尼和小和尚,而那酒肉和尚则远遁而去。
神尼谢了大圣的救命之恩后,终于承认自己便是智仙,但她不同意大圣带小那罗延离开。
大圣表面上应承下来,却趁着神尼不留神,夹起小那罗延便离开了。
这小那罗延便是新一世的金蝉子转世。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大圣和凌越带着小那罗延走遍中原,认识到了民间的疾苦,知晓了世间种种情势,自然也打了不少的妖魔鬼怪,然后带着他上了花果山。
五年后,大圣和凌越再次领着那罗延下山,不过此时的那罗延已经长成了英武的少年,凌越和大圣已很少称他为那罗延,而称他的本名杨坚。
前一年,年仅15岁的大冢宰宇文觉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篡位自立,灭西魏而改朝北周,定都长安。不过在当年九月,宇文护杀宇文觉,立宇文毓为帝。
杨坚到长安投奔父亲普六茹忠,从此有了另一个名字普六茹坚。
普六茹忠将杨坚送入太学学习,一边学习,一边结识北周的豪门贵族子弟。
朝廷是鲜卑人的朝廷,做为汉人,杨坚如履薄冰,表现的很谨慎。
在太学中学习了几天后,他便注意到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小上两岁的学生。此人叫宇文邕,当今皇帝的异母弟。
宇文邕刻苦勤奋,性格坚毅,年级虽幼,但智谋已远超常人。
惺惺相惜,杨坚和宇文邕很快成了朋友。
这一夜,杨坚和宇文邕一起读书到了深夜,两人在屋内指点江山,讨论兵法和治国之道。这时,屋外寒风骤起,卷起了地上的落叶,发出飒飒声响。
这飒飒的声音中,还夹杂着布鞋踩在地上的细微声音。
杨坚耳朵一动,眉头一皱,显然分辨出了这种声音。
宇文邕立刻察觉了杨坚的异常,问道:“怎么了?”
“有不速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