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第734章


名第二的企业在疯狂挣钱’。”
当一个企业冲布局失败了,只有快速变现才能对得起前面那么多轮的投资人——有了大量的利润,才好给股东疯狂分红,不然总不能看着公司过几年市值越做越低重新跌回来吧。
在藤讯谋求布局失败的那一刻,懂点儿资本的人完全可以想象,麻花藤在藤讯董事局里的话语权已经没那么高了。有些事情他不想做也得做了。
顾莫杰刚下飞机,没看同行的财报,随口就问:“那你们看没看,藤讯的用户数变化怎么样?”
叶维纶记得看到过这个数据,但是记不清,飞快地掏出手机扫了一眼,“哦,有效用户数从去年7月份巅峰的4亿9千万,跌到如今的4亿6千万了。今年按照这个趋势,到年底估计能跌到4亿2千万。”
顾莫杰自信地笑了:“这不就结了!中国的总网民数量,现在还在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年增长1亿5千万。这个增量至少可以保持三年,往后才会因为大部分人口都用上网络而趋缓。
藤讯能够在网民每年净增8000万的情况下,用户流失三四千万,这是什么概念?说明微信和QQ已经完全没有新血了。他每发布一个脑残圈钱网游,或者每上线一个主打校花保镖兵王狗、村医撸兽小H文的脑残文网站,就是逼得几百万原有摇摆用户愤而离开。”
用户开始跌的时候,并不是利润也开始跌的时候,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延时。经营利润的衰退,或许能够比用户衰退拐点出现晚两年左右。
顾莫杰和几个心腹哥们儿一合计,都觉得藤讯如果按照这个捞钱翻本的路子往下走的话,其利润峰值有可能出现在2013年,大约400亿人民币净利润。2014年有可能与2013年持平或略降,但到2015年,这个数据肯定会开始以每年至少15%~20%的速度持续衰退数年。而且如果没有别的变数和补救措施出现的话,未来3年藤讯的有效用户数可能会跌到3亿左右——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就喜欢打毒奶粉、LOL和CF的小学生,以及喜欢约泡的人。
而另一个时空的藤讯,年利润始终没有超过300亿人民币过,哪怕是2015、2016这种巅峰年份,因为它需要把大量的钱花在继续布局、并且有些过于脑残的来快钱产品他们好歹知道不能赚。如今虽然盘面比历史同期小太多,但是本着“把忠诚用户的剩余价值榨干到药渣状态、再也无所谓用户流失”的无所顾忌,净赚额翻倍还是做得到的。
到时候,藤讯就从一个打严肃社交牌的公司,蜕变成了一个低端脑残娱乐产品的供应商,外加相当于另一个时空陌陌的专注于约泡中介的公司。
这也算是一种成功转型吧。至少在其市值式微之前,藤讯的全部股东能够从2011~2015年的经营中,累计套出1600~1800亿人民币左右的纯利润,并且用这笔钱分红。
这些分红,加上未来被渣成药渣后的藤讯残余的市值,也足够那些在藤讯市值低于400亿美元以前入市的股东保本并且小赚一笔了——而藤讯的市值破400亿美元这根线,是发生在2008年。
也就是说,麻花藤这一番做法,也算是对得起股东了,凡是08年以前进场投资藤讯的人,他们投的钱好歹能跑赢外面理财产品的利率。而且越早进场的股东赚得越多,以MIH为例,作为2001年互联网泡沫期进场抄底的公司,MIH的投资回报率依然可以有130多倍,其余04年藤讯上市港股之前进来的股东,也能有累计20~30倍的好处,04年以后到08年的股东,回报率分别在2~6倍。
至于09年进场的,只能算是保本,但几乎没赚,或者说赚头还不如去之券商那儿买基金。
2010、2011年高位进场给藤讯投钱的人,只能说是他们该死了,他们砸进来的钱,会亏损掉好几成。
藤讯早期股东的利益,好歹是被保全了下来。至于经历了过山车之后,能不能学习大黄易的丁老板一样,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就看麻花藤的造化了。
可惜,估计麻花藤没有丁老板的逼格。
第七十四章城隍山上看火烧
接风酒会上,顾莫杰和一帮哥们儿聊完藤讯的话题之后,他自个儿抽空看了一下《福布斯》和《财富》这几个杂志对他去年的评价——这些东西是他在京城开会的时候出炉的,但他当时并没有时间去看,也没让手下人给他弄。
略微扫了几眼,顾莫杰心中就只剩一个结论:唉,树大招风啊。
……
互联网产业界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定律,叫做梅特卡夫法则。
这条法则是3公司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一个网络产品的价值,是和网络上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的。
这个判断虽然不敢说100%绝对精确,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差不离的。而且诸如《华尔街日报》或者《财富》在评判互联网公司估值的时候,往往都会严格借用这个法则。
对于2011年的初音网络科技而言,年初时候财富给的估值是800亿美元。后来工银国际注资大约100亿美元,给初音网络科技提供了巨额的发展资金支持,又让初音成功并购吸收了中国市场以外亚洲其余国家最大的互联网社交公司NHN。这一系列发展完成后,按说初音网络科技的市值至少有1100亿美金。
可是,这个数字显然还没有把梅特卡夫法则带来的影响计算在内。
NHN的并入,起码让初音网络科技的价值网络节点数增长了20%。
所以,按照经典理论,《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认为根据2011年财报,初音网络科技的估值不应该简单加到1100亿美元,而是至少值1300亿美元。
也就是说,2011年一年里,初音网络科技的总市值提升了60%,而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新股来自于工银国际和NHN系,所以初音网络科技原有旧股东的财产价值增幅达约是25%左右。
顾莫杰是通过初音集团的二级控股模式控制初音网络科技的,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算法,顾莫杰仅仅依靠初音网络科技的增值,2011年个人财产就增加了大约80亿美元。
《财富》和《福布斯》算得更细致,在其他不怎么出彩的领域也抠出了十几个亿的增长。
于是,2012年3月份拿到手的、基于2011年财报的全球富豪榜上,顾莫杰的个人财富从前一年的650多亿,变成了746亿。排名数从全球第9,冲到了全球第7。
1个投资界的前辈和1个石油界的前辈被他挤下去了。
目前排在他前面的6个人,还有比尔盖茨、墨西哥电信老板、股神巴菲特、甲骨文老板(这人还有很多别的投资,包括持有一部分谷歌母公司的股份),以及美孚等石油界的2个人。
顾莫杰甚至可以预测,再过一年,他前面还会掉下去3个人——斯喏登这张牌如今攥在他手上,今年是美国大选年,选出来之前绝对不可以引爆,但一旦选完之后奥黑马连任成功,斯喏登就可以第一时间引爆。
他从上面得到的消息,是国家有把握把引爆后的黑锅交给普沙皇去背。所以明年不管中间过程怎么运作,美国人肯定会崩击全球油价反俄。
所以,如今还在他前面的2个石油大亨,到时候资产价值会不战自溃,自动掉到连顾莫杰项背都看不见的地方去。
而甲骨文老板目前的总资产也只比顾莫杰多了没多少,两者差距不过十几亿美元,可谓伯仲之间,2012年顾莫杰躺着等增值估计都能干掉。
到时候,顾莫杰面前只剩下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和某墨西哥电信大亨这3个900亿和800亿美元量级的人。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
接风宴么,说破天也玩不出什么花来。那天顾莫杰喝多了之后,回家好好歇息了两天,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初音集团自从去年11月顾莫杰定下调子之后,这半年里可谓是一直坚持走“自己做平台,铺在那儿等别人来连接,等各行各业的新锐创业者把初音作为平台、作为工具,由初音配合他们创业”的路数。
很多小事儿不用顾莫杰去管,倒也井井有条。
去年很多阿狸系走“初级互联网+”路线创业的O2O圈、原始互联网金融圈企业,在碰得头破血流破产之后,导致了同行们纷纷开始反思,改走初音系的路线,重走创业路。
顾莫杰定下的主基调,越来越被圈子里的人奉为圭臬,公信力也越来越高。
阿狸系坚持的路线,是阿狸吃大股,阿狸占主导地位,吸收各行各业传统产业的人才和资源来配合阿狸。
初音系坚持的路线,是原始创业团队持大股,甚至已经成型的传统产业团体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