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第391章


‘嘿嘿嘿’,更通点时务的三哥忍不住发笑,小声道:“老五,你不晓得,我们去阿婆屋里拜年,都是老四跟我母舅的妻兄坐上,大哥、二哥只能坐最末。”
李家明也嘿嘿直乐,这可不怪长辈们势利,山里人把读书的事看得比天还大,四哥在他们嘴里就是文曲星下凡。既然是文曲星当然要敬重,哪怕是阿公、母舅都要敬着三分的。莫讲别人家,就是自己阿公、阿婆也一样。去银子滩拜年、吃新年饭,耶耶、母舅随便坐,自己得坐在阿公、太阿公们的旁边,连当官的学权阿公都没自己受敬重,让新银太阿公支使着帮自己斟酒。
四姐弟说说笑笑,李家明跟柳本球的梁子,也算是暂时揭过去了。日后他不来惹事,李家明也不会再去招惹他,但想李家明象以前一样,主动替他张罗着财路,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倒是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管的游小红,给亲戚、长辈拜完年,牵着八斤来了小厨房找表弟商量。要不是怕屋里有事,表弟初七就要去补课,再不来商量,莫非还等到他正式上课后,再去耽误他读书?
官场之上历来是有好处的事,领导们都要沾点油腥。那条出县的公路因为县里没有足够的资金,肯定不能象以前样,大家都分块肉吃,但汤还是要给大家一口的。柳本球靠着霸蛮的名声,能拒绝大部分领导、同僚,却无法阻止手下人沾点油花,更没法让书记、县长的人进场分猪肉。
幸好两位主要领导和丁常务都知道这工程的难度,只通过李传田一人放一辆工程车进去,并不插手其它的路桥工程,但他们指挥部内部呢?余县放了一辆车,朱和平、郑国生他们凑了一辆车,柳县长呢?
各人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游小红当着指挥部的办公室副主任,帮着今年退休的郑国生处理内部杂务,也就是指挥部实质上的二管家。只要郑国生一退,她就是实际上的大管家,只要工程建成了,单凭这份资历,县里不给她一个正科级职务,情理上都说不过去。
她可以不考虑那些去蹭功劳、混资历的人,她顶头上司的事也不管?官场上的规则,她已经走上仕途而且想有更大发展的人,就必须要遵守。
两表姐弟凑在厨房屋檐下小声商量几句,李家明只好答应下来,不准备用这事拿捏柳本球几个月,等大哥、二哥的去向定了再放手。这不是柳本球耍手段,而是表姐确实需要自己立即放手,否则她无法面对上司。
“要我去跟四叔讲不?”
“那倒不用,我自己去跟他讲就行。”
也是,都当领导的人了,说服四叔还能有难度?
红姐来了,三兄弟就走人,让出地方让她们小姐妹说私房话,也正好疯玩了几天的小妹和满妹跑过来,找哥哥回去待客。
“哥哥,快回去,张叔叔、曾叔叔他们来拜年了,耶耶去了祖庄太师傅那还没回。”
。。。
第430章年节(完)
人情是把锯,扯来又扯去,到了新年正月,亲戚、朋友、同事、生意伙伴之间都要相互拜年,还多少要拎上点礼物。
来给李传林拜年的张卫民他们,送的礼物都很高档,烟是县里主要领导才抽的‘大中华’、酒是县领导招待上级领导才用的‘四特十五年陈酿’,远比往年李家明去拜年时拿的‘芙蓉王’高档得多。而且三人给每一个小孩派发红包,连在阿婆家凑热闹的毛崽都有,红包里放的都是一百元的大钞。
在李传林家拜完年,再去其他几家,三人就是空着手了,说几句吉利话、喝杯茶、吃杯酒、抽支烟就告辞。不怪他们势利,实在是人情这东西就是把锯,讲究的是你来我去。
张卫民还好一点,他老早就是崇乡最大的木头贩子,官面上的关系又熟,而且还因为他儿子张绍龙的关系,与李家明叔侄相称。以前李家没有发达之前,大事小事能搭把手的,他都主动搭把手,甚至连他堂弟黑了李家明的钱,还被他狠狠训斥过一顿。曾宁生、林全保可不同,他们可以称得上是靠李家明起家的,不但崇乡人这么看,他们心里也这么认为。
五年前,两人都以2500元/月的天价租李家明的店面,如今五年过去了,店租依然是2500/月,比县城的店面还贵。可人家就乐意继续出这个高价,因为李家明出的主意值那个价,就更莫提后来李家明又让他们集资搞竹木加工厂,现在两人的家产往少里讲都二三百万!
今年李家可能有事,李家明没去他们家拜年,只是满妹她们几个拎着烟去讨压岁钱,三人就凑在一起先过来拜年,顺便也找李传林商量下明年开新厂的事。建筑模板的生意好啊,厂里订单都做不赢,而本地资源又不够,只能往外扩张。可要是他们的新厂开在外县,李传林又不动窝,那这运输成本就够呛喽。
是啊,外县的资源进不来,还是卡在交通上,那三十多公里的盘山险路没法走大挂车,靠些后八轮卡车,能装多少货?只是这厂子吧,开起来容易,以后想搬迁就难喽。而且李家明不想替外县人谋福利,只想着把邻近县区当成原料供应地。
“家明,县里要上马大工程了,虽然丁县长答应了,厂子可以继续挂靠在‘华居’木业旗下,但林业规费肯定会严格征收。丁县长那人看起来笑眯眯的,其实也是个有煞心的人,以前修水库的时候他当办公室主任,晓得他撸掉几多人的帽子不?”
开竹木加工厂,要是不在规费、税收上做些手脚,哪赚得到什么钱?商人追求利润,这无可厚非,可却会减少一年上百万的税费、二三百个就业岗位,李家明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前世的李家明愿意掏半副家当帮县里修两条隧道,现在政府下定决心修,他无论如何也要帮帮场子。
“张叔、林叔,要不这样吧?我在上宵、梁段修小电站,装机容易大概有340kw。除了自用外,其余的都以上网价给你们为期两年。当然,前提是你们的厂子,必须建在本县。等崇乡这一片的资源不够了,你们建到县城里去,那时候路应该通了,运输成本能大幅度降低。”
李家明他们正在修的水电站,张卫民他们都晓得,总投资近四百万,一年最少都能发出二三百万度电。要是以一角二/度的上网价,卖给自己厂子里,一度电就能省五角三,一年下来能省几多钱?别说一毛二的电价,即使是平着工业用电六毛五/度,他们的厂子还是会用那两电站的电。厂子里的蔑片要卖给‘华居木业’,游学权又在高桥当书记,他们吃饱了撑的去用供电所的电啊?
这可不是小钱,连张卫民把李家明当侄子看,都狐疑地看向他,一起在这吃新年饭的林全保、曾宁生也如此。
人情是人情,生意归生意。
一年能省百多万的电费,若是李家明能作主,那新厂建在外县就划不来。更重要的是,这小子从不做吃亏生意的,除了厂子不得建在外县外,后面肯定还跟着什么东西,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这帮生意人啊,眼里只有利益,李家明暗叹一声,玩笑道:“放心吧,没别的意思。县里敢下这么大的决心,我就是想帮帮场子。我一个读书伢子,要那么多钱干嘛?”
真没了其他条件?三人交换了个眼色,领头的张卫民痛快道:“家明,只要传林同意,那我们的新厂就还放在高桥。”
要是这事由父亲来张嘴,恐怕你们不想放在高桥都不行,下游厂家在上游厂商那,哪有什么话语权?
“没事,我耶耶根本不管我的事,连当个董事长都是挂名的。”
“那就这么讲定了?”
“行!”
一年百多万的利润,就这么没了,即使是帮着小婶婶炒菜的大姐,都觉得弟弟太大方了,就更莫提将张象枫这个管家婆。
等大家吃完了饭,张卫民他们告辞回家,三人凑在一起喝茶、抽烟、聊天,琢磨李家明怎么就这么大方?那是一年一百多万,两年就是两百多万,人家到底图什么?
莫非真象他讲的那样,只是想为那条隧道出点力?那还不如直接捐钱,还能落个好名声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长个子的张绍龙,冲着他父亲和林全保、曾宁生三人不满道:“耶耶,你们太过分了。家明哥哥这么大方,你们三个大人就好意思沾人家的?”
这孩子真是孩子,喝得红光满面的张卫民苦笑,揉着儿子的脑袋瓜子,摇头道:“龙伢,这是生意,要大家都觉得划得来,才做得成。”
“这还不吃亏?莫以为我不晓得,要是传林叔开了口,你们还敢不用他的电?”
这倒也是,用谁的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