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宋》第211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斗(5)
赵谷愣了一下,隐隐觉得这天雪楼的花魁大会貌似不是这么简单,怎么会每次花梅刚好点中的都是有妇之夫?
尤其是随着这三年的三次文会,她的名声反而是越来越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些别的东西。
曹彬等一帮老家伙见到那个白衣青年拒绝了花梅,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好像他们都认识他一般。
而这也让赵谷越发肯定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花梅被拒绝后,也没有流露出什么太过伤心的样子,这场文会很快也散了场。
散场之后,大家纷纷议论,有的人对于那白衣公子的不解风情评头论足,有人则是庆幸白衣公子已有妻妾,这便说明明年的天雪楼文斗,他们依旧有机会抱得美人归。
天雪楼的问挥手散了场,便该赵谷和吕蒙正的文斗开始了。
天雪楼的一干女子顷刻间退了个精光,曾经和赵谷文斗过的洛阳十子的老大走上了舞台,对着赵谷抱了抱拳:“涿国公,是否现在开始文斗。”
赵谷点了点头:“是,你的老师呢?”
“老师已然到了,那便请公爷上台吧。”
赵谷自是没有耽搁,上了舞台,自有人拿来蒲团、案桌、香茗、纸笔,赵谷和从后面上台的吕蒙正分别坐在了蒲团之上,各占案桌一方。
二人互相见了礼,赵谷当先道:“相爷,你确定要应下这场文斗吗?”
吕蒙正十分罕见的笑了笑,刻板的脸上扯起了几道皱纹,道:“老夫虽不敢自比先贤,但也自负有些文采,自然想要和国公切磋一番,国公不必担心老夫会因为此事影响心神。”
赵谷点了点头:“那不知相爷想要如何文斗?”
“那便三局两胜吧,诗词歌赋中任选三样。”吕蒙正道。
“相爷先选还是我先选?”赵谷又问道。
“你我各选三种,然后再看最后的结果,若是选的都一样,便直接定下,若是不同,则再商量就是。”
赵谷点头表示无异议,四种比斗方式中,二人不管怎么选,都会有两种比斗是重合的,若是二人所选的第三种是一样的,那自是没有争议,若是不同再行商量,倒也无可厚非。
二人便各自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写完后,二人展开纸张,却见上面皆写着诗词和赋。
“那便就比这三样吧,相爷先请还是我先?”赵谷问道。
“你先吧。”
赵谷点了点头,目光在底下众人脸上扫过,见众人脸上皆是十分期待,心里不由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却说此时的观众,依旧是开始的那帮人,这些人里有人本就是为了赵谷和吕蒙正的文斗而来,不然单凭天雪楼的文会,是聚集不到这么多人的。
还有人则是为了花梅而来,但也听说过赵谷和吕蒙正的文斗,此时能够见到赵谷和吕蒙正的巅峰一战,自然也没人离开。
可以说,这里便聚集了大宋大部分的高官和文人墨客,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各大富商,基本上这帮人便是大宋舆论的操控者,只要他们愿意,虽说左右国策有些困难,但左右民心却是算不得什么。
赵谷却也不扭捏,直接吟出了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相媲美的另一首卢梅坡的雪梅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好。”
“好诗。”
此诗一出,全场叫好声便接连响起,显然大家都十分喜爱这首雪梅诗,不少文人更是当场将此诗记了下来,以待回去后细细品味。
那几名老儒在赵谷念出这首诗后,也陡然睁开了浑浊了老眼,看向赵谷的神色中满是吃惊。
诚然,赵谷先前和洛阳十子文斗时,也曾做过几首绝世诗词,但那时他在大宋还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虽然他的诗句在文坛中流传开来,但并不一定能到真正大儒们的重视,在他们看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能作出什么好诗词来?
可现在却是不同,赵谷主导了北伐和西征两场大战,替大宋收回了大片失土,他在大宋的声望自然是水涨船高,虽不敢说妇孺皆知,但也是名声在外,纵然是文坛的许多大儒,也经常听到他的名字。
人的地位高了,自然就更受重视,这便是这些老儒愿意来观看他和吕蒙正文斗的原因。
可饶是如此,老儒们也没想到,赵谷的诗句造诣竟然如此之深!
众所周知,自唐代以来,文人墨客层出不从,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岑参,白居易、柳宗元之类的大文豪,皆有不少绝世佳作,正因为这些人作的诗句太多,把能用的场景、手法用了个遍,这便导致现下的大宋朝,乃至随后的各个朝代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优秀诗句了。
而赵谷念出的这首卢梅坡的雪梅诗,无论意境还是手法,皆毫不逊色与盛唐时的诗圣诗仙,这又如何不叫老儒们惊讶呢!
他们此时方知,赵谷虽然年轻,但诗句造诣却还在他们之上。
吕蒙正作为大宋文坛盟主,眼力自然非凡,一听赵谷的诗句便知道此诗乃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佳作,心里不由苦笑起来。
他心中自然已有诗句腹稿,但听万正这首雪梅诗,却是自愧不如。
“罢了,涿国公,这一局老夫认输。”于是,吕蒙正很干脆的认输道。
赵谷点了点头,他就知道会这样,吕蒙正此人虽然作为执相,有时候难免会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时作为一名文人,他却是十分光明磊落,知道不敌便立刻认输,这也间接说明了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却是难得的大智慧。
台下众人对于吕蒙正果断认输,也是钦佩不已,作为大宋文坛盟主,吕蒙正难免受盛名所累,却能如此果断的认输,光是这份勇气便少有人及。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文斗(6)
第一场结束后,第二场词句的比拼便开始了。
依旧是赵谷问道:“相爷,第二局是你先还是我先?”
吕蒙正思考片刻后,道:“国公先请吧。”
赵谷一怔,很快明白了吕蒙正的打算,若是第二场比斗赵谷依旧作出了绝世词句,而吕蒙正的词句却比不过他的话,那么想必吕蒙正依旧会直接开口认输,如此却好过自取其辱的好。
而若是吕蒙正的词句胜过了赵谷,那他随后再吟出,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暗自点了点头,赵谷心生一计,道:“哪位替我去门外看看,外头现在是什么气候?”
一个不明所以的年轻人抢先跑了出去,没一会儿便回来答道:“方才却是下了一场小雪,不过没下一会儿就停了,现下外面月黑风高,只能依稀看见月亮的影子。”
“好。”
赵谷哈哈一笑,跟着道:“那我便以月为题,作上一首词。”
“妙。”众人皆称赞道。
赵谷随后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随着赵谷将这首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出来,大殿内短暂的寂静了下来,片刻后才有人从诗句的意境中回转过来,大声叫道:“好词。”
没错,是好词,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歌赋烟酒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每一样都可以和他那个时代最厉害的人想媲美,可谓天纵奇资,尤其是他的词句,更是流芳千古,传承不绝,古今中外皆有闻名。
而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他众多词句里被流传最广的一首,不知有多少人吟唱过,书写过,赞叹过。
此时的大宋,一种新的文风渐渐形成,那就是词,不同于赋的晦涩难懂,诗的工整,大宋词句都是长短句的形式,至于长的有多长,短的有多短,则没有具体的形式,完全靠个人发挥。
水调歌头这首词纵然放在后世,那也是独一份的好词,更别说是现在词句刚刚流行,还未彻底绽放的时候了,众人被它所震撼而短暂失神,也在情理之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