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宋》第206章


苏小成这才肯罢休,众人便一起进了大堂,合家欢乐。
赵谷回府的第三天,自宫中传来旨意,要赵谷前去觐见,赵谷微微收拾一番后,便自顾自进了皇宫。
半年多来第一次看见赵广义,却见他的精神十分爽朗,脸泛红光,想必这段时间里过的十分滋润。
赵谷和他行礼后,便直接站在了一边,等候赵广义问话,充分将忠臣良将的形象维护了起来。
赵广义见他如此,不由十分高兴,便道:“赵谷啊,你为大宋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也着实是累了,不如日后你便帮助朕治理天下可好?”
治理天下?赵谷一见赵广义的表情,便知道他又在打鬼心思了,好在西夏局势一天不平定,赵谷便一天无忧,至于他是领军打仗,还是治理国家,对他而言都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他的一饭店、一山庄、一布仿的计划此时正在进行中,他若是时常有空建议一番,倒也是好的,而若是领军在外,自然就没有时间每日过问了。
赵谷便答应了下来,道:“听凭皇上安排。”
赵光义没想到赵谷如此容易就愿意从武将变成文官,而且对于只得了一个国公之爵位,赵谷也没有任何激烈反抗,赵光义不由有些心里过意不去了。
一如赵谷很久前说的那样,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不管这几年间赵谷立了多大功劳,他对于赵光义的任何安排,都是言听计从的,从来没有反对过,哪怕赵光义数次对他不利,他也没有怨言。
“罢了,或许之前真的是我想当然了,他合该有亲王之爵位,我却只给了他一个国公,便再补偿他一番吧。”
如此想着,赵光义下令道:“传旨,涿国公赵谷性情温良,当为百官楷模,今授其开封府府尹一职。并赐金银万两,良田千亩,珠宝三箱,美酒十坛。”
赵谷抱拳道:“谢皇上天恩。”
赏赐过后,赵光义又和赵谷聊了几句,便让他下去了,而随着赵谷的离开,二人这次见面的场景也跟着流传开来。
见到赵光义终于不再忌惮赵谷,并且还对他予以重用,大臣们皆是松了口气,看赵光义此时的样子,怕是也知道自己前些时候有些过了,所以想要补偿赵谷,如此看来,他这个皇帝倒也算不上昏庸,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
而对于赵谷,众官员也是羡慕不已,能在皇帝亲自扬言要杀他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的活着,他也算是好运气了,如今他更是被封为开封府府尹,可见恩宠之甚。
赵谷回到府中,却并未如同外界猜测的那样,觉得自己十分受恩宠,赵光义此举多有作秀的痕迹,无外乎就是收拢人心而已,实际上却是假的不能再假。
你若真想补偿我,就把该给我的亲王之爵位给我呀,区区一些钱财和一个任命算得了什么。
弭德超那时候不过打了一两次胜仗,距离收复西夏还远得很时,就已经被封为国公,赵谷收复西夏后,在已经是侯爵的基础上,也不过才是个国公,其中谁受了恩宠,自是一目了然。
但赵谷却没有计较那么多,封谁是赵光义的权利,赵谷无权干涉,好在赵光义总算是暂时放过他了,趁此机会,正是他实施计划的时候,他才懒得去管自己是亲王还是国公呢!
反正公道自在人心,赵光义这场作秀能够瞒过百姓和不明所以的官员,却瞒不过朝廷上的高官,他的品性如何,大家也早已知晓,不是他一两场作秀就可以挽回的了的。
回到国公府,赵谷随手将圣旨塞给李叔,让他找地方放起来,之后便去了后院,眼下就要到开封府上任了,赵谷自然得准备一番。
后院之中,湖泊之上,现在战况激烈,以苏小成和柳俏俏、赵元东、范夫人、范仲淹为一伙的队伍,正在跟柴郡主、上官思思、小九、赵元西、冰糖雪梨比赛划船,两队人各自架势着一艘小船,正在卖力的划桨,以期待胜过对方,率先到达对面岸边。
如此激烈的战斗,所有人都拿出了十二分力气,卖力的划着,尤其是赵元东、赵元西、雪梨、范仲淹这四个小家伙,叫的格外卖力,笑的也格外卖力,唾沫横飞,口水直流,可爱莫名。
赵谷在岸边看了一眼后,果断选择了退避,若是被别人知道,堂堂国公夫人们,竟然在府里比赛划船,不知道有没有言官会在明天早朝上参劾赵谷。
他倒也不怕参劾,怕的就是这两队人发现他,让他上去帮忙而已,所以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以前单单是柳俏俏一个人爱玩也就罢了,苏小成和柴郡主都是喜爱清静的人,上官思思则忙着照顾小家伙,可自从小九来了后,两个爱玩的女人凑到了一起,那真是天雷勾地火,自此便是一发不可收拾了,渐渐地,就连苏小成她们也被带了进来,而类似划船比赛这样的项目,她们时不时就能想出一个来,然后付诸行动,将家里闹得人声鼎沸。
赵谷自是喜爱清静的,但自己的女人喜欢玩,他也不会不让她们玩,便一个人远远的躲开了,来到了最后面的湖泊上,吩咐人准备了一些酒水点心后,赵谷便独自一人上了小船,将船划到了湖中心。
吃上一两口点心,再喝上一口酒,在这秋风习习的湖面上,身体跟着船舶摇摆,日子别提多惬意了,若不是赵谷还要想着上任的事,单就这样的环境里,他就能一觉睡到明天早上。
众所周知,开封府乃是大宋四京之一的东京,更是大宋首都,在开封之内,汇聚了全天下的权贵,或许你走在大街上随意丢出一块砖头,都能砸死一个官员或是爵爷,要想在这样一个地方混下去,并且还要混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上任(2)
沉思许久后,赵谷对于未来的道路有了一定的计划,恰逢此时冰糖抱着赵元东来喊他吃饭,他便回了岸边,和家人吃饭去了。
第二日,赵谷正式走马上任,却发现李符正在开封府衙门等他,不由十分感激,很显然,李符这时传经验来了。
果然,见到赵谷进来后,二人互相见了礼,李符便和他在后堂坐下,开始讲解自己的一些治理经验,让赵谷受益匪浅。
最后,李符总结道:“总而言之,在开封府这样一个地方,不是单纯讲究公平的地方,有的时候为了保住平民的利益,不得不让他们对勋贵妥协,这其中个的度,公爷可得把握好了。”
赵谷表示受教,感谢道:“有劳相爷教导了,下官感激不尽。”
李符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带着自己的一些办公用品便离开了,至此赵谷便成了大宋第一州府的最高长官。
上任当日,赵谷召集了属下所有大小官员,和大家见了一面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按照往常做事的方法做事便行了,随后他邀请开封府同知前往自己的书房一叙。
所谓同知,便是同样知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但凡是府尹应该知道的事,同知都应该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府尹和同知的权利是对等的。
同知在大宋官场里,一般属于府尹的副手,受朝堂任命,虽然没有府尹那么大的权利,但却可以监督府尹,若是府尹有决策错误的,他更是可以一票驳回。
而且同知还有一项就连府尹都没有的权利,那便是可以越级上报,直接和皇帝打小报告,检举府尹。
开封府府尹倒也是赵谷的老熟人,就是当初赵谷让二狗子前来开封府调人,意图让赵匡阳脱离开封府牢房时,对二狗子百般刁难的那位,他姓方名正,今年四十来岁,往年在地方任职时政绩不错,因此才做了这开封府府尹。
事实上,赵谷和他却早就见过面了,早在赵光义还没有对赵谷流露出忌惮之意时,赵谷贵为大宋最年轻的侯爷之一,掌握实权,声威一时无两,这个方正还曾深夜里前来拜见,其实就是想来攀关系。
而在赵谷打算隐居时,他却迅速落井下石,好似不想与赵谷为伍一般,足可见这是一个两面三刀、极其虚伪的人。
赵谷不难想到,纵然此人政绩不错,但恐怕大多也只是些表面工程,谁就他就是一个投机取巧之辈呢。
二人时隔两年后再次见面,方正的头低的很低,仿佛很害怕赵谷一般,赵谷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但他却没有表露出一丝对方正的不满之色来。
如今他已重新得势,自然不会立刻对方正实行报复,那样的事只有市井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