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第315章


贺兰进明率兵驻扎在平原城南,休养兵马,颜真卿遇到问题都与他商量,因此军权逐渐归于贺兰进明。
颜真卿却丝毫没有怀疑过贺兰进明。
不仅如此,颜真卿还把堂邑之战的功劳让给了贺兰进明;贺兰进明也不推脱,反而是立刻向朝廷上奏表功,任意增减事实。
玄宗当然不知道实情、下敕书加封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李择交与范冬馥略微有所升迁,而清河与博平的有功将士都没有得到奖赏。
贺兰进明又率兵进攻信都郡,但是一直没能攻克下来;录事参军第五琦劝贺兰进明用重金招募敢死之士。
正是因为这些死士,才得以攻克信都。
我对贺兰进明没什么好印象,除了因为他霸占了颜真卿的功劳之外,还因为他在睢阳保卫战中见死不救;虽然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依然改变不了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
与此同时,李光弼与史思明在常山在相持了四十余天,史思明断绝了向常山运粮的道路。
常山城中饲料都被吃光了,战马只好吃草垫肚子;要知道战马是不能吃鲜草的、会拉肚子。
李光弼觉得不能坐以待毙,派了五百辆车到石邑去取草;赶车的人都穿着甲胄,并派弩机手一千人护卫,结成方阵而行。
叛军想要劫他们的粮草却无处下手。
叛将蔡希德率兵攻打石邑,被张奉璋击退。
李光弼派人向郭子仪求救,郭子仪率兵出井陉关。
转眼到了四月初九,郭子仪带兵到了常山和李光弼回合;根据报状上记载的,双方的蕃汉步、骑兵共有十余万人。
四月十一日,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交战于九门县城南,史思明被打得大败;中郎将浑铀懒伺呀盍⒔凇?br />
浑衷诓哦鐾罚侵刑剖逼诿?br />
史思明收罗残兵逃奔赵郡,蔡希德逃奔巨鹿。
史思明从赵郡又逃到博陵,当时博陵已经归顺了朝廷,史思明就把郡官全部杀死,重新占领了博陵。
河北地区的民众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纷纷起兵反抗;各郡县都有抵抗的军队聚结,多的达二万人,少的也有一万人。
他们分别和叛军对抗,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大军一到,这些军队都自动来助战。
四月十七日,进攻赵郡,打了一天,全城投降。
入城的官军士卒不顾纪律大肆抢掠,李光弼很生气,他坐在城门上、收缴了所有被抢掠的物品;他把那些东西全部归还了城民,民众十分高兴。
郭子仪带人杀了安禄山所任命的太守郭献璆。
李光弼又率兵包围了博陵,攻了十天没有攻克,于是就退兵回恒阳补充粮草。
杨国忠问左拾遗博平人张镐与萧昕,官吏中谁可以为将率兵讨叛,张镐与萧昕就推荐了左赞善大夫来瑱。
二十三日,朝廷任命来瑱为颍川太守。
叛军多次来攻城,来瑱前后击退甚多,于是被加封为本郡防御使,人们称他为“来嚼铁”。
来瑱是来曜的儿子,虽然我没见过他,但是据说他和来曜长得一模一样。
接连战败,安禄山也很恼火。
他让部将平卢节度使吕知诲诱杀了安东副大都护马灵。
平卢游弈使刘客奴、先锋使董秦与安东将领王玄志合谋杀了吕知诲,并派使者通过海路去告知平原太守颜真卿,主动请求攻取范阳以效力。
颜真卿派判官贾载运送了一批粮食和士卒所穿的衣服去助战;颜真卿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颜颇,当时才十多岁,颜真卿就把他送给刘客奴作为人质。
朝廷得知此事后,就任命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赐名正臣,任命王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董秦为平卢兵马使。

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兵退回常山,史思明又收罗散兵数万随后追击,郭子仪挑选骁勇善战的骑兵轮番挑战。
三天以后,到了行唐县,叛军因疲劳无力再战,才退兵。
郭子仪乘机出击,又败叛军于沙河县。
蔡希德到了洛阳,安禄山又让他率领步、骑兵共计二万人向北支援史思明;又派牛廷发范阳等郡兵一万多人增援史思明。
加上史思明原本的兵力,一共有五万多人,其中曳落河占五分之一。
郭子仪抵达恒阳,史思明也率兵追到,郭子仪依靠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叛军来攻就固守,撤兵就追击。
白天向叛军炫耀武力,夜里则派部队袭击敌营,搅得叛军不得安宁。
这样持续了数天,郭子仪与李光弼商议说:“叛军已经疲劳,可以出战。”
四月二十九日,两军战于嘉山,叛军大败,四万多人被杀,俘虏了一千多人。
史思明从马上坠落下来,发髻散乱,赤脚步行、狼狈逃窜;他一直都不敢回驻地,到了晚上,拄着折断的长枪回到军营。
然后搜罗幸存的士卒、又逃奔博陵。
李光弼当然不会再给他重整旗鼓的机会,他率兵紧紧地围住了博陵,史思明进退两难。
于是河北地区原先被叛军占据的十多个州郡都杀了叛军的守将而归降朝廷。
范阳的归路再次被切断,叛军往来都是轻骑偷偷摸摸地通过;就是这样还大多被唐军俘获。
驻扎在范阳的叛军将士们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在心里泛起了嘀咕、心中动摇不已。
第409章 又献谗言
郭子仪、李光弼嘉山大捷后,河北郡县纷纷响应,归顺朝廷,安禄山大为恐惧。
他忽然发现大唐的江山很难被撼动。
自己放着好好的三镇节度使不当,非要造反,这简直就是找死;于是他把高尚与严庄叫过来一顿骂。
“这么多年以来,你们都劝我反叛,并且认为一定能够成功。而现在大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断绝,官军大集,我们所占据的只有汴州、郑州等几个州郡,根本没办法和朝廷对抗,拿什么颠覆人家的江山?!
“从现在开始,你们俩给我面壁思过去。再也不要来见我!”
高尚与严庄听后也很害怕,生怕安禄山一个不开心,把他俩给杀删了;连续好多天都不敢去见他。
这时,田乾真从潼关回来,去给高尚、严庄讲情。
他劝安禄山说:“自古以来,凡是要成就大事业的帝王,都有胜有败,怎么能够指望一举成功呢!
“现在四面八方的官军虽然多,但都是新召募的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战阵,怎么能够敌得过我们蓟北的这些精兵强将呢!您根本不用担忧。
“高尚、严庄都是跟随您多年的功臣元勋,陛下就这样一下子把他们抛弃,如果让诸位将领知道了,那一个能不心中恐惧呢!如果内部分裂,上下离心,我觉得陛下的处境就危险了!”
安禄山被他这么一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高尚与严庄召来,摆投宴席招待,安禄山还为他们唱歌以劝酒,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们。
安禄山计划放弃洛阳,率军回保范阳,但他一时还没有下定决心。
这个时候,全天的百姓都希望杀掉杨国忠。
百姓们都觉得安禄山叛乱是因为杨国忠骄横放纵所致,无不对杨国忠切齿痛恨;而且安禄山起兵是以讨杨国忠为名。
王思礼悄悄地劝哥舒翰,让他上表请求玄宗杀掉杨国忠,哥舒翰没有答应。
王思礼又请求率领三十个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出京师,到潼关把他杀掉,哥舒翰否决了他的提议:“如果这样做就是我谋反,而不是安禄山谋反。”
这时,也有人奉劝杨国忠:“现在全天下的人都以为是相公的错才导致安禄山叛乱,说句不好听的,每个人都对您心怀不轨。
“而且,朝廷的重兵都在哥舒翰掌握之中,如果他挥兵西向京城,您不就危险了吗!”
杨国忠大为恐惧,于是就上奏玄宗说:“现在潼关虽然有大军把守,但后无援兵,一旦潼关失守,京师就难保,请求挑选牧马的士卒三千人于禁宛中训练,以应付不测。”
玄宗同意,于是就派剑南军将李福德等人统领这支队伍。
杨国忠又招募了一万人屯兵于灞上,命令他的亲信杜乾运率领,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却是为了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得知后,也怕被杨国忠谋算,于是就上表玄宗请求把驻扎在灞上的军队归于潼关军队统一指挥。
六月初一,哥舒翰把杜乾运召到潼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