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第308章


八月里,陈希烈终于成功辞职、罢相。
杨国忠忌恨陈希烈,陈希烈也不是不知道,所以他多次上表请求辞职。
玄宗想任命武部侍郎吉温代陈希烈,而杨国忠原本就因为吉温依附于安禄山而生气,当然阻止了玄宗。
于是,他举荐了韦见素。
他认为现在已经是文部侍郎韦见素性情温且易于控制,就推荐他代替陈希烈。
八月二十三日,玄宗任命陈希烈为太子太师,罢免参知政事;同时任命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平章事——韦见素拜相。
与此同时,高力士也已经对玄宗失望了。
从去年以来,水灾与旱灾不断,关中地区闹饥荒。
杨国忠因为憎恨京兆尹李岘不听自己的话,就把这些天灾归咎于李岘;这么扯的话论理不会有人信,结果玄宗信了。
贬李岘为长沙太守——李岘是信安王李的儿子。
玄宗担忧雨多损害庄稼,杨国忠就拿一些长势良好的禾苗献给玄宗说:“虽然雨多,但没有损害庄稼。”
玄宗信以为然。
扶风太守房管说本郡遭受水灾,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调查;结果,房管就被安C了一个“惑乱人心”的罪名。
天下没有人再敢于说遭受天灾。
某天,高力士侍候玄宗,玄宗说:“大雨连绵不断,你可以把所知道的都告诉我。”
高力士回答说:“自陛下把大权委托给宰相以来,赏罚不当,以致上天Y阳失调,群臣怎么敢说什么呢!”
玄宗无言以对、只好沉默不语。
第399章 反心皆知(推荐加更)
玄宗虽然老糊涂了,但是也开始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觉得自己前二十年励精图治,怎么会突然变成了这么一跳咸鱼了?
比如,他现在开始已经有些忌惮安禄山,杨国忠明里暗里故意整他,他也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河东太守兼本道采访使韦陟是韦斌的哥哥,风度文雅,负有盛名,杨国忠恐怕他入朝为宰相,就让人告他有贪污行为,并下到御史台去调查。
韦陟担心被杨国忠害死,于是贿赂御史中丞吉温,让吉温向安禄山求援,没想到被杨国忠撞了个正着、当场被揭发。
韦陟因为贪污受贿、贿赂御史中丞被贬为桂岭县尉;吉温因为接受贿赂,被贬为澧阳郡长史。
安禄山当然知道这是杨国忠的报复行为,他去跟玄宗求情、想要为吉温拆冤。
他觉得自己一向再玄宗面前饱受恩宠,玄宗肯定会给他这个面儿的。
但是没想到,他跟玄宗说这是杨国忠故意陷害,玄宗居然没有理会他。
安禄山第一次吃了闭门羹,也有些尴尬,只好悻悻而归。
年末,第十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束。
之前那几次,人口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报状上一概没有记录。
年末户部上报人口数,截止到今年年末,唐朝统辖的三百二十一个郡、一千五百三十八个县、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个乡镇里,总共有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人家,共计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
这是大唐人数最多时候,唐朝人口进入顶峰;同时,安史之乱在即,人口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转眼到了天宝十四载。
二月二十二日,安禄山派副将何千年进入朝廷汇报,朝奏事,请求用蕃人将领三十二人代替汉人将领。
这就是典型的“大放血”了,这三十二个换完,整个边防地区清一色水儿的都是胡人;准确的说,这些人都是安禄山的人。
他是极其聪明的,一方面稳住边防线,让玄宗认为他有真才实干、器重他;另一方面就是借机把精兵强将都调往了边防,关中地区军事力量薄弱。
而且,他们地处边疆,很难在短时间内回防支援。
而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外番叛乱都是从边疆打起来的;安禄山则是直接从内部起兵造反。
玄宗虽然有些看不惯安禄山的行径,但是他觉得胡人远比汉人勇猛,于是还是准备同意了。
他命令中书省立刻下敕书,由自己签署实行,并发给委任状。
韦见素知道了之后,立刻对杨国忠说:“安禄山早就怀有反心,现在又请求以蕃将代替汉将,谋反的迹象已经很明确了。明天我一定尽力向皇上说这件事,如果皇上不听,请您继续劝说。”
杨国忠同意了,他和安禄山一向不和,万一安禄山谋反成功,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第二天,杨国忠与韦见素入宫晋见玄宗。
简单参拜之后,韦见素开门见山的跟玄宗说:“陛下,安禄山请求用胡人代替汉人,这绝对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他就是在意图谋反!”
玄宗有些不开心:“你们还是怀疑安禄山要谋反吗?”
“臣以为,安禄山位高权重,而且这两天还在私自积蓄力量,恐怕不出两年,就会起兵造反!”韦见素说,越说越激动;我都能想象到他和玄宗争得面红耳赤的表情,“陛下,安禄山现在已经掌握大唐三成以上的兵力,同时,他还是在和那些边防大将私相授受……”
韦见素越说越激动,他各种举例论证说安禄山反迹已露,对于他的请求千万不能答应。
玄宗原本还有些怀疑安禄山,看到韦见素极力劝阻,反而有些不高兴了。
他问杨国忠是怎么想的,
这时,杨国忠因为顾虑不敢说实话,一直在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玄宗觉得韦见素是看不惯安禄山平步青云,才来挑拨他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一赌气,便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
韦见素估计当场就蒙圈了,他应该也有些不开心,杨国忠关键时刻当了怂包。
杨国忠当然看出来自己的搭档生气,立刻各种安抚、各种找借口搪塞韦见素。
他提出和韦见素一起进宫面圣,共同抵抗安禄山。
于是,第二天杨国忠和韦见素又去拜访玄宗。
韦见素说:“我们有计策可以消除安禄山的Y谋。”
“想要重创安禄山的队伍,就是要先斩断他的左膀右臂。”
“如果现在任命安禄山为平章事、召他入朝,同时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为河东节度使。
“但凡和他走得太近的人,全都顶替他身上的某个职务、再把他们分到全国各地。”
“他们的书信往来也要严格控制。这样安禄山的势力就会分化瓦解。”
玄宗同意了。
制书已经写好,但玄宗却留在朝中不发;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放弃安禄山的时候,玄宗其实以前和安禄山通风报信儿了。
他派宦官辅琳拿着奇珍异去赐给安禄山,并让他暗中观察形势的变化。
辅琳也是宫中资历很老的人,他当然知道安禄山这尊大佛不能得罪;安禄山也不傻,现在那么多人等着弹劾他,好容易来一个玄宗面前能说上话的人。
这个人还是带着玄宗的口谕和奇珍异果来的,他立刻让人备下了重金答谢。
璆琳因为授受了安禄山贿赂,回来后,盛言禄山竭忠奉国,没有异心。
玄宗想听的就是这个答案,他立刻召见杨国忠等人,并对他们说:“我一向推心置腹对待安禄山,他他根本不会生有异心。
“再说了,东北地区的奚与契丹还要靠他镇抚。朕可以保证他不会谋反,你们不要担忧!”
韦见素刚想再说话,就累旁边的杨国忠拽住了。
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
贾循是华原人,当时是范阳节度副使。
苏毗王子悉诺逻正月初七离开吐蕃联盟降唐;四月四日,玄宗封悉诺逻为怀义王,赐姓名为李忠信。
第400章 安禄山反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每当朝廷有使者来,总是假装有病不出来迎接。
即使出来迎接,也会提前布置好兵力。
三月二十二日,玄宗命给事中裴士淹慰问河北道。
裴士淹来到范阳后,安禄山避而不见,他直到二十多天才见安禄山。
而且,安禄山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根本就没把裴士淹放在眼里;正常情况下,朝廷内派出来的御史,即使地位在安禄山之下也应该奉为上宾。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玄宗。
安禄山东推西推地晾了裴士淹二十多天,这已经很没礼貌了。
杨国忠趁机日夜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派京兆尹包围了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