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第292章


“攻城之事还得从长计议。”我跟高仙芝说。
可是这孩子仗着现在军衔比我高,压根儿就不听我的意见——直接就跟对方发了挑战书。
其实我也可能理解,他现在刚刚升职,必须用强大的军功稳定自己的职位;不然他也不会不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夫蒙灵詧汇报一声,就直接带兵跑了。
吐蕃收到挑战书的时候,估计一脸懵圈。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唐兵会突然从天而降,他们立刻摆开阵势,依山拒战,炮檑如雨下。
对方的火力压制太明显,想要突围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二天一早,高仙芝直接跟我和田珍说,午时之前,一定要打破敌人的封锁线;我和田珍担任的是先锋,陌刀队是先行部队。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我的偶像在史书里给了我解决办法。
我找了一面军旗用力挥舞着,一边挥舞,一边大喊着鼓舞士气;我第一次觉得长得高是一件多天独厚的优势,最起码在人群中很醒目。
原本有些怯懦的陌刀手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来啊,我们杀出去!”我大声呐喊着,抓着陌刀开始攀登山体。
吐蕃人依附的这座山其实并不算很陡,常年锻炼的人很容易爬上来。
唯一的危险是对方在不停的向下投掷石子,这些石子又密又大,在它们的击打之下,根本不可能突围上去。
所以,我让工程队赶制两个哨岗的木架子,把弩车运送到高处,弩车手站在上面,S击对方投掷石子的人。
对方投掷石子用的也是弩车,不过石子的质量远远的大于弩箭;因此,在风中说的阻力也比弩箭大。
我们打得到他们,他们根本打不到。
等他们想要换成弩箭的时候,我们的先锋部队已经到了。
陌刀队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热血男儿,昨天被压制了一天,个个都窝了一肚子火。
陌刀挥舞地飞快,原本就是双刃刀,左右开弓,真的称得上“人马俱碎”。
我和田珍作为整个陌刀突击队的指挥,更是杀的十分卖力。
辰时初刻发起的战斗,到了巳时二刻就全部结束了。
吐蕃守军基本全歼,缴获了对方弩车七十辆,没来得及使用的弩箭十万余支。
清扫战场的时候,清点了一下两军的伤亡,陌刀队损失七十余人、步兵损失二百余人。
杀了对方五千余人,俘获一千余人,其余皆逃溃。
背靠山其实有个坏处,那就是没有退路;不然可不能不到三百人的伤亡,就斩杀五千余人。
第378章 勃律大捷
首战告捷,高仙芝认为应该乘胜追击。
这时,监军冒了出来,他坚决不同意乘胜追击,并且提出,如果要追击的话他带兵留守。
这个胆小怕事的监军不是别人,正是因为贿赂不成、在玄宗面前进献谗言,最终害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斩首的宦官边令诚,他开创了宦官担任监军的先河。
高仙芝原本忙着行军,也没空跟他啰嗦,就让边令诚带着三千名因为赶路而有些不在状态的士兵们留守。
其他人按照预定的轨道继续前行。
三天之后,到了坦驹岭;这时,距离目的地下峻阪还有四十余里。
坦驹岭地势险要,就像是一个趴倒在地上的马驹一样,士兵们都有些打怵。
高仙芝看着我,似乎在征求我的意见。
我还能怎么办?同样的方法用第二遍肯定不如第一遍效果好啊!
于是高仙芝拿出了行军地图,准备看一下能不能绕路过去。
我忽然看到了距离这里不远处有一个叫阿弩越的城镇。
我忽然想起来了,印象里高仙芝就是派人冒充这个城镇的人,然后假装自己已经投降、前来接应;巧的是,这个国家没两天真的来投降了。
于是我跟高仙芝提了这个建议。
他顿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让他的左右副手搞了几身胡服回来。
然后我从队伍里面找了几个大众脸,把他们乔装打扮成了阿弩越城的守备军。
然后我让高仙芝跟他们说,阿弩越城中的正是们一心想要归附于大唐,只是因为娑夷水上的藤桥被砍断还没来得及修补。
我和高仙芝假装出了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士兵们看到没了后顾之忧,这才敢攀登而上。
又过了三天,阿弩越城的人果然来迎唐军。
高仙芝率领军队进入阿弩越城,他派遣席元庆率领一千骑兵先行,并且跟他说,让小勃律君臣来见,如果只是大臣来,就把他们绑起来。
结果,小勃律王听说唐军来了之后当场带着自己老婆就跑了;席元庆按照命令,把他们的大臣全绑了起来。
高仙芝到了之后,一气之下把他们的大臣全杀了。
刚刚斩杀了小勃律的大臣们之后,吐蕃立刻派兵前来支援。
高仙芝立刻让席元庆前往城东六十里处,斩断藤桥。
吐蕃援军被拦在了外面。
正是这段时间,我们追击、俘获小勃律王了及吐蕃公主。
九月份,班师回连云堡,和边令诚会合。
九月末,高仙芝先遣使奏捷状于京师。
高仙芝先遣使奏捷状于京师的消息传到了河西。
这把夫蒙灵詧惹恼了。
原本出战之前就没给自己打招呼;这会儿战事告捷,他不经过自己直接向玄宗表功。
眼里到底还有没有自己这个领导了。
夫蒙灵詧他不仅不让人去迎接“远征军”,还破口大骂了高仙芝一顿:“啖狗丶粪高丽奴!汝官皆因我而得,而不待我处分,擅奏捷报,罪当杀!”
你个不知好歹的高丽奴,你的官爵都是因为我才得到的!
现在你居然不经过我,直接跟玄宗上报;按照军法,不经上级擅自向朝廷奏捷报,我完全可以弄死你丫的!
说实话,这件事情孰对孰错一句话还真说不清楚。
夫蒙灵詧虽然是按照这个军法办事,但是高仙芝是玄宗钦点的,完全也是可以直接跟玄宗汇报战况的。
不过,高仙芝目前还是夫蒙灵詧的兵,越级上报确实不对。
这个时候,边令诚站出来了。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玄宗,并说:
“高仙芝一心为了国家置之死地而后生,夫蒙灵詧明显就是嫉妒高仙芝。”
他极力称赞高仙芝的功德以及夸大战斗的艰险,言辞凿凿的说,夫蒙灵詧明显是出于自己的下属比自己升迁的快。
结果是夫蒙灵詧被掉往关内,,高仙芝担任顶替了他的职位,成为了新的节度使。
边令诚当然不可能这么好心、平白无故的帮高仙芝说好话。
这是因为,高仙芝默认把连云堡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送给了边令诚。
这也是为什么,高仙芝不再给他好处的时候,他立刻跟璇宗进献谗言的原因。
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们不会记得你到底对他有过多少恩,只要有一次、他们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前面所有的恩情瞬间化为乌有,他们还会反过来咬你一口。
在此期间,王忠嗣重用了哥舒翰和李光弼。
天宝六年十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
哥舒翰父祖本突骑施别部酋长,老爹哥舒道元曾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李光弼的爷爷是契丹王李楷洛。
两个人出身军旅世家,皆有勇有谋;两个人都在河西从军,没多久就展现出了世家弟子所特有的领导才能。
王忠嗣很喜欢他们俩。
当时,他派哥舒翰前去平定吐蕃入侵,一个人做他的副手。
那个人一向傲慢惯了,不仅不听从指挥,还按照个人的意愿擅自行动。
但是,他和哥舒翰原本是平级。
哥舒翰原本就是个纨绔子弟,上去二话没说,直接把那个人摁倒外地。
对方不仅拒不认错,还出言不逊。
哥舒翰直接以辱骂领导的罪名,要把他给杀了。
很多人一看他来真的,纷纷前来求情,他一概不管,直接把那个人杀了。
从此,军中的人又害怕他又打心眼儿里佩服他;没多久,哥舒翰因为功勋卓著升任至陇右节度副使。
陇右有一片名叫积石的平原,这个地方风调雨顺,特别适合麦子生长,这里是唐军的军粮田。
但是,每年到麦子熟时,吐蕃就来抢,他们每次都带很多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