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第857章


几个省也有二十几万人口强征入伍,不过建奴还是做了件拉拢人心的好事儿,经历这一遭之后,多尔衮下令将北方的田地如唐时候的均田法给剩余的百姓分了出去,同时惺惺作态的赏赐了一部分种子与耕牛。
历次战乱与灾难,北方人口已经剧烈减少到了个恐怖的程度,剩余人口倒是难得来了次耕者有其田,再加上建奴也有意开始兴修水利,局势倒是如同历史上那样安顿了下来,除了山东一带还有白莲教继续在抗清,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几乎算是重归太平年月了。
可就算如此,清帝国依旧过着苦日子,毕竟小冰河期还在持续,尤其是从唐末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趋向了南方,大明一统时候,江南的货物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输入北方,如今南北朝的局势隔绝了南北,扬州一带还被兵祸已经给祸害的不成样子,所以下自锅碗瓢盆,盐茶酒瓷,大到马车修床,红木蓝器,整个大清朝都缺。
于是乎一批商人在大清顺势就火了起来,绝大部分都是山西商人,也只有这部分人,能手段通天的搞到些南货,绫罗绸缎,奢侈品之类,满足建奴贵人们的需求,不少人还被加封为红顶商人。
这胖子就是其中一个,京师几个比较大的酒楼,歌楼,都是他的产业,就连鳌拜手里的烈酒,也是他的。
不过鳌拜是什么人,正黄旗巴图鲁,对于这些汉人一贯瞧不起,哪怕他现在落魄了,晃悠着酒壶,鳌拜不客气的张口叫骂道:“酒钱老子早晚会还!现在滚,滚出老子家去!”
“别忙吗!鳌拜爷,小的知道,您老是正黄旗的贵人,如今是虎落平阳,早晚一天能鱼跃龙门的!”
还是那一副里外都笑透了的模样,那山西商人笑容可掬的搓着手。
“不过,您老就不想早点重新盘上高枝吗?”
“你什么意思!”
“哎呦爷,没别的意思!”看着鳌拜警惕的把酒坛子往破破烂烂的桌子上一敲,胖商人笑的几乎流出蜜一般,将身后一个篮子打了开,三个菜一壶好酒顺势撂到破炕上。
“爷,咱坐下说?”
倒也不怕他个汉狗,鳌拜顺势接过酒盅,一昂头,二两白酒又下了肚子,乱糟糟的胡子上满是酒渍,瞪着一双血丝密布的眼睛,鳌拜又是凶狠的张望过来。
“有什么事儿赶紧说,别耽误了爷的好觉!”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南面一位爷,想要将他的老朋友捞出来,鳌拜爷,您应该有这个手段吧!”
“老子办不到,滚!”
正是落魄时候,还有人来求他捞人,鳌拜就跟被解开伤口那样,暴怒的咆哮着,听的那胖商人也不恼,依旧是笑眯眯的摆摆手。
“别急啊爷,听我说完!我家爷想捞这位,和您也是老相识!”
“谁!”
“肃亲王豪格主子!”
咣的一声,一把寒光四射的腰刀已经横在了胖商人脖子上,那双眼睛中醉意醒了足足七八分,鳌拜就像个凶残的豹子那样,嗜血而猜忌的死死瞪着胖商人。
“你他娘的是谁?”
一丁点都没害怕,那商人的笑就像烙印在脸上那样,双手泰然自若的拿着筷子与碗,笑眯眯的说道。
“小的只是个跑腿的,不过我家爷鳌拜熬大人应该也见过,当年草原上,黄太吉帐前,伴着肃亲王爷一块出去那个故人,鳌拜爷您可有印象?”
这话说的鳌拜真是一脑门雾水,可旋即,用单田芳的话说他就是哎呀一下,猛地一拍大腿。
“你是宋青书的人!你他娘的敢找到老子头上,还真好胆!”
刀撤了回来,鳌拜猛地站起来往窗外一指:“信不信老子一声喊,你就不能活着走出这京师城,明天在菜市口,就得来个千刀万剐!”
“小的当然信,不过小的还相信,我要死了,已经在病中的肃亲王爷就再也没法活着走出京师城了!”
这话打中了鳌拜的软肋,要说他本是满清第一巴图鲁,如今沦落如斯,说他不恨多尔衮,那是假的,眼看着鳌拜再一次不说话了,这个山西来客的声音似乎都变得更加蛊惑人心了些。
“水涨船高,如今肃亲王倒了,今后两黄旗可就再没有出头的了,您甘心跟着天聪汗出生入死的老人儿,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那也不行,老子绝不背叛大清,你给老子滚,滚的越远越好!”
这话似乎起了反作用,暴跳如雷的鳌拜揪着胖商人的衣领子,拎着就像外撵去,不过被拖拽着,却还是没改胖商人的笑模样,既然鳌拜没动手杀他,那就是有戏。
“哎呦,哎呦,鳌爷,轻点,您这是什么话!怎么能叫背叛大清,您这是在拯救大清,不然,天聪汗的天下,就要落在多尔衮的子孙手里了!”
“你说什么?”
刹那间,鳌拜这个混人又是如遭雷击般的定住,旋即凶狠的拎起了胖商人的衣领子,他也不愧是满人最野蛮的悍将,竟然生生将胖商人两三百斤的身子举了起来。
被勒的差点直翻白眼了,这位山西来客终于失去了些许镇定,活像个大乌龟那样张晃着手脚。
“哎呦,爷,轻点!”
“您老也知道布木布泰妃早就与多尔衮相识,在科尔沁草原时候,两人就极其交好了吧?”
“那又如何?”
“摄政王喜欢庄妃,那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天聪汗却抢先一步,将庄妃纳为侧妃,这么多年,多尔衮进进出出皇宫,你以为两人就那么干净?”
“你的意思,当今圣上,是,是多尔衮的……,你,你有何证据?”
气息都粗壮了起来,把胖商人扔在地上,鳌拜此时已经仿佛濒死的孤狼那样,残忍的嚎叫着了,坐在地上揉了揉屁股,那胖商人又是一副苦笑脸拍着大腿。
“哎呦我的爷,这不明摆着的嘛?老汗想立摄政王继承汗位,当年天聪汗一死,那么好的机会,多尔衮都准备和肃亲王兵戎相见了,可庄妃一劝,他就让步了,为什么?”
“还有如今,多尔衮权势都炙手可热了,肃亲王说下狱就下狱了,可他还是一丝称帝的心思都没有,难道天下大位就没有诱惑力吗?不是,实在是用不着!”
“您要不信,在多铎大军中,就有当年的宫廷侍卫,到了那边,我家主子完全可以让您亲自去对峙!多尔衮和大玉儿干得这些肮脏事儿,瞒不过他们,这多尔衮一当上摄政王了,这些天聪汗的亲信就立马发配军前了,他们可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
脑门上,已经大汗淋漓了,鳌拜就跟熊那样沉闷的坐在炕上,看着他这幅模样,那宋青书麾下的间谍头子嘴角已经勾起了胜利的笑容。
说实话,多尔衮与大玉儿的爱情,很多都是道听途说,加上后世文人的润色,真正他和布木布泰有没有私情,那都是未知数,只有两人自己心知肚明,甚至鳌拜都不一定相信这一番话。
可这有个正当理由,让他有借口背叛,有借口向多尔衮复仇,就够了!
许久,满头大汗的鳌拜终于昂起了头。
“要怎么做?”
………………………………
第七百七十三章。南亚烽火
因为战争协议,帝国着实进入了一段混乱,这种混乱出自于最近日益觉醒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尊心,自从宋青书下令,法国人,荷兰人以及瑞典挪威等新教国家为大明敌人之后,在整个民间,都掀起了偌大的响应,颇有些后世砸日本车的气势。火?然 ?文? ? ???.?r a n?ena‘com
不过在大明人眼里,西方鬼子好像都是一个样,哪怕后世,几乎中国人也不能轻易分辨谁是英国人,谁是法国人,谁又是比利时人,于是乎在大明的两到六万外国商人,侨民就倒了霉。
收购茶叶与丝绸的英国商人四处碰壁,在松江,西方人几乎找不到旅店,在应天,大教堂变得空无一人,一些沿江西方商人开设的香料店,手工艺品店,兜售西方还有印度商品的杂货铺子甚至被砸,就算是新上大明战车的西班牙人,都跟着倒了霉,以至于到了最后,大明官府不得不专门颁发给这些盟友商人完税证明,证明他们是得到大明批准的合法商人,这才将风潮迭起的排外事件稍稍降温了下。
可最近才蓬勃发展的外资商人,着实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应天,帝国中央官署。
“内阁阁下,我要提出严重的抗议!您的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当初您所答应的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