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相公》第75章


田一倾,这个倒是挺实惠的,李二封给秦超的田地也很靠谱,归万年县管辖,地处万年县与蓝田县相交之处约十里,距长安约十五里。
唐代长安以朱雀大街为界,一分为二,西部归长安县,东部归万年县,两县皆归京兆府管辖。
一倾田,一座院落,这就是李世民对秦超的奖赏,据说后面还有奖赏,不过是不是真的秦超已经无从得知。
中书舍人身旁还有其他的助手一同跟随,这些助手分别负责引领千牛卫入京,引领白渠府府兵城外驻扎,引领秦超去万年县皇帝赏给他的院落。
也就是说,秦超风尘仆仆的,赶了一夜的路,好不容易天刚亮便赶到长安,然后还没来得及进城,便被打发去了万年县。
归来时风光无限,战马无数,突厥头颅挂满战马整个马背,模样甚是壮观。
可是离开之时,除了尚不属于军籍的老黑以外,秦超谁也带不走。
程处墨和牛见虎被各自的老爹单手提着进城,苏烈被打回原形,继续回白渠府兵那里当个普通的小兵,秦朝则是带着老黑去万年县属于他的地盘,一支功勋之师就这么瞬间被拆的七零八乱,而秦超也转眼间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
“小姐,打听到了,那人被皇上封到了万年县与蓝田县相接之处,直接被人领着去了那里,没有随军入城。”春晓匆忙的抹了把脸颊上的香汗,有些不大情愿的说道。
“被封到万年县了吗?”王诗诗愕然一愣,喃喃道。
“好啦,小姐,真不知道那家伙有什么好的,竟能夺得小姐芳心。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家伙此战斩敌十三人,是全军杀敌最多的,而且更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受伤,整个人身上干净的就像是刚从朝堂内走出似的。”春晓瞬间明白了王诗诗的心思,急忙解释道。
“春晓,勿要多言,小姐我只是很好奇皇上会怎么赏这些将士。”王诗诗小脸微微一红,掩饰道。
“小姐,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晚了主母又要刁难小姐了。”春晓不得不再次提醒道。
王诗诗点了点头,心情畅快了不少,甚至对于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也并不放在心上。
……
“大人,你打我作甚?”宿国公府,程处墨被老爹程咬金追的上蹿下跳,口中皆是不满之意。(前面出了点错,这时候程咬金还是宿国公,卢国公是之后改封的。)
“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程咬金被气的面目通红,单手持一根不知道从哪找来的柳枝,指着程处墨道。
“大人,您让孩儿读圣贤书,孩儿便认真读研,您让孩儿从军,孩儿便去从军,国家有难,孩儿二话不说,眉头不皱,眼睛不眨的就带兵上前线,还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咱们都可以不算,但圣贤书上说要以理服人,咱能讲下道理不?”程处墨边跑边吼。
“兔崽子,出去浪荡几月,口舌倒是伶俐了不少。”程咬金先是一愣,心中微微有些高兴,长子总算不是个书呆子了,于是朝着程处墨说道:“你过来,就打十下。”
“大人,讲理!讲讲理好不?”程处墨欲哭无泪。
“今儿个你家大人不想讲理,你过不过来?”程咬金一副要吃人的表情。
程处墨瞬间有些腿软,犹豫着到底要不要跑?算了,反正早晚都是一顿胖揍,主动点说不定还能轻一些,但是好不甘心啊,打了胜仗还要挨打,上哪说理去?
“大人,总得让孩儿知道为何挨打吧?不然下次儿子便是想改也不知从何下手不是?”
“恩?”为什么要打你?难道老子能说心情不好吗?当然不能,“那便让你死个明白,你个没用的家伙,上了战场连杀敌都比不过牛家那小子,难道还不该挨打?”
程处墨直接泪崩,话说要是让程咬金知道他压根就没杀敌,会不会直接把他打出翔?
程处墨猛的打了个冷颤,刚想束手就擒,却又好不甘心,不行,俺得自救……
“大人,孩儿杀敌少那是有原因的,孩儿虽然杀敌少,可此战功劳却并不少,当时泾阳城百姓动乱,正是孩儿率兵镇压动乱……”程处墨一脸骄傲的将泾阳城内发生的事情讲了出来,大道理讲的有板有眼的,不过全是当时秦超骗他们的原话。
“啥?你们把泾阳县控制了下来?还解散了泾阳县衙?强征城内粮食?”程咬金惊愕道。
“是啊,大人您是不知道,当时泾阳那叫一个乱呐,那泾阳县领刘顺石根本不曾有任何动作,反而只知保护豪门望族,若是不采取此法,泾阳城是绝对受不住滴……”程处墨得意道。
“恩,老子突然觉得,还是直接把你打死比较好……”
“额……”
第100章:赏与罚
程府与牛府惊现出阵阵嚎叫,咒骂声,痛苦声,抽打的声音络绎不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两府内终于是安静了下来,程处墨与牛见虎二人均是被下人抬着回房,眼看着仅剩一口气,但程咬金与牛进达却并未有任何的关切之意。
揍完孩子之后,二人反倒是做出了同样的举动,手提灰酒,直奔翼国公府。
一路上,秦超略显无精打采,整整一夜未睡,天都亮了他却仍在赶路。
尽管两旁的风景要略好于中原,但此刻秦超却真是无心去观赏美景。
临近午后,秦超一行三人终于是抵达封地,一座破落的小院子,坐落于一座不知名的村庄内,这里就是秦超的新家。
而看着那个家的模样,秦超也有些欲哭无泪,还不如自己那破茅草屋呢,好歹推了重建也并不可惜,而眼前的这座房屋,推倒使人不忍,不推却又看不过去。
中书舍人的助手将秦超领至此处,交代了明日会有万年县的官员来丈量土地,然后便匆匆的离开,再晚一些的话,怕是今天就进不了长安了。
草草的收拾了一下,秦超直接倒头便睡,实在是忍不住了。
秦超倒是睡的安稳,可长安城内却差点翻了天。
战场已经由翼国公府转到了东宫,突厥的南下至今尚未结束,李世民正是头疼的时候,却不料这个时候接到了这么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消息。
“辅机,此事你有何看法?”李世民微微揉着太阳穴,甚是头疼道。
长孙无忌狠狠地皱着眉头,脑子里却是乱做一团,暗骂那秦超找麻烦的功夫可着实不差,刚立了战功,皇上尚且犹豫奖赏的时候,这家伙便自己送来了把柄。
此事若是坐实,秦超便会人头不保。
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任何敢于挑战李世民底线的人,都会被一律处死,绝无商量余地。
可事情却偏偏没有那么简单,那秦超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泾阳城的那些豪门大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有那泾阳县令,也是个无能的家伙。
更重要的是,程处墨和牛见虎也掺和了进来,还有那二百千牛卫。
一个又一个的外部因素掺和进来,也让这件事情变的甚为棘手。
可思来想去,无论怎么处理,总是会有人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感到不满。
如今李世民皇位不稳,最怕的就是处理这种难以服众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波,而每一场风波,无论大都会对李世民起到一定的冲击。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丈哥,两人也早就勾肩搭背,只需一个眼神,对方便能读懂意思。
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为什么能排第一?论战功,他比不过秦琼、程咬金等人,论治国,他又比不过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谏臣又比不过魏征等人。
那么他又为何能排第一呢?而知道历史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的疑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首功除了长孙无忌以外,根本没人担当的起。
首先便是玄武门之变,由房玄龄率先提起,长孙无忌亲自劝说李世民,这为其一,其余的看似没什么,可长孙无忌其实就是专职帮李世民处理一些他不便出面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李世民的暗中打手,同时兼任智囊团首席顾问,李世民干的大多数事情,都有长孙无忌的身影。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易处置,理应向泾阳拨粮拨钱,用于清还债务。升任泾阳县令刘顺石为朝散大夫,以待补缺。程、牛二人皆升一级,苏烈守城有功,且显将才之能,而此人早年间便有统兵经验,应任折冲府都尉或左右果毅此时应该是统军府,都尉是统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