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827章


成铭才与他们作了更为深入的介绍,也是为了解除他们的一些疑窦。
“尔等来到这里之前,想必都是得到了消息,说是要组建新部队。”
黄成铭所言,他们都是知道的,几个人点了点头,其他人也流露出了认同的目光,黄成铭才继续说道:“新部队的番号,现在还是机密,尔等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同样是机密。本官可以告诉尔等的是,这支新部队是为了北伐而准备的,仅此而已。”
北伐!
听到这个词,众人的精神无不是为之一振。江浙明军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一步步的收复了北至秦岭淮河、南抵南海、东控东海、西及川黔云贵的大片地区,歼灭清军不下数十万之巨。到了今时今日,剩下的无非是北伐中原,收复汉家旧地,继而扫庭犁穴,盖世的大功即可告成。
他们这些人,几乎都是为了北伐中原的这针对满清的最后一击而从军的,不只有丁俊杰一个。不提什么杀鞑子报仇的话,就算是仅仅为了军功田土,这不出意外也将会是封赏最为丰厚的一次,未来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也未必再会有这么好的发家致富的机会了。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黄成铭的身上,后者却是摇头笑道:“尔等别以为能够进了这训练大营就算能作为北伐时的出战将士了,这座训练大营还要继续淘汰任何被军训司视作为不合格的人员,不会有人除外,包括本官。”
“所以,修整两日,两日过后尔等就将会开始最为严酷的训练,你们以前在新宾训练营里的那个程度,不过是小儿科罢了。本官还是那句话,不合格的淘汰,北伐就与你们无关了,就这么简单。”
北伐的功赏、严酷的训练、甚至是淘汰,听过了黄成铭的话语,众人无不是为之一愣。不过黄成铭也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掏出了一张写满了大大小小的字的文书,将其放在了营房的油灯下,示之以众人。
“这是这支新部队的军歌,齐王殿下钦赐的。你们有两天的时间,在熟悉训练条例和修整的同时学会。两天之后,齐王殿下会前来视察,你们必须在此之前学会。”
军歌方面,江浙明军最早的那首四明山之歌乃是耳熟能详的,其中更有着当年的那支南塘营奔袭金华的故事。除此之外,戚少保写的那首凯歌,也是江浙明军共同的军歌,此番行军他们就没少唱过,而这些军歌也恰恰起到了振奋士气的作用。
新部队的军歌,听到这话,他们无不将视线投之于那张纸上。“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激昂的词句,哪怕是不需要词牌也能够朗朗上口。而就在这昏黄的油灯灯光之下,最上首分明的写着几个大字——。。
a
第八十章 洋务
两天之后,训练大营的启动仪式如期展开,陈文作为江浙明军的创立者和主帅,主持了这一场为了北伐而创建的新部队的训练仪式。至于成军仪式,却还要等到训练完毕,裁汰了那些不合格的军官、士卒之后才会展开,届时陈文也将会赐下新的番号。
只不过,训练大营之中,像丁俊杰他们这样的“知识青年”仅仅占据了参训人员的一半,另一半则是完完全全的老兵,就连军官也无不是追随陈文多年的老部下。双方从启动仪式那天起,便是泾渭分明,分别占据了训练大营的东西两块区域分别进行训练。
新部队在进行秘密集训,老部队则也开始了换装和轮训。江浙明军的部队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野战部队——那些以师为单位的战兵部队以及直属于齐王府的骑乘步兵营;而另一种则是地方驻军,占领区的各府县皆有,少则千余人,多的像是广西的梧州、桂林,湖南的辰州,湖北的襄阳以及淮南的淮安都是有着四、六千战兵的大编制,甚至有的只要换个番号就是一支野战部队的战兵营!
地方驻军,战法上其实与旧有的部队没什么两样,用以控制地方足矣,所以此番的改编也并不优先,暂且维持原状。
相较之下,各个师一级的单位,数量上也是有着十个之多,以每师一万一千战兵计算,那也是有着十一万战兵的规模。此番的换装轮训,需要在不影响地方防务的基础上展开,分批次进行轮训,换装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训练新的战法以及调整为全新的编制以实现战法和编制的完美结合。
从收复江西之后,江浙明军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从根本上调整过编制,战法上的修改也是少之又少,起码没有进行过根本性的调整,仅仅是微调而已。
先是在四明湖大败八旗军,接下来又击破了东南经标,岳乐率领的上万八旗军不敢越过钱塘江。那时候的江浙明军已然是拔剑四顾,天下再无敌手的盖世之姿!
接下来的几年里,岳乐、济尔哈朗先后授首,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大军南向,称霸一方的平南、靖难二藩被凌迟处死;再到去年与秦藩的大决战,西南明军的杀手锏——战象、罗罗在方阵面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没有足以造成威胁的敌人,变革的动力就会下降,军队也会更加依赖那些更为熟练的战法。不过,这些年下来,江浙明军在不断的进行微调的同时,军工司的武器研发和制造也没有停止下来,有了这些年的积累,才有了新的一批武器装备的诞生,陈文根据八旗新军的战法进行自身调整也才有了物质基础。
渭南一战,八旗新军大破吴三桂的改良版西班牙方阵,天下为之震动,陈文在奋起直追的同时,新军主力在攻陷西安之后也很快就撤回到了京城。
新军的撤离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必然的事情。江浙明军的占领区向北已经占据了淮河以南,顺着运河北上,直至京城也不过只有一千六七百里地的距离而已,比之从西安穿越山西到北京的最近路程的那两千一百多里地却还是要近上太多,更别说是绕过山西那般的走法。
陕西的局势,随着吴三桂的主力覆没,吴三桂本人带着数千残兵败将向西溃逃,就连延安的杨吭诘玫较⒅笠蚕蛭髯滥模笥型耸馗仕嗟淖雠伞?br />
陕西方面的防务,满清将其交给了屯齐所部的八旗军以及从山西抽调过去的绿营兵,其中屯齐所部也仅仅是多在此停留几个月,稳定人心,而宣大总督卢崇峻则调任川陕三边总督,被清廷授予全权,重新开始经营陕西。
拿到吴三桂的人头,取得全功,这并非是济度不想,只是形势所迫,没有办法的事情。新军匆匆忙忙的赶回京城,却是分兵两路,一路向东返回潼关,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再行北上;而另一路人马则是由鳌拜率领,渡过黄河,取道山西,走最近的路途返回京城。
济度和刘成以及富绶率领的主力部队乃是重走一遍来时的旧路,一路上沿途的官吏将校更为殷勤,新军受到了更多的瞩目,但却并没有耽误下行程,新军前往陕西时是个什么速度,回去的时候由于黄河的运力,反倒是还更快了一些,甚至快到了待他们抵达京城的时候鳌拜则还在路上。
按道理来说,鳌拜穿越山西,理应比他们更早的返回京城,然而清廷有旨,要他带着新军和八旗军取道山西北部,在长城外耀武扬威一番,震慑一下漠南蒙古的各部再行取道张家口,返回京城。
此前吴三桂叛乱,满清控制地区的汉人督抚和蒙古各部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一个结果以便于下注,现在叛乱大致平息,汉人督抚还好说,有驿站,更有济度和刘成的率领的新军主力从他们眼前经过,而蒙古各部那边则还需要让他们亲眼看看新军的长矛、火铳以及斩获的首级才能把人心稳定下来。
新军主力返回京城,顺治亲自出城十里相迎,以表彰新军如此摧枯拉朽般的平息了这场关宁军集团叛乱。
自陈文崛起以来,满清一败再败,如今好容易是有了一次对南明大藩镇的胜利,哪怕只是吴三桂这样的叛军,也是极为需要的。
新军上下的封赏从优,作为主帅的郑亲王济度已是和硕亲王,顺治赏济度一系“世袭罔替”郑亲王爵位,隔代不降爵,岁俸加到银一万两,禄米一万斛,另外再赐予一座世袭罔替的王府,以为嘉奖。
大军主帅济度如此,镇国公屯齐,原为贝勒,追衡阳败绩而夺爵,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