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现在,斯大林依然没有从方面军那里得到任何有关的消息。
“并没有。”曼图洛夫递上了几份南方面军政治部所提交的政治报告,说:“在最近几份由南方面军提交的政治报告里,都没有提到过任何有关军纪问题在字眼,只提到了部队在战斗中的一些英勇事迹,还有安排军人入党,处理当政等日常工作的进度。”
斯大林看完报告之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曼图洛夫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8
251 怎样处理?
“隐瞒!这是故意的隐瞒!”斯大林神情有点激动,显然接受不了南方面军那边隐瞒军纪问题的做法。
南方面军政治部那边是否真的存心隐瞒这些事情,曼图洛夫并不清楚。毕竟他本人并不在南方面军那边,无法从方面军政工人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就算他是南方面军政治部的人,也未必了解部分士兵**掳掠的情况,就算了解,也只是知道个表面,叫下面的人做好工作,严惩涉事的士兵,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这样就足够了。
如果遇到懒一点的政工人员,甚至会把这些事情当做耳边风,当成谣言来看待,根本不会随便向中央汇报这些情况。
在那些政工人员看来,万一他们向中央汇报了部分士兵犯事的情况,恐怕中央知道这些事件存在之后,只会怪责下面办事不力,做不好政治工作和监督工作,免不了会把政工人员揪出来批判一番。
因为下面的人不想惹事,不想被中央揪出来批判,面对着这些军纪问题,大多数都选择自行解决,鲜少选择上报。
别说中央了,就算是方面军、集团军,甚至是军级、师级的部队,也未必能够悉数掌握有关士兵在占领区**掳掠的情况,他们往往能掌握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的情况,和他们想象之中的相比,其实还要严重得多;而犯了事没被发现的士兵,数目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在历史上,苏联有很多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引起中央的重视,苏联红军在占领区的表现行为问题固然没有引起重视。
除此之外,就连工业生产的质量问题,也并没有及时引起上面的重视。
因为这样,苏联的军事工业虽然在产量上得到了要求,但包括飞机、坦克在内的军工产品,质量却越来越差。
然而,这些生产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战争时期并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只要生产部门达到数量要求,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去追究,但这并不代表负责生产的人不需要为这些行为付出代价。
就在二战结束之后,飞机生产质量的问题又被有心人揪了出来。以中央书记日丹诺夫为首的“列宁格勒派”,就二战期间飞机生产质量参差的问题作为攻击政敌的把柄,利用这件事情,将二战期间主管航空工业的马林科夫拉下了水。
结果,身居高位担任中央书记的马林科夫就因为这件事情被贬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修大坝。
要不是贝利亚使尽浑身解散,在斯大林面前说马林科夫的好话,恐怕马林科夫就要在乌兹别克养老了。
二战苏联飞机生产质量参差的确是事实,而马林科夫在这个问题上,也的确负有一定的责任,只是这些问题在二战结束之后才被人揪出来,可见苏联对干部的监督体制其实并不怎么完善。
在苏联,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的话,固然没那么容易被人捉到把柄,但光明磊落,并不代表你不会被人家暗算。
就算有了把柄去整人家,也未必代表你的阴谋会成功。曼图洛夫在苏联权力场中待了一段日子,再加上他对苏联的一些历史有点认识,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向斯大林汇报南方面军军纪情况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足够的证据,让他的阴谋得到更好的实行。
现在,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份上,既然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这场针对南方面军的军纪整肃工作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斯大林同志,这件事情,我想他们未必是在故意隐瞒我们……”
曼图洛夫还没说完,斯大林就打断了他的话语,说:“无论如何,南方面军的部分士兵的确在罗马尼亚境内**当地妇女,抢掠民众财产,就算南方面军相关的政工人员、监督人员他们没有存心隐瞒我们,都要对这件事情负上相应的责任。
军队里的政工人员,连部队的政治工作都没有做好,监督人员连部队的行为都监督不好,这明显是失职的表现。
你觉得要怎样处理?”
对于南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曼图洛夫当然知道怎么处理,无非就是降他职位,下放到地方里,当个芝麻官,断送他当上总书记的道路。
但对于其他的人,曼图洛夫一时之间却想不出一个好的处理方法,只能笼统地答道:“斯大林同志,对于在这些事件上富有责任政工人员,我认为应该将他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责任比较大的,应该被安排到地方政府里,担任一些不太重要的基层职位,这样不但达到惩戒的效果,还不会浪费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从头做起,在基层单位里累计工作经验,加以磨炼,加以学习,了解基层群众的需要,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第二类,也就是责任比较小的,应该送到军事政治学院里学习,按照学习进度和学习表现来安排日后的工作。”
曼图洛夫的提议虽然比较笼统,但也大致上点出了两个方向——要么贬到地方上去,当个芝麻官,避免他们祸害军队;要么送到红军的政治学院里学习,然后按照学习表现来安排他们日后的工作,重新利用。
这两个提议看似没什么问题,无论怎么安排,对干部本身的身心发展而言,都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但万一勃列日涅夫被归类为“责任较小”的那一类,被送到政治学院学习怎么办?还会如曼图洛夫所愿一般,被贬到基层吗?
其实,无论勃列日涅夫被归为哪一类,最终的结果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能够直接贬到地方上,当个基层干部,那当然符合曼图洛夫的心意;如果勃列日涅夫被送到列宁军事政治学院或者军事政治学院里学习,最终也照样会调到地方上,当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
别忘了,作为国防人民委员部里分管政治的副人民委员,列宁军事政治学院和军事政治学院都在曼图洛夫分管的范围之内。
以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素养,他将很难在这次学习之中取得优异的表现,就算能,也无法达到领导的要求。
252 中央组织局
步入克里姆林宫的党中央组织局的专用会议室里,曼图洛夫的心情既是紧张,又是激动。
虽然曼图洛夫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成为了分管政治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并且接管了梅赫里斯在苏共党中央组织局里的职位,但这两个月来,因为军中事务繁忙的缘故,他一直都没有出席过中央组织局的会议,毕竟组织局的事务和军队建设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直到这一天,斯大林特意给曼图洛夫打了个电话,要求他务必出席这次会议之后,他才匆匆忙忙地从国防人民委员部里赶了过来。
苏共中央组织局?听起来好像很牛逼似的,那这个部门是干什么的?作为中央组织局的一份子,曼图洛夫有什么权力?看到这里,我想读者大大们的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
中央组织局,全名为全联盟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局,是苏共中央里,负责人事任免、党组织建设和干部监督的决策性机构。
作为一个决策性机构,苏共中央组织局的工作性质和编制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差不多,只有9个成员。
这9个委员在中央组织局里的职位职衔都是相等的,但地位的话,就要看他兼任什么职位了。
和中央政治局一样,能进入中央组织局的,都是苏共党里,一些牛逼哄哄的人物。这些人,除了牛逼哄哄以外,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党内一些重要部门/组织的领导,都深得斯大林的信任。
曼图洛夫作为分管政治、军械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同时也是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在组织局里的地位并不算高,但也没有低到哪里去。
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斯大林,固然是组织局里地位最高,说话分量最重的?
小说推荐
- 重生之苏苏的别样人生
- 作者:莉儿【由文】楔子最近公司有新产品研发,一直忙到没有时间好好休息,好不容易赶上个星期六,郑晓苏终于可以大睡一觉了,早就关了手机,吩咐老公千万表吵她,9点半就睡过去了。正睡得迷迷糊糊的,一翻身觉得胳膊、头一阵疼痛,哎呀一声掉地下惊醒了,结果有人来扶她,问她“苏苏,你没事吧”她一个激灵,这声音咋这么
- 最新章:第117章
- 苏联祭
- 苏联祭 作者:王蒙 没有 还是没有 终于找不着了啊 2004年11月15日,我坐在俄航的北京—莫斯科航班上,是波音767型客机,而不是伊柳辛或者安东诺夫的型号。我戴上耳机寻找一个哪怕只是听着熟悉一点的,没有苏联味道,但是至少有一点俄罗斯民歌味道的歌曲,我找不着 有意大利歌剧,有百老汇音乐剧,有交响乐
- 最新章:第22章
- 苏联1991
- 《苏联1991》作者:陈家过河卒内容简介 铁与血的暴君,东欧的壁垒,苏维埃拯救者,君士坦丁堡主人,第三罗马光复者,北方的新沙皇,车臣的噩梦,自由世界绞肉机,以及红色政权领导人,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总书记。第一卷 政变前奏第一章 这是救赎 1991年8月17日晚上七点整,克里姆林宫钟楼上刻满岁
- 最新章:第812章
- 苏联教父
- 苏联教父作者 虫草田十第一章 监狱谢文龙挣扎着睁开了双眼,一桶冰凉的冷水泼在了他的身上,这让他浑身的伤口感到疼痛,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尽管他看不见眼前发生的一切。但是他感受到自己被吊着,身边站着几个穿制*服的人好像在审问他,他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谢尔盖?伊万诺维奇?乌里杨诺夫同志,我厌恶刑囚,可是
- 最新章:第546章
- 苏联英雄
- 简介:战火纷飞,国家英雄东线崛起。激情燃烧,战斗在苏维埃的红旗下!50540第一章 引言)在苏联庞大而繁复的国家奖励体系内,有一枚奖章,并且是一枚连个勋表都没有的奖章,在佩戴的时候永远凌驾于其他任何勋章之上。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获得它后,视若生命,至死都佩戴着它。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获得4枚这样的
- 最新章:第774章
- 红色苏联
- 作者:华东之雄简介巨大钢铁战机,流星般地闪耀长空,重生成为苏联远东军区的安德烈中尉,驾驶着三倍音速战机,搏击长空,尽显英雄本色!东平岛国,西定列强,科技强军,改革兴国,镰刀和斧头的旗帜,插满仇视苏维埃的自由世界!第一章 尾旋改出“032,跳伞,032,立刻跳伞”耳机里不断地传来基地指挥员的叫声。也许
- 最新章:第906章
- [二战苏联]蓝天碧海
- 《蓝天碧海[二战苏联》小比幺幺文案:硝烟弥漫,断肢横飞,罪魁祸首—一架伊-2攻击机轻巧地倾斜过它六吨重的钢铁身躯,向东方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方向呼啸而过。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没有重生,没有随身空间,如果你想看一篇爽文,那你来错地方了。这是一篇平淡的关于手足情谊的故事。内容标签 青梅竹马 制服情缘搜索
- 最新章:第20章
- 突袭苏联 叶皮凡·马卡列夫
- 突袭苏联 作者:叶皮凡·马卡列夫 永不折腰的人(1 1939年3 月,苏联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上,万人会场非常的安静,只能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回荡,那是一个演讲家的声音,虽然带有明显的格鲁吉亚口音,但一字一句都特别清楚,语调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这个声音来自主席台上那位政治局委员,他身材不算高,厚厚
- 最新章:第20章
- 重生之联姻
- 书名:重生之联姻作者:守本琦子文案:这是一对因为联姻而走到一起的小夫夫一起闯荡娱乐圈的故事。韩悦是妓.女偷偷生下的孩子,五岁那年生母去世才被送到父亲家中,被正妻养在膝下。二十八年来,他小心翼翼的讨着父母的欢心,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写作,学习金融管理,只为了显得有用一点。而最后,他却被当做争夺家产的敌人
- 最新章:第1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