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引擎》第9章


“书有意思吗?你能不能给我读读。”
苏童说着,胖乎乎的小手在书上扒了扒。
杨彬一阵无语,过了片刻才问道:“你不认识字吗?怎么不去上学?”
看苏童八九岁的样子,又是这样的富商之家,应该能上的起私塾的!而且从书桌前的历表上看,今天才阴历四月二十,应该是上学的时间。
“请来的先生小气包,生气走了!”
“情理之中!”杨彬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姐夫,你想不想知道我姐姐的秘密,想不想知道为啥抛绣球?”苏童眨了眨大眼晴。
对此杨彬难以拒绝,虽然对这事己经猜了个大概,点了点头,杨彬说道:“你先说,说完我给你读。”
苏童得意的笑了,随后咳了一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
郑鹏的逼迫,苏清华的不屈,苏庸的无耐,金陵中秋诗社赛会与柳士名的偶遇,表姐王娥从中的穿针引线……,
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苏童口中娓娓道来,当中杨彬也旁敲侧击了下,比如苏清华为什么去金陵诗会,郑鹏怎样逼迫的等问题。
从苏童口中,杨彬才了解到苏家在金陵城内竟然还有一家绸布点,平时由苏庸亲自打理。
而锦江酒楼则由苏清华打理,郑鹏对苏清华的打压是自家的春风楼降价一半,赔本也要将锦江楼挤垮,逼苏清华就范。
“果然如此,鹬蚌相争,倒让我这渔翁得了利!哎哟我去,既然是表姐穿针引线,我那老婆肯定是黄花闺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是这便宜老婆问题倒是有些多,只怕以后我也不干净。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走一步看一步,总比要饭花子都没的做强!这小舅子虽然人小鬼大,但对我却有利也有弊!”
随着苏童的话,杨彬心思也随之转动,待苏童讲完,杨彬和蔼可亲的说道:“这书里说的是我朝太祖的故事,我给你讲讲:太祖微末之时贫困,和大将军一起给地主放牛,地主太抠门,不给他们饱吃,有一次他俩太饿了,就偷偷杀了一头牛,不料却被管家发现了,管家要告发,太祖和大将军就打了他一顿,然后把牛毛塞了他一肚子,威胁管家说你要告发,就说是你指使的,有肚子里的牛毛为证……”
苏童听到偷牛时就吓的‘哦哦’的,毕竟当时宰杀耕牛是要做牢的!当听到被管家发现时,小脸儿己经紧绷了起来;但听到后面,他却紧不住叫道:“太祖英名!”
门外,柱子愤懑了句:“太祖为啥不揍死丫的?!”
铃铛坐在书房外的杌登上拍了拍胸口。
“姐夫,下面呢?下面呢?”苏童蹦跳着,扒着书,好像故事能从书里蹦出来。
“我去!这小舅子竟喜欢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在奸猾的路上越走越远呀?这样对我只怕是祸非福!”
杨彬心里嘀咕着,口中说道:“我先看一段再给你讲。”
……
也许是怕杨彬反悔,第二天晨曦微红,胡老三就和两个伙计赶着牛车把猪头肉和猪下水送来了。
在让酒楼伙计通知杨彬后,胡老三和两个伙计熟门熟路的提到了厨房。
………………………………
第十一章:第一个吃螃蟹的
柴房的西边是一个小花园,花枝掩映,曲径通幽,杨彬正在跑步,这是他多年的习惯,毕竟作为一名驴友,跋山涉水的需要体力!
“读史?跑步?倒真可能十块读书的料子!”
站在小楼上,看着杨彬的背影,苏清华若有所思……
……
听到铁柱的通报,杨彬急忙跟着铁柱一起去了厨房——这些东西是需要处理的。
厨房在酒楼的西间,有一个后门可以直达。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不过大盆却是木的,上面有轻薄的灰尘。
酒楼的生意其实是这样:客人越少,菜肴便会剩下,也就没了味道,然后客人越来越少,如此循环。
在郑鹏损人不利己的打压下,酒楼的生意其实己停了近一个月。酒楼里也只剩下两个伙计:来福和来旺。
他俩能留下来,一是因为勤快本分,酒楼需要人打扫擦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两人的名字带喜气儿。
随后在杨彬的指挥下,来福、来旺洗了三个大盆,填满水,把猪下水泡在了里面去血。又用一个小盆泡了海带。
然后又让他们把猪头缝里的猪毛刮干净,同时特别嘱咐他俩一个时辰换一次水。
吩咐完这些,杨彬才从过道进了酒楼:木楼木框,窗明几净,诗词画壁,古韵悠扬……
楼外人来人往,店铺林立,身左就有丝竹之声,扭头望去,有丽影晃动。
“姐夫,你是不是要去青楼?要去带上我。”
“去个毛!”
杨彬忍不住给了苏童一个响栗!
……
到了下午时分杨彬便来到了厨房,按照脑中卤肉的步骤,杨彬吩咐着来福、来旺两人:倒水、生火、放大骨,放海带卷,放配料,随着水温的升高,蒸汽出现,同时一股骨肉的香味随蒸汽飘了出来。
“真香!”苏童一边抽动了下鼻子,一边掂起脚往锅里瞧着,嘴角有些晶莹。
“真的好香啊!好像比以前大厨做的羊肉汤还香!”
铃铛也瞪大了眼晴,一会儿瞧瞧锅里,一会儿瞧瞧杨彬。
柱子抬起袖子擦了擦嘴唇。
……
高汤是要熬的,见水沸腾,杨彬便让来福改用小火慢熬,随着时间的推移,汤水渐渐变白、变浓,整个厨房里都弥漫着淡淡的骨肉鲜香味。
站在灶台前,那香味更是浓郁,苏童不由自主的靠了上去。
见火候己到,杨彬急忙拉开苏童,把猪下水,猪头倒了下去。由于胡老三半买半送的,猪头和猪下水太多,只能分批熬制。
同时杨彬吩咐来旺用小锅把白糖熬焦。用小锅烧一锅烧水,白糖熬焦后,倒入了锅里,那水色立刻变成淡红。
而在大锅里,“咕咚、咕咚”的热气里,由于食物的增多,香气叠加,香味更是浓郁。
但味道虽香,其实样子白渗渗的,并不好看。可这己经令铃铛、柱子等感觉不可思议——他们也吃过猪肉,可没想到猪身上以外的东西经过杨彬的炮制,竟然有如此的香气!
又煮了一阵子,杨彬用筷子试了试,感觉己经熟透,于是便让来福、来旺两个把锅里的肉倒进另一个木盆里,用焦糖水往上面一浇……
白里透红,晶莹如润玉,香气四溢;至于味道,苏童忍了许久,这时己经无法再忍,伸手拿着一个猪前蹄就啃。
咬了一口之后,猪蹄太烫,他便换手,然后又是一口,一副迫不急待的样子。
这幅样子感染了柱子,然后伸手拿了一个猪耳朵……
铃铛一双大眼水光潋滟,浇上焦糖水之后的猪头肉给她一种脱胎换骨的美!
她也想尝尝,只是出于女孩子的矜持,不好意思,但她把细长的手指放在了唇边,希望杨彬能看到、懂的。
但这无异于对牛弹琴,杨彬虽然看到了,但他前世就是一个单身狗,哪会懂得这微妙的古典肢体语言!
相反,他嚷嚷着让来福、来旺把木盆抬到外面的车上去,他的脑海里闪烁着前世的画面:夕阳下,一车卤菜走来,傍晚的游人围了过去,挑挑捡捡……
至于卖卤菜的位置杨彬早己选好,那就是锦江楼的门口——酒楼的位置当然是好的!
把卤菜推到了酒楼前的柳树下,来福便转身去拿称与油纸去了。
而毕竟是第一次这么做生意,杨彬虽然有信心,可也有些忐忑——杨彬估计这些人能接受,但能不能很快接受,杨彬心里却没有多大的谱。
香气弥漫,但下午路上行人少了些,路过的也被香味吸引,但看是猪下水,停了下,便又飘然而去。
锦江楼二楼最西间,苏清华透过窗缝看着底下的一幕,俏脸上的表情看穿一切,心中也一片坦然:“他哪知做生意的凶险,我都做不好,十两银子让他买个教训也值了!听铃铛说他在读历,看来是有些底子了,等父亲从金陵回来,我求父亲给他捐个捐生,让他去读书……咦!这味道好香!”
“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就好了,有几个尝一下,就能打开局面了,也许是时间没到……”
……
锦江楼东三百丈处,宁王陈常络、府尹刘寿正穿着便服,慢慢走着,身后明里只有三个随丛。身前一头黑犬开道。
虽是便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