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大官人》第262章


你挪用走了,这还有王法了?本侯一定要将他治罪!”
胡三薄颤巍巍地起身,道:“对,对。他这是血口喷人,侯爷您要替下官伸冤呐!”
“嘘……胡县令可得小声点,要是被大长公主听到了,估计您的这官帽……”
胡三薄赶紧闭了嘴,乖乖地坐回到了位置上。靠近林岚的张松林虽说看着淡定,但是实际上还是手心冒汗,握着那椅子把,说道:“侯爷,这事情也不能怪胡县令,这关中之前开春时旱涝不断,这笔银子就用来赈灾了。”
“哦?张知府,你可想好了。这口供里头,黄三和孙兆两人说的可是用来囤买盐货了,怎么到您口中就成了……”
“额……”张松林赶紧道,“侯爷,您是不是看错了。这之前胡县令的检讨文……您应该看到……”
林岚看着张松林挤眉弄眼的样子,心里暗暗笑着,这货估计还以为自己就是想捞一笔钱。“张知府,这事情大长公主知晓了,十分震怒,所以这个很不好办啊。”
胡三薄眼皮一跳,心里暗道,这来自京师的官儿一个个都狮子大开口,都一千两银子了,又没有碍着他什么事儿,居然还死咬着不松口,实在是过分至极。
张松林眉头紧皱,说道:“侯爷,如今时辰也不早了。您看这样,这黄三、孙兆信口胡说的供词,您听过就算了。明日,等明日,由本府亲自送一份检讨文书给您过目,按照文双上的理由说。”
张松林这么说,明摆着还要再送这么一份封口费,只要林岚答应下来,自然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林岚微微笑道:“张知府,贩私盐,可是死罪,您觉得什么样的检讨文书,能够封得住我林某人的口?”
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张松林觉得事已至此,既然私盐事情败露,就没必要再瞒下去,便说道:“侯爷,这不是您的事儿,可莫要大包大揽,免得引火上身。”
“哦?那还得张知府好好提醒一番,到底这私盐究竟是何人的手笔,居然连我这个侯爷都不能过问过问了。”
张松林道:“大京朝的侯爷值个几两银子,想必侯爷您自己心里有数。这一回若不是您身负皇命,乃是钦差,恐怕这驿站都没您住的位置,还得另掏银钱来。这一回您是钦差,张某也得敬您三分,当然,您贵为侯爷,自然是身份尊贵,但手伸得长了,难免惹人嫌不是?”
林岚微微一笑,看来软的不行,得来硬的了,便道:“呵呵,那张知府可要好好说叨说叨了,到底是谁,有如此大的面子,让林某人都不得不闭嘴。”
张松林冷笑一声,道:“西北有个王。”
林岚眉头一皱,“康王?”
对于康王,林岚倒是了解得不多,只是知道个大概,这位圣上的胞弟,一直以来都是不问朝政,也是几位亲王之中,最让赵涵省心的一位,在洛阳当个安逸王爷,没想到居然还有如此小动作。
张松林捋须道:“您看……这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林岚起身,“胡县令、张知府,时候不早了,那你们就先回去吧。”
张松林紧皱的眉头一松,起身拱手道:“这就好,您看看,这事情……侯爷今后若是要管闲事啊,还得多长点心眼,什么人惹不得,什么人得罪了,就是误了前途,您虽立了功封了侯,但是康王的身份,岂是随便可以撼动的?”
“呵呵。”林岚回以一笑,他连兵头子吴中平,造反头子赵德芳都敢动,还会怕一个无权的康王?如果让赵涵知道了这件事,恐怕正愁没借口,将这地头蛇给请走呢。帝王之家,赵涵连自己的叔叔、儿子都敢阴,敢下套这么玩,足以见对于这个胞弟,只要稍有不称心意必然是大义灭亲的。
张松林感觉这腰杆子终于可以挺直了说话了,便单手负背,拍了拍林岚的肩,说道:“侯爷年少气盛,无妨无妨。京师贵人多了,都觉着自己在天子脚下缩着头,这出来了都是人物了,岂会知道天外有天,有外有人呢。”
林岚道:“张知府说得是,那就请张知府回去差人捎个口信。”
“您说就是。”
林岚嘴角露出诡异的微笑,道:“明日本侯亲自拜访康王殿下。”
张松林有些错愕地看着林岚,“你……”在他看来,林岚这样做,无疑就是自寻死路的行为,只要康王上书赵涵,这林岚的侯爷位置难保不说,恐怕还有姓名之危。
然而他可能还没收到风声,前不久在京师,究竟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即便是康王,都是不可能逆水行舟的。
第328章 风风火火
“哼!这个万安侯,胆子也太大了吧!仗着在京师有皇兄的信任,居然不知死活地敢都我的人,实在是欺人太甚!”
一边的胡三薄、张松林目露喜色,朝坐着的康王赵俞拱手一礼,道:“就是啊,这个小侯爷,怎么说都不听劝。这驳了下官的面子也就罢了,居然连王爷您都不看在眼里,还胆大包天地说来王府兴师问罪,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中年男子大腹便便地坐在抱椅之上,看上去整个肥大的屁股都是从那抱椅之中挤出了大半,挂在半空之中。
康王摸着小胡子,呢喃道:“这万安侯到底是什么来历,居然敢如此嚣张跋扈?”
张松林道:“王爷,听闻是个家世平平之辈,祖上好像有过封侯,然而家道中落,也不知道这回是个什么情况,居然一跃成了圣上眼前的红人。”
古代消息闭塞,尤其不是什么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事情,可能传着传着就没有了动静,想张松林这样一门心思巴结藩王,赚取不义之财的人,更加没有这闲心去打听一个侯爷了。
升官发财,谁若是阻了他的道路,那么才值得他去了解这个人。
康王眉头一挑,道:“这是立了什么天大的功劳,这太平盛世,居然能够封侯,按照你说的年纪,恐怕有些不正常啊。”
张松林道:“也许是他祖上有侯爵的荫封罢了。”
康王摇头,道:“哪有如此荫封的,胡闹!”
“王爷,万安侯和大长公主晋见。”
“什么!”康王肥圆的身子忽的弹了起来,就连那把抱椅,都被带了起来,眼疾手快的胡三薄赶紧伸手,将那抱椅给拽了下来,头都不抬地站在一边。
康王整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两只小粗腿颠颠地跑着,喃喃道:“她怎么……她怎么来了……”
见到康王脸色突变,张松林心头一惊,这是什么情况?一个王爷,怎么还怕起个小小侯爷来了?
“快,快随本王出府迎接大长公主!”
赵俞抖起袖子,快步跑到府门外,一见到那个风华依旧的赵肖,吓得他腿都有些走不动路了。
“侄儿赵俞,见……见过姑姑。”
赵肖低头看来,见到这个子还没有她高的人形圆球,眉头一皱,道:“和当初一样,贪嘴食之欢,这膘肥体胖的,就不怕把自己撑死了!”
“侄儿……侄儿……不打紧。”
林岚见到赵俞如此害怕赵肖,对于年轻时候的赵肖,更加好奇了,到底是对这几个皇子干了些什么,居然事到如今都还留下了如此阴影,以至于赵俞如此忌惮肖大家。
“听万安侯说,你居然指使州府官员,囤买私盐,再以高价卖出,以此获取钱财,可有此事?”
赵俞一慌,道:“啊?这个……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啊!”
“真没有?”
赵俞扭动着身子,几乎已经弯不下腰,过来道:“姑姑随我进府,咱们再细说寒暄,这边站着,算是怎么一回事?”
赵肖点了点头,与林岚低声说道:“我这侄儿从小怕事,恐怕此次事情并非他所为,我这做姑母的,也不好信口雌黄,随意诬陷,待会儿你出言可得谨慎,不然往圣上那里告你一状,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林岚微微一笑,小声道:“谢大长公主提醒。”
几人坐在堂中,赵俞那被肥肉挤成细缝的眼睛稍稍睁大,看着肖大家,又望了望阮慈文,道:“姑姑还是如当年之貌,真是青春永驻啊,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的哪个皇妹呢,哪里像是我的姑姑。”
肖大家喜色上眉梢,不过看到阮慈文翻白眼的样子,微微将嘴角一挑,道:“行了,这次过来,也是替圣上问候问候你。你这藩王,宁肯呆在洛阳,也不愿去京师,你皇兄当初好生惋惜。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