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459章


张三现在就像已经摸到了技术的天花板,想要在进步只有依靠本时代的人的聪明才智,自己慢慢的一点突破,所以张三知道现有木头包铁战舰,后边才有全钢战舰。
当然这里面好友一段时间是风帆和蒸汽机混合动力战舰,那是因为蒸汽机刚刚发明,运行还不稳定,能量输出比率也不高,所以才需要风帆配合使用。
但是张三现在又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所以觉得自己可以慢慢等,等到蒸汽机技术成熟稳定了在装在船上,没必要搞混合动力船,浪费资源和时间。
海军不在闹腾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陆军编制计划的审议了,这个就不需要大家一起讨论了,而是张三带着各部部长,好友总参的几位核心领导加上丞相闻焕章一同商议。
首先大家一起研究的就是骑兵问题,骑兵是接下来几年建设的核心,也是未来几年使用的核心,为了让北方少数民族没有在自己完成中原统一大业的时候机会,张三决定采用先北后南的战略。
而北方的敌人现在主要就是日薄西山的辽国,刚刚兴起的女真人,还有半残的西夏,以及回鹘人占领的西域,当然张三想把吐蕃也算上,这样的话就能直达大理,然后对大宋形成全面包围。
但是对于高原气候,真的不是张三想上就能上去的,甚至吐蕃问题的解决还要放在大宋之后,张三必须在消灭西夏之后,在高原地区先练兵几年,等士兵能够正常在高原作战了再说。
而且消灭大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把大宋包围死了想把他赶到南亚次大陆,对方没有突围的道路了,按照张三的规划,对大宋的战争应该分三步。
第一步已经完成,也就是占领山东河东的土地,获得落脚点,然后统一北方,获得人口和骑兵的兵种优势,这一步将会在五到八年内完成。
第二步就是占领中原,除蜀地外的所有地方,这一阶段因为都在宋朝境内作战,所以张三预计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最后一步就是把蜀地的宋人往南赶,连同大理在内全部赶到南亚次大陆去,让他们在那边和印度人好好的争夺,对于张三来说这也是有好处的。
印度人一直是仅次于汉人的人口大族,一个完全由印度人控制的南亚次大陆将来会是一个巨大的祸患和潜在威胁,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大宋撵过去。
大宋的水平在次收拾印度人应该还是手到擒来的,何况还有张三拉偏架,这样占领了一部南亚的大宋不至于王国,而南亚次大陆也不至于一家独大,又从战略上斩断了印度崛起的可能。
这个是大战略,所以张三不能为了快速拿回原有领土破坏,要不然张三干脆从北越登陆直接打到大理得了,这样比走吐蕃还要快点,后勤补给也方便点。
张三又惦记着北越了,不过现在张三手里的地方太多,他那一旦稻米张三就有点看不上了,所以张三决定等有空的时候随便派几万军队过去也就解决了。
当然不是今年,在今后的三年里张三的主要精力都在北方,不仅仅是在山东河北,而是以山东河北、蒙古和北海省为三个支点对辽国形成三面包围,下一步就是怎么在消耗最少的情况下把辽和女真一起解决掉。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新的支点那就是北海省,这里不仅有蒙古送来的骑兵,这里更是有参谋部的一个新计划,这个计划是陆军参谋部的一个参谋提出的。
当时这个参谋觉得,国王陛下既然能招蒙古人为骑兵,那么为什么不招一些女真人为骑兵呢,到时候用女真骑兵去消灭女真部落不比其他地方的更熟悉。
张三看到这个计划也是愣住了,这个也怪张三被思想束缚,是啊!干嘛不招一点女真人呢,现在金国没有建立,女真部落还没有统一,自己一样可以从北方开始招收女真战士入伍。
想想用女真人打女真人不是更刺激,所以张三同意了这个计划,开始对内外兴安岭的北方女真进行接触,对长白山北部的地形进行勘探。
正好对宋战争告一段落,女真计划将会在今年启动,目标就是在齐国跟辽和女真决战的时候,能从蒙古,北海省方向和河北三面夹击,一举消灭两个游牧名族。
当然现在的重点不是讨论这个问题,而是陆军骑兵问题,如果对蒙古草原加强搜刮,那么几年内陆续给张三提供几十万匹战马应该不成问题,加上张三自己的养马场,估计三五年之后一年提供十万匹战马也没有问题。
所以骑兵的训练关键不在马不够,而是会骑马的人不够,骑兵战术落后等问题,对于这个张三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张三一直有一个杀手锏没有拿出来,那就是骑枪。
骑枪就是骑兵用的火枪,随着工业的进步现在齐国的火枪已经全面压制弓箭,所以短管骑枪已经可以装备骑兵部队,而之所以没有装备也是因为还没有必要。
张三前一段时间骑兵所面对的敌人以步兵为主,所以只需要马刀就能解决战斗,但是以后面对辽国,那么就是骑兵对骑兵了。
马枪一直没有装备也是因为前装火枪上弹操作复杂,骑兵在马上不能完成换弹药的操作,所以张三一直想等火帽研究成功之后,直接上后装火枪然后配上铜子弹,这样换子弹就方便多了。
但是科技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张三决定先来前装骑枪用着吧,骑枪也就是短管步枪,一个骑兵配上一把,然后每个骑兵在配三把手铳,接战的时候,远距离用骑枪,近了用手铳,基本上四发子弹打完双方也就离得很近了。
………………………………
第六百一十八章终于到了师旅级
骑兵有了火枪之后战术就能灵活多变了很多,当然现在只装备汉人骑兵部队,至于蒙古和女真人的骑兵部队装备骑枪则要等到后装枪研究出来之后。
到时候汉骑换装后装枪,这些异族骑兵才会装备前装火枪,这个也是战略,只有齐国的陆军进去后装时代之后,齐国的狗腿子们才会装备前装火枪。
张三提出火枪计划之后,骑兵的议题就算过去了,二十万人不多,如果一切顺利张三甚至会追加骑兵的数量,不过前提是一切顺利。
接下来的议题就是师旅级编制了,现在齐国军队膨胀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师旅级终于可以提上日程,首先经过对辽国骑兵作战之后,大家终于确定三万人的步兵是可以抵挡骑兵进攻的。
但是五千不行,而且随着陆地战争的增加,一次五千人的小规模战争已经不是张三以后面对的主流战争,指挥上也不便利,例如现在齐国团级编制就有两百多个,紧紧步兵团级就有一百二三十个。
而随着扩军的持续,部队编制还会持续增多,总参谋部一直指挥到团级距离上和时间上都不太现实,所以现在开始,琉球要把部队合并到师旅级。
一个师五到六个团,一般会有三万人到三万八千人之间,会专门配备专门的火炮团,火力上也会有所加强,这样一支步兵,基本上能满足一个将领的指挥需求。
而旅级则是两个到三个团,这种级别和师并列,并不是两个旅等于一个师这么编,这种旅就是一些战场或者防守要地,放一个团太少,一个师太多,所以才有了旅这个单位。
旅长比师长底一级,这样的整编之后,步兵以后就会容易指挥很多,随着一场场战争的进行,军官们现在也成长了起来,所以以后总参只需要制定战略规划,设定目标,至于怎么打,就全看下面师旅长的意思了。
这减轻了总参谋部的工作压力,也给予下面的官兵更多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将领的成长,毕竟张三可不想全部都靠总参那几个人,结果这些人老了立马青黄不接。
而骑兵的问题已经有了经验,也就是蒙古草原上的那六个据点经过试验后发现,骑兵师以一万人最好,因为一万人也是一支骑兵的最小作战单位。
一直以来骑兵的团级编制人就没有步兵团多,大约是两千人为一个团,所以一万人也就相当于五个骑兵团,骑兵打仗,冲锋大多都是三千,五千或者一万为一个单位。
所以骑兵一个师一万人刚刚好,而且张三手下的六个大将都派到蒙古你得给人家更大的晋升空间不是,骑兵一万人一个师,那么他们六个手里就一人至少有两个师了。
到时候可以优先提拔他们当军长嘛,这样其他部队还在师长徘徊的时候,他们已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