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太平王》第115章


僚会答应吗?那个宝座实在是太诱人了,天底下有几人能抵抗得了这种诱惑?”
张蕊听完父亲的这一番言论,方才明白,为什么氏族和文臣在这一次都站到了杨柯的对立面,并非是他们密谋联手的结果,而是他们都看到了杨柯的权势越来越大,担心他有一天无人能够制衡,所以,才以藩王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提前布局,扶持藩王,壮大氏族和文臣的势力,重新恢复朝局权利的平衡,当然这次闻风而动的人当中,也不乏鱼龙混杂,浑水摸鱼,想要借机在权利分配的关键时刻分一杯羹的人。但她转念一想,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太后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她毕竟是朝廷的最高决策者。于是,张蕊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轻声的问道:“太后也是和爹一样的意思吗?”
第一六二章 风雨如磐
张华听罢,默然无语,许久许久,才说了一句话:“太后虽然是杨候的亲姐姐,归根结底,她还是司马家的媳妇啊。”
张蕊听罢,缓缓的站起身来,躬身对父亲福了一福:“爹,不管你信不信,女儿都要说,杨候不是曹操,他是被这些藩王和朝臣逼上做权臣的路,现在你们又要逼着他不要做权臣,包括太后、他的亲姐姐也站到了他的对面,女儿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他会这么伤心。。。。。。”
“如果杨候不想做曹操,为什么不顺应朝臣所请,分权而治?”张华看着女儿转过去的背影,还是没有忍住压抑已久的一个问题,脱口而出。
张蕊闻言,身子微微一怔,停留了片刻之后,她没有回头,淡淡的说道:“父亲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去问杨候?”说罢,飘然而去。
此时此刻的杨柯府上,也不太平,文鸯、唐彬、马隆、裴瓒等一干武将坐在客厅内,盘桓了一个多时辰了,裴瓒和杨柯本是少时好友,说话最是无所顾忌,对着恭候的杨府管家道:“你再派人去寻你家侯爷,都火烧眉毛了,我们就在这里等他,今天要是见不到,我们就睡在这客厅里,反正你们得管饭。”
那管家是杨府的两任总管了,杨骏当权之时便是总管,杨柯继任侯爵之后也接着做了总管,为人谨慎,但也十分老到,十分忠心。闻言之后笑嘻嘻的说道:“各位大人都是贵客,也是我家侯爷的至交,平时请都请不到,今日登门,别说管饭,连客房都已经给各位大人预备得妥妥的了,只要各位大人赏脸,住多久都没关系。小人已经派出了好几拨人去找侯爷,可侯爷出门没交代具体去哪,这洛阳城又这么大,还请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小人再想想办法,尽力多安排些人去找。”
文鸯与杨府过从甚密,对那管家十分熟悉,笑着打趣道:“少来了,你个老家伙惯会花言巧语,现在真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事关朝局变动的大事,要不然这风大雨大的天,朝廷上下都睁大眼睛盯得紧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聚齐了找你家侯爷,打这个眼,你就告诉你家侯爷,来的都有谁,他自然就明白了。”
文鸯的话音未落,客厅门口脚步声响,一个人走了进来,蓑衣斗笠,脚下蹬着防雨的木屐,身上犹自湿淋淋的淌着雨水。他摘去斗笠,去掉蓑衣,露出里面的一身粗布打扮,不是长衫,而是一身短打,再一细看,竟然是杨柯,众人不禁惊讶万分。裴瓒第一个开口问道:“你怎么这身打扮?”
杨柯笑道:“外边这大风大雨的,将你们都刮过来了,既来之,则安之,管他风雨如磐,正是三五好友聚会的好日子,管家,速速备一桌酒席,还有,将珍藏的那几坛羊羔美酒取出来,我与各位大人一醉方休。”
众人均是武将出身,自古以来,武将不好酒的是少之又少,在座诸人更是好饮和擅饮之人,一听杨柯说道羊羔美酒,都是闻所未闻,不禁心痒难耐,文鸯忍不住问道:“从没听说过羊羔美酒,此酒是什么来历?”
杨柯细细解说,如数家珍:“这羊羔美酒可是大有来历,产于冀州,历经选、洗、烫、浸、煮、铲、焖、晾、落缸、发酵、加料、陈酿、压榨、澄清这十几道工序,非三五年的功夫不可,方能出得一坛好酒。必选用当年生产的黍子为主料,嫩羊肉、鲜水果及名贵药材为辅,在春至初夏时节,将酿造之料淘洗至水清、滚水烫至半熟,浸泡十二个时辰,再用文火翻炒蒸煮,之后晾晒数日,要用烧热的酒缸盛装,加以陈年小麦发酵,陈酿至少一年以上,最后再用木榨之法提取酒液澄清,澄清之后的酒方能窖藏,这一藏少说两年以上,多则三五年,相传当年的诸葛孔明先生曾用此酒犒赏三军。”
杨柯的这一番解说声情并茂,活灵活现,众人没开始喝,就已经心向往之,待到老管家派人呈上这几坛酒,拍开泥封,只见酒色清亮、透明,但迎着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一看,竟然有黑、红、黄三色并存,晶莹透亮极为诱人,众人正在啧啧称奇,突然有一只手伸过来,将坛中酒用酒勺捞起一勺,一口便吞了下去,而后咂摸着嘴道:“好酒,好酒,这几坛酒窖藏不少于十年,那可是羊羔美酒中的珍品。”
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刘伶。杨柯笑嘻嘻的问道:“何以见得有十年以上窖藏之期?”
刘伶满脸自得之色:“谈到酒,我老刘自认是此道的行家,这羊羔美酒三五年的窖藏只能算是半成品,微带涩味,只有窖藏七八年以上,才会不易察觉,我老刘的舌头比较厉害,曾经喝过一坛九年窖藏的羊羔美酒,依然能品出涩味,而侯爷的这一坛酒,连一丝涩味也无,所以我敢断定,此酒最少十年以上。”
杨柯笑道:“不愧是酒中仙,这几坛正好是十年窖藏。”
待到酒席摆上,管家又用上好的黄酒勾兑了这几坛羊羔美酒,众人便在客厅之众围聚一堂,窗外风雨交加,室内觥筹交错,端的是一室融融,豪气纵横。
裴瓒在众多武将中最是心直口快,加上他和刘伶也熟,带着三分酒劲,打趣刘伶道:“我们都是一帮军中的粗汉,你老刘虽然是个酒鬼,好歹也是个读书人人吧,今天不请自来,和我们这帮武夫混在一起,就不怕那些文官鄙视你?”这一番话也道出了在座诸位武将的心声,都纷纷看着刘伶。
刘伶脸色如常,笑嘻嘻的看着裴瓒:“我老刘虽是文官,但也是杨候的部下,杨候的属官什么时候开始要分文武了吗?”
文鸯插嘴道:“我们到是不想分,可架不住满朝的那些个腐儒文臣,对侯爷群起而攻之,诛灭后党、平定朝局、剪除藩王之乱的时候,这些个鸟人都当了缩头乌龟,现在太平无事了,就一个个都蹦跶出来了,打着忠君的旗号,对侯爷乱喷口水,都他娘的什么东西。”
第一六三章 计将安出
“文候此言大快人心,当浮一大白。。。。”马隆虽与杨柯相处不久,但对杨柯的谋略胆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早已成为文臣眼中的杨党,作为武官,自然与文臣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文鸯这句话可说是道尽了他的心声,不禁拍手称快。
杨柯此时却如闷嘴葫芦一般,只是不停的劝酒劝菜,不置一词。刘伶在一旁冷眼旁观,也不动声色。
这一席酒一直喝到风停雨住,天近黄昏,众人心中都是各怀心事,美酒当前,都不禁面色微醺,胸中如憋着一团火一般。文鸯与马隆一起看着唐彬,唐彬心中明白他们是让自己开口探探杨柯的虚实。
唐彬与杨柯相识于患难,他个性沉稳,颇有大将之风,深得杨柯的器重与信任,而且,他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每每进言,杨柯都会采纳,所以文鸯和马隆不约而同的希望唐彬开口。
唐彬沉吟良久,看着杨柯始终不露一丝口风的样子,终于很艰难的说了一句话:“侯爷,将士们跟着您出生入死,早就将您当成了主心骨,朝仪这次来势汹汹,如果您再不做决定,恐怕会寒了弟兄们的心啊。”
唐彬这句话出口,满座俱寂,鸦雀无声,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这句话是道尽了他们的心声,只是谁也不愿意开口点破而已,否则就形同逼宫了。在他们心目中,杨柯虽然御下宽厚,待人和善,深得众望,但实际上是属于绵里藏针的个性,随着他威权日重,已经隐隐有不怒自威的风范,包括如文鸯这样的老臣在他面前看似无所顾忌,实则也对杨柯敬重有加,所以,谁也不敢轻易放出这样的狠话,唐彬要么不说,一旦说出来的无疑就是诛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