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靠谱》第44章


张娘子此时正喊得口干舌燥、唇焦喉哑,正看见孟九成和王义勇蹓跶着走过来。这下,她可找到主心骨和诉苦人了。忙三火四地跑过来,到了孟九成跟前,一时又说不出话,手足无措的样子,还使劲眨着眼睛,噙着泪水不往下掉。
孟九成看着这乱象,本想发火。一看张娘子满脸尘灰,又被汗水冲得一道一道的狼狈样子,还显出委屈的神情,真是又可气又可笑,重重地哼了一声,竟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张娘子看孟九成不悦,愈发委屈和不安,低着头,吭哧着更说不出话来。
“说你笨,你还是笨哪!”孟九成压了压火,恨铁不成钢地数落道:“给你权都不会用,竟管不住这几十个人。”
“她,她们不听奴,奴家的。”张娘子实在想哭,声音都有些哽咽。
“为什么不听?”孟九成翻了翻眼睛,“如果你觉得不对,那就改;如果是她们无理取闹,你就开除。是我任命的你,给你撑着腰,你还怕她们干什么……”
孟九成还待再说,那边的顾大嫂和冯娘子看见他,也过来打招呼,汇报工作,他也就暂时放过张娘子。
耐心听完后,孟九成意识到两个队都有问题,只是多少和严重程度的区别。他想了一会儿,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权威的建立,不仅仅是一个任命就可以的,还需要相对公平合理的计算报酬的办法。
孟九成便把挖土、装车、运输这三个工序分开,把一个工程队暂时分成三个小队,定下固定时间,每个小队轮流干这三个工序。这样,最大程度上便解决了有的工序累,没人愿意干,有的活儿轻,都抢着干的弊病。
同时,孟九成又帮她们估算了一天的工程量,粗略确定了每人每天赚到的赈票数,大概是男子工程队的一半稍多一些。这还只是暂时的每天分配量,以后干得熟了,干得快了,自然还要多一些。
商量好措施办法,规章制度也确定下来,孟九成便让工头儿把妇女们都召集起来,进行了一番训话。
大家都集合了,乔娥那个夯货才停手赶来。这个没眼色的,气得孟九成狠狠瞪了她几眼,要不是怕打不过她,孟九成真想上去踢她几脚。
“你们都听好了,以后谁不服从工头儿,工头儿不必向我汇报,直接开除了事,我没那么多闲工夫管这些破事。”孟九成用凶狠的目光扫视着众人,郎声说道:“可能有人觉得工头儿身体不强壮,干活儿不行。没错,她们干活儿或许差点,但她们会写会算,她们是管理人员。就象我,不抡镐不挥锹,挣得照样比你们多得多,你们又有什么不服气的?”
停顿了一下,孟九成继续说道:“刚才我与几个工头儿娘子商议完了,怎么干,怎么计报酬,都有了大概的措施,以后就照此实施。不想干,不愿干的,立马走人,别在这里搅和添乱。好了,我的话就这么多,下面让工头儿宣布,你们都认真听着。”
………………………………
第五十一章 酬谢宴
“对了。”孟九成伸手指了指乔娥,斥道:“你,以后就听张娘子的,她让你干活儿,你就干活儿。谁要是不听话,张娘子让你赶谁,你就赶谁。听明白了吗?”
“哦!”乔娥憨笑着点头,“知道了,听她的,俺全听她的。”
孟九成不解恨地又瞪了她一眼,摆手示意,让张娘子上前先讲。
张娘子知道这是孟九成给她的机会,如果再不争气,那就怪不得别人了。咬了咬牙,她上前两步,用有些沙哑的嗓子把规章制度讲了一遍。中间有几次停顿,显然是没记牢靠,可到底是说完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顾大嫂是个会看眼色的,知道孟九成有意拉张娘子一把,帮她树立威信,也就没有多作补充,上前说道:“孟押司是照顾咱们,大家可要感激,要识得好赖。若是没活儿干,都得去一天喝那三碗稀粥,半饥不饱的多难受。刚刚张娘子已经说得清楚,大家想必都听明白了。从明天开始,便按照这个规矩来,可别挑刺捣乱……”
众人或听明白了,或还有些不懂,可都没有人敢问。孟九成吩咐张娘子和冯娘子把这些规矩都写下来,又让各队分小队、选组长,趁着还没到收工的时间,先磨合一下新的工作方式。
有孟九成坐镇,工头儿们都抖起精神,女工们也听令行动,尽力表现,原来的混乱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看了一会儿,孟九成又让工头儿们调整各班组的人力,重活儿多一些,轻活儿少一些,以便使工序衔接得更顺畅,工作更有效率。
其实,孟九成这么费心思,一方面是加快筑城速度,一方面是怜悯这些飘泊南渡的流民,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毕竟他后世学的不是管理专业,在日常接触中知道些皮毛,却并没有实践的经验。
就这样边干边调整,效果很是明显,将近两个时辰的工作,完成的工程量竟比之前大半天时间干的还要多。
“明天还是这么干,我再给你们多拔十辆小车。”孟九成召集众人,作了最后的总结,“最重要的是团结协作,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队伍稳定了,你们也有好处。干的多,得的也多嘛。嗯,别的我不多说,你们回去也好好想想,道理就这么简单。”
“至于你们——”孟九成指了指几个工头儿,说道:“把大事小情都管理好,别小看这几十人,除了干活儿,还要买粮米菜蔬,安排饭食,账目记得清晰,分派公平合理,别人才没有怨言。回去好好琢磨,怎样才能把队伍维持长久,怎样才能让人家安心工作。”
说完,孟九成摆了摆手,“我先走了。你们要商量什么事情,或者就此收工,自便吧!”
“孟押司慢走。”顾大嫂率先躬身施礼,便听得各种女声混杂着响起,“孟押司慢走。”
孟九成头也没回,只是挥挥手,脸上却露出笑意,觉得在夕阳照耀下,自己的形象应该非常高大挺拔,只差女粉丝们上前哭着喊着抱大腿、要签名了。
……………
虽然在城外没享受到女粉那扑天盖地的热情,孟九成也只能怪南宋的妇女同志太矜持。但回到家中,却真的有粉丝买好酒菜、摆好宴席在等着他呢!
不用猜,正是大仇得报的程瑶,化名唐惜惜的花魁娘子,还有她的两个情同姐妹的小丫头。
下午的时候,作为苦主,贾涉已经把唐惜惜传去大堂,并让她看了赃物,由她指出了古玉佩饰等程家之物。
估计是表彰孟九成的面子,也可能是给孟九成一个面子,贾涉把这几件器物还了她。所谓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唐惜惜拿着旧物,着实哭泣了多时。孟九成见到她时,眼睛还有些红肿。
“娘子不必多礼。”见面就拜,孟九成赶忙搀扶。
“官人大恩,奴家没齿不忘。”唐惜惜坚持施完全礼,方才起身。
“坐,坐下说话。都是自己人,那些俗礼不用讲。”孟九成伸手让着女士们,坐下最利索的却是郭臣。
“那个,陈鸿渐刚走,说是怕天黑了路不好走。”郭臣的一句话让孟九成皱起了眉头。
不是怕天黑路不好走,而是天黑了会有女鬼陪伴吧!
翻了翻眼睛,孟九成放弃了吐槽的想法,重拾笑颜。管他呢,咱先入席吃酒。说不定唐娘子今天就实现诺言,给个啥力超金刚、跑死猴子的药丸吃呢!
唐惜惜依言坐下,蓉儿和明铛烫酒斟杯,在一旁侍候。
“两位官人出力,为奴家报得大仇,奴家先敬一杯。”唐惜惜玉手捧杯,向着孟九成和郭臣举杯敬酒。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娘子太客气了。”郭臣嘴都咧到腮帮子上了,端起酒杯,一口便饮尽。
孟九成含笑饮酒,嘴上也谦逊几句,心中暗道:这算通关了吧,奖励呢,福利呢,说好的形似呢?
唐娘子却估计不到孟九成的急切,一杯饮完后,又说起了别的事情,却也是报答恩情。
“奴家已经写信联系了临安的一个好姐妹,名字叫莘依依的。她自己赎身,是一个很睿智聪明,也很擅经营的女子。”唐惜惜看着孟九成的脸色,缓缓说道:“香露等物,多是女儿家得用,若是在临安销售,获利必丰。”
孟九成点头赞成,宝应是小地方,商品能卖多少,早晚还是要走出去,打开外面的市场,唐惜惜可谓是看得长远。
“奴家要看那贼人明正典刑,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