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靠谱》第41章


几个女人依言坐下书写,片刻后便交到了孟九成的手中。孟九成接过审视,从中选了李、张、冯、楚四位临时文书,定下登记标准,又并代了要点,便分派工作。随后,两人分坐一桌,开始对等候的妇人们进行登记。
针织女红在当时应该是女人们的必修,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的,基本上都会。孟九成除了要成立妇女施工队外,还要招收一批缝纫工,为自家的产业工作。当然,手艺是一方面,长得也要说得过去,别是看一眼吓一跳的那种。
拿过一张看一张,孟九成大致分了下类,把临时文书通过目测定下的壮健妇人归到一起,又把擅长针织女红的挑出二十余人。
因为是刚刚要成立,也只有孟九成比较熟悉流程,也只好他多辛苦操作。若是让这帮妇人自己去弄,吵吵嚷嚷不知几时才能完成。
这时,六巧带着一个仆妇赶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孟九成交代了一番,便让她在自己身后。然后,一个个念名叫过妇人,再询问几个问题,觉得合意便让她们等在一旁,登记表也自交到六巧手中。
快一个时辰,登记工作才完成,二十多名缝纫女工也招收完毕,其中就有李、楚两个识文断字的女子。孟九成让六巧都领走,交给唐惜惜,准备稍加培训便可上岗工作。
接下来便是安排其他的妇人了。当然不能象男人工程队那样,孟九成只向强有力、有威信的工头说话,不管你招多少人,不管你招的是谁,只看工程量发赈票。
粗略地甄选过后,看似壮健的妇人只剩下六十余人,孟九成决定暂时成立两个队,以后是再细分还是合并,视实际情况再定。
“乔娥,张娘子,且过来。”孟九成指派了第一个工头,却还不是一人,凭那个夯货,他是不放心的。
“你们两个暂时被任命为工头,一个负责领着干活儿,一个负责计数记录。”孟九成指了指下面被粗分成两部分的妇人,“左边这个就是你们队的人手,给你们两天时间,边干边观察,偷奸耍滑的,身体孱弱干不得重活儿的,便可裁掉。当然,人家觉得你们做事不公平,分配赈票不合理,也自可离去。如果活儿既干得好,也能服众,你们以后也可以招收新人,扩大队伍。”
优胜劣汰,这是不变的法则。大到工程队,小到已经被淘汰出去的妇人,就是这么简单。
“请问孟押司,计数记录后如何分配赈票?”张娘子当着众人面,还有些脸红放不开,壮起胆子问道。
“我已经粗定了分配的规矩,且按此实施,若是日后要改,提出理由,禀明于我。”孟九成看了看张娘子,说道:“这工头儿能不能当好,还要看你自己的表现,把腰挺起来,说话声大点。若是不能服众,自有人冒出来顶你的位置。”
“奴家,奴家明白了。”张娘子稍微提高了声音,却还有些发颤。
孟九成伸手叫过另一群妇人,却让她们自己商议,尽快选出工头儿。或者有毛遂自荐的也可,只要众人认同便行。
这些妇人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先是茫然不知所措,后是窃窃私语,相熟的便凑到一起商量,却是迟迟选不出来。在孟九成的再三催促下,终于有个姓顾的中年壮妇站了出来,得到了多数人的默认。
孟九成把顾大嫂和冯娘子叫过来,也是照刚才的意思又说了一遍。然后,他便拿出昨日定下的诸般规则,细讲一遍。待得工头们听明白,孟九成又让乔娥当扩音器,告诉下面女人得知。
“今日只是准备和练习,主要是让大家互相熟悉。”孟九成接着大声说道:“你们这两个队由工头各派出十人,去木工坊各取五辆车,再去工具坊取工具,工程量今日不加计算,以练习为主。但中午管饭管饱,收工后每人发一斤赈票。”
又是喧嚷一阵,两个工程队才把领工具、推小车的准备工作做好。孟九成一挥手,带着两个仆役,招呼着娘子军出发,直奔东面他选定的工地。
走到地方,孟九成让仆役把地上粗略标记护城河的白灰线重新划定,丈量好宽度,再定好界线,给两个工头交代挖掘的深度,指定土石运到的地方,然后便从界线开始两队分头开挖。
………………………………
第四十七章 拿贼行动
除了交代工程,孟九成还派人叫来木工坊的工人,为施工队搭建休息吃饭的凉棚和方便用的厕所。又写了条子,让妇人们去仓库支取铁锅和米粮。
事无巨细,孟九成可谓是劳心费力,给这妇女工程队规划得尽量周细妥当。可最后能否维持,能干成什么样子,他其实也心里没底。
但孟九成计算过,妇人的力气和体力虽然不如男子,工程量不会太高,但吃的也不比男人多。就算干一天的活儿,只够自己吃饱,却也减轻了家中的负担。
至于发放的赈票,孟九成手中当然有一定的余额限度。而把妇人们召集起来干活儿,官赈放粥那边的量势必减少,又能省下一些。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只要筑城能够尽快完成,自然就省了钱粮。这对于县府,对于贾涉,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只要孟九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只要不太过分,不搞出乱子,用什么办法,贾涉基本上都会同意或者默认。而这,也正是领导者的智慧,睁一眼闭一眼,尽量让属下施为。有了成绩,上官得益是肯定的;出了事情,也自有推脱的余地。
虽然棚子正在搭建,孟九成也不用晒着,自己在不远处找了个大树,坐在荫凉下休息观察。
但见工地上大呼小叫,锹镐挥舞,娘子军们都想好好表现,可干得虽然卖力,却多是手生忙乱。一会儿推车的半路便倒了,又要扶正重装;一会儿又不知为啥吵闹起来,要人劝架讲和。
孟九成却是不管,磨合熟练总是要有个过程,大事小情他都管,那要工头儿干什么?
一会儿顾大嫂跑来请示,一会儿是张娘子,一会儿又是冯娘子前来请教,三个妇人弄得是满头大汗,却独独不见另外一个工头儿——乔娥。
孟九成运足眼力,四下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毫无工头儿觉悟的夯货。只见她挥镐如飞,干得尘土飞扬,好生卖力。旁人有事儿来找,这夯货只是稍微停下,便伸手指向张娘子,然后又埋头苦干起来。
这家伙,倒是对得起中午这顿饱饭!
孟九成用食指蹭了蹭鼻子,考虑着是不是换个工头儿。这家伙头脑简单,处理不来复杂事务,实在不能胜任领导的工作。
想想也是,当个工头儿,管着几十号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要指挥干活儿,报酬也要分配得当,还要买米粮、菜蔬、油盐等等,威望不高、脑筋不灵的,还真是干不长远。
唉,两天观察期过了再说吧!孟九成想到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务,便没有了去帮乔娥的心思。当然,要让这家伙吃饱,就只能再滥用下职权,灵活地多发些赈票了。
眼看着日近中午,两个工程队似乎也有了起色,来找孟九成的次数少了,间隔时间长了。反倒是孟九成主动把工头儿召去,指点了一番,告诉她们好好干活儿,他明天午后方能回来。
随后,孟九成又回到监工房,预支了些赈票,一并算在总工程量中,也解决了明日午饭的问题,孟九成才打发工头儿离开,他自等着郭臣前来会合。
郭臣并没有亲自过来,而是派了个小厮来叫孟九成。他已经招呼了倪亚辉、魏应能,正在城中和悦酒楼相候,一同吃过午饭便出发。
孟九成骑上骡子,直奔城里。
虽然一上午忙得有些头昏脑胀,但一想到要擒拿贼盗,他是既刺激,又有些期待,觉得迎面吹来的风也舒爽起来。
……………
黄昏时的天空象穿上了一件红袍,沿河丛生的小树,看起来更象是镶在红袍上的黑色花边。
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四条木船缓缓靠上了独树浦码头,蓦地一顿,船停了下来。
跳板一搭,从船上鱼贯走下三十多人,都是壮实汉子,拿着刀枪棍棒、绳索,在两名公人带领下,直奔镇里。进了镇子,这些人分成两队,直扑向沈大、沈二家。
孟九成走在队中,虽还穿着长衫,但手中却拿着一杆黑色的长枪,显得有些怪异。
虽然他想着可能会有厮杀,也做好了准备,可王忠峰和郭臣在前,有意无意地把他挡在身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