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宗师》第244章


李明今年不过十二岁而已,第一战已经把他吓了个半死,这个时候也就由得段明阳做主了。
交南行军总管李明放权,段明阳这个副总管几乎就成了真正交南行军总管,当下便借着与僚子部等部的关系,将已经成为败家之犬的三诏收归了大唐,并组建了一只名为“南诏军”的敢死队。
这一只部队一共有一万五千人,每人都带着十颗手雷,段明阳给他们的命令是,不顾一切代价,扎进敌人的深处,然后引爆所有手雷!
这里的手雷自然不是那些劣质手雷,而是那种一颗就可以将数十人炸飞的超强手雷。这么多手雷一起爆炸的话,他们一条命就可以带走敌人数十乃至于数百的性命。
这种战斗方法是残酷的,甚至是没有人道的,但段明阳不在乎,他甚至是用那些士兵的家人做了威胁。
六诏已经亡了,这些仅剩的人他也从来没有当人看过,如果他们不去,他是真的会杀光他们的家人的。
那些南诏军的人想要求见唐王,并呵斥他这样做日后一定会遭受唐王的严惩,他也只是嘲讽的一笑而已。
莫说唐王殿下现在正在东北防范大室韦部,就算他真的在这里又如何?大唐西部战事一片糜烂,北面又多出了一个阿史那帝国,如果此次不能将南域的这些猴子打残打怕的话,大唐国祚绝对是岌岌可危的。只怕到了那时,唐王会比他做得更狠更绝!
对于国人,唐王确实是宽容而和善的,但是对于外国的异族,唐王殿下可并没有多少怜悯之心。
在段明阳的高压之下,那些南诏军人只能绝望的选择了顺从,他们已经是没家没国的人了,剩下的也就是那些亲人而已,为了亲人而死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可,更何况段明阳已经答应了,只要他们将他的军令执行得足够完美,他们的家人都会得到一份唐人的告身。
有了这个承诺,付出一条性命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人肉炸弹的出现顿时改变了整场战争的走向,段明阳总是以敢死队进攻三国最强的区域,而自己的人马则是扫荡着那些防守并不严密的地方,一时之间当真是所向披靡!
当整只敢死队消耗殆尽,主要敌人骠国已经被他打残了,而陆真腊也是因为遭受骠国、林邑以及大唐的三面夹击损失惨重。唯一还算保有了些许实力的,反而是最弱的林邑,不过那也是段明阳鞭长莫及的缘故。
这一战之后,湄公河以东以及林邑以北的大部分六诏和陆真腊领地成为了大唐的领土。骠国虽然吞下了湄公河以西的六诏土地,但与付出的代价相比,却绝对是得不偿失。
最苦的就是陆真腊,北面丢失大片领土以及人口,南面的水真腊更是趁机向他们发动了进攻,妄图重新整合原真腊的领地。
而人心不足蛇吞象,见到陆真腊岌岌可危,林邑和骠国甚至于原本一直不见动静的女王国也是蠢蠢欲动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更好笑的一件事情发生了——陆真腊向着大唐求援了!而且还是出卖国家主权的求援!
陆真腊国王表示,只要大唐能够保住他们的国家,他们愿意以属国的形势并入大唐!
卧病在床的李世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冷冷的笑了,但最终还是以热气球传讯,让段明阳接手了陆真腊的军事。
段明阳可不是傻子,哪里敢直接接手真腊的属军?这家伙做生意做的走火入魔了,当时便想出了一套换军的点子,将真腊的大批军士运送到了青藏高原,与驻守在那里的李贞交换了一批定时炸弹一样的吐蕃军队!
那些真腊大军肯定是不会跟吐蕃人有所交集的,所以李贞掌控起来极为顺利,而远征真腊的吐蕃军士显然也无法跟真腊人沟通,所以段明阳也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松赞干布心里是不好受的。虽然在这个时候吐蕃出兵助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明显的不信任还是让他受伤不已。
运送军士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这段期间,大唐的守军便代替了真腊军队驻扎在了陆真腊的境内。
被大唐打怕了的骠国和林邑自然是选择了退让,但女王国却是很不知死的打上了门来,而且她们女王还直接给了段明阳一份国书,称自己与陆真腊有仇,希望大唐不要干预。
收到这份国书,段明阳直接冷笑着撕成了碎片。现在陆真腊已经是大唐的了,你跟他有仇就是跟大唐有仇!这事根本不用讲,打过了才能好好的说话。
大唐游击战并不强大,但是阵地战却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凭借着城墙和火炮优势,女王国的人根本打不进来,而随着吐蕃军队的到来,陆真腊更是成为一块铁桶一样的存在。
当然,最主要的是女王国的兵力并不强,而且骑兵也不多。
第214章 215有一首歌叫“精忠报国”
这一场大战一直持续到原始五年的九月,波斯、大食两大帝国终于还是没能打破大唐的西部城墙,而且他们也没有了继续耗下去勇气,果断的停止了东进。
阿史那帝国就更不用说了,整合铁勒诸部就已经花费了他们不少的精力,而且对与大唐打阵地战他们也是没有任何信心,所以并没有任何南下的意思。
大战终于平息,整个大唐上下都是长长的舒了口气。唯有左命,也就是一脸的烦恼。
这一转眼就快六年了,也不知道神国那边怎么样了。虽然隔着大海,但是罗马帝国的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整合了整个不列颠岛的军力,能不能与之抗衡还真是两说。
担心之余,左命也不是没有想过带兵过去,但这个时候带着大批人马过去的话,必定对大唐不利,所以他当真是烦恼不已。
众人之中,李泰是最懂得他的心情的,所以在大事初定之后便找到了他,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原来早在半年前,他便已经派着一只三千人的特殊部队向着西方进发了,这只部队多由胡人组成,家中老小都在大唐,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则是贩卖丝绸的同时替左命打听欧洲的情况。
本来,贩卖丝绸的事情一般都是大唐的商人来做的,但现在丝绸之路已经被两大帝国切断了,他们也就只能找一些胡人来顶上了。
正所谓否极泰来,在经过一场浴血大战,大唐丧权失土之后,电灯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大唐的长安自然是第一个全面通电并且用上电灯的地方。当整个长安在漆黑的夜空中张放出白昼一般的光芒,李世民那沉郁依旧的心终于是舒服了许多。
“承乾,这电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不仅没有难闻的气味,而且不晃眼睛。”
难得的与李承乾对坐在甘露殿中,李世民感慨的道。
“是啊!父皇!大唐一直都在变强,只不过我们以前还是太过张扬了,所以引起了波斯和大食的注意。这一次也算是一个警醒,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大唐还不够强。我想西进的计划可以停一停了,我们的力量应该多放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
点了点头,李承乾目光中闪烁出了一丝坚定道。
“敌人看不见的地方?咳咳咳你是指澳洲?”
不愧是父亲,只一回神便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正是!我大唐周边的耳目太多了,很多东西只要一出现便会弄得人尽皆知!就拿热气球来说,本来可以说是一种奇兵,但因为两大帝国早有准备,以密林当作了掩护所以才造成了这一次的无功而返!不然的话,我们又何至于输的那么凄惨?”
点了点头,李承乾道,“最主要的是,这一次我大唐阵亡的将士实在是太多了,大哥说澳洲大概有七百多万的土著,那么多人口,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倒也不失为一支战力,而且这只战力就算有所损伤咱们也不会太过心疼。”
“咳咳不错!以夷制夷,这个想法不错,正好西域已经无可图的余地,恪儿在赋闲之中,可以一试。不过,你以为多少人手合适?”
再次咳嗽了几声,李世民疲惫的问道。
“五万吧,再加上青雀的海军。如果那些人真的如同大哥所说那样都是以棍棒作为武器,也并不团结,那么这些人足够杀上一个来回了。”
沉吟了一会之后,李承乾道。
这倒不是他小气,不愿意给李恪更多的人手,实在是现如今大唐的兵力损耗过大,常备军连六十万都不到,分割太多出去的话,恐怕本土有失。
“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