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的后裔》第419章


她一怒之下,命人杀了那仆妇……
难道郭武竟然要为了总督府里的一个仆妇报仇?
千叶只觉荒诞可笑,她甚至有些懊恼,若是为了这个,她完全不必坦诚对付李无恒的事情?
千叶气极反笑:“郭武,在你眼中,我和孩子的命居然比不上一个仆妇吗?”
郭武咬牙切齿道:“你知道她是谁吗?”
千叶气道:“我管她是谁?我只知道她已经是一个死人!”
郭武狰狞道:“你杀死的人是阿丑师姐的娘,是我们的长辈!如今师姐生死未仆,我们却连她的母亲都保护不住……小楼最喜欢的人就是师姐,阿恒最敬重的人也是师姐,师傅最疼爱的同样是师姐,你却杀了她的母亲……如果师姐回来——”
郭武已经说不下去了,这一切错误都是因他而起,从一开始,他就不该任由这个心如蛇蝎的毒妇靠近自己,是他造成了这个悲惨的事实!
千叶终于明白了过来,一切都是因为一条在她看来毫无价值的人命。世事之荒唐可笑莫过于此,她若是知道杀死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仆妇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她一定会饶了对方的性命。
但世事之悲哀也在于此,没有如果,生命只有一次,已经发生的就不可能再挽回。
她忽然放声大笑起来:“既然如此,你动手吧!”
郭武的剑尖不停地颤抖着,却犹如挂着千斤重量一般,无法递进半分。
“武哥,让我来吧!”一个沙哑破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平静得听不出半点的情绪。
周围传来一阵骚动,布防的内卫竟然没有发现那个胖胖的少年出现,他们瞬间感觉到了深深的羞耻,自以为牢不可破的防线在这些少年人的面前完全形同虚设。
傅天楼缓缓上前,手握住了郭武的剑身,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千叶。
心肠坚韧如千叶瞧着对方的眼眸,也不禁为之一寒,她从未想过这个一团和气、满身酒气的胖子此刻会比一头魔兽还要可怕。
就在她以为对方下一刻就会动手的时候,却见傅天楼的手臂不可思议地扭曲起来,缠住了剑身,同时身体闪电倒退,如同巨锤一般击中了郭武。
郭武猝不及防之下,闷哼一声,倒飞出去,仰倒在地,一时间竟是再难起身。
千叶微微一怔,却发现那柄长剑已经落入了傅天楼的手中,对方赤红的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她强笑道:“总算有个明白事理的人!”
傅天楼冷笑道:“我不能让武哥杀你,他是北疆未来的守护者,我不能让你毁了他一辈子!三兄弟之中,最没本事的就是我,就算将来武哥心中有恨,就让他恨我吧!”他剑指着千叶,“我会杀死你,一定会杀了你!就算有朝一日,武哥和他的孩子恨我,我也会杀了你!”
说完,傅天楼垂下长剑,转身向着郭武走去。
千叶看着对方的背影,忽然道:“或许,你应该让你们的阿丑师姐自己动手!当然,如果她已经忘掉了昔日活命之恩的话!”
傅天楼霍然转身:“什么意思?”
千叶悠悠道:“难道她没有告诉你们?是谁将她从刘成城的魔爪之中救出的吗?如果不是我,她早已遍体鳞伤,被丢弃在帝都城的臭水沟里等死了!”
傅天楼面色骤变,他未曾想到还有这样的往事。如果真是这样,恩怨之间,师姐知道杀母仇人之后,只怕会更加痛不欲生。他神色变幻不定!
千叶冷笑一声:“所以,你走吧,去找你的师姐吧!如果我是你,这一生都不会带她回来——因为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会更好!”
傅天楼沉默了下来,抱着郭武大步离去。
内卫见危险已除,立即包围过来。
千叶沉声道:“放他们走!”
内卫不得不松开包围,眼睁睁地看着二人离去。
“你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一个缥缈的声音传入千叶的耳中。
“谁?!”千叶一惊,四下看去,除了内卫外,却空无一人。
“你应该感谢腹中的孩子,没有他,你早已经死了!记住,血债血偿,我会一直盯着你的!”缥缈的声音继续传入耳中,偏偏那些内卫却一无所觉,似乎只有她一人能够听到。
“阁下藏头缩尾,难道不知,这么做是与光明皇朝为敌吗?”千叶冷冷道。
“光明皇朝?哈哈哈哈……”那缥缈的声音忽然大笑起来,笑声渐远,越来越低,直到消失。
千叶眉头紧皱,又伫立片刻,再无声息。她确认对方已然离开,心中明了,此人一定就是那个杀死影卫的凶手,可是这人究竟会是谁呢?
忽然间,她腹痛难忍,竟如万千钢针刺过,闷哼一声跪倒在地……
………………………………
第四三三章 加冕
光明历七九九年元月十五日,文亲王叶重加冕称帝,登基为新一代的光明皇。
身为中兴之主,叶重受命于危难之时,崛起于多事之秋。北拒强虏,内平祸乱,短短半年时间,只手扭转乾坤,堪称千古一帝。
加冕之日,帝都城内冠盖如云,皇亲贵胄、满朝文武、以及十八行省封疆大吏云集于大朝会,山呼万岁、尽皆臣服。
其后新皇与重臣立足于皇城之巅,目睹虎狼之势穿城而过,车辚马萧,军容鼎盛。应邀观礼的绅士名流、帝都民众更血脉膨胀,无不对新皇的赫赫武功敬服崇拜。
新皇初立,有功之士皆得封赏。
罗金,任帝国国务大臣,总管帝国政务,为文臣之首,加封辅国公。
罗金历经两朝,却都位极人臣,这在光明皇朝八百年的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然而却自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帝国内忧外患,烽火连天。狼城、洛河行省、雍南镇、帝都城、西南、东南……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在厮杀战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最大的考验并非来自军队,而是源于凋敝的民生以及几近瘫痪的地方衙门。
战争就是一个资源迅速集聚并消耗的过程,一旦开战,兵马粮秣的消耗动辄以千万计。然而,罗金却能以仅仅数省之力,维持庞大军队的后勤补给,辗转千里,粮草不绝于道,最重要的是,没有激起任何民变。
正是这个原因,帝国核心腹地在战后虽然打成了烂摊子,却迅速地开始恢复重建,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人心未散。
大朝会上,光明皇看着两鬓斑白的国务大臣罗金,对着众臣感慨道:“治世抚民,罗卿当世第一,朕亦不如远之!”
罗金双目噙泪,拜谢道:“若无陛下相救,臣现在不过是牢中枯骨;若无陛下提携,臣已辜负胸中所学;若无陛下点醒,臣之名节依然是……一介佞臣。臣之一切,皆陛下所予,臣必殚精竭虑,为陛下效死!”
这位坎坷起伏的老臣在经历生死荣辱之后,更显通达。他自承昔日名节有亏,反倒令人更加钦佩!
除罗金之外,新皇对军方同样不吝厚赏。
曹秋,上将衔,任中央军总督,统五十万兵马,主管京畿及腹地六省军事。由于曹秋正在西南剿灭叛军余孽,并未出现在大朝会上,但是这位老将在新朝之中,堪称伯鲁之后的军方第一人。
蒙顿,上将衔,任北疆军总督,统三十万兵马,主管北疆四省军政要务。同样,由于西北暮光入侵,又有死灵的威胁,也没有能够参加大朝会。对于这个封赏和任命,没有人提出异议。除了赫赫战功之外,所有人都明白,北疆总督一职,北疆人只会接受出身北疆的将领。
就连伯鲁这样根基深厚的帝国名将到了北疆,一样只会被孤立,在短暂担任北疆总督期间,伯鲁的军令甚至出不了狼城,由此可见那些北疆佬的排外。
北疆总督一职没戏,西南和东南总督之位却还空悬着,不少自诩拥立之功的重将都想争取一下,可惜,他们的算盘全都落空的。
在大朝会上,正式取缔东南和西南军区,不再设总督一职,东南西南八个行省,每个行省设兵马统领一名,中将衔,兵马统领只管行省军事,不得干涉地方政务。至此,南方各行省军政完全分离。
曾经与国同休,风风雨雨八百年的两大藩镇彻底沦为了历史。
东南仇氏宗亲全部迁入帝都城,当然,由于仇氏在皇权之战的牺牲和奉献,新皇给予了极其丰厚的奖赏,只是再多的封赏也无法弥盖帝室山下的仇府的悲戚。失去了东南,失去了自己的军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