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运人革命根据地。
到3月中旬末,通过侦察了解到的敌人兵力部署是:蒋光鼐、蔡廷锴的第19路军(蒋未到前线,由蔡代)60师和61师到兴国,另外准备新拼凑的第78师,在吉安筹建中,12师34旅和61师1个团留守赣州后方。王金钰的第5路军5个师,第28师公秉藩、第47师王金钰(兼)、第43师郭华宗、第54师郝梦龄,进到吉安、吉水、永丰一带,其后方有罗霖的第77师,分布在泰和及吉安西至安福之间地区,担任守备和“清剿”。孙连仲的第26路军两个师,第25师孙兼,进至宜黄,第27师高树勋进至乐安地区,其后方以骑兵第4师分布在宜黄、抚州、樟树地区,担任维护后方交通。朱绍良的第6路军3个师,第5师胡祖玉(4个团)、第8师毛炳WWW.KANSHUBA.ORG、第24师许克祥进至南丰及其附近地区,其后方由分布于南丰、南城、黎川地区的新编第13师维护,第56师刘和鼎仍在福建建宁(一说集结于安远,拟向建宁前进中),尚未进入江西。这样,从赣江一直延伸到福建建宁,构成了一条八百里长没有完全连接的弧形阵线。此外,在福建还有新编第4旅出宁化,新2师2旅出连城、汀州,第49师张贞部出上杭、武平。在广东,则有第62师出蕉岭。南昌行营直辖的第52师,分布在江西清江、新干、峡江到阜田一带。蒋介石虽经一次失败,但还是看不起红军,又因新军阀之间矛盾尖锐,他还舍不得拿出、一时也拿不出自己的嫡系部队来打。所以,这次“围剿”的军队仍然全是杂牌军。其中以蒋、蔡的19路军(广东军队)、孙连仲的26路军(西北军)和朱绍良的6路军为最强或较强,其余较弱。王金钰的第5路军,师数最多,但从北方新到,表现恐惧。这些反动军队离开南昌很快,进人苏区后前进却很慢。一进入苏区边境,就到处做工事,步步为营,不但稳扎稳进,而且徘徊不安,害怕前进。
在查明敌军部署第二次“围剿”的基本情况后,我军立即进入反“围剿”的准备阶段,这篇文章仍然是毛泽东领导做的。
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毛泽东回小布开会总结经验,部署红军乘胜转人进攻,向乐安、永丰、宜黄、南丰、建宁、黎川、宁化一线以南以西地区发展,摧毁了一批地主武装盘蹈的土围子,扩大了拥有数十万群众的新解放区,对巩固和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很大的作用。待敌军第二次“围剿”即将开始,红一方面军总部于1931年3月20日下令红军主力与敌脱离接触,由根据地北沿向南移动,即由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南移到广昌、壬田(瑞金城北)、宁都地区。并派出部队到兴国周围,监视袭扰敌第19路军。由广西左、右江转战千里的红7军,这时也到达湘赣边根据地和上 饶、崇义地区,参加整顿并筹款、训练。
3月20日,红军总部政治部下达了由毛泽东签署的第二次反“围剿”政治动员令,并先后颁发了宣传提纲、口号等。各军召开了政治工作会议,同驻地群众一起开了誓师大会,各师召开了士兵大会。各军、师先后召开了参谋会议、“副官”会议(当时红军中尚保留有“副官”这一职务)、军医会议等,总结经验,研究改善各项作战保障工作,主要是:战时参谋工作、大行李指挥、给养、战俘的收容和清理(包括清理和争取医务人员和无线电技术人员)、战利品特别是药品的搜集、处置和保管等,也讨论和布置了战前练兵。
在地方上,各级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都广泛地进行了政治动员,讨论支持战争的意义,提高胜利信心。与此同时,加强参战的组织工作,进行坚壁清野,组织慰问团,成立担架队、运输队、交通队、向导队、宣传队(写对敌军士兵宣传的标语传单)和俘虏收容所。在毛泽东的关怀和指导下,红一方面军还召开了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工作会议,讨论和规定了地方武装的任务、编制、训练和战术等等。为了统一指挥全区(包括赣江两岸)的游击战争,建立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指挥部,划分了 10个游击区,并区分了他们的作战方向和任务,要求各区以独立师、团、营为骨干,领导赤卫军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毛泽东还在百忙中指示司令部草拟了一个关于游击战争的通令,提出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和盲敌等十项办法。通令是郭化若起草的,朱云卿做了修改,毛泽东审阅并修改后于3月7日发出。
第二次反“围剿”的准备工作,比第一次做得更充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震动了全国。苏区军民一片欢腾,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已为广大军民所理解和接受;红军将士对击退敌人新的“围剿”信心百倍;根据地广大群众摩拳擦掌,积极准备打破敌人的下一次“围剿”;地方武装对封锁消息、袭扰敌人已经有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地方党政机关对坚壁清野、支援战争,也组织得更好,办法更多。在敌人方面,由于第一次“围剿”的惨败,特别是张辉瓒率领的第18师(欠一个旅留东固未来)被我全歼于龙冈,张被俘,后被受他蹂躏的东固人民处决,张的人头,被放在木板上,顺赣江漂流到南昌;谭道源的第50师又遭到我军歼灭性打击,敌军士气低落,军心恐慌,其高级将领莫不个个惊心,人人丧胆。听到红军,就谈虎色变;窜进苏区,就草木皆兵。一军团业余宣传队(后为战士剧社)编了京剧清唱《鲁胖子哭头》,描绘了当时敌人军心恐慌的状态。鲁胖子是指“剿匪”军总司令鲁涤平,“哭头”是指他见到张辉瓒的人头后痛哭失声,唱词是:“哭一声张贤弟我的宿将,战兢兢听那探马报丧;那一日出征宴美酒酣畅,举杯盏祝贤弟师振旗扬;盼只盼捷报传邀功请赏,怎料得初开战败溃龙冈;那红军可长得三头六臂,竟将我精锐师一扫而光;想当年张弟威武豪壮,今日里竟落得如此下场;且止住哭丧泪垂首思量,不由我一阵阵胆颤心慌;怕只怕那红军不同凡响,说不定哪一日进逼南昌;悲只悲我这班虾兵蟹将,不知道又该谁去见阎王;叹只叹这残局如何收场,南京城老头子又要骂娘。”
1。毛泽东力排众议
但是,第二次反“围剿”也有困难的一面,除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外,就是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
1931年1月7日,扩大的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向忠发代表中央做了报告,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米夫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受到米夫器重的王明,以“执行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为旗号,抛出了《两条路线》的小册子,提出了比立三路线还要“左”的冒险主义纲领。会上虽然选举了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主席,但实际领导权落在得到米夫支持的王明手里。王明之流,早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时就诬蔑党中央理论水平太低,说将来中国革命只有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学生回去领导。这时,实现了他们的“预言”。他们大搞宗派,突击提拔,安插亲信。
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开始在各地贯彻。中共中央派遣许多中央代表或“新的领导干部”到全国各地去,对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地方党组织进行“改造”。当时派往中央苏区传达四中全会的代表是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
在“四中全会”代表团尚未进到江西中央苏区前,“四中全会”的一部分文件已经送到。由项英主持召开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于1931年3月18日起,开了四天。红一方面军各军军长、政委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在中央苏区贯彻王明冒险主义路线的序幕。会上有人在讨论反“围剿”战略问题时提出“跑” 的主张。认为敌我力量对比相差太远,无法对抗。毛泽东反对离开根据地,主张就地打仗。讨论未形成决议。
4月中旬,“四中全会”代表团来到中央苏区。他们不满意“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的传达和讨论,又于4月17日在宁都青圹召开中央局会议,虽然时间相隔快一个月了,但会议仍称是“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只开了一天,着重传达“四中全会”精神和讨论“四中全会”对形势的估计,通过了若干决议。这次会议的决议,虽然也不得不承认“汀州会议
小说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作者:樊昊】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著;主编过《国防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战史丛书《共和国军队50年丛书》等;拟定出版有《巍峨长城》等著作。目录引言01、毛泽东到蛟
-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 毛泽东家史篇 自序(1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专家。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最初也没有写这部书的打算。萌发撰写此书的念头,与本人从事编辑工作有关。因此可以说,如果本人不从事编辑工作,便不会撰写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讲呢?话必须从1982年说起 1982年,我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经常要处理
- 最新章:第45章
-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 小说排行榜/top.aspx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作者:佚名 世人常以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第一次见面,本文却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场面…一 毛泽东挥泪别妻赴粤 1923年岁末的广州 一位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长袍、足蹬一双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现在街头 头发长而密,眉毛却稀疏,一双
- 最新章:第6章
- 毛泽东传
- 《毛泽东传》作者:佚名第01节出乡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
- 最新章:第201章
- 毛泽东诗词集
- ,毛泽东诗词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
- 最新章:第3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还清白于毛泽东
- —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作者:张宏志概论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不是什么人轰起来的,而是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随着客观的历史进程而自觉地迸发和组织起来的,它形成了人们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潮流。那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劫匪盗贼;没有卖淫嫖娼:没
- 最新章:第33章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