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秉藩)位高安;总预备队第8师(毛炳kanshuba。org:看书吧)位南昌。湖南军阀何键令第19师进驻袁州,配合鲁涤平行动。鲁涤平于11月5日向所部 下达了第一次总攻令(即第一期作战计划),企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清江至分宜一带。11月7日至10日,敌各路进至罗坊、新余、分宜、清江等地,此时我军早已渡江东去,致使敌人第一次扑空。
红军东渡赣江后,立即紧张地抓紧时间打土豪筹款。总前委又召开了会议,研究退却终点问题。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初次转入运动战,务须更为慎重,有充分把握才打,退到边沿区不如退到中心区,条件更为有利。但仍分两步走’使部队得到休息不至于疲劳过度。11月中旬我军从赣江以东的新干、崇仁、南城、吉水、南丰之间地区和赣江以西的路口、油田地区,实行第二次大踏步战略后退,逐次向苏区中部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待机破敌。并派红12军军长罗炳辉率红35师伪装红军主力迷惑敌人,诱敌深入。
敌鲁涤平发觉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后,恐我军夺取樟树镇、临川,急忙改变部署,下令第3纵队继续在赣江西岸“进剿”,第1、2纵队于11月10日至12日渡过赣江,向东尾追红军,寻红军主力决战。11月16日,敌武汉行营又下达了“二期会剿”总命令,在吉安至南丰之间战略展开,企图歼灭红军于吉安、吉水、宜黄一带。11月18曰 至20日,敌第3纵队公秉藩、罗霖两师进占吉安,继占安福、泰和;第1纵队张辉瓒和第2纵队谭道源两师进占永丰、吉水;许克祥进占乐安、宜黄;总预备队毛炳文师之一个旅由抚州进驻崇仁。但红军主力早已向苏区中部战略退却,使得敌人第二次扑空。
12月1日,我军以红20军分散在富田、东固、龙冈地区活动,迷惑敌人,主力秘密转移至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隐蔽集中。7日,发生了“富田事变”,由于肃反扩大化引起内部矛盾激化,红20军少数领导人将部队拉到了赣江以西。红军主力为避免暴露,于15日移至平田、砍柴冈、安福圩地区隐蔽集中。然后抓紧时间休整、训练,并将第22军缩编为第64师。
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召开国民党高级官员会议,亲自部署对我中央苏区的“围剿”。蒋介石认为,赣南为红军主力所在地,“此股一经扑灭,其余自易解决”。他一面急电第19路军等迅速人赣参战,一面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鲁涤平为行营主任,指挥在赣各军进剿。由于敌人误将我在东固一带担负“诱敌”任务的红35师当作红军主力,12月7日,鲁涤平颁发了企图围歼我军于东固的作战计划。12月16日,各路敌军“以捣破东固匪巢,肃清各股匪为目的”,开始向苏区中心地区进攻。敌在两次扑空之后,以为我军不战逃跑,更加放胆进逼,公秉藩、张辉瓒两师前进尤速。19日,公师攻至东固附近之九寸岭,我红35师凭险抵抗一阵,给敌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出战斗,将东固山区让给了敌人。公秉藩进占东固,欣喜万状,得意忘形。因其与张辉璜素有不睦,进占东固后,没有向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发报,而是直接向蒋介石报捷。蒋介石以为“匪巢”巳克,“特赏洋万元”,嘉奖“战绩颇著”的公秉藩,并将其新编第5师番号改为“正牌国军”第28师编制以“鼓励之”。当日,与公秉藩师夹九寸岭前进的张辉瓒率部攻至东固附近的火风坑、九斗湾、上下坊等处,因不知公秉藩已占东固,20日晨即倾全部兵力猛攻东固。公秉藩以为红军进行反攻,亦拼死抵抗。大雾漫天,两师激战四小时,听到双方号音后才知自家人打了自家人。事后,公秉藩认为张辉瓒负气与他争功,便赌气带领部队退到富田,张师留在东固。其时,我军主力已退到苏区后部,敌人进占东固,实为第三次扑空。
2。敌疲我打
敌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第三次扑空后,士气异常低落,内部矛盾重重,许多弱点暴露无遗。首先,敌军因深入我根据地,变成了瞎子、聋子,对我军情况一无所知,找不到我军主力,而且处处遭群众武装的伏击,搞得疲惫不堪。同时,由于苏区人民坚壁清野,敌军给养严重缺乏。其次,敌军兵力也异常分散。最西头是罗霖的77师在吉安,隔在赣江之西。最东头是刘和鼎的56师在福建之建宁,不一定入赣。两头相距八百里。这八百里的中间,敌军分两大路:右路军是张辉瓒的18师、谭道源的50师和公秉藩的28师共3个师;左路军是朱绍良指挥的毛炳文的第8师和许克祥的第24师共2个师。敌第19路军之60师进到万安,61师则进到泰和。在我军集结地北面的敌军,实际上只有3个师分占3处:西边张师进占我东固、南垄,公师在它后面的富田;中间谭师进到源头;东边许师进到洛口,毛师进到广昌,其先头进到头陂。
为了适时转入反攻,我军于12月21日到达黄陂、麻田地区集 中,隐蔽待机。派第12军之第35师在兴国东北约溪地区监视和迷 惑敌人,将敌之注意力吸引向西。总前委还在黄陂召开了军长以上 干部和地方党政负责人会议(称“黄陂会议”〕,具体研究了粉碎敌人 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的作战计划。中央关于批评立三“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的文件也传到苏区,使红二方面军的思想更加统一。会上,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敌方我方的形势,指出粉碎敌人“围 剿”的“八个大胜利条件”。会后,苏区军民投人了紧张的反攻和粉 碎“围剿”准备工作。
我军经过集中整训和深人的思想动员,军政素质都有提高。同时战区的地形基本上是山地,交通不便,敌军左右联络和后方补给困难。我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群众多巳组织起来,封锁消息,掩护和支援红军作战,并有若干地方独立团能配合作战。总前委在小布召开了军民誓师大会,毛泽东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这是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在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做了富有说服力和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详细说明了我军反“围剿”的有利条件,也反复说明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
怎么打呢?毛泽东考虑到:正面三处敌军中,张、谭是“围剿”的主力军,如果打掉了张、谭,就把敌军“八百里连营”切断,使之成为 远距离之两群,敌人的“围剿”就打破了。从兵力上讲,张、谭两师各约14,000人,我则有3万多炫、13个团的兵力,一次打它1个师,兵力数量上占优势,有把握。如先打毛、许,则因:第一,地区居民条件不够好;第二,打了以后再向西,则张、谭、公三师,势必靠拢集中,不 易取胜,全战役不易解决。因此决定先打张辉瓒或谭道源部。
为了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最好是歼灭敌人于运动中。这里还有一个慎重对待初战的问题。许多资产阶级军事家都主张慎重初战,毛泽东改造和发展了旧的军事学,主张没有准备好不打,没有把握不打。要怎样才算有把握呢?主要是造成敌人的错觉,促使敌人兵力分散、离开工事,调动敌人进人于我有利的地形上来,争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12月24日,我们在黄陂得到情报,谭道源大肆拉夫,准备出发,向小布前进,这是个好机会。小布地形有利于设伏。方面军当即于25日拂晓前轻装向北前进,在小布埋伏。严格规定:白天不许煮饭,前线指挥员都不许带马,以求隐蔽和静肃。可是我军从早晨等到黄昏,等了一整天,敌人没有来,当晚撤回黄陂。第二天半夜又去,从拂晓一直等到天黑,仍未见敌人,只好再次忍耐撤回。这时候,有些怪话出来了。有的人不懂得在反攻中必须慎重初战,尤其是第一次反“围剿”更为重要。初战必须打胜。必须在敌情、地形、群众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毛泽东就是这样坚持慎重的态度,耐心等待着。机会总是有的,不可率尔应战。后来在歼灭了谭道源一部后,在清查敌 军作战文件中,查明谭师确曾下令向小布前进。经询问俘虏,才弄清了谭道源全师原已经集合好队伍,准备向小布前进,其先头部队并巳出发,但因有一个反革命分子从苏区内部逃跑出去告密,说小布埋伏了许多红军,谭怕得要死,立即下令停止出发,并把已?
小说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作者:樊昊】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著;主编过《国防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战史丛书《共和国军队50年丛书》等;拟定出版有《巍峨长城》等著作。目录引言01、毛泽东到蛟
-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 毛泽东家史篇 自序(1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专家。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最初也没有写这部书的打算。萌发撰写此书的念头,与本人从事编辑工作有关。因此可以说,如果本人不从事编辑工作,便不会撰写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讲呢?话必须从1982年说起 1982年,我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经常要处理
- 最新章:第45章
-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 小说排行榜/top.aspx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作者:佚名 世人常以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第一次见面,本文却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场面…一 毛泽东挥泪别妻赴粤 1923年岁末的广州 一位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长袍、足蹬一双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现在街头 头发长而密,眉毛却稀疏,一双
- 最新章:第6章
- 毛泽东传
- 《毛泽东传》作者:佚名第01节出乡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
- 最新章:第201章
- 毛泽东诗词集
- ,毛泽东诗词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
- 最新章:第3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还清白于毛泽东
- —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作者:张宏志概论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不是什么人轰起来的,而是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随着客观的历史进程而自觉地迸发和组织起来的,它形成了人们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潮流。那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劫匪盗贼;没有卖淫嫖娼:没
- 最新章:第33章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