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少年康熙》-少年康熙-第87章


笔,仿佛文字上有很大长进似的。.也许这半年闲官当得他长了学问?索额图一向瞧不起苏克萨哈,但面对已经失势的人,总不免觉得可怜;何况他是父辈,还有辅臣的名位,自己还有过扶他一把的设想.人家又是专来吊唁.所以格外殷勤,陪同他在灵堂指看挽联。至于什么时候又起了别的念头,连索额图自己也说不清.
挽联很多,楷、隶、行、草各种字体,长联短联各种内容,或沉痛、或哀伤、或精巧、或简朴,琳琅满日,目不暇给。当然,绝大多数出自汉官之手,能作对联、能泼墨书写的满官,此时还寥若晨星,百无一二。
索额图指着东墙上首一副行草挽联,“苏伯伯请看.这是吏部尚书杜立德所赠”:
565
能任天下不以兵车
伊尹似之,治亦进乱亦进管仲之力,如其仁胜其仁
苏克萨哈能看懂杜立德以索尼比伊尹管仲,别的就不大明自。 ’口接着,他又按索额图的指引顺序看厂许多挽联。索额图不时讲解一两句,常常点着联文的精髓。
这是左都御史王熙的:
父忠而子果孝身贵而后有闻
这是内弘文院大学士李蔚的:
披帷无术回生掷笔微闻太,急
最痛离魂心不死;已知有药国难医。
苏克萨哈听着索额图的解释,心想:" ‘国难医’了指的什
么?国手难医索公之病?国家已得难医之病?这里是内院大学十魏裔介的大笔:
大云不出山朝露庸非福
天下苍生饮其泽:世间群盗况如毛.
“大云”.白然是赞颂索公;“朝露”,是什么意思?有所指还是无所指?是不是说,世间盗贼如毛,就是因这非福的“朝566
露”! ( !1 起?
这一笔潇洒
苏克萨哈紧张地思索着。
一飞舞的草书,确是出自礼部尚书龚鼎享之手:
可为净友死:吾见其人时。
可为译臣,当此主少国疑,独。 借斯人憔悴
吾闻其语,太.息风萧雨晦,更万! 便坐雅谈
苏克萨哈不禁国疑”,这话说得才
一愣:龚鼎草是在挽索尼还是在自挽?”主少
‘是太露骨、太大胆了吗了· · ,… 不容他多想.
索额图又指给他看那副书写得恭恭正正的内国史院侍读学士熊赐履的挽联:
善战不败,善败不亡,疏论廷净动关至计;主! 比臣辱,主辱臣死,皇天后土式鉴精忠。
苏克萨哈触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凛凛大字,心里一阵发慌。面对这最高的又是最基本的为臣道德,他内疚不
安。索额图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苏克萨哈的表情副挽联下面。这是洒金雪浪纸写就的大副挽联
又把他领到一一个一个粗豪
丰满的尺径颜体大字非常醒目,内容也别具一种质朴风格:
以只身障狂澜,未及成功身先琐;行百里半九十,完公遗志益知难。
苏克萨哈奏近去看下款,不由得倒退了两步口此联竟是安567
亲王岳乐所题!他略一沉吟.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口吻说:“难道,工爷他,与索公.有什么计议丫· 一”
索额图盯着苏克萨哈:“苏伯伯,‘主少国疑’; ’主辱臣死’,这些词句用得不是很确切的吗?"
苏克萨哈半晌不作声,低着头,背了一手,来回踱了几步,终于抬头,很不自然地笑道:" ‘我一也想到一副挽联,哀挽令尊。”索额图诧异地看着他,猜想他不知从哪里抄来两句应景.n 里还是很客气地说:“多谢苏伯伯厚意。”
苏克萨哈道:“我写不好,念给你听吧!只有十二个字:狂歌以当哭,众醉何必独醒?”说话间,他脸上是一副可怜的、软弱到无可奈何的微笑。
索额图见惯了他以往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神态,眼下这个消瘦的老头子,简直是另一个人了他逼进一层:“苏伯伯,你看不出吗?我阿玛一去世,苏伯伯的处境可就· · ,… 小侄深为伯父担优,那并不是一个能容人的谦谦君子。”
苏克萨哈肩膀轻轻一哆嗦.避开索额图锐利的吕光,长叹一声,低低念了一句戏里的唱词:" ‘船到江心补漏迟.晚了
索额图眼里终于掩饰不住地透出鄙夷,说:" ‘兔子急了也咬人,难道坐以待毙?"
苏克萨哈眼睛突然一亮.瞪着索额图:“贤侄,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要我… … ”
“没什么,小侄不过是为苏伯伯着想。”索额图不敢对苏克萨哈深信,很快截住他的话头." ’小侄能让苏伯伯怎么样呢?小侄只是想起阿玛常常引用唐太宗的一句话,这话怕也是从蛮子书上摘来的· · 一”
568
“什么话?"
索额图望定苏克萨哈的瞳仁,缓缓的、低声的.却是一字一句地说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苏克萨哈似乎打了个寒噪,脸上一片奇怪的(炫)畏(书)惧(网)、迟疑乃至茫茫然的神色,使他更显得苍老、可怜。直到索额图送他出了大门.他都没有从这种心境中解脱出来。这让索额图百思不得其解,当年那么飞扬跋息、又那么精明能干的苏克萨哈,一旦失势,怎么就变成这样的软骨头?简直不堪一击。他对苏克萨哈离去的方向看了许久,认定自己白费了心思、白费了口舌。索额图分明小看了苏克萨哈的胆量。第二天,苏克萨哈就响应了索尼的遗疏,明疏上奏,恳请皇上亲政,打破了朝廷紧张的僵局,冲开了这严酷的寂静。他只得这样冒险,不然也是没有出路。这是他为改变自己命运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一搏。苏克萨哈奏请皇上亲政的本章一经公布,鳌拜和遏必隆就被将了一军。遏必隆向来软弱怕事,赶紧跟着奏请亲政。鳌拜不得已,只好也上了请皇上亲政的奏本。
不料,远在桂林掌定南王事的孔四贞格格请亲政的奏本同时到达朝廷。若推算起拟奏的时间,比辅臣们还早了半个月。跟着,势大权重的三位藩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和他们在朝中的儿子们,出一同上奏请皇上亲政口
有了辅臣和四藩的榜样,朝中的三院六部满汉大臣减少了疑虑,联合会衔上奏请皇上亲政。之后,王公贵族、八旗都统副都统也都表示了同样的愿望。
奏请皇上亲政的呼声,就这么一浪推一浪,达到了高潮。七月初三,皇上下旨曰:“脱年尚幼冲,天下事务繁殷,未569
能料理,欲再侯数年。 辅政臣屡行陈奏,联再三未允。,辅臣等奏云:‘世祖章皇帝亦于十四岁亲政.今主_! 年德相符,天一「事务总揽裕如。’恳切奏请二联乃率辅臣往奏太皇太后,太皇太后i 俞以帝尚幼冲,如尔等俱谢政,大下事何能独理?缓一二年再奏。辅臣等复奏:‘主I …… -躬亲万机,臣等仍行佐理。’太皇太后谕允择吉亲政。其吉期,礼部选择以闻。”
由上谕中,人们看到,皇上和太皇太后何等谦逊,辅政大巨又多么忠心耿耿啊:
礼部选择的吉期,是七月初七日。
只有四天准备时间。朝廷}几上下下一派紧张的忙碌二


第一缕曙光从东方透出,古老的帝都仿佛还在沉睡。而紫禁城内外却已人头攒动,千万人瞩目的亲政大典.即将开始。天安门外金水桥南,早早地聚集了成百人的听诏队伍,他们都是京师各城倍受礼敬的首老士绅;天安门城楼! ,宜诏台和金凤朵云都已设置齐备,奉命宣诏的宫员们全套朝服.恭立候命。
由天安门进端门、而午门,如平日三大节和大朝一般,隔不远便有一对武士夹御道而立,很是威严肃穆。
午门外,大格,玉格、大马辈小马辈已经一字排开,四匹开路象、四匹驮宝瓶象,正移动着它们柱石般的腿,把小山似的身体乖乖地摆成左右分列的队形。格与象的旁边肃立着数百名校尉,仿佛山丘脚下排列了整齐的红石块:但是和祟高雄伟的午门相比.大格与大象,又都如孩子手中的泥老鼠竹风车570
了。
三千多人组成的大驾卤簿,陈列在太和殿前。在曙色中闪出金光和银光的,是斧、械、瓜、戟等五百多件金银器具;在晨风中‘.啪啦啦”发响,五彩缤纷耀得人难睁眼的,是绣着龙凤云霞花卉的伞、盖、扇、旗、森,天_! :的彩霞也不能与之比美:这绚丽威武的仪仗,排列得如此整齐,旗、意、播、幢随着风势全都向南飞扬.极为壮观。
太和门内东西格下,陈列着由云锣、方响、管子、仗鼓等乐器组成的丹陛大乐;太和殿的东西檐下陈列着由编钟、编磐、琴、瑟、箫、笙等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教坊司的乐工肃立在侧等候。
顶翎辉煌、朝服鲜明的人流,分作几路,源源不断地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