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首长》第258章


别说有三十亿,就算有二十亿,先解决一部分,集资款在五千元以下的,优先解
决,至少让民众看到市委市政府确实是在解决此事,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稳定应
该不会有问题。此外,这件事,市委不能关起门来办,得增加透明度。第一,发
布公告,所有在案件审查期间取走的资金,必须退还。逾期不退的,将张榜公布
并且给予行政处分,严重的,将给予更为严厉的处理。第二,召开镇以上领导干
部会议,说明市委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划块负责,责任到人。哪一块闹事,其主
要负责人,就地免职。第三,整个案件处理过程中,与民众相关的财务,一律张
榜公布,不搞任何暗箱操作,让民众看到,市委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面,严格公平。姚营建说,方法当然好。可我忧虑的是,市委根本形成不了这样的决议。
唐小舟明白了。姚营建虽说是市委书记,可市委书记的权力,并非绝对权力
,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共产党所设计的这种权力结构,恰恰是一个有效制
约的结构,只要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制约作用,就算是一号首长,若
想做到一手遮天,说一不二,也是不可能的。当初,赵德良到江南省的时候,迟
迟不见动作,即使是现在,他的动作也并不是非常大,恰恰说明,他深谙权力的
奥妙,在没有取得足够话语权的时候,任何行动,都可能受到这个制约机制的束
缚,甚至寸步难行。我们常常谈民主集中制,其实这种制约机制,才是民主集中
制的精髓所在。姚营建的麻烦恰恰在于,他来麻阳的时间并不长,希望通过掀起
一场风暴,掌握麻阳的权力。而实际上,他并没有很好运用这个制约机制,或者
说,他对这个制约机制的理解非常片面,这个机制,便对他形成了巨大阻力。
唐小舟说,如果是这样,那你只有一种办法,向省里说明情况,请求省里派
一个工作组下来。
唐小舟心里也清廷,这是一个嫂主意。省里派工作组,那就表明,省里对麻
阳市是否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已经失去信任,对于麻阳市班子成员,可算是一
个集体污点。这样的污点,是可能影响提拔的。事情真的发生,麻阳市现班子成
员,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定会迁怒于姚营建,将来,姚营建若想取得这个班子的
支持,难度更大。可姚营建能有更好的办法吗?事态不能控制,将来他就得承担
责任。相反,他如果和班子成员搞不好团结,最多也就是易地做官,责任要小得
多。
姚营建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对唐小舟说,赵书记明天回雍州?
唐小舟说,是的。明天早晨的火车。
姚营建说,你能不能跟赵书记通一下气,我希望当面向赵书记汇报这件事。
唐小舟说,好的,我帮你办这件事。
下一篇:第068章?
唐小舟在省委门口和冯彪会合时,冯彪并没有等,立即启动了汽车。这似乎
说明,余开鸿不再亲自去车站接赵德良。
余开鸿不去接站的情况极少出现,唐小舟当了几年秘书,每个月,都要进出
火车站好几次,每次进出也都是因为同一件事,接送或者陪同赵德良。到了一定
级别的领导干部,通常都不乘飞机,大概是考虑到安全因素。
赵德良进出雍州火车站十分频繁,余开鸿接送也十分恭敬。在唐小舟的印象
中,余开鸿似乎没有过缺席记录。赵德良曾经有几次表示,希望秘书长不要再到
车站来接,余开鸿当面答应,下次依然故我。余开鸿并不仅仅对赵德良如此,他
所服务的前两任省委书记,也都享受同样的待遇。据说,哀百鸣离开雍州的时候
,就是余开鸿亲自去送的。
而今天,余开鸿没来,这有点奇怪。整个江南省都在传说,赵德良想让余开
鸿到人大去,这样的传言,想必余开鸿也知道吧。到人大去当副主任,级别仍然
是副省,可毕竟不再是省委常委,实权没有了。余开鸿是不是迁怒赵德良,所以
不去接他了?
仔细想一想,愤怒是可以想见的,但做得如此明显,恐怕不是余开鸿的性格
。下级服从上级,早已经远远不是组织原则这么简单,而是官场铁则。尊重官场
铁则,你最多就是日子不太好过,即使心怀怨愤,郁郁寡欢,可你还有相当的级
别,还有足够的权力,甚至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违背了官场铁则,哪怕不是死
路一条,也和死路差不多。这就和足球比赛一样,严重犯规的,肯定被罚下场,
这没有什么理由好讲。
如果余开鸿不是以这种方式表示他的愤港,那么,就真如有些人说的那样,
他去北京活动了。想一想也是,活动有用吗?如果有用,他也不需要连续当了三
任省委秘书长,却始终未向前挪半步吧。
列车有些晚点,接到赵德良时,接近八点了。
看到赵德良的那一瞬间,唐小舟有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难
怪秘书都能得到很好的安排,人和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是有感情的。这种特殊的
感情,在伯乐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中国官场,最大的一个群体,
是官二代,排在第二的,大概就是秘书出身的官员了,前者得益于先秦时代臻于
成熟的世袭机制,后者得益于先秦后期兴起的伯乐机制。
和赵德良一起吃早餐,赵德良问,你父亲的身体怎么样?
唐小舟说,谢谢赵书记关心,现在基本稳定了。唐小舟想,赵书记需要关心
的事太多了,全是公事大事,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关心自己父亲这种事?随口问一句,只不过客气而已。他随口答了这么一句,便不再往下说。
没想到,赵德良竟然说,人老了,骨质疏松,易裂易碎,大意不得。
唐小舟说,是非常麻烦,好在我兄弟姐妹比较多,有他们照顾,我可以放心
工作。
吃过早餐,两人一起去办公室。因为搬了新办公楼,上班没那么方便了,赵
德良必须乘车。新省委在市郊,距离较远,路途有足够时间,赵德良果然问起了
他最关心的一些事。
赵德良问,陵峒的情况怎么样?
唐小舟看了看正全神贯注驾车的冯彪,说,我在陵明只住了两个晚上就回来
了。
赵德良显得有些吃惊,问道,为什么?
唐小舟说,县委县政府太热情了,整天被一帮人围着,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东
西,所以,我就回来了。
赵德良问,另外那些人呢?
唐小舟说,我走的时候,那些人还留在陵明。我私下里找了几个人,但愿这
几个人能够找到点有用的东西。
赵德良又转了一个话题,问,麻阳的情况怎么样?
唐小舟清廷,麻阳的情况,肯定有人汇报给赵德良了,不需要自己多费口舌
,他说,收获不小。
赵德良问,收获?说说看,你都收获了什么?
唐小舟说,一句话,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结果错误的比率极大。
唐小舟以为赵德良会接着问自己点什么,但他什么都没说。
赵德良是第一次到新办公室,唐小舟领着他过去。一处搬家的事,是由杨卫
新和韦成鸥负责,唐小舟没有擂手。赵德良的办公室很气派,比原办公室大至少
三倍,办公区和会客区分开,会客区里,还有一个小型会议室。赵德良看了之后
就感叹,说,到底是新办公楼。
唐小舟估计赵德良要好好巡视一下自己的新办公室,便退出来,替他泡了茶
又仔细地看了看送到办公室里的一些文件。其中竟然有一封举报信,举报池仁
纲在陵桐期间漂倡。唐小舟暗吃一惊,仔细看信,里面有照片,和一个年轻女人
抱在一起,两人都没有穿衣服。女人背对着摄像机,池仁纲的相貌非常清晰。是
几张视频截图,彩色打印。唐小舟想,池仁纲大概是被人暗算了,不然,怎么可
能拍下视频录像?这人也太容易得意忘形了,他以为自己的秘书长铁板打打,却不知道膛螂捕蝉黄雀在后呀。同时,唐小舟吓出一身冷汗,幸好自己的定力还过
得去,否则,这封信举报的,可能就是两个人。
再次进入赵德良的办公室,唐小舟便将一堆文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过了一
个长假,文件堆了厚厚一挥。赵德良看了一眼这些文件,问,有急件吗?
唐小舟说,特别急的没有,不过有一封举报信,举报池仁纲同志在陵桐漂婿
赵德良盯着唐小舟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