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水里拼命挣扎的蜀军却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登时成了活靶子。一排排羽箭带起刺耳的尖啸俯冲而下,溅起一蓬又一蓬血雾,凄厉的惨叫响成一片,被河风一送,沿着渭水荡向下游。
阵脚大乱的蜀军不可能和魏军做正面交锋,士气仿佛泥沙,被冰凉的渭水冲垮了。对决才一开始,蜀军便溃败如潮,能爬上岸的都撒腿乱跑,还陷在水里的或者拼命游上岸,或者成了魏军弓箭下的冤魂,没下水的也被失败的恐惧传染了。明明手里还握着刀兵,偏偏不敢奋力一拼。
“弩兵!”蜀军传令的校尉带着魏延的将令,抱着红旗奔腾在乱成一锅粥的蜀军阵营。
终于像是从噩梦中警醒,没有因为凫水丢掉兵器的蜀军士兵意识自己手中还有连弩,一队队聚拢来,迅速收缩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圆球。
魏国骑兵犹如一支支追逐疾风的鸣镝,各自以三三三的锥形阵组合成小队,小队再组合成大队,便是这源自曹操时代的骑兵攻势,使得他们纵横穿梭,将渭水岸当作血腥的屠宰场。
“开!”蜀军传令官喷着火喊叫。
成千具连弩张开了愤怒的咽喉,一支支强弩仿佛烈焰喷薄,在天幕上划过千万道苍劲的明亮弧线,骑兵再快,也比不上弓弩快,何况是连续开弓发射的弩,骑兵的冲锋被连弩逼得连连倒退。
战斗仅仅持续了半个时辰,蜀军依凭连弩攻势,挽回了几乎大溃败的局面,却丢弃了近千具蜀军士兵尸体,被迫退出渭水。
凉悠悠的渭水因受了血气的刺激变得潮热,整条河红似晚霞落川,河上河下堆满了蜀军士兵的尸体。很多士兵没有着铠甲,手里也没有拿兵器,他们几乎是在手无寸铁的状况下被魏国骑兵肆意斩杀,苍白的死亡被春日的暖光映照,晃出令人生寒的恐怖。
※※※
魏延缓了缓手,那手背上有个刀口,血已不流了,疼痛也早忘记了,那伤口却刺激了他。一股子犟脾气冲上脑门心,他举手将兜鍪一掼,露出满脸的血污,眼角向上狠狠吊起,唇死死地抿着,似乎在竭力地咬死某个狂暴的情绪。
“文长,你这是何必……”背后是马岱的大声疾呼。
魏延听也不听,大踏步走入中军帐,带着抱怨的口气喊道:“丞相!”
诸葛亮正和姜维伏在案上研究舆图,他听见呼喊,抬头看了魏延一眼。这一眼仿佛秋潭融水,噤得人心头发颤,再看那张冷峻的脸,苍白、憔悴、消瘦,仿佛又老了十岁,魏延后边的话竟全缩了回去。
“文长,辛苦了。”诸葛亮和蔼地说。
面对这样温和的诸葛亮,实在发不出脾气,魏延吞咽了一下:“我军渡不过渭水,魏军早有准备,这一仗败得,”他停顿着,那口气蹿着蹿着又跳上来,“太窝囊!”
诸葛亮眉棱微弹,他叹了口气,语气凝重地说:“此败,非文长之过,是亮用兵不妥。”
认错的诸葛亮让人更拿不出力气去和他争执,可魏延以为自己不能放弃,他鼓足勇气道:“丞相,魏军或已获悉我军动向,我们还要去争渭北么?”
诸葛亮从地图上立起来,羽扇轻轻抚在胸口:“文长以为当如何?”
“延以为,”魏延迈了一步,声音洪亮地说,“莫若放弃渭北之争,丞相明渡渭水,吸引魏军主力注意,延则暗度子午道,兵行长安。”
真是个固执的魏文长,多少年了,他始终念念不忘子午道,一次次被否决,又一次次翻出旧账。可他忘记了,这世上有个人比他还要固执。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咸不淡地说:“文长所议,乃旧议也,昔日亮曾与文长共论兵事,早已定下安步扎营的长久之策,何故今日再提旧议乎?今日我大军出斜谷,经略渭北,乃为横跨渭水,切断陇右水道,出兵前共商军机,诸将皆无异议,此为众议皆可之策,何须多言。”
魏延不服气地说:“可我们欲经略渭北,魏国却早有准备,今又遭此大败,想来渡渭不易,何必耗死在一地。丞相用兵谨慎,安于平坦,考其本心,诚为可谅。然用兵贵在奇正相合,因势权变,守死困地,善为将者不取也。”
这俨然是在批评诸葛亮不会用兵,一旁的姜维听得变了脸,偷偷打量一眼诸葛亮,那张平静的面孔上却不见一丝儿的波澜,他平和地说:“文长出于公心,有此切切进言,亮记下了。”他显出一丝温良的笑容,“文长辛苦,先退下歇息吧。”
魏延其实还没说完,满肚子的话都憋了数年,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倾诉,奈何诸葛亮打着太极就推开了。他烦闷得想用头撞墙,却又不能倔着不走,只得行礼退下。
一直安静听着的修远因见魏延走了,埋怨道:“这个魏将军,真是个犟种!”
诸葛亮摇摇头:“也不怪他,打了败仗自然不痛快。”羽扇缓缓地滑下,他蓦然凄惶叹道,“八百多条士兵的命哪……”他扶着书案坐了下去,胃隐隐地疼起来,仿佛有一脉冰冷的血涌出来。
姜维慰藉道:“丞相,胜败乃兵家常事,丞相不可哀心过甚,我们当振作士气,再与魏军决战。”
诸葛亮抚着案沉默:“其实,文长说得对,魏军已料到我们必争渭北,人家在明,我们在暗,想要再渡渭水,难!”
姜维踌躇着:“那,我们目下是进兵渭水,还是另辟他途?”
诸葛亮望着摊开在案上的舆图,目光在蜿蜒似长蛇的渭水上轻轻扫过:“还是先回营五丈原,也许,”他一顿,涩涩地说,“要做长久屯兵的打算。”
“长久屯兵,”姜维皱眉,“若是长久屯守渭水,我担心我军辎重不足。我军自去年起,虽在斜谷邸阁存有积粮,拖得数月半年尚可支撑,倘或时间长了,我怕耗不起。”
诸葛亮凝神思索:“我想,可在渭南屯田,以做长久之计。”
“屯田?”姜维一愕。
诸葛亮点头:“我军可与魏民开垦荒芜,相杂种田,军一分,民二分,如此,既解了三军缺粮之慌,又可广收民心,善莫大焉。”
姜维不免惊喜:“丞相良策,维以为可速行。”
诸葛亮微微一笑,他带着期许地看住姜维:“只是要麻烦你们这些带兵的将军,去当一回农夫。”
姜维毫不犹豫地说:“那没什么,只要丞相一句话,姜维第一个下田。”
修远听得笑出声:“姜将军,你会种田么?”
姜维尴尬地笑笑:“不、不会,”他旋即很认真地说,“可我能学,学一学不就会了么?”
诸葛亮莞尔,缓缓地去看那面地图,褐色的渭水仿佛一道不见底的沟壑,深得把目光都淹没了,好不容易挣扎出来,沿着渭水忐忑前行,一路经过重关要隘,终于在长安停住了,却像触到了尖锐的荆棘,扎得眼睛生了白翳。从此,万里山河都模糊了,重重关钥都稀释了,只有那座长安城,仿佛流血的伤口,永远清晰。
※※※
一声清远悠长的歌谣随风摇荡,渐渐弥散在飘着粪香的农田,农夫挥起鞭杆,拉犁的黄牛哼鸣着,尾巴甩了甩,赶走无处不在的牛虻飞虫。一畦畦田土划得整整齐齐,像纵横交错的棋枰,每一畦田里,都有着短衣扎头巾的壮实汉子在挥汗如雨,已分不出谁是士兵,谁是农夫。
旬月之间,蜀军已和渭南的魏民打成了一片。
蜀军初来之时,渭河边的老百姓还有点畏惧,蜀军起初宣布与民屯田,各家各户都躲着不敢出来,谁也不相信敌国军队会给敌国百姓带来好处。蜀军也不强求魏民立即配合,却在各乡各村宣布明法,称蜀军愿意帮助百姓垦荒地开良田,除屯田的粮食收成取走一分外,于魏民秋毫无犯。蜀军上下官兵一致,从将军到士兵,都卸下甲衣犁田,这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干农活是把好手,许多蜀军士兵都是二十来岁的棒小伙,在家中本就附着农籍,应付农活那是驾轻就熟。倒是几个将军手生,每每要向士兵讨教,可他们没一个抱怨辛苦,渐渐竟能独当一面。
蜀军的军令非常严厉,曾有蜀军士兵偷了魏民的一只鸡,被重责了三十军棍,直打得皮开肉绽,便是通过严苛的刑罚表明蜀军秋毫无犯的承诺。
蜀军能垦田,又践行承诺,魏国百姓慢慢消除了戒心,不知不觉倒还亲近起这支敌国驻军,许多农夫走出家门,和蜀军将士一起垦荒犁田,彼此相处的时间久了,感情也深厚了。魏国老百姓常常邀请蜀军士兵去家中饮酒用饭,可蜀军军令严不可犯,士兵们每日忙完农活,便归营休息,从来不敢擅去百姓家中,也不敢拿百姓的纤毫物什。
很多时候,渭水河岸的农夫从农田里抬起头,会看见夕阳西沉的脉
小说推荐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诸葛亮
- 作者:罗周第一部分第1节:像北辰星一样亮(1)第一章像北辰星一样亮1坐落在隆中的一处小山丘,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称它作伏龙山或乐山,是因为那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缘故。东汉建安五年,诸葛亮二十岁了“二十”是男子成年的岁数,按惯例,他除了“名”以外,还得有个与之相配的“字,以便别人更亲密、随和地呼唤
- 最新章:第71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我哥是诸葛亮
- /b7257-第一章 风流死法20xx年九月,某省会城市中心体育场击剑馆内,座无虚席。场上响着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各位观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佩剑项目的决赛,就要开始了。参加决赛的分别是,来自xx体育学院的周宇,和来自xx化工大学的诸葛均”解说员停顿一下,让听众们消化一下收到
- 最新章:第228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