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头衔。他借刘子勋的名义,传檄建康,指责刘彧窃夺帝位,与各方共同兴兵讨伐。
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邓琬等人假称太皇太后(就是刘骏之母路太后)密诏,拥刘子勋在寻阳称帝,改元义嘉。
支持刘子勋的一方实力雄厚,声势浩大。安陆王刘子绥、寻阳王刘子房、临海王刘子顼这些弟弟自不必提,各方镇将如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纷纷起兵响应。接着,益州、湘州、广州、梁州等地也都归附了刘子勋,部队向寻阳集结。朝廷方面所能保持的地盘,只剩下建康周围的丹阳、淮南等数郡。
刘彧比他的哥哥刘骏要强些,至少表现得临危不乱。蔡兴宗向他进言:“如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我们应该向反叛者留在京城的亲属宣扬‘罪不相及’的政策,抚恤人情,如此必能克敌制胜。”刘彧赞同,对于亲戚已经归附刘子勋的将士均不问罪,职务照旧。他下令内外戒严,任命司徒建安王刘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玄谟为副手,进军南州(今安徽当涂一带);又召兖州刺史殷孝祖入朝,晋位抚军将军,都督前锋诸军事,以沈庆之的侄子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前锋军兵屯虎槛(今安徽芜湖西南)。
准备停当,刘彧开始发兵扫除外围势力,命巴陵王刘休若督统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各军东讨归附刘子勋的会稽郡事孔觊。
东面的叛军并不好对付,刘休若的军队碰上了数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几乎丧失斗志。刘休若严令言退者斩,才稍稍安定住军心。
刘彧明白若不消灭东面会稽一带的后顾之忧,就难以放手与西南寻阳的刘子勋一搏。殿中御史吴喜本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追随沈庆之多年、颇立战功,这时主动请命,要求声援刘休若的东路军。刘彧大喜,任命他为建武将军,组成一支屡经军旅的精兵,并配备羽林军中的勇士,向东进发。
果然还是前朝的精兵好用。吴喜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迅速攻克了义兴(今江苏宜兴)、吴兴、钱塘、西陵(今浙江萧山西),直奔会稽而来。会稽城里一片大乱,上虞县令王晏乘机起兵攻打会稽,孔觊兵败被杀,寻阳王刘子房被执送建康。吴喜不到一个月就平定了会稽的叛乱,扭转了朝廷军的颓势。
刘子勋那边号称十几万大军,却不知道把握战机。邓琬身为起事的主力成员,实际上只是个唯恐天下不乱,想大发国难财的庸碌之徒。他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就与他的儿子一起在寻阳做卖官鬻爵的勾当,日夜酒宴歌舞、玩乐不止,亲信也是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上梁不正则下梁歪,这还如何能指望军队能打好仗、打胜仗呢?
邓琬见东路的会稽军这么快就被朝廷扑灭,忙派遣巴东、建平太守孙冲之率领一万兵为前锋,据守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北)。孙冲之建议以大军水路兼行,直取建康。于是刘子勋以孙冲之为左卫将军,录事参军陶亮为右卫将军,统领郢、荆、湘、梁、雍五州兵士两万人,一齐向下游开去。然而这陶亮是个无才无谋之人,他见刘休仁与殷孝祖、沈攸之的大军出动,就不敢往前,只把军队驻留在长江上的鹊洲(今安徽铜陵、繁昌之间)。
殷孝祖率军进逼赭圻,与陶亮的军队相遇。殷孝祖打仗很勇猛,每次上阵都身先士卒,不顾性命,而且还喜欢打出自己的旗号,结果在遭遇战中中流矢身亡,所属军队投降了叛军。朝廷军先败了一阵。
殷孝祖生前对手下将士不够信任,很多人都不愿跟着他拼命,这也是导致他阵亡的一个小原因;沈攸之正相反,懂得体恤军情,上下关系搞得很好。殷孝祖死后,他率众推举位秩高于他的宁朔将军江方兴为统领,恰到时宜地稳定住了军心,朝廷军因祸得福,士气不降反升。
江方兴率领诸将进击,与刘休仁的军队会战大破陶亮的军队,孙冲之在附近筑的两座城垒,也被攻拔。陶亮急召孙冲之退军鹊尾(今安徽庐江境内),留龙骧将军薛常宝守赭圻,自己则率领大军,及其他各营部众,共保浓湖(今安徽繁昌西)。刘子勋的军队全面转入守势。
邓琬并不轻易认输,他又调遣豫州刺史刘胡,率领步兵三万,铁骑两千,前去增援,总计十几万军队驻扎在鹊尾。
刘休仁的军队也有十万之众。他对将士相当不错,抚恤部下,吊死问伤,使得朝廷军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沈攸之率领诸军进攻赭圻时,人人都浴血奋战,不仅大败刘胡派来的运粮军,还乘势攻破了赭圻城。
不过这时在鹊尾的叛军数量仍然相当之众。邓琬见两军对峙已久,毫无进展,又命尚书左仆射袁觊统领征讨诸军事,率领雍州(即襄阳)的军队,以楼船千艘、兵士两万,顺江东下,前往鹊尾增援。
袁觊在刘骏朝中做的是侍中,哪里懂得打仗。他到了军中,不穿军装,不提战事,也不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谈的话题全是些诗赋文章等无关大旨的东西。刘胡等人向袁觊借取襄阳方面的军资,他又说:“我家里还有两座宅院没造好,正需要资金呢!”又是一个想发国难财的家伙,众将对他大失所望。袁觊听闻传言“建康米贵,斗至数百”,认为不需要用兵,朝廷军自会不战而溃,只待在原地消耗军粮。
朝廷军方面很快有了行动,刘休仁听从龙骧将军张兴世的建议,派他选七千战士、两百艘快艇,寻找机会占据叛军主力的上游地区。
张兴世的船队并不急进,他每天率众船溯流而上走一小段,眼看刘胡要出兵的时候,马上又退了回去,反反复复好多天。刘胡感到可笑,说:“我都不敢绕行直取京城,张兴世算什么东西,还想轻松地跑到我上游去么?”不再认真防备。
一天深夜,时值四更,江上刮起了东北风,张兴世突然下令扬起船帆,出船向上游冲去,迅速通过了鹊尾。刘胡发觉时,已经晚了一拍,他立即派遣部将胡灵秀带着军队沿东岸追赶,监视张兴世的动向。
次日傍晚,张兴世行到景江浦停留扎营,胡灵秀也就地扎营观察虚实,同时等待刘胡的后继军队。不想这又是张兴世的障眼法,他乘着夜色,秘密派部将黄道标率领七十艘快艇直趋上游的钱溪(今安徽贵池东),布置营寨。
胡灵秀在东岸等了一天,正纳闷对方没动静呢,张兴世就拔营疾进,扑向扎营完毕的钱溪水寨。胡灵秀这才发现上了大当,再要阻拦可来不及了。
刘胡得知钱溪被占,便亲率大军围攻。张兴世以逸待劳,看准敌军转入港湾的时机,以数百精兵击败了刘胡的军队。而此时下游的沈攸之、吴喜等人也开始进攻浓湖的袁觊,为张兴世分忧。
刘胡派人沿岸向下游喊话,说:“钱溪已经被打下来啦!”沈攸之笑着对左右道:“不用怕,这是刘胡在使诈。如果钱溪真的丢了,我们的七千将士里至少会有人逃回来报信的;必是他们打了败仗,想扰乱我们的军心呢。”继而上游的捷报传来,军心振奋,袁觊等人则惊恐不已。
由于张兴世截断了上游的水路,邓琬的军粮再也无法抵达浓湖,叛军终于丧失斗志,出现了内讧。刘胡与袁觊先后弃营西逃,于途中被杀。袁觊留下的十万士兵全部向刘休仁投降。
寻阳城里的邓琬享受了几个月的荣华富贵,就这么到头了。他的吏部尚书张悦与左右一合计,把他骗到帐中,砍下人头,向朝廷请降。沈攸之的军队进入寻阳城,斩杀了年仅十一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其余拥戴刘子勋的亲王一律赐死。
刘骏的儿子还剩下十个,有些还只有几岁。为免除后患,刘彧接受了刘休仁的谏言,将他们赐死,相关的亲信同党全部斩首。不知道这算是第几起对内大屠杀了。
南方基本安定下来了,离建康较远的州郡原本都支持刘子勋,现在只好派使者向皇帝投降。驻守在淮北的薛安都、崔道固、沈文秀等人,由于要防御北魏的威胁,实力都不弱。对于他们的请降,刘彧合适的做法应该是,赦罪安抚。可刘彧以为自己的军队无往不克,执意要向淮北诸镇示威,他派遣张永和沈攸之率领重兵北上,迎降薛安都。
薛安都正在犹豫不绝,见朝廷派大队人马来他的徐州,只好一咬牙,向北魏献质子投降。北魏方面当然是热烈欢迎,派出镇东大将军尉元等以一万骑兵从东路救援彭城,又派镇西大将军拓跋石等从西路救援悬瓠。
小说推荐
- 宋齐北魏纷争史版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全文 作者:陈羡重庆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 元嘉之治 序章 从南北对峙说起 一上钟山万虑消 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 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 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 且听仙人碧玉箫[元]黄镇成《钟山 地缘上的南北,与方位上的南北,是两回事儿 一个国家
- 最新章:第73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作者:陈羡作品相关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
-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 作者:陈羡前言《纵横十六国》是我自1999年夏天开始在网上陆续写作的一部系列作品。当时,我在浙大读研,各类事情繁杂,因此写作也常有间断,到第四部完成时,已经是2001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从那时至今,屈指算来竟已有整整五个年头。回想当初,自己经常是不知疲倦地趴在电脑前敲键盘到后半夜,直到把一章完成贴到
- 最新章:第62章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
- 悠闲在北宋
- 本文由“霸气 书库*克小林、新家开宝十年,早春二月。东京汴梁城内,阳光照不到的背阴旮旯处,积雪也开始悄然融化,春寒料峭中,十五岁的郑秀,小脸被风吹得红扑扑的,她的胳膊上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上面盖着一块白布,正急匆匆的走着,街面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马,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郑秀虽然穿
- 最新章:第38章
- 北宋悠闲生活
- !北宋悠闲生活作者:凤栖桐穿越成了秦香莲,一心要踢掉渣男陈世美 可去了汴梁才知道,这是个什么崩溃的大宋朝 弱宋变的兵强马壮也就算了,驸马竟然也能掌权,还有,还有,那啥子包公、五鼠、杨家将 这到底是个怎样混乱的世界,幸好,姐有空间在手,寻个优质男一起笑看大宋风云变幻,共享人间自在生活。第一章 变身小白
- 最新章:第120章
-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华丽血时代中华盛事的胎动期(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统晋业兴3.大好江山谁承继4“牝鸡司晨”朝纲紊5.树欲静而风不止6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2988-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之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
- 最新章: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