ㄊ闭ǖ?br /> 拓跋焘回到平城一看,宋国果然如崔浩预言,尽管口头上嚷嚷着要收复河南的地盘,其实根本就没有动作。拓跋焘大为叹服,加封崔浩为侍中、抚军大将军,更加重用他了。
这时候,安分了六年的宋文帝刘义隆才如梦方醒地正式派兵北伐;北魏已经解决了北面的隐患,可以一门心思地对付宋军了,刘义隆与父亲刘裕在战略上的差距真不是一点两点。宋国派使者田奇来到平城,向拓跋焘宣示主权:“河南以前是我们宋国的国土,中间被你们侵占,我军将收复旧土,但不会进入河北。”(宋国的口气,显然打仗底气不足,先跟对手说好底线,又哪能决一死战?)
拓跋焘一拍桌子,怒道:“我毛发还没干的时候就知道河南是我魏国的地方,你们怎么拿得走?如若你们进攻,我们可以撤军先避锋芒,等到冬寒地净,河水封冻,我军自然会重新占据这些地方。”
宋文帝沉不住气了,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30年),他命右将军到彦之与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率水军五万,由淮水入泗水,沿黄河西进;骁骑将军段宏率精骑八千直指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一万跟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三万监征讨诸军事。
这年夏天天旱,泗水河里的水都渗入了地下,水军的船只无法正常行驶,每天只走十来里路。到彦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进入黄河,此时已近秋天。前文说过,河南的四个重要据点从西向东是金墉(即洛阳)、虎牢、滑台、础x,北魏的鲜卑军队不适应夏秋之际在河南一带作战,而且河南一带的守军也偏少。拓跋焘听从崔浩的建议,主动撤出守军。
宋军一场漂亮仗没打,就占领了四座城池,西面的部队甚至进抵潼关。司州、兖州统统回归,宋军上下喜出望外。唯独刘裕旧部王仲德面有忧色地说:“你们这些年轻将领没跟胡人打过硬仗,哪里知道胡人狡诈之处。现在他们北退,一定是等着反击呢。假若冬天河水封合,他们肯定会再来的!”
到彦之不过是刘义隆当年放在荆州的旧将,哪里听得进这些,只是一味向朝廷报喜。局促平凉一带的赫连定见宋军恢复河南,翻盘的信心大增,便派了使臣与宋国求和,订立盟约。双方相约共同攻打北魏河北之地,事成之后,以恒山以东归宋,恒山以西归夏。(我在《纵横十六国》中曾说过,这是一个可笑的盟约,早早划定势力范围,却完全不自量力。更何况这样临时抱佛脚的盟约,毫无诚信可言,最终留下一个笑柄,让北魏上下鄙视一把。)
拓跋焘听说夏宋同盟,决定先讨伐夏国。群臣都担心宋军乘虚渡河。拓跋焘又问崔浩,崔浩胸有成竹地分析道:“刘义隆和赫连定联合,看起来很强大,其实都是玩虚的,两家都希望对方先行动。宋军排兵布阵,有一大弱点:在河南东西绵延两千多里的战线上分散兵力,每处不过数千人。这样的阵势,防守还凑合,渡河进攻是万万不可能的。赫连定残根易摧,一攻即溃。届时我军再东出潼关,席卷河南,必获全胜。”
拓跋焘依计行事,命安颉等人在河北待命,只等天气寒冷,就渡河南下。他则亲率大军,进攻平凉。
夏国守平凉的是上谷公赫连社干,拓跋焘派赫连昌去招降不成,便又派安西将军古弼攻打安定。赫连定这时候正打下魏国的鄜城(今陕西洛川东南),听说平凉这边有危险,赶紧带了两万步骑兵救急,却被拓跋焘先算一步,以刚刚得到的高车骑兵袭击。赫连定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拓跋焘一路围追堵截,把赫连定的军队困在鹑觚原(今陕西长武西北)上。拓跋焘下令阻断对手的水草资源,夏军很快就人马饥渴,支撑不住。赫连定无奈出兵挑战,被北魏将军丘眷击败,死者上万。赫连定身受重伤,单骑逃跑,一路上收集残部和逃难的数万民众,西保上邽。(痛定思痛的赫连定在一年后率部西进,准备灭掉西秦和北凉后割据河西地区,可惜任务只完成了一半(灭西秦),就被吐谷浑骑兵击溃,身败国灭。)
赫连定的失败使关中各地的夏军再无战心,北魏很快就乘胜攻克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而东线的河南一带,也已捷报频传。
二十 尘埃初定
正如明眼人崔浩所见,宋军的兵力过于分散,面对阵容强大的北魏铁蹄,极难胜任防御黄河的任务。这就好比下围棋,每个局部都想占住,然而处处都是薄形,结果自然是处处受攻,没有一处能真正转化为实地。
形势判断过分乐观的到彦之却不觉得危机将至。他企图派偏将姚耸夫北渡黄河,进攻冶坂(今河南孟县西)。姚耸夫被安颉打得大败而回,到彦之仍没有认识到战情的紧迫。他只是简单布置了沿河的防线,就和王仲德一起回保东面的东平,以为河南四镇可以高枕无忧了。
神麚三年(公元430年)的寒冬来得特别早,黄河北岸待命了几个月的魏军终于行动了。十月下旬,冠军将军安颉率领大部军队从委粟津(今河南范县东)渡过黄河,进逼宋军最西面的据点金墉。自上一次魏宋河南大战以来,金墉城的城防已有多年失修,宋军得城不久,也没有粮食储备。守将杜骥根本没有死守的打算,只是害怕这样逃跑要被治罪,就骗洛水边上带有小股部队的姚耸夫说:“金墉城防已经没问题啦,粮食也够吃,就缺人呢,将军若来助我,必立大功。”
姚耸夫刚打过败仗,立功赎罪心切,就傻傻地来金墉报到。来到城头一看,嘿,这都什么破墙啊,怎么守哪?眼看魏军就要杀到城下,咱们跑吧,一扭马头就往南撤退。
狡猾的杜骥也跟着逃跑,回到建康跟宋文帝说:“微臣本想固守金墉,怎奈姚耸夫来到城下就逃跑,军心沮丧,难以控制,以致失守。”宋文帝很怒,就下令把姚耸夫斩首。(宋军战斗力本身就弱,姚耸夫在当时还是相当勇猛的一员偏将,却被自己人陷害而死;宋文帝文治不错,军事水平却十分低下,对自己将士的性格、能力了解太少,比太武帝拓跋焘差得太远了。)
安颉攻下洛阳,将宋军留下的五千多将士全部杀害,继而与龙骧将军陆俟攻打虎牢,迅速将其攻破(这一战果比上一次大战大有进步。从中也可看出,由于魏军并不重视城池本身的防御工事,而更看重机动兵的战斗力,他们在占据这些城池时并没有花大工夫建设和改造城防,导致虎牢这样重要的关口已经不再那么易守难攻了),宋军守将尹冲被俘后被杀,荥阳太守崔模投降。
这时河北的魏军集结在东平西北面的七女津,到彦之怕魏军渡河,忙派偏将王蟠龙到河中夺取北魏的渡船,却被魏将杜超等人所杀。洛阳、虎牢相继失守,青州西面只剩下滑台一处还由宋将朱修之苦守。到彦之不听部将垣护之的劝阻,也不再协防滑台,下令退兵。
到彦之打算焚烧战船,步行南撤。王仲德劝道:“洛阳、虎牢被攻陷,势所难免。现在敌军离我军尚有千里,滑台还有强兵把守,如若放弃战船南逃,军心散乱,必成溃散之势。于今之计,应乘船入济水,至马耳谷(今山东东平陵城东南)口,再作商议。”
宋军便顺济水南行。行军艰苦,到彦之多年的旧疾眼病忽然复发,疼痛难忍,军中将士也有不少人染上瘟疫。到达历城(今山东济南)时,到彦之终于不愿这么缓慢地走水路了,下令烧船弃甲,步行逃往彭城。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帅这一撤,各地守将也无心恋守。兖州刺史竺灵秀南下逃往湖陆,青州、兖州一带的宋军陷入一片惊恐。
东线的魏军南渡,兵临济南,济南城中只有几百名将士,由太守萧承之率领。这位萧承之就是将来建立南齐政权的萧道成的父亲。此人颇有些见识,魏军声势浩大,他命手下放弃守备,大开城门,以待魏军。众人不解,他说:“现在我们守卫孤城,形势危机,若再示弱,城将不保。不如给敌人留下我军强劲,并不惧怕他们的印象。”魏军来到城下,果然害怕城中有伏兵,反而带兵撤退。(这又是一例空城计,历史上这样真实的战例还是不少的。)
宋国的其他各城大多望风而遁。魏将叔孙建追击竺灵秀,在湖陆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宋军又损失了数千人。到彦之、王仲德回到建康,此仗败得丢盔卸甲,府藏武库都已空虚。宋文帝对到彦之的一片信任,全化作泡
小说推荐
- 宋齐北魏纷争史版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全文 作者:陈羡重庆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 元嘉之治 序章 从南北对峙说起 一上钟山万虑消 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 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 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 且听仙人碧玉箫[元]黄镇成《钟山 地缘上的南北,与方位上的南北,是两回事儿 一个国家
- 最新章:第73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作者:陈羡作品相关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
-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 作者:陈羡前言《纵横十六国》是我自1999年夏天开始在网上陆续写作的一部系列作品。当时,我在浙大读研,各类事情繁杂,因此写作也常有间断,到第四部完成时,已经是2001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从那时至今,屈指算来竟已有整整五个年头。回想当初,自己经常是不知疲倦地趴在电脑前敲键盘到后半夜,直到把一章完成贴到
- 最新章:第62章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
- 悠闲在北宋
- 本文由“霸气 书库*克小林、新家开宝十年,早春二月。东京汴梁城内,阳光照不到的背阴旮旯处,积雪也开始悄然融化,春寒料峭中,十五岁的郑秀,小脸被风吹得红扑扑的,她的胳膊上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上面盖着一块白布,正急匆匆的走着,街面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马,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郑秀虽然穿
- 最新章:第38章
- 北宋悠闲生活
- !北宋悠闲生活作者:凤栖桐穿越成了秦香莲,一心要踢掉渣男陈世美 可去了汴梁才知道,这是个什么崩溃的大宋朝 弱宋变的兵强马壮也就算了,驸马竟然也能掌权,还有,还有,那啥子包公、五鼠、杨家将 这到底是个怎样混乱的世界,幸好,姐有空间在手,寻个优质男一起笑看大宋风云变幻,共享人间自在生活。第一章 变身小白
- 最新章:第120章
-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华丽血时代中华盛事的胎动期(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统晋业兴3.大好江山谁承继4“牝鸡司晨”朝纲紊5.树欲静而风不止6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2988-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之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
- 最新章: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