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屯粮》第177章


林谦亲妈看她一眼,没说话,转身上楼了。让林谦弟弟过继孩子的事情,本来就是八字没一撇。林谦亲妈虽说心动过,可她自己清楚,她做不了林谦的主。
上次林谦送来东西还是年前,那些东西虽说丰厚,但早就吃没了。这回又送来这些,又能吃挺长时间的肉了。
上楼,林谦妈数数林谦送过来的米票。这二年大米的收获越来越少,价格也是日渐飙升。这一千斤米票就相当于一千斤大米。这么说来,也许没什么概念,如果这些都换成粗粮,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四五年的了。
这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林谦能随手拿过来,代表他们是真的不缺。
新型货币在城市里普及得更快。不过林谦亲妈家里,这一年攒下来的也只有三百多斤的杂粮票,也就相当于一百斤的米票。
这些其实对于林谦来说没啥用,他家里什么都不缺,可放在林谦妈家里,这可能会是好几年才能存下来的存款。
林谦弟媳巴巴看着林谦妈手里头的米票,有些羡慕:“他家是真有钱。”
林谦妈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其实林谦对她真的不差什么了。虽说不亲近,可年年送过来的东西都是别人家绝对吃不上用不上的。那些从小养在身边的孩子,都未必能有这份心意。
可对比一下她早年二十年没管过林谦,眼下再看林谦送来的这些,就挺过意不去了。
可没办法,她终究不是一个人过日子,她还有小儿子。现在家里就小儿子一个人在外面干活,养活这一家三口显然是吃力的。儿媳妇在备孕,更加要吃些好的。以后若是生了孩子,那开销就更大了。
林谦妈体格不好,也不好出去找活。林谦给她送来这些,虽说是给她一个人的,可用来接济在身边的小儿子也挺好。
终究是觉得对不起林谦。
林谦弟妹看着林谦妈望着米票发呆,又来了句:“这边还有亲兄弟的,咋就寻思领养别人家孩子了,万一长大了出去找亲爹妈怎么办?我就听我姥姥说,他们村就有领养个儿子宝贝的跟什么似的,结果长大了根本不认,姓都改跟亲爹妈了,直接走了不回来了。”
林谦弟弟坐在亲妈身边,听着桶里头鱼儿跳出水面撞击盖子的声音,开口直接了当道:“你还没看出来吗?他带孩子过来就是给咱们看的。”
林谦弟妹没反应过来。她确实有心眼,但智商明显上不去,所以很多时候想的事情都很片面。
“为啥?”
林谦亲妈开口道:“因为他就是防着你有这心思。他说是我儿子,其实跟咱们根本不熟,甚至连他弟叫什么名字都记不住。过来送东西,只是还念着我是他妈,但不代表能让咱们惦记他财产。”
林谦亲妈到底生了林谦,林谦聪明,他的亲妈也不是个傻子。打从林谦带孩子下车那一刻开始,她就想明白这一点了。
林谦弟妹被噎了一下,脸上发红,却还硬着嘴皮道:“什么叫惦记财产啊,我们孩子不是他亲侄子吗?亲侄子过继一个不是太正常了吗?这不也是为他养老考虑吗?”
林谦弟弟没客气,直接开口道:“这话你自己信吗?”
林谦弟妹在这家待熟了,也摸清丈夫脾气了。他虽说说话总喜欢怼着人说话,其实脾气很好。
她直接推了一把丈夫:“你帮着谁呢!”
“不是帮着谁的问题,”林谦弟弟继续道,“这种心情很好理解。想想我姥姥那边的吸血鬼,还有我那舅舅一家人不就很明白了?比起没有血缘关系的,其实那些仗着有血亲算计人的才更加要防着。”
“可你们是亲兄弟!”林谦弟妹有些不甘心道。
“我妈的兄弟也是这么想的。”林谦弟弟说完,回屋歇着去了,他下午还要上班。在城里的温室里工作,工作制是十二小时倒班,其实挺辛苦的。
林谦妈将米票收起来,叫她过来一块把鸡鸭和羊肉都用盐腌上,然后分好了,挂在晾衣架上晒干。
一边干着活,林谦妈还不忘教育儿媳妇:“我知道你心眼活想得多,可好歹你得知道知足。你也别觉得亲兄弟,或是是我儿子就该怎么着。你也想想,前头二十来年都没联系了,突然联系上了,凭啥就觉得他们东西就有咱们一份了?人家送来东西是情分,不送是本分。你想太多,想想就算了。”
林谦妈叹口气又道:“谦谦长这么大了,说句实在话,什么脾气我也不清楚了。可他爷爷我还记得,是个不喜欢算计吃软不吃硬的。他养大的谦谦,估计谦谦也是这样。他能送来东西,咱们客气两句就行了。若是真心思大了,仗着身份要什么东西,那以后他们也不会再过来了。咱家条件困难,也就维持个不挨饿。谦谦送过来东西,咱们能吃两口好的就不错了,想那么多没用。”
世上从来不缺好算计的人。旁人都说心眼多的媳妇不能往家里娶,其实这样的话,纯粹是推脱责任的屁话。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不同,人家还没入门,就在门口放好了尺子各种测量,稍有不如意的就好像吃多大亏似的。
可说句实在话,正经像模像样的媳妇,能看得上你家吗?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既然入了家门,那就要相互磨合。不懂事就要教,种个花都知道浇水施肥,到人这里需要多十倍百倍的耐心。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女人找男朋友身上。自己没付出努力,就任性的要求男朋友十全十美的体贴和温柔,却不会自己去引导,只知道一味的任性和指责,磨光了对方学习的耐心,那就轮不到你来吐槽遇不到好人了。
林谦弟媳虽说心思多了些,好歹不是个愣头脑袋,多教一教,也能学会摆正自己位置。
林谦一家四口,难得进城来,带俩孩子四处走走看看。又去了那个跳蚤市场,没见到那卖书的摊子,有些可惜,不过卖一些玩具的摊子还是不少的。有的摊子还会卖一些自家做的衣服和布娃娃,瞧着做工都不错。
林谦二人一人领一个,他们自己看上什么东西了,就给他们掏米票买了。
往里走,远远闻到了一股子甜香味。几步走过去,发现竟然有个卖麦芽糖的摊子。
其实麦芽糖的做工不算太难,懂得的自己在家做着吃的也不少。这东西何阳轩小时候吃过,对这种味道尤为熟悉。不过林谦小时候家里穷,这边又少有卖的。若有什么童年喜欢的,也就是糖葫芦这一类能走街串巷吆喝着卖的了。
走到那小摊前,摊主拿着小棍,瞧见两个带孩子的男人,眼前一亮,开口道:“来两个吧,小孩都喜欢这个。”
“多少钱?”林谦问。
男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一斤杂粮一个。贵是贵了点,不过给的多。”
这个价格确实高了。可这东西做出来的本钱就不低,这样的价格算是公道了。可大部分人都觉得贵,买的人挺少的。
“这么便宜。”林谦抽出来十斤的米票,“来三十个。”一斤米等于三斤杂粮,十斤米票正好三十个麦芽糖。
男人一愣,瞧着米票反应了一下,忙伸手接过来,怕反悔一般,开始用小棒往起挑麦芽糖。
何阳轩道:“能不能给个瓶子装着,拿回去慢慢吃。”
男人倒是有几个瓶子,不过基本没人多买,一直没用上。
拿出瓶子,还是用棍子往起挑,最后用了两个瓶子才装进去。这次卖得多,今天也算开张了,摊主也高兴,送了两个给俩孩子。
瓶子封好了装着不动,二人领着俩孩子边走边吃。
何阳轩蹲下身子教元清给麦芽糖拉丝,边上的笑笑看一下就会了,元清那边一边学一边玩,玩得还挺起劲的。
如此,带两个孩子玩了一上午才回去。车里头买了不少东西,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们的,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元清最喜欢的是一套新积木,而笑笑最感兴趣的是魔方,甚至在车上还一直摆弄。结果晕车的厉害,还是林谦将魔方放进自己口袋里,让她回家再玩。
日子一天比一天冷了。
家里头活少了,每天也就是牲畜、种菜两边了,差不多一天忙个四五个小时也就过去了。两个人分着干,元清帮点小忙,一天下来空余时间也不少。
十月下旬温度逐渐降低。
等时间到了十一月初,天气降到了零下。天空依旧是万里无云,不过河里面冰已经开始上冻了。
今年林谦家山上的柴火依旧会收费,不过开放了一点,那就是矮处的树枝可以砍一些拿回去烧。这些树枝比松树针耐燃得多,同时对树木的伤害也不大,算是给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