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屯粮》第150章


从那以后,家里就开始尝试使用蜡烛、松脂木块一类的来代替照明。除了厨房、卫生间这样需要能见度高一些的地方,卧室这样火焰的照明基本上是够用的。
尝试了两天感觉差不多,也就减少电灯的使用了。
必要的时候手机随手在身边,床头柜里还放着手摇手电,争取将对电的消耗一再降低。
其实用火焰照明还是有一点好处的,虽说能见度低了,可在这样朦胧的灯光下,看人也越来越好看了。
有道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俩小蛋子在烛光下对视,常常看着看着就滚一块去了。
从此夫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元旦都过去几天了以后,温度提升的速度快了些,这时候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四十多度,这个时候,村里人才真正敢走出家门。
跟去年不同,去年哪怕零下七八十度,也有人穿厚了冒险出去,可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降温让他们害怕了。
降温以后,天上再也没下过雪,有人穿好了衣服出门打算看看邻居。
结果很多人打开邻居家的门,里面是放倒的大衣柜。
时至今日,村里人已经将大衣柜跟棺材划作了等号。因为大部分死人都来不及打棺材,就用衣柜暂时存放,此时一进门就看见这个,原因再明显不过。
很多人家里都死光了,能这样安置的,自然就是前不久刚送来救援物资的解放军们。
这一场降温,其实最崩溃的是他们。
走进一个村子,看到的,往往是路上伫立的一个个“冰雕”。因为降温突然,有人甚至来不及回家,永远定格在向家奔跑的那一个动作。
最可惜的一个人,甚至都跑进了院子里,只要两步就能进屋子里。
而军队进入村庄的首要任务,其实就是确定死亡人数,并将死者稍作安排,这放入自家衣柜存放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就要等来年春暖花开了。而送物资,只是附加任务罢了。
村里头原本的五百多人,这个冬天还没过去,现在剩下的不到三百人。只有十几人是死在降温当时,更多的是在降温后冷不防死在了被窝里。
林谦特意去隔壁刘叔家看了一下,他们一家五口都没事。
当时降温来的紧急,林谦自己家准备都没来得及,也就没想到去告诉邻居。刘叔家里确实猝不及防,不过胜在他们家有个简单的地暖,平时就是炕上、地上两边都会烧,屋子里一直很暖和,虽说降温来的突然,但一家人适应的也很快。只是家里开春又养起来的几只鸡都冻死了,暖和些的时候拿到屋子里缓透了拔毛都吃了。
今年开春村里不少人都从林谦家里买的鸡崽子,现在看来,恐怕又没剩多少了。
刘叔家房子虽说没有林谦的暖和,可他们家对温度要求也不是很高。每个人都穿的很厚实,一直保持着炕灶、炉火、地热都有温度,室内保持在十度以内就能过下去。
第92章 出柜【无虫】
刘叔家里没事,林谦也没再往远的地方走。
小雨点明显比家里大人还能适应这样严酷的环境,也就是满炕跑活力满满。
这个冬天,不知道又要夭折多少孩子,人口一直负增长,这才是最绝望的时候。
而且林谦记得,秋天的时候又多了几个孕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林谦能做的,也只有管好自己了。如果有多余的力气,管好鱼苗和牲口。
一回家,满屋子的香气。走进厨房,瞧见何阳轩正在串串,爷爷烤肉呢。
“咋想着吃烧烤了呢?”林谦探头过去。
“这两天炉子天天在眼前晃悠,可不得吃烤肉了?你去把鱼再腌一下,咱们吃烤鱼。”爷爷给肉串刷上油。
林谦将外套都脱下来,收拾一下去把杀好的鱼拿到餐桌上,用作料腌上。
“爷,我咋不知道你还会烤肉呢?”林谦可从来没吃过。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在外头哪有锅碗瓢盆,直接在火堆上就烤了,时间一长也就做顺手了。不过现在条件是比以前好多了,只要作料放对了,就不会太难吃,你尝尝。”
爷爷将刚烤出来的肉串递给林谦,林谦吹一吹,咬下来最上面一块肉:“嗯,好吃,你尝尝。”
林谦伸手喂了何阳轩一口。
何阳轩在穿串,此时满手油花。
“你刘叔家怎么样了?”爷爷问。
“没事了,他家屋里头还行。房子不大,烧着炉子、炕和地热,屋里头挺暖和的,小雨点也挺欢实。”
“孩子没事就挺好,今年也确实邪乎。再等等天暖和了咱杀个猪吧?今年村里头应该不缺油水,咱杀一个能卖的卖,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家留着吃。”爷爷道。
因为突如其来的降温,最新的一窝猪崽子来不及卖出去,现在一直养着,都七八十斤了。再往出卖不好运输,而且价格高了低了都不好。
爷爷的意思是杀个大猪,也算给猪圈里空出地方,然后再跟军队商量商量,啥时候给拉走。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弄不好牲口更加珍贵了。
林谦最喜欢爷爷做的烤鱼,鱼肉的鲜味带着焦香,滋味跟其他的烹饪味道完全不同。
这二年来都没吃烧烤了,第一是没想起来,第二也是为了照顾爷爷的口味。老人家吃不了重口的东西,今天还是爷爷先提议这么吃的。
左右家里头肉多,天气冷多吃些肉也好。至于爷爷自己,他吃的烤串是单独做出来的,没有辣料,吃起来也没问题。
临近腊月。
温度一下升温,最近已经回暖到了零下三十度。相较于之前的温度,这样已经是相当暖和了。
林谦二人忙了两天,将养牲口的温室和游泳池温室的外面都用玉米杆铺上,并用绳子固定。里面的炭盆都撤了,只用暖气来取暖,温度能一直保持在零上二十度。
而屋子里也只用暖气取暖了,一楼窗户的棉花窗帘都扯下来,平时在犄角旮旯里放置几个装满炭火的火炉和引燃炉火的蜡块,预防突然降温。
温度上来了,村里人的走动也频繁了。
村里头又多了几个绝户。原本死了很多人,就有独居或是家里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这突如其来的降温,让那些本来就生活困难的人更加处于劣势,死亡,有时候只是一个失神的时候就会来临。
那些绝户的人,如果有直系亲属,后事就交给直系亲属办,而家里剩什么,也归给死者操办的人。至于那些没有直系亲属的人,就交给村里办,东西由村里决定,给村里一些日子过的不容易的人家送过去。
林谦家斜对角住着的母女俩死了,就是当初林谦曾送过果子的人家,当初闹蛇的时候,林谦去前面那条街,也是穿过的她家。
二人被发现的时候,母亲已经被后来过来的解放军安放在大衣柜里了,母女俩人躺在一个衣柜里头。母亲弓着身子低着头,应该是在外面抱柴火的时候死的。女儿全身蜷缩着,应该是母亲死后,屋里头的燃料燃尽却又出不去,缩在角落里活活冻死的。
如果只是跑出去抱柴火快去快回,未必会冻死。也许这个母亲只是想多带回去些柴火,让炉火多坚持一段时间。就这么一念之差,让她永远定格在了抱柴的那一刻。
刘志凤的母亲也死了,本来就是重病之下油尽灯枯,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死也正常。
刘志凤跟九岁的女儿将母亲装在一个衣柜里头,安放在仓房里,防止屋里点火升温,而让母亲遗体受损。现在这世道,只能等开春再说了。
现在这世道死的人太多了,挨家挨户的送份子,也拿不起米面。所以基本上只有辈分高岁数大的,村里人得了信会带点米面过去悼念。
林谦拿了二斤鸡蛋用保温箱包好,在爷爷的要求下去刘志凤家看一看。
刘志凤又老了,明明跟林谦同岁,瞧着像是比林谦大十几岁。明明三十出头,眼角已经爬上了皱纹。
她女儿懂事极了,来人都会勤快的给倒上一碗开水。
屋里头零星坐了两个人,都是左邻右舍过来看看。
林谦进屋,就在门口找了个凳子坐下了。
刘志凤抬眼看看他,打心眼里发苦。回想初中那会儿,都是一样的青春洋溢,都是一样的对未来充满希望。那年她怀揣着憧憬进入高考考场,一看题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她连续几个月的高强度刷题是有效果的,考的题大部分她都会。
出了考场,她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做了几天的美梦,却因为她爸的一番话打入谷底。
她甚至来不及看一眼自己的录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