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屯粮》第129章


口。
“为啥爷爷家有奶奶喝,我家没有?”大一点的孩子问道。
“因为爷爷家养牛了。”
“为啥我家没有……”小一点的孩子问。
“因为养牛很辛苦。”爷爷伸手揉一揉他的小脑袋,“而且牛要吃很多东西,只能产出来一点点奶,还不是一直有,只能吃一两个月就没了。爷爷家地里种了那么多东西,不光是人吃,还要喂牛。”
小女孩想一想,开口道:“是不是爷爷种地,地里苗长大,就能让牛吃饱,牛吃好多东西以后,就能喝到甜甜的奶了?”
爷爷笑得颇慈祥:“是啊。所以你们踩坏苗才让你们叔叔那么生气。你们只是觉得好玩,可让牛没有吃的了,不光咱们没有奶喝,牛宝宝也要饿肚子了。”
要他们认错是一方面,同样还要让他们知理。现在世道不好,孩子再小再心疼也要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否则大人心疼他们,环境永远不会。
淘气犯错大人可以不计较,可现在这社会,一时淘气就有可能搭上性命。比如去年那个在地缝上玩勇敢游戏的孩子,现在他独居的父亲还处于自责中难以自拔。
三个孩子看看杯中的牛奶,小脑袋都低下去了。如果说干活让他们长教训,知道这种事情不可以再做了,那么现在爷爷的一番话就真的让他们感觉到他们错了。原来他们一时的玩闹,真的会造成很坏的结果。
爷爷自然看得出他们的情绪,很满意的给每个孩子一块糖,让他们拿回家吃。
没留他们吃饭,因为天快黑了,再不回去孩子家长就要着急了。
林谦跟何阳轩到家也没闲着,将明天要种的苗准备上,再看看牲口们的状态。爷爷按时喂过了,也不用二人再忙了。
爷爷做好了饭,等着俩孙子上桌吃饭。
“其实咱们雇几个孩子在家里帮忙也不错。本来在温室里面条件好,不用风吹日晒的,活也不重。虽说费些时间,不过小孩子就是浪费时间的时候。”爷爷喜欢孩子,家里林谦跟何阳轩二人忙也确实有些吃力,雇些孩子来,也算是一举两得。
前提是孩子们都能听话。
“那咱家不是成了幼儿园了?”何阳轩笑道。
“您要是能管住那些小兔崽子不捣乱,其实也挺好。这不是国家还要支持各家各户弄温室吗?咱们可以再多建几个温室。这样咱们缺人手,让孩子们过来帮忙,也能省不少事,赚得粮食也多。”
“如果全面支持弄温室,菜价要不了多久就不值钱了。”何阳轩泼凉水道。
“甭管能卖多少,咱们规模保持住了,以后心里也有底气。再说,好好教教村里头孩崽子们,也是给他们找点事儿干。”
总说小孩子学习重要、健康成长玩乐重要。可在这世道,孩子会的再多、再自由,也没有提前学会在这个世界生存重要。就好像野外出生的牛羊,一出生就要学会逃跑来躲避天敌。
一家人小心对待跟村里人的关系,家里有富余的时候也不介意伸手帮村里人一些忙,做点善事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天仨孩子一早扯着家长过来干活,昨天确实累得厉害,回家也躺炕上打滚撒了好一会儿娇。可一觉起来休息够了,满脑子都是这边有甜甜的牛奶喝,还有糖和肉吃。
对比大人们每天面对地里头有些无奈的疲惫,孩子们的活力就好像用不完一样,不论累成什么样子,一觉起来又是活力满满的样子。
一天忙下来,林谦家地里就种过一半了。
当天晚上爷爷又给仨孩子准备了牛奶喝。第三天孩子们还想去林谦家干活,结果家长告诉他们说好了干两天用工钱抵菜苗,现在两天过了不用去了。
其实家长们都以为孩子们这两天受了罪,肯定不乐意去了,结果这仨孩子都哭着闹着要拉着爹妈一块去干活去。
也就这时候,家长们才真正体会到到林谦家教育的好处。看上去觉得孩子们都受苦了,十分心疼,可这两天以后孩子们不再满脑子的玩和捣乱,而是学会干活知道心疼人了。
孩子们闹着要去林谦叔家干活,家大人也觉得孩子们成长得挺明显的,也有这个心,就去找林谦看看能不能帮忙多带几天孩子。刚好林谦还是大学生,现在学校都关门了,真要是能教会孩子们些东西,花粮食也乐意。
这事其实就不归林谦管了,爷爷喜欢孩子,也乐意当孩子王。
“我家温室你这也看到了,后面开始用无土栽培种菜,也确实忙不过来。你们要是不心疼孩子干活,送我这也行。我能管管孩子,他们这边帮我干干活挺好,就怕你们心疼了,觉得我让孩子们干活是在欺负孩子。”
其实倒退十年,村里头就基本没有孩子干活了。计划生育后每家人就一两个宝贝疙瘩,加上条件都好了,大人们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吃多了,也都憋着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哪还舍得孩子干一点活?
现在孩子更稀少,可环境更恶劣。学会干活,甚至学会养活自己,能让他们在这世上过得更好。
再怎么心疼,也要拎得清什么世道。
“那没事,我家孩子皮实,真要是淘气了就往屁股上踢。”那十岁男孩的家长笑道。
很少有人将孩子交给别人时候会说:“这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是我家宝贝。”
聪明些的家长都会把自家孩子说的能多坏有多坏,这样让对方做好心理准备,后面孩子做好事了才会有惊喜感而奖励孩子。
这种做法类似于嫁女儿的时候,娘家人都喜欢说自家闺女怎么怎么娇气,怎么怎么十指不染洋葱水。若是嫌弃这婚就别结了,别让我家闺女祸害你。如此女孩到了婆家,偶尔洗个盘子婆婆都能夸半天。
爷爷哪里能不明白这种事情?
这仨孩子白天都进入温室里面帮忙,晚上的时候自己就能回家,左右村子不大,家大人也放心。
林谦跟何阳轩继续俩人种苗,这边将地里头都种出来,再去插秧。
插秧这活瞧着简单,其实比栽苗难得多。双腿穿着靴子在水田里一走走一天,一天下来消耗的体力都是翻倍的。
而且俩人还是新手,没什么经验,还在泥浆里摔了一跟头,弄得颇狼狈。
可渐渐的,这其中的乐趣也在这里,亲手将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插入土中,眼瞧着它们长大、成熟,这种成就感是需要双手去得到的。
这边插秧还在忙碌着,家里头泳池里面的鱼肚子都大起来了。
林谦和何阳轩晚上回家的时候爷爷正在送仨孩子离开,刚洗把脸,爷爷就把鱼的事情跟他们提了。
“这不少鱼瞧着肚子都挺大的,应该能繁殖了。不过也不着急,你们这几天够忙的,过两天再准备也行。”
二人去游泳池看看,鲫鱼一直喂的囤积的鱼粮,当初买了很多,放在何阳轩的空间里头。瞧这样子,如果一直保持这么多的鱼,大概还能喂个三五年。只是三五年以后若是找不出代替品的话,这养鱼的数量就要大幅度减少了。
林谦倒是有养禾花鱼的想法,只是之前诸多条件不准许。受限就是鱼苗的问题,鱼还没办法繁殖。而这些现成的鱼也不可能放进去,因为游泳池里面有净水装置,没两三天就会净化一次水质保持水的干净,同时也会定期换水和注氧,这群鲫鱼算得上是温室里的花朵,贸然送进稻田里根本活不了。
同时家家户户都有给稻田打农药施肥的习惯,大大降低了鱼的成活率。即便是活下来了,鱼肉里面含毒量也高,长期吃对人身体不好。
不过今年整体条件都挺好的。鱼到了繁殖期可以繁育了,而地里因为物资短缺的问题,很少有人家打药了。其实打药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养出来的鱼吃问题不大。只是往年为了多产量,家家户户都是拼了命的施肥、施药,左右不是自家吃,收成越多卖得钱越多。
现在物资即便买得到也要限量,且种出来的东西都要留着自家填饱肚子,自然都舍不得用太多了。
林谦跟何阳轩这几天晚上再累,也会在吃完晚饭后跟一块研究研究鲫鱼养殖方面的书。
将需要准备的东西列个单子交给爷爷,让爷爷抽空准备,等二人插完秧就弄这群小家伙。
其实家里头稻地不多,也就三亩多地,不过二人不习惯干这个,手法生疏。干了两天适应以后速度才快起来,别人家两个人两三天就干完的活,两个新手干成这样也不容易。
游泳池的这个温室平时都是锁着的,也不让孩子们进来。孩子们好奇,只告诉他们这里头养的小鱼胆子小怕见到外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