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53章


?”
七人听完刘朗的话,都是非常激动,相互看了一眼,立即一起拜倒在地,齐声说道:“属下等愿意追随大人,听凭大人驱使,万死不辞!”
“好好好!哈哈有诸位豪杰相助,何愁大业不成?诸位快快请起!”刘朗上前一一扶起七人,喜不自禁。
“多谢大人!”七人起身恭敬地说道。
“自此都是一家人了,不必多礼!诸位与我同船先回泉州,诸位的职事,等到泉州在具体安排吧!”刘朗高兴地看了七人一眼,说道。
“属下遵命!”
这时,鲁平又说道:“大人,青龙山几位当家的,与属下有旧,属下愿意赶去青龙山,说服四位当家的来投靠大人!”
“好呀!鲁兄弟,你带一封刘某的亲笔信去,并代我致歉,我因泉州事急,不能亲自赶去拜访了!我会留一艘船在登州等候,不管刘兄弟几人是否应允,你都尽快赶回泉州,我有重要职事要交给鲁兄弟!”
“属下谨记大人吩咐!”
刘朗吩咐虎臣拿出文房四宝,就地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交给鲁平,又交代了几句。随后,率领众人抄近路,赶往登州海边,乘坐接应的船只返回泉州。
刘朗乘船离开登州不提,视线转到南宋都城临安。
此时已是绍兴七年十月,自从刘朗离开京城,已经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风风雨雨,南宋政局几经磨难,总算安定了一点。北边大敌,伪齐政权一再南侵,在绍兴六年的时候,更伙同金贼一起南犯,最终被岳飞率部击溃。伪齐的后台老板,金国主子见刘豫实在扶不起来,干脆彻底废除了伪齐政权,正式以金国的名义统治黄淮以北。
金国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汉人义军此起彼伏,金军忙于镇压匪患,现在也无力南下。南宋政权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朝堂里赵构君臣,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两年,战争不断,国库消耗一空,物资紧缺,南宋已经经不起波折了。如今,朝局已经稳了下来,头等大事,当然是调拨物资,繁荣经济了。
十月十五的朝会,一如往常,准时在垂拱殿举行,赵构端坐御案后面,似看非看地俯视着前方。殿中的文武官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轮着出班上奏着个部门琐事,无非是这里要增加开支,那里工程要上马,大有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架势。
“报!广南东路八百里急报!”
就在殿中热烈讨论宏伟蓝图的时候,殿门口卫士一声大喊,力压群雄。众人都是惊讶地转头望向门口。
御案后赵构也很是惊讶,广南东路会有什么急事,难道南越山民暴动啦?事先也没预兆呀!他望了望门口禀报的卫士,故作沉稳地道:“呈上来吧!”
御案边的当值太监,急忙下去,从进殿的卫士手中拿过急递,检查好印记,开封后呈给赵构御览。
“什么?!”
赵构接过一看,迅疾惊得站了起来,手中的奏折也掉在御案上。
赵构的失态,更令殿中群臣惊愕不已,人们都在心里盘算着,到底是何事,惹得皇上如此惊慌。
“陛下!”御案旁的当值太监,连忙躬身呼喊。
太监的话,总算让赵构回神了,他看了看太监,吩咐道:“退朝吧!吩咐两府相公到富宁殿议事!”
说完,赵构拿起急递,径自走了。
富宁殿里,赵构在御案前来回走动,眉头紧锁,似有莫大的事情不可决断。这时,两府相公也相继走入殿中。
“陛下,不知广南东路所报何事,引起陛下烦心?”众人见礼后,秦桧率先问道。
“郭恩,你把急递给诸位相公传阅一下!”赵构坐到御案后,对站立一旁的大太监郭恩说道。
“老奴遵旨!”
两府相公对这个急递,都非常好奇,郭恩一拿过来,众人连忙争相翻阅。
“什么?从广南东路启运的五十万石粮草、十万套军械,都被海盗劫走了?”
“这,这,这如何是好?这些军需粮草都是紧急发运到前线的呀!”
“能够劫走粮草军械,起码要数千上万人,什么地方竟然隐藏了如此多的海盗?这若是上岸袭击,如何能够抵挡?”
读者朋友看到这里,一定明白了,这就是的刘朗大手笔。当时,他在潍州郊外接到的情报营急报,说的就是朝廷将从广南东路调运五十万石粮草,以及十万套军械到江淮前线。这三年以来,北方前线冲突不断,朝廷已经非常空虚,不得不动用储存在广南东路的老本。他接到急报后,立即下令花雨和萧桂英的海盗军,打劫了朝廷的军需粮草。
花雨的海盗军,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实力已经非常强大。杨英率领的洞庭湖残部,逃入大海后,开始还倔强地不愿接受刘朗的支援。残酷的现实,使得杨英逐渐放下高傲,持刘朗的信物,接受了花雨军的大批援助。三年来,逐渐磨合,杨英所部也完全纳入了刘朗的体系。刘朗给杨英部也授予一面海盗旗,所有战舰全部更新,包括最新式的霹雳火战舰。也就是说,杨英的海盗军配置,和花雨军完全相同,只不过人数少一些而已。
如今花雨和杨英两支海盗军,战员突破了两万人,刘朗完全可以在海区,发动大的战事。
视线回到富宁殿,赵构看到诸位相公,慌乱的样子,暗中更是一叹,扬声道:“诸位爱卿,还是议议该如何应对吧!”
殿中顿时一静,片刻后,张浚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这些粮草军械被海盗劫走,恐怕不是一时能够追回来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海防,不能让类似事件重演,造成更大的损失!外海存在人数如此众多的海盗,如今海盗劫走军械粮草,势力必将更加膨胀,东南沿海安危堪忧呀!陛下,当年刘朗巡视海防时,就发生了三千余倭寇袭击泉州的事件,朝廷必须预作安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秦桧也出班奏道:“陛下,张相所言甚是,但如今朝廷实在无力扩军,加强海防!”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宣抚使
从广南东路启运的五十万石粮草、十万套军械,被海盗劫走了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动。高宗赵构急忙召集两府相公,在富宁殿商议对策。
粮草军需被劫,固然引起赵构君臣惊慌,但更加忧虑的,是对沿海安全的担心。能够劫走粮草军需的海盗,人数必然很多,如今有这么多粮草军械助力,海盗的势力定然膨胀,这对军力空虚的沿海州府,是个巨大的威胁。
西府相公张浚针对此事,提出对海防的担心,殿中君臣何尝不知,但正如秦桧所说,如今国库空虚,无力构建海防武备。
海防又不能不加强,粮草军需被劫,以及上次倭寇袭击泉州,都充分表明,东南沿海形势堪忧。赵构暗中叹息一声,望着殿中诸位重臣,说道:“诸位卿家,不知有何措施应对当前局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位相公一时也没有良策,殿中顿时一静。这时,张浚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当年刘朗巡视海防时,曾提出仿临安水师例,在福建路和广南东路组建水师大营。这几年来,临安水师运行良好,两浙路外海一片太平。微臣认为,朝廷可以考虑刘朗之策了。”
赵构听张浚说完,回想起当初刘朗所提的一系列建议,点点头道:“张爱卿所言甚是,刘朗所献之策,于国于民都大善,朕准了。但此事干系甚大,非良臣不能胜任,两府可有合适人选?”
张浚又躬身奏道:“启奏陛下,微臣建议朝廷起复刘朗!”
“刘朗?嗯,刘爱卿忠良之后,对朝廷功不可没,又有组建临安水师的经验,倒是合适人选,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意见?”赵构想到刘朗诸般功绩,欣然道。
如今,这构建海防武备,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朝廷又不可能提供经费,终于有人接手,诸位相公自然一致通过。
朝廷里诸公的商议结果,刘朗不知道,他率领虎臣岳雷,以及新收的下属,从登州乘船,半月后顺利到达泉州。离家快三年了,虽然与家中联系不断,但距离府门越来越近了,才知道,对家人的想念是那么刻骨铭心。他吩咐来迎接的吴能,安排新投效的诸人住处,就带着虎臣岳雷,飞马赶回刘府。
府门外,已经接到消息的刘家老小,早早等候。刘朗一到府前,立即被家人围住,不停问候。进了府门,刘家的女人们,又拥着老太君,等候在前院大厅走廊上。刘朗扫了自己几个女人一眼,急忙上前向太君和其他长辈见礼。三年过去,太君显得更老了,不过精神很好,一直笑呵呵地望着爱孙。
刘家其他人,知道刘朗才回来,肯定要和几个妻妾说说话,相互见礼后,就纷纷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