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40章


来到富宁殿一看,赵构和两府相公果然都在,先前不知讨论什么,争论很激烈,刘朗在殿门口就听见话语声。他也不知所来为何,进殿一番见礼后,就茫然地站立一侧。
这时,张浚咳嗽一声,对刘朗说道:“刘直学士,朝廷接到急报,王燮败师了,朝廷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王燮仅以身免!现在荆湖路局势堪忧,上次你进的策略很好,因此老夫奏请皇上召你来谈谈!”
王燮败师是意料中的事,但已经全军覆没?这可比历史上提前了近一年时间呀!刘朗没有犹豫,故作惶恐之状,惊问道:“王大人败师啦?这,这不知王大人是如何用兵的?”
“唉,王燮刚愎自用,没有运用你进之策,一意孤行,结果中人埋伏,丧师辱国!”张浚叹了一口气,说道。
“中人埋伏?张相,不知是在阳武口还是社木寨?”刘朗沉吟一下,问道。
“刘爱卿,为何想到这两处地方?”赵构忽然惊奇地问道。
“禀陛下,根据洞庭湖地形,以及朝廷军事形态,王大人若是采取强攻之策,必然会选择这两处建寨。这两处又不利于防守,朝廷水军对洞庭湖熟识程度,本来就比不过贼寇,一个不好,水寨就很容易被攻破。王大人若是在社木寨失事,那必然是被水贼偷袭得手,而若是阳武口,则极可能是王大人想张网剿贼,结果被贼人看穿,以致将计就计,各个击破了!”刘朗根据前一世了解的情况,泰然自若地奏道。
“刘直学士果然深通韬略呀!不错,王燮就是在阳武口立寨,结果也与你说的一样,被贼人先击破阳武口水寨,又回军击溃了王燮本部!如今贼人气势汹汹,荆湖一带局势很是不妙,不知你有何看法?”张浚点点头,感慨地说道。
刘朗长叹一声,突发惊人之语,“陛下,各位相公,这一败,朝廷非常被动了,如今不仅仅是荆湖两路情势堪忧,整个西南局势都非常不利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策略
王燮围剿洞庭湖水寇的大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如期战败。与原来历史上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王燮败得很彻底,完全丧失了反攻的能力。消息传到朝廷,引起了恐慌,朝廷高层领导反复讨论,也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本不关刘朗什么事,但因王燮围剿前,他在朝堂上进了一策,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于是,在张浚建议下,高宗赵构也把他急召进宫商议。
听了张浚介绍了王燮战败的经过,刘朗忽发惊人之语,“陛下,诸位相公,这一败,朝廷非常被动了,如今不仅仅荆湖两路情势堪忧,甚至整个西南局面都非常不利了!”
赵构一听,急忙问道:“刘爱卿,为何如此断言?”
“刘直学士言过其实了吧?”秦桧也接口道。
刘朗不慌不忙地躬身一礼,说道:“陛下,诸位相公,朝廷今次失利后,在荆湖一带的军事力量势必严重削弱,而水寇声势大涨,必然进一步膨胀。水寇善于蛊惑人心,荆湖周边流民,盲目从贼者,也会更加多。若不及时有效控制,荆湖两路失控不说,其势力,很又可能影响江南西路以及川蜀一带,阻断川蜀一带与朝廷的联系。”
停顿了片刻,刘朗又说道:“陛下,诸位相公,北边伪齐刘豫,屡次派其子刘麟、其侄刘猊,以及叛贼李成、孔彦舟等犯边,如今重镇襄阳也被其侵占。若是伪齐和洞庭湖水寇相互勾结,里应外合,荆湖危矣!西南危矣!”
“陛下,刘直学士分析得甚是有理,朝廷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张浚躬身说道。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善策?”赵构也明白了形势严峻,急忙向殿中问道。
“须派大军再次围剿水寇!”
“可以尝试招安杨么!”
“命边关守将做好防备!”
殿中几位相公议论纷纷,半天也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办法,赵构皱着眉头,又转向刘朗说道:“刘爱卿刚才一番论述,非常透彻,朕甚欣慰!不知爱卿对当前局势,可有应对措施?”
赵构话声一落,刘朗立即走到殿中,躬身施礼道:“禀陛下,诸位相公,微臣认为当前第一要务,还是围剿洞庭湖水寇!攘外必先安内,洞庭湖水寇是心腹之患,必须尽快铲除,恢复荆湖两路秩序。陛下,上次岳飞将军奉命回朝,微臣曾与其深入讨论,发现洞庭湖水寇其实并不可怕,水寇依仗的是对水网的熟识,以及车船灵活机动,其实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致命的弱点。可以伐竹扎巨排阻塞湖汊,开闸泄放湖水,以及散放青草渔网在湖中绞死车船机轮,那么水寇就无法发挥其长处,再剿抚并用,分化水寇内部实力,以贼制贼,水寇必败!”
“说得好呀!刘直学士果然文武双全,谋略高深呀!”张浚抚掌大赞道。
殿内赵构和其他几位相公听了,也是不住点头。
“张相过奖了,这都是下官和岳将军共同研究出来的!”这就本就是原来历史上,岳飞曾用过的招术,如今刘朗先提出来了,知识产权当然归他了。不过,他还是岳飞给提出来了,算是弥补一下岳飞的损失吧。
听刘朗讲述了这番策略,赵构是龙颜大悦,又问道:“刘爱卿,你认为朝廷当如何布置?”
“禀陛下,微臣建议朝廷派遣一位重臣,总领诸路军事,统管剿贼以及防边事宜。令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位将军加强戒备,守好江淮一线,防止金贼和伪齐乘势南下。令川陕吴阶将军在守好大箭关,适时出关侵扰伪齐侧后,牵制伪齐军队。朝廷大军四面围住洞庭湖,给水贼以威压,再乘机分化安抚部分水寇。令岳飞将军防守襄阳一线,择机夺回襄阳,若是时机不成熟,可以令一主将守好要地,大军进湖先剿灭水寇。”刘朗没有犹豫,立即阐述了自己的策略。
刘朗的策略条理清楚,攻防兼备,在座的都是国家精英,听了都是都是点头赞好。张浚首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微臣完全赞同刘直学士策略!刘直学士深通韬略,军务精通,微臣建议加封刘直学士为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总领诸路军事,剿灭水寇。”
靠,自己资历浅薄,那些军阀大神谁会听自己的?刘朗急忙摇手道:“张相,万万不可!下官年轻识浅,从未领过大军团作战,经验严重不足,这些策略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若是处置失当,对朝廷危害太大,朝廷已经经不起再一次大败了!陛下,微臣建议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重臣出征,若是朝廷有需要,微臣愿意率领临安水师,一同进剿水寇!”
“陛下,微臣也反对刘直学士总领大军,正如刘直学士所言,他的资历尚浅,恐怕难以服众!”秦桧也接口奏道。
“嗯,刘爱卿虽然文武双全,深通韬略,但毕竟还太年轻了一点,尚需磨练才能委以重任,至于临安水师是否出征,到时根据需要再议吧。众位爱卿,你们认为谁领军合适?”赵构点点头说道。
这时,张浚略向左右看了一眼,见众人都沉吟不语,连忙走出来道:“陛下,刚才是微臣考虑不周,微臣愿意领军出征!”
“张爱卿一片忠心,朕深感欣慰!好,就命爱卿总督诸路兵马,领二十万大军,按照刘朗所献策略,进剿洞庭湖水寇!爱卿下去后就立即准备,调集兵马粮草,大军择时出征!”赵构进张浚适时出列请战,很是高兴,随即下令道。
富宁殿一番商议,时间很长,刘朗回到府里时,天色已经黑了。二十万大军出动,不是小事,准备工作繁琐,出征时也是年后的事情了。刘朗有预感,以张浚对自己的赏识,临安水师肯定也在他调集的范围里面。
这次洞庭湖水寇的末日也快要到了,但刘朗却有一种莫名的沉重感。洞庭湖水寇,以及贼首杨么,死不死的,他不会放在心上,他的心头突然浮起一个靓丽的倩影。唉,那个与自己有一夜孽缘,杨幺的妹妹杨英,不知道如今怎样了?
刘朗一边往后院走着,一边低头沉思。忽然,他停下脚步,侧首对身边的虎臣说:“传讯给时宾,让他立即来见我!”
“小的遵命!”虎臣接令后急忙转身而去。
“相公,今天进宫议事了?还没吃饭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吃饭吧。”刘朗刚一进后院,徐慧就和雪儿迎上来。
刘朗看到厅堂桌上的饭菜都还没动过,忙道:“慧儿,雪儿,你们也还没吃?”
“相公没回来,妾身和雪儿妹妹也不想吃。”徐慧和雪儿帮着刘朗除去外套,娇声答道。
“以后不许这样了,为夫什么时候回来没个准的,你们怎么能跟着挨饿呀?下次在遇到类似情况,你们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