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34章


“好,吩咐下去,带他们到书房去!”
刘朗转头吩咐环儿一句,在徐慧脸颊上轻吻了一下,就快步离开。这次回来,首先要处理的大事,就是临安水师的正式成军,他召见萧恩和武定国,就是商议过几天的成军典礼。
水师兵勇经过六个多月的强制训练,已经初步符合了一个军士的标准,萧恩和武定国的到来,先是向刘朗汇报了训练成果,最后三人讨论了典礼的一些细节。商量了一个大致章程,具体布置就交给武定国去办了。
水师的成军,也就正式成了朝廷的军事编制,萧恩有言在先,不愿担任朝廷官职。也就意味着,他的水师总督导,完成使命了。等三人商议结束,送走武定国,刘朗就留他暂住刘府,再作安排。他的老伙计,萧让和金大坚也在府里居住,刚好作伴。
早早吃过晚饭,刘朗就独自骑马赶往了官驿。
“小侄见过岳伯父!”刘朗进了岳飞居住的房间,立即施礼拜见。
“贤侄免礼,快快请坐!”岳飞上前,一把扶住刘朗,笑着说道。
二人坐定后,刘朗恭敬地问道:“伯父,伯母和岳雷兄弟他们都好吧?”
“他们都好,雷儿听说你在京城,多次要求来京城看你,愚伯怕他年少无知,给你添乱,就一直没有允许。”
“伯父大人说哪里话?大家都不是外人,岳雷兄弟家学渊博,他时一定会象岳云大兄一样,成为岳家军一名虎将!”
“雷儿与云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调教才能成才,若是贤侄不嫌累赘,愚伯就让雷儿跟在你身边作个长随,你多管教管教!”
“岳雷兄弟能来京城,小侄万分欢迎!伯父,这次来京城公干?”
“愚伯是奉召回京述职,这一路过来,时时听闻贤侄在泉州大战倭寇的事迹,非常敬佩呀!”
“伯父过奖了,与伯父抵御金贼相比,小侄这点功劳实在不堪一提。”
“金贼不灭,愚伯心愿难了!唉,这次回京,朝廷可能要留愚伯在京挂职了。”
“不会!荆湖路不能没有伯父,朝廷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很快就会继续让伯父镇守边关!”
“贤侄,从何而知?今天听圣上的意思,都有让愚伯留在京城的打算呀!”
“伯父,这是贤侄预感,即使暂时没有成行,小侄也会帮着运作一下,让伯父继续回去镇守。只是据小侄得到的消息,金贼可能会很快再次南下,伯父要做好准备才好。还有,就是多关注一下洞庭湖水寇的发展。”
“金贼南下也在情理之中,洞庭湖水寇不是有王制置使统兵围剿吗?”。
“洞庭湖水寇不可小视,小侄先前曾进策,对水寇分化处理,以贼制贼,但小侄猜想王大人一定不会采用,恐怕此战必败呀!若是王大人战败,水寇气势更盛,朝廷可能会令伯父参与剿贼。”
“贤侄之策,乃上上策,这事愚伯放在心上了,一定会斟酌一番。”
二人又针对兵书战策、朝廷时政,进行了探讨,越说越是投机,无奈刘朗还有事待办,只好提出告辞。临走前,他又向岳飞介绍了水师成军典礼,邀请他到时去观礼。
刘朗回来的时候,奉命赶来的花雨和萧桂英夫妻俩,以及萧恩,已经在书房等候。他走进书房,和几人相互见礼后,就从柜子里捧出两面旗帜。几人牵开旗帜,只见一面黑旗上绣着白色的骷髅,以及两把交叉的战刀,而另一面蓝色的旗子上面,绣着一只飞翔的海鸥。
刘朗指着黑色骷髅旗,对花雨和萧桂英说道:“这是海盗旗!你们以水师营分出来的两千人为基础,再招募三千人马,组建一支特殊的军队。我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去做海盗!”
“作海盗?”花雨和萧桂英都愣住了,茫然问道。
“不错!当然,并不是让你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放火,这也是无奈之举,咱们既要发展又暂时不能公开,只好借用海盗名义。驻扎海外孤岛,困难重重,你们有没有信心接令?”
“属下听凭主公吩咐,全力完成使命!”
花雨和萧桂英互相看了一眼,一起躬身接令。
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师成军
刘朗看花雨和萧桂英接下了,作海盗的命令,非常高兴,扶住他们,道:“刘某相信你们夫妻一定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随即,刘朗又拿出一卷海图,铺开在桌上,他指着流求旁边一个岛屿,说:“此岛,我命名为金门,你们占据此处为基地,我为你们配备新式战舰和最尖端的武器装备,你们也与岸上保持联系,有什么需要,岸上随时支援。”
花雨接过海图,躬身道:“多谢主公!我们一定不负主公所望!”
“你们纵横海上时,一律悬挂海盗旗,只有与岸上联络,才悬挂海鸥旗。驻扎外岛,我允许你们便宜行事,但是有一点必须严格做到,那就是军纪!对大宋商船,按命令行事,外国商船,你们自行处理,我的原则就是,尽量少造杀孽。总之,你们还是以练兵为主,我为你们配备了霹雳火战舰,这是新式装备,你们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制造局,加以改进。”
沉吟片刻,刘朗又对萧恩说道:“萧叔,你到时也随船南下,赶到广南东路,与朱貌军师商议,在广南东路外海寻一个荒岛,设立一处水军基地,一来侧应风云谷,必要的时候,支援花雨海盗军。由萧叔担任水军统领,调李登兄弟为副手,以李登所部为基础,扩编至三千人。”
“属下遵命!”萧恩、花雨、萧桂英三人齐声领命。
最后,刘朗又说道:“花雨,萧桂英,你们所部主要任务,是在金门岛牢牢扎下根,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控制周边岛屿,慢慢向流求渗透。不久,我将派遣一支特种兵分队,潜入流求,你们与他们保持联系。”
“属下等谨记主公吩咐!”花雨和萧桂英立即躬身受命。
三天后,风和日丽,临安水师营寨,锣鼓喧天,旌旗飘扬。
对临安水师来说,今天将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水师正式组建成军。六个多月来,四千新招募的兵勇,进行了强化训练,都符合了水师将士的标准。但因为朝廷的规定,最终只得留下两千人,剩下的两千人,当初是以船工的名义扩招的,刘朗已经暗中交给了花雨和萧桂英。
水师名义上属于侍卫步军,今天成军典礼,步军都指挥使何元庆,当然要到场训话。除此之外,刘朗还特别邀请了,暂留京城的岳飞,作为嘉宾到场观礼。
吉时已到,刘朗陪同何元庆和岳飞,步入校场的点将台。台下,四千新兵分成两个阵站立,水师将领武定国和张宾等人,也站立在队伍的前列。
岳飞望着台下,纹丝不动的队列,感慨地说:“贤侄练兵不同凡响呀,看这气势,就是虎狼之师!”
“伯父过奖了,目前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只有经过血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强悍的军士!”刘朗也望了望台下士兵,摇头说道。
“一听贤侄这话,就知贤侄深通军事!不错,兵练得再好,若没有上过战场,都没有大用!只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兵,才是真正的兵!”岳飞点头说道。
“岳帅说得好,何某深有体会!从战场归来的老兵,与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那气势就明显不同!”何元庆感触地说道。
“吉时已到,请大人训话!”就在几人谈论台下兵勇之时,武定国来到台前,禀报。
刘朗向何元庆和岳飞告罪一声,走到点将台前沿,望着台下两个方阵,大声说道:“今天是临安水师特别的日子,临安水师从今天开始,正式组建成军!兄弟们,六个月以来,你们艰苦训练,成绩斐然,本官非常满意!本官也希望你们都能留下,但朝廷有命,不能违背,今天有两千弟兄将离开军营,到别处谋生。不过,你们放心,本官已经为你们找到了谋生之路。本官只是希望离开的兄弟,不管身在何处,依然要牢记,你们曾经在军营待过,一定要严守军纪!现在,本官命令,左边方阵立即退出校场,到码头登船待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左边方阵的兵勇,接令后,齐步转身向出口,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高唱着军歌,迈步走出校场。不久,方阵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但嘹亮的歌声,依然在校场,在人们的心头回响。
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