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59章


“好好,刘爱卿一路辛苦了,你且说说这一路的见闻,民情如何吧。”
“微臣遵命!”刘朗说完,就把自己一路所见所闻所做,仔细说了一遍。当然,有些事情是不会说的,比如杀破狼的传说,以及他招兵买马的事等等。
刘朗把经过说了一遍,又向赵构施了一礼,说道:“陛下,微臣巡察之后,发现总体民情还算平稳,各地州县处置也还得当,但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金贼连施暴政,北方民众南迁的数目庞大,微臣亲自微服探查发现,各地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边缘,请圣上和诸位相公明察。”
听了刘朗的奏言,赵构和几位相公们对视一眼,都是暗自一叹,他们何尝不知道流民的危害,只是国力维艰,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迅速解决。就算按照刘朗以前上奏的策略,加强海上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且目前也不是拓海的时机。
赵构点点头,对刘朗说道:“刘爱卿之良言,朕知道了,朝廷会仔细衡量,妥善施政。爱卿这次不仅侦破军械奇案,还剿灭了一处山贼,抓住了洞庭湖水寇的二当家,屡立奇功,朕深感欣慰呀!”
“陛下,这也是诸般巧合,是圣上洪福齐天,臣不敢居功!”刘朗急忙躬身施礼,作谦虚状道。
“哈哈爱卿立此大功,而不骄不躁,不愧为忠良之后,好好,朕不会苛待有功之臣的。”赵构哈哈一声大笑,他对刘朗越来越满意了,对自己慧眼识才,更是得意。过了片刻,他又问道:“刘爱卿,你派人呈上的那个什么,凸透镜,是什么原因会点着火的呢?”
刘朗匆匆扫了一眼众人的表情,知道这恐怕才是今天进宫的主要原因了,连忙上前施礼答道:“启奏陛下,这种凸透镜很够聚热的道理,是微臣无意间发现了。微臣幼时在山间陪伴师傅,无聊时就做了这么一个镜子,结果发现它能把阳光聚到一点,甚至点着了纸张,就留心研究了一番。”
说到这里,刘朗稍停了一会,又施礼说道:“陛下,各位相公,微臣举个例子,我们坐在火堆边上,虽然没有接触到火,但仍然会感到很热,这就说明火的热量能够向外界扩散。再比如,我们拿一张纸放在火堆旁烤,即使没有接触到火,时间长了也会烧起来,但若是那根木棍,却怎么烤也烧不起来。这叫说明了一个道理,易燃烧的物件只要接受了足够的热量,就能自己烧起来,而每个易燃物件,要达到自己燃烧的热量是不同的。这就是纸烤后能自燃,而木根不能的原因。”
刘朗打量了一下四周众人,又说道:“我们在晴天会感到很暖和,特别是盛夏,就象在烤火一样,这说明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它也向大地上扩散了很多热量。而透镜经过打磨成那个形状之后,会把透过的太阳热量集聚到一点,这热量必然会增加很多。就像河流某一段突然变窄,水流必然很急一样。这增加的热量长久的照射,一旦达到皮革自燃需要的热量,皮革就会自己烧起来了。”
“原来如此,刘爱卿果然博学多才呀!”高宗赵构自以为听明白了,大赞道。
“禀陛下,这个凸透镜还有一个功用,微臣在奏折里没有细说,请恕罪!”刘朗躬身行礼道。
“刘爱卿何罪之有?免礼,说来听听。”赵构一听还有新玩法,立即又来了兴趣。
“陛下,您不妨拿着镜子,对着桌上的字,看看有何发现。”刘朗恭敬地说道。
“咦,怎么回事?”赵构拿着镜子看桌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奇怪问道。
“陛下,这就是臣要说的,这凸透镜还能有放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对眼睛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拿着这个镜子看书,会更清晰。”凸透镜的作用当然不止这些,但现在透明玻璃没有研制出来,制作成本太高了,说出来也只会被豪门当作玩具,刘朗就自动忽略了。
刘朗话声一落,在座几位年纪大的相公,立即兴奋的站起来。他们都愁视力不好,一听有这妙法,当然想试试效果。赵构一看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哈哈一笑,让郭恩把凸透镜拿下去,给大家都见识一下。众人一试,果真如此,兴趣更是浓厚了,连秦桧和张浚都凑了过去。
试过之后,各人纷纷过来讨教打磨之法,他们不可能让刘朗亲自给他们制作,只好求得制法,回去让下人打磨了。刘朗当堂仔细说了打磨要点,并把选水晶块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唉,可惜没有透明玻璃呀,不然什么望远镜之类都可以大量制作了,不过这事也要提上规划中去了。刘朗说完,暗自叹息了一声。
这次面君之后,不久又是一道圣旨下来了,鉴于刘朗此次功劳卓著,他的官阶又大大的提升了几个台阶。他现在的官职全称是敷文阁侍制、观察使、遥领泉州团练使,有时候连他自己都弄不明白,这些官职干嘛用,只是到时候多领点俸禄而已。
不过这次差遣也出来了,还一次给了两,判军器监和临安水师都指挥使。前面一个,估计是看在他技巧的能力上给的,这也是他比较看重的。至于那个什么临安水师,只是听上去很响亮而已。水师都去防守江淮了,现在临安水师水寨里只剩几条小鱼船了,他这个都指挥使,差不多是孤家寡人一个。不过,从对他的任命里,他看到了朝廷已有了拓海的趋势了,这一点还是值得欣喜。
第六十章 天下第一军
刘朗回到临安的第二天,非常忙碌,上午在富宁殿,陪着高宗赵构和几位相公唠嗑,中午又和虞允文、张达、方恩全三人,在君悦酒楼吹牛打屁,直到临近申时才回到家中。
刘朗一回到府里,连忙赶到后院向老夫人请安。老夫人看见他来了,非常高兴,连忙招呼他坐到自己身边,同时吩咐人准备醒酒汤。此时,他的两位侍妾也在房间里,一听老夫人吩咐,东方玉转身亲自去准备了。
在老夫人那坐了半个多时辰,说了下今天进宫的情形,老夫人听得神采飞扬。这时,老夫人贴身使女进来禀报,前院传话过来,说杨全有和朱貌来了。刘朗连忙告罪,关照两位侍妾仔细照顾老夫人,就快步迎出去。
杨全有和朱貌在刘朗进城的前一天晚上,就押运着财物,凭借秦贵的信物,在南城门顺利进城了。他们知道刘朗刚回来,事务繁杂,就等到现在才过来商议,如何把财物运过来。其实,具体方法也没啥好商议的,那么多财货,为了掩人耳目,肯定要分散转移过来,只是约好时间就行了。刘朗之前就在内院,准备好了一个库房,准备存放这批财货的。
刘朗一直出迎到前院,看到师兄和朱貌已经在花雨和二管家的陪同,坐在前厅喝茶了。原来二管家闻报他们二人来见刘朗,但是没有见过他们,为了慎重起见,把花雨请了过来辨认。其实,花雨也没见过他们,只是在路上听刘朗介绍过,连忙把他们请到前厅奉茶,并派人进后院禀报刘朗。
“师兄,朱兄,你们来啦?小弟迎接来迟,恕罪恕罪!”刘朗刚一进厅门,连忙施礼说道。
“师弟(主公)客气了!”杨全有和朱貌、花雨等人看到刘朗来了,纷纷见礼。
刘朗一一扶住他们几人,吩咐管家自去忙碌,又把杨全有、朱貌、花雨三人领进了书房说话。
来到书房后,几人分别坐好,刘朗介绍了回来的这两天发生的事,特别是进宫面君的经过,以及赵构可能会对自己接下来的安排等等。在场几人都是心腹,朱貌更是智囊型人才,所以刘朗介绍得很仔细,以免影响他们对各种趋势的判断。
说下来,自然说到了财物的转运事宜,刘朗说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师兄那里没问题,随时可以分批转过来。杨全有是雷厉风行的性子,一听这话,立马站起来就要回去安排。刘朗劝说不住,只得安排花雨随他去协助处理。
他两走后,刘朗带着朱貌又回到书房说话。他拿出自己规划的各项方案,一一与朱貌讨论,以期更加完善。却不知,朱貌已被他的规划方案细致周密,深深吸引,他试图找出各种漏洞,却又被自己一一推翻,如是对刘朗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待朱貌看完以后,刘朗又介绍了一下昌化新庄园的建设情况,以及自己建造的目的。新庄园那边传来消息,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了,现在就剩下一些辅助设施和整修清理,再有半个月就完工了。新护卫已经在杨雄带领下,入住了新营地,按照刘朗的部署训练。山边的匠作院也交付使用了,崔忠信招募来的工匠们,在秦管家的安排下,先期已经在打造一些农具,供庄园里护卫家属们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