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37章


刘朗也有些傻了,心说难道自己真有一股王八之气?连忙上前扶住吴能,“吴兄,快快请起,听我一言,如何?”
刘朗把他安抚在座位上,又很庄重地说道:“吴兄,既然话说到这份上,小可也不对你讳言,小可自离师门就立下拯救万民的宏愿,也一直在向那方向努力。只是现在基础还很弱,有心无力呀!吴兄为国为民,一片赤诚之心,小可甚是敬佩!今日,小可再郑重对吴兄说一句,只要小可能力所及,誓为我华夏万民奋战到底!但是今日所言,特别是杀破狼之说,不要提了,现在传出去,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小道,遵命!小道愿追随主公麾下,誓死不辞!”吴能听罢,站起来走到刘朗对面,庄重拜伏下去道。
刘朗连忙上前双手扶起他,高兴地说:“能得吴兄如此大才相助,如文王遇姜尚,高祖得子房也!只是目前还要委屈吴兄,暂时就请充作师爷如何?”
“主公过奖了,属下遵命!”吴能立即爽快的答应了。
刘朗又拉着他的手,指着徐亮说:“这是我拜弟徐亮,松江华亭徐家长公子,徐贤弟也快见过吴兄。”
吴能何等眼力,早看穿了徐亮的伪装,从显示的贵气,再与刘朗的关系,知其以后身份贵不可言,连忙以下属之礼参拜。徐亮见状更是欢心,虚扶道:“吴兄快快请起,不敢当如此大礼,吴兄当世豪杰,小可见过!”还了一礼,又说道:“吴兄大才,当能襄助大哥成就一番功业,留名青史。”
今天的徐亮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到现在还没平静下来,还算他才智过人,稳重精干,不然早就失态了。现在见大哥和吴能认了从属关系,肯定还有一番谈论,自己不好过多参与,就借故告辞回房去了,回房之前更是安排护卫在包下来小院防守,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刘朗和吴能坐下畅所欲言,纵论天下,当真是相见恨晚,越发投机。这时,刘朗拿出一张纸,提笔随手就勾绘出了天下地理形势图,然后指着图问:“吴兄认为我等当于何处发展最佳?”
吴能见刘朗随手即成如此精致地理图册,直认为他是胸有天地,旷世明主,更笃信了他是杀破狼命格的信念,也坚定自己追随其后的决心。此时,见刘朗问话,连忙看向地图,指着东南沿海一带,说道:“就目前时局看,属下认为此处当是龙潜之地。”
“英雄所见略同也!”随后刘朗把自己初步计划透露给吴能,言语间露出的蓬勃野心,让吴能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最后,刘朗告知他,自己将派师侄杨勇即将南下督造船只的事,吴能随即请求去协助杨勇。刘朗想了想,却否定了,对吴能说道:“吴兄,造船之事杨勇足够了,再几个护卫协助就好,而今最缺的是人才,还请吴兄不辞辛劳,寻访天下豪杰共创大业,同时也察看天下形势,为以后的大移民和招兵买马做好准备。”
“属下领命!一定尽心竭力,不负主公厚望!”吴能答应下来,转念间忽然想起一事,又说道:“属下遇到主公,一时兴奋,有一事差点忘了,今天在柳树庄,属下发现那元老汉酷似梁山短命二郎阮小五阮头领。”
“啊,那阮头领不是战死沙场了吗?难道传言有误?”刘朗惊讶地站起来。
“属下也不知,只是就属下记忆来说,确实酷似阮头领,难道天下有如此相似人物?”吴能也有些疑惑。
“你说的应该没错,我当时就发现他们父子不是凡夫俗子,一股英气透体而出,或许当年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可知。若是如此,我们差点错过结识一个豪杰的机会呀,我们赶紧去拜访一下。哦,等等,他们现在肯定在商议婚事,这样吧,吴兄你也休息休息,晚间我们再去拜访。”刘朗对吴能说道。
吴能忙道:“属下不累,要么我先去探听一番,若是确实了,就引他来见主公,如何?”
“你去探听一下也好,若然确实阮头领,不要惊动了,我们晚间亲自上门拜访一下就好,若他们实在没有出世之念,也莫惊扰了他们的生活。”刘朗说道。
“主公仁义呀,属下先告退了。”吴能说完施礼退出去。
刘朗来到徐亮房间,告知吴能的发现,以及今天不走了。说完,却见徐亮睁着一双美目,直直看着自己的面相,狐疑的在自己脸上摸一把,见没什么,在就他肩上拍了一下,“发什么呆?我脸上有花吗?”。
徐亮仿佛没有警觉到自己失态一样,喃喃说道:“大哥天命所归,必将成就一番功业,只愿功成名就之时,莫忘了小弟呀!”
刘朗有些好笑,敲了敲他的额头,说道:“什么天命所归,这等胡话,你也相信?”说完,看他依然双眼期待,只好投降了,“好了,我的贤弟,愚兄承诺,他年若有成就,必与贤弟共享!”
徐亮瞬时惊喜地抱着刘朗手臂,有些撒娇地道:“大哥金口玉言,不可反悔!”顿了顿,又说:“若是小弟以后犯了一些小错,也不许生气哟?”
刘朗看着他一副没长大的性子,轻笑道:“依你,都依你,好吧?你犯了天大的过错都有愚兄顶着。”
却不知,刘朗这次确实中计了,导致以后徐亮一些的过错,虽然心有不平想要发作,但因有言在先,也只好偃旗息鼓了。当然,徐亮也不可能干涉正事,犯原则性错误,家事嘛,不足外人道也。
此后,徐亮也想方设法劝服家族,全力襄助刘朗,以致在后来成了国家级豪门,又是后话了。
第三十七章 那些年那些事
吃晚饭的时候,吴能回来了。刘朗招呼店小二把酒菜送到房间里,和吴能、徐亮二人一起在房间用饭。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几人略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安心喝酒吃菜,也没有谈及正事了。
饭后,雪儿和环儿送上茶水,徐亮就带着他们离开了。
吴能喝了一口茶,对刘朗抱拳施一礼,说道:“主公,属下查实了,应该能确定元老汉就是当年的阮头领。”
“哦,你细细说来。”刘朗很是高兴,那可是真正的水上英雄,若能收伏,对自己将来发展有莫大的助力,于是,仔细听吴能叙说探听经过。
“主公,属下赶过去的时候,元家父子还在张府说话,院子里还有很多看热闹的人,我也借口观摩那个起吊巨石的架子,走进张府,隐在人群里细细观察了元老汉,他和我记忆里一些特征极其相似,而且露出的豪迈之气决不是普通渔民所该有的,也就加重了自己对他的怀疑。”
吴能停了一下,喝了一口茶,又接着说道:“属下又走进庄子里打听了元家的事,几位老人都同时说了,元老汉一家不是本地原住民,那一家原来住户姓胡,父女两人相依为命,胡老汉打鱼为生。十六年前,胡老汉救回一个身受重伤的人,胡老汉对外宣称是他一个亲戚的儿子,遭遇了山贼。后来,那人伤好后一直住在胡家,帮着胡老汉一起打鱼,那人可是水上一把好手,每天都打到很多鱼。那人不久就与胡老汉女儿成亲,隔年就生了一个儿子。胡老汉过了两年去世了,胡老汉女儿也于前年打柴时,被毒蛇咬了,不久也过世了,那家就只剩下元老汉父子相依为命。元家父子都是水上好手,据说那元义也是天生神力,庄子里年轻小伙子,三五人近不了身的。”
说到这里,吴能转头朝刘朗看着,又道:“主公,从这些种种迹象判断,属下认为应该没错了,而且元家父子表现出来的功夫,也是一个佐证。”
“嗯,你说得对,元老汉应该就是当年的阮头领,可能当时受伤被救,因此就隐姓埋名留下来了。如此英雄人物,老于荒野太可惜了,晚些我们一起去拜访,希望能劝得他相助建功立业。但我们动静也不要太大了,毕竟人各有志,若是他选择继续过乡野生活,也不能惊扰了他们的平静。”刘朗温和地说道。
“主公仁义,吴能代阮叔父多谢主公。”吴能一脸感动,深施一礼说道。
“吴兄不必如此,咱们志同道合,就是兄弟,以后不要再多礼了,你也辛苦了,先稍事休息吧。”刘朗赶紧扶住吴能,有些责怪的说道。
稍晚,刘朗吴能带着一名护卫,骑马赶往柳树庄。赶到庄子外面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刘朗吩咐把马匹都放在庄外的林子里,护卫在那看着,就和吴能进了庄子。这时候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庄户人家都歇息得早,除了偶尔碰到一个两个庄民走动,几乎家家都闭门锁院了。
刘朗和吴能赶到西头,靠河边不远的元家时,只见窗户里暗黄的灯光依然亮着,两个影子映在窗纸上,估计元家父子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