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墙戏病秧》第107章


宋钊脸色终于好看些,戚远报了人数,三个村子加起来有二百余人。
宋钊沉吟片刻后,让人去将还未离开的曹俊良叫来,说了情况:“曹将军,我们如今离都城是两三百里,你就从此地开始集结士兵,一路往京兆去。这一路来,怕是不少这样的村子,必须让当地官府开仓分粮下去,谁敢不从,直接杀了。”
光靠银钱救济是没有作用的。
他说又道:“这些妇人如果有愿意的,可以集中在战线后,给以酬劳,让他们为士兵浣衣做饭。但若是军中有人敢犯奸淫欺弱之事,一样杀无赦,尸首挂在军营中以儆效尤!”
曹俊良也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商量细节后,在杨畅那领了些现银,直接就登岸,准备就从妇人所在村子开始往镇州出发。
妇人被置在屋内,听着他们商谈,震惊得头都有些发晕。
她遇上的是什么人!
宋钊安排好事情后,清俊面容上也显了疲惫,他走到榻前,发现女郎已经安睡。他伸手去摸了摸她的额头,体温正常,也没有发汗一类的。
应该是无大碍了。
他为她捏了捏被子,回身看那站在边上有惊色的妇人:“你家中如今可还有别人”
妇人环视了屋里,发现空空的,就只剩下她了。她这才恍然这位谪仙一般的郎君是在和她说话,忙结结巴巴回道:“除了我,都被征走了。”
“那你就先留下来帮着照顾女君,来日寻到亲人了,你自然也是可以离去。”
妇人犹豫了一会,咬了咬唇点头:“你们不是坏人,这位女君又动了胎气,我留下。”
宋钊微微一笑,让人带她下船去收拾东西,顺带再准备好保胎养胎一类的药。
屋里再度安静了下去,宋钊坐到床边,动作轻柔地去握住了赵暮染的手,凤眸内是无尽的温柔。
她怀了他们的骨肉。
虽然该是意料之中的,但真到这个时候了,他又觉得有些神奇及不真实。
他要有与他血脉相联的孩子了,他孩子的母亲真不了起。
宋钊想着,竟是不自觉痴痴笑了起来。
他低头去亲她眉心,女郎有些不满地嘟喃了一声,却依旧睡得香甜。
他又笑了起来,灯火下的郎君眉眼若染开的水墨画那样柔和,胸口被喜悦填得满满当当的。
此时,外边响起了敲门声,杨畅收到新的消息,宋钊应了一声离开榻前。
杨畅禀道:“发现二皇子的行踪了,与我们一样是走了水路,我们再停留怕是会遇上。”
并不清楚他们是要逃多远。
“我知道了。”宋钊颔首,“等那妇人回来,即刻启程。”
赵文弘肯定会追杀他这弟弟,二皇子着牵制对方的作用,现在还要他活着,他们急行先避开到了安全的地方,他再收拾人也不迟。
宋钊温和的眉眼又重新化作清冷,再又一点点化作凌厉。。。
第69章 
河上风大; 船身时不时被浪打得颠簸摇摆,赵暮染这一觉也睡得昏昏沉沉的; 等到人完全清醒的时候外边已天大亮。
她侧头一看; 宋钊竟是坐着,靠在床头睡着的。
郎君清俊的面容上露着疲色,眼底有着淡淡的乌青。
一看就是熬了半宿。
她坐起来,心疼他伤着还这样照看自己; 想要给他盖上薄毯; 哪知他倒是睁眼了。
“是要喝水?”宋钊目光还朦胧着,就要站起来给她倒水。
赵暮染忙拉住他; “不是; 是想让你睡得舒服些的。”
宋钊闻声弯腰; 伸手摸了摸她的脸。她休息了半晚上,脸上已没有先前那种苍白; 总算是恢复了些血色。
他心微宽; 笑道:“你没事就好; 你坐一会; 我去将药给你端过来。”说罢人已转过了屏风。
赵暮染听到倒药的动静; 知道这是把炉子也放到了屋里; 果然一会就见郎君端着药前来。
“小火温着的,再凉一会。”宋钊将药暂放到榻前的矮几上,又问道,“可还感觉不舒服?”
赵暮染在他关切的注意下摇摇头,将他拉到榻上; 强行要他躺下:“你别忙了,我不难受了,一会就自己喝。你歇歇。”
被子就将人捂上了。
她惯来的强势,宋钊见她恢复精神也不再推辞,他确实也累了,只是。。。
他发闷地声音从被子下透了出来:“能留个缝喘气吗。”
赵暮染一怔,看着连脸都被捂着郎君,笑了出声,忙把被子拉低:“我要说不留,你就那么捂着吗”
“一切都是娘子说了算。”
赵暮染听着笑容更加灿烂了,弯成月牙的杏眸亮若辰星。
“再一会就要把药喝了,那位妇人说再喝一贴,要卧船休息,晚些再来过给看看。”
“好,你快睡吧。”
“嗯。。。”
郎君声音低了下去,赵暮染坐在他身边,见他很快就入眠,更是心疼。伸手去将他皱起的眉锋抚平,就那么愣神看了他好大会。
她想到了那个救下他的男人。
那个男人有半张面容被火灼伤,有半张面容是完好的,保留着他昔日俊美的一面。
那个容貌。。。赵暮染想着又低头看向熟睡的郎君。
他应该知道那男人是谁吧,可是他只字不提那人的身份,一提起情绪就显得极压抑。
这里面似乎有太多她不清楚的事,但她倒是想明白他为何不再追寻埋失踪遗旨的去向。
因为已经知道了在哪。
赵暮染叹一声,转身去端了药,一口喝光。
外边有着侍卫值守走动的声音,还有船行破浪声,听着听着,她心间倒是静了下来。
她也重新躺下,身边是他绵长的呼吸声,心中更是安宁。
她闭上,突然又睁开,想起了今日的日子。
科考,放榜,今天是八月十五了。
倒是没想到今年的八月十五过得这样特别,虽然没有在父母身边。她将手放在平坦的小腹上,这也算是团圆吧,她笑了笑,将郎君的手也拉了过来,轻轻搭在上边。唇角越翘越高。
都城那边,整夜未歇的赵文弘已穿上了龙袍。
他早就做好了这身衣服,即便登基大典仓促,他仍旧是隆重的一身,尽显帝王威仪。
文武百官被拘在金銮殿上整晚,又饿又累,天蒙蒙亮就被赶到白玉阶下去候去。见到新皇一身明黄龙袍出现,当即就跪下呼万岁。
赵文弘在山呼万岁的声中一步步拾阶而上,在礼部的主持下完成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继位仪式,随后便是早朝,一条条布令颁下去。
该处置的人早就被处置了,早朝上也没有再多的人事变动,众臣心稍安,就听到外边有急报,是找到了二皇子的下落。
“陛下,二皇子逆流往西去,那路线也是宋钊一众逃离的方向,我们已经从水路及沿岸追击。”
赵文弘收到消息,神色沉沉。
宋钊他们往西去,肯定是回庆州的,都城出了这样的大事,安王即便没那么快收到消息,也过不了几天。安王怕是会派人来接应,何况宋钊身边还有近一万的大军。
至于他那个好弟弟。
赵文弘眼神变得阴狠,下令道:“赵文钧弑君弑父,假造继位圣旨,必须要将之押回都城。”
他避开了宋钊一众不谈,传消息之人会意,知道帝王的难处,应声退下。
赵文弘又高声道:“先皇去得突然,皇陵还未修膳完毕,朕哀痛,命工部加快赶工。在完工前,先皇就停灵在政宣殿。”
他此言一出,众大臣心中哗然。
新皇这是要让舜帝死不安息啊。
这样的天气,停灵个几天,即便有冰也难能保全尸体的完好。
众臣猜测到赵文弘的用意,皆是觉得这个人可怕。一个人再如何不孝,也该敬畏鬼神,他却是想着法子来折腾先皇的遗体,这是怎么样一种恨意。
众臣自然也只是想想,在心中腹诽两句,知道新皇的小心眼,嘴上无一不喊着陛下圣明。
赵文弘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得到最高的权利,却是丝毫不轻松,连带着对今日这个好日子都无动于衷,反而生出一种厌恶来。
他散了朝,带着宣旨官往后宫去。
他既然登基了,那后宫的位份都得有变。太后成了太皇太后,皇后晋为太后,大皇子妃自然是中宫之位,又封了几位妃嫔。一切完后,他直接就从后宫出来,一头再扎回太极殿,一忙就又是整日。
太皇太后在得知舜帝已身故,赵文弘登基,两位嫡孙已反目成仇,怔了半日。最后也只能是抹泪说了造孽。
芸姑在边上看着心中也难过,但她知道这才是刚开始。
安王那边如何会允许他的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