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420章


位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外人也许看到了施清瑄在当今中华帝国里的显赫权势,但是没几个人回去想,他可是在林哲刚创办余姚县勇营时期的时候就追随林哲投军,乃是林哲麾下最早的几个连长之一,而在1856年林哲举旗的时候。他可是和林成飞、徐言青三人一起策划了相关计划,亲自把林哲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除了这些从龙之功外,人家还是个才华横溢的将领,打胜仗之类的就不说了,他可是在没有前例,甚至林哲都无法给他太多提示的情况下,愣是把第六军给练出来了,同时还试验出了适合后装步枪作战的诸多战术,分散队形,跃进冲锋之类的战术可都是他琢磨出来的。
如今陆军军官学校教授的步兵战术,尤其是后装步枪的相关战术战略,计划都是施清瑄编练第六军时期编写出来的。
有了机遇,有了努力,更有着他自身的才华,这些才奠定了施清瑄今时今日的荣华富贵,中华军内的第一人,帝国的第一个侯爵。
说白了,人家的荣华富贵固然是林哲赐予的,但更多的因素还是他们自己争取来的。
但是所谓的皇亲就不同了,哪怕是他们自己再努力,但是别人也会认为他们是依靠着血脉的便利。
比如在宫务厅工作的林岚,他在宫务厅里做的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出色的,而且他本人的才华并不算差,但是外人依旧对他的子爵头衔多有非议。
如今的林伟也是一样,哪怕是他今天用了仅仅三年不到,再没有林哲或者自己皇亲身份的帮助下就从刚毕业的少尉菜鸟晋升到了上校,这个成绩已经是足以超越他的诸多同辈甚至前辈了。
他这个人是有才华的,如果没有才华林哲看都不看他一眼,更不会把他列进培养名单了。
但是即便他有着才华,但是当外人得知他被任命为近卫混成旅的首任旅长,并被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被授予男爵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直接忽视他过去两三年来的努力以及他的才华,进而只关注他的一个特定身份上,那就是他是皇亲。
不管他愿不愿意,外人眼中的他就是皇亲,他是受到特殊优待的人,而受到特殊优待的人总是容易引起别人的嫉恨的。同样他的身份以及特殊的任命,也会让军方的其他将领们觉得他是皇帝派遣到军队的眼睛,用来监控他们的。于是乎那些普通将领会和他保持一定界限,会把他排斥在军方主流势力之外。
最后不管他愿不愿意,他会越来越依赖‘皇亲’这个身份,最后彻底倒向皇室,嗯,换或者说彻底倒向林哲。
而一个只能依靠皇室,无法得到军中同僚们的助力的高级将领,才是林哲理想中的近卫师统帅。
所谓用人,方法很多,而比较有效的不外乎先让周围的环境排斥他,让他对外界绝望,然后再拯救他,让他除了你无所依靠。
而身为皇帝,身为一个统治者,他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不能不会用人,而林哲的用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最多的还是许以厚利,你要高官厚爵,我可以给你,你想名流千古,我也可以给你,你想要为国为民做一些好事,我还可以给你,甚至你就算是想死,我也可以给你提供一根横梁。
利益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对于林哲来说却是非常简单的,不外乎就是满足他们的一些**而已,不管这些**是什么类型的,好的坏的。
利者,欲也!
当然了,很多时候单靠利益引诱不管用,偶尔也得敲打敲打,正所谓恩威并施也!
对于一些少数比较重要的人,还得玩一玩小手段,制造一些特定的环境,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这个林伟,林哲就是用了一些小手段的,如果要培养普通将领,他会让林伟按部就班的逐步晋升,频繁的调动,各部门都去经历一遍,让他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资历,最后在每一步的晋升上顺利晋升,一直到最后顺理成章的成长为军方的高级将领甚至大佬。
然而对林伟,林哲使用的却是拔苗助长的方式,林伟不过是一个第三期的学生,这就当上了陆军少将?你让诸多第一期的前辈们情何以堪啊,而你仗都没打过几次,这就捞到了一枚贵族徽章,你让军方众多少将级别以上的将领们怎么想,他们说起战功来虽然不如那些风头较大的将领们,但一个个也是实打实靠着战功升起来的啊,我们这都还没获得贵族的头衔呢,凭什么就你林伟获得了男爵头衔?
然后人们就会非常自然的放在林伟的身份背‘景上,后续的发展不说百分百,但是林哲估计着不会偏离自己的预料太多,就算略有偏离,大不了自己再把它拨回原位就是了。
林伟不管愿不愿意,他都得按照林哲给他安排的路走!
安排林伟当近卫混成旅的旅长,这不过是林哲天天和诸多臣属们勾心斗角的一个小日常而已,林哲任命完毕后,再按照惯例接见了林伟,并和他一起吃了顿午饭后,就是放下了这事。
留下林伟一人面对几乎完全陌生的近卫混成旅以及一群用着怀疑、羡慕、极度等目光看着他的军方同僚。
不提那林伟,林哲在调动诸多部队进入皖南地区的时候,军训部那边也是提出,随着部分部队掉入皖南,同时第九协防师和第十九协防师那边既然都能当主力用了,总不能一直还用原来协防师的那一套,这缺额的军官总得补上去啊。
而诸多军官的缺额要填补,是不是让军官学校那边扩大冬季招生的规模!(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官缺口
看到报告书上的军官缺口,林哲有些头疼,这军官的缺额就一直没能真正解决过,因为以前的随营学堂,现在的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出来的军官数量从来都跟不上中华军的扩张数量。
为了控制军官的数量,不仅仅很多皇家陆军的部队里缺少副职,而协防师那边更是压缩再压缩,不少协防师的师长只有区区一个少校而已。
人家皇家陆军一个步兵团的团长至少是一个中校,部分还是上校,然而这第九协防师的师长才是中校,团长却是区区的少校而已,营长只是上尉,甚至还有中尉营长这种事,更关键的是上述职位的副职一般不是由低一级的军官担任,而是往低很多的军官担任,堂堂第九协防师的师长,竟然只是一个上尉,然后一个上尉就得制定超过七千人的作战计划。
这种情况不管怎么看都是属于不正常的,为了规范第九协防师以及第十九协防师的作战,实际上都是由各自所属的军司令部派遣高级军官过去指挥,比如第六军就是派遣了副参谋长以及差不多十人左右的军官团队常驻第九协防师,用以指挥第九协防师。
但是这种情况是非…↓…↓,常态,严格上来说第六军副参谋长并没有权限指挥第九协防师,如今不过是靠着军方的内部默契以及军衔制度来执行而已,但是那天人家第九协防师的中校师长觉得你军司令部过来的上校副参谋长不过如此,更觉得你带过来的各级军官碍手碍脚,人家都能直接把你们赶出来。而且这种情况对于中华军现行的军制制度来说,你还真无法说什么。
因为中华军执行的长官责任制。而只要军方没有把人家师长撤职,那么你就不能取代他直接指挥该该师。哪怕这只是一支协防师。
要变更第九协防师的指挥权,要么统帅部那边另派一个师长过来,要么是施清瑄直接越级指挥,亲自指挥该师,通过命令第九协防师的方式来获得指挥权。
但是现在第九协防师这边的情况比较特殊,按照中华军的现行协防师制度,其配属的军官数量少,军衔低,堂堂一个师长不过是个中校而已。
但实际情况是第九协防师已经不是普通的协防师。士兵以清军新军俘虏为主,装备燧发枪、火炮等武器,这样的第九协防师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新军部队了,就算是对部队要求苛刻的施清瑄也是把第九协防师当成了主力部队使用,单独派出去用来掩护第八师和第九师的右翼。
所以第九协防师的军官制度不能和其他协防师同样安排,必须对第九协防师的军官制度进行变更,提高各部主官的军衔,增加军官人数。
不能同样是上尉,皇家陆军的上尉只是一个连长。只指挥一百多人作战,而第九协防师的上尉就要策划超过七千人的作战计划。
但是要补充第九、第十九协防师的军官缺口,还得补充其他部队的军官缺口,比如说各地新扩编的守备部队。又比如新编练几个混成旅等部队所需的军官,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中华军现在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