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361章


为了找出能够更好发挥新式武器的各种战术,从去年底担任第六军军长开始,施清瑄就已经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研究、试验各种新式战术,其麾下的参谋团队光光写出来的那些关于新式武器应用、新式战术等报告书就几乎能够堆满一整个房间。
用施清瑄的话来说就是,新式武器, 尤其是新式步枪的应用将会改变现有陆军战争的模式,他的团队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怎么让1858年型林德步枪装填、射击,也不仅仅是具体的某些战术应用。
他们要研究的是全新的陆军战争模式!
不过,作为后来人的林哲却是知道,不管怎么研究,这后装步枪就是未来战争的主流,而哪怕他后世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是他同样也能够知道一战、二战期间的人是怎么打仗的。
所以在施清瑄的研究中,他给予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指示,那就是应用后装步枪的时候,首要重视的问题就是掩体以及更恰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
对于林哲提出的这些体制,施清瑄等人对掩体、战壕之类的概念是非常赞同,因为在过往的多次实战中,战壕、胸墙之类的掩体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实战价值,继续深挖下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对所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就保持反对意见了。
只是不仅仅是施清瑄,包括大部分第六军的军官们都对变更部队的现有编制保持谨慎态度,认为部队现在的编制是经过了实战考验,同时中华军方面对现有编制的应用也非常熟悉,改动过后估计军官很难适应新编制下的指挥。
再者,现在中华军的局势实在太过紧张,这要是让第六军的两个步兵师放弃现有编制,而改动为其他编制的话,估计等改完编制,这战争早就结束了。
面对这种保守意见,林哲也不强求,他有时候会搞一言堂,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听从这些将领们的意见,而且现在的他也不是很确定未来的那种三三制,或者四四制编制就一定适合当代的战争。
要知道,虽然1858年型步枪是后装步枪,但实际上和后世人们所熟知的步枪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子弹了。
1858年型林德步枪使用的子弹并不是金属弹壳,而是纸壳,同时在漏气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实战期间需要频繁更换橡胶垫,不然的话就会漏气。
再者是火炮,前装线膛火炮能够和后世的那些火炮一样有效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吗?如果不能,那么继续使用后世的战术是否使用?
这些都是林哲不得不考虑的事!
为此,他也不强求第六军改动编制了,不过在新编的第二近卫师里,他却是直接推动了新式编制施行。
第二近卫师作为1858年扩编计划中的一环,它的编练计划却是和其他陆军部队不太一样,其余部队的扩编主要是由野战部队的主官们负责,但是第二近卫师的扩编主要是第一近卫师负责。
该部队的军官基本都是从第一近卫师抽调,编练工作也由第一近卫师具体负责,而具体的训练章程又是出自林哲的亲自之手,如此也就导致了第一近卫师怎么编练,统帅部各部实际上是很难发表出意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第二近卫师乃是林哲自从当年编练余胜军以来,第二支亲自编练的部队。
之所以亲自插手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忠诚方面的考虑外,另外一方面林哲也是打算着把第二近卫师当成了一支实验性的部队。
他要利用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试验一些来自后世的部队编制以及相关武器、战术。
作为一个后来人,林哲脑海里有着当代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先知性,他知道的少量军事常识和后世的军事专家一比,哪怕是普通军迷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但是比起当代的人们,他知道的这些常识却是非常超前的。
而现在,他就是一步一步试验这些超前的军事战术理念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军队!
为此,他对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很上心,甚至就连部队的详细编制都是他亲自编写的。
在他编写的这份编制中,采用了后世人比较熟知的一些编制,比如一步兵连辖有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营辖有四个步兵连。
和现在的前装线列编制具有极大的不同,而且不仅仅步兵不同,同时炮兵以及辎重、工程等部队也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炮兵团,以往的炮兵团都是辖有三个十二磅的炮兵连、一个六磅骑炮连、两个臼炮连,每个炮兵连不分火炮种类,皆辖有六门火炮,同时中间并不设炮兵营这一级编制。
而新第二近卫师的炮兵编制则是进行了深度改革,首先是设立了炮兵营这一级编制。(未完待续。。)u
第三百二十一章 风云再起
炮兵部队的改革具体下来是依旧每个炮兵连辖有六门火炮,三个炮兵连组成一个炮兵营,三个炮兵营组成一个炮兵团,一共辖有五十四门火炮。≧,
分别预备装备十二磅的前装线膛炮、三十二磅臼炮、六磅骑兵炮,同时林哲已经责成林德机器厂方面研发小口径的后装线膛炮,林德机器厂方面已经给出了数种初步设计,分别是七十毫米、七十五毫米、八十毫米等不同口径,同时不同身管长度的后装线膛野战炮,尽管陆军用的中小口径后装线膛炮还只存在纸面的初步设计上,甚至都无法确定会选用哪种,但是等以后完成设计后正式列装后装线膛炮的时候,第二近卫师肯定是会率先装备这些新式武器的。
不提尚在纸面上的后装线膛野战炮,只说以现有火炮为基础的第二近卫师炮兵团,这个炮兵团和皇家陆军的其他师属炮兵团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设立了营级编制,相对应的把火炮总数从三十二门增加到了足足五十四门之多。
从步兵到炮兵,第二近卫师都是和中华军,乃是和当代世界上所有陆军都不一样的,因此这支部队的编制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怪异。
十四个士兵组成一个步兵班,三个步兵班组成一个步兵排,三个步兵排组成一个步兵连,四个步兵连组成一个步兵营。
三个步兵营组成一个步兵团,同时在步兵团内配属一个步兵炮连,辖有六门的四磅步兵火炮。
两个步兵团组成一个步兵旅。
两个步兵旅组成一个步兵师,同时步兵师还辖有一个拥有五十四门火炮的炮兵团、一个拥有四个骑兵连的骑兵团、一个拥有将近两千人的辎重团、一个人数超过八百人的工程营、还有医护营、军乐队等。
第二近卫师满员后,总兵力将会超过一万三千五百人,比现有步兵师的八千五百人多多出整整五千人之多。
这种编制在是后世1900到一战时期的乃是间站期间的典型编制。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它已经超过了三四十年之远。
当然了,在局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要想编练出第二近卫师来难度非常大,别的不说,就算是步枪也是远远不够啊。最近半年林德机器厂是天天加班加点,但是也难以满足军方的巨大需求,好在金陵兵工厂现在已经投产,虽然产量还略小,但是也已经能够向军方批量供货。
第二近卫师的武器基本都是来自于金陵兵工厂,包括金陵兵工厂生产的1858年型步枪,前装线膛火炮。
如今利用金陵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林哲已经是编练出来了一个步兵团以及几个炮兵连,至于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彻底扩编成师。就要看局势怎么发展了。
尽管只编练了一个团和几个炮兵连以及若干辎重、工程连,但是林哲已经是迫不及待的让他们进行各种新式战术的演练,他不要求第二近卫师能够训练有多好,发挥出来什么样的战斗力,他只需要他们把自己脑海里的各种常识通通试一遍,然后找出来最符合当代所用的战术战略。
整体而言,第二近卫师是超前的实验性部队,甚至现在都很难用于实战。
相对来说。第六军那边虽然也用了新式武器以及试验新的战术,但实际上依旧没有超出这个时代的范畴。并且大量使用现有成熟的体系,也是使得第六军的两个步兵师并不会和第二近卫师一样只是个花架子。
第六军是能够拉出去打仗的!
花费巨大代价编成的新部队自然不能让他们在江阴看戏,坐视上海方向的友军死战而自己伴着板凳看戏。
统帅部考虑到联军既然已经在上海登陆,而且还就地修起了防御工事,摆出了长期对持的态势,那么他们就应该没有太大的可能性突然从上海消失。然后跑到江阴来登陆。
因此,统帅部在七月份做出了最新的战略调整,凋零第六军离开江阴,南下增援上海,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