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339章


这海军中校冒着地方的炮弹巡视一圈后,很快就是上了炮台中央的观测台,在那里,吴淞炮台要塞部队司令苏轩宾海军少将正在亲临指挥。
进入观察台后,这年轻海军中校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此时苏轩宾少将也是转过身来:“哦,廖中校回来了,情况如何,第三炮营那边还好把?”
廖易斋当即朗声道:“禀告司令,第三炮营那边一切完好,各炮组正在按照预定计划保持稳定炮击!”
苏轩宾点点头道:“嗯,这就好,这第三炮营的兄弟们都是些新兵,各方面的训练可能比不上第一和第二炮营的老兵,廖中校你要多多注意,不能自己先慌了手脚!”
廖易斋道:“司令放心,有职部在,第三炮营不会出现问题的!”
不过廖易斋说是这么说,但是内心里却是有些担心的,廖易斋并不是第三炮营的营长,他的本职是海军部炮术司的副司长,因为苏南防务吃紧,而海军已经全面退守长江,准确的说是江阴以西的长江。而后期作战里海军也不可能和庞大的英法联军舰队进行船只间的交战,海军的主要作战任务是负责吴淞、江阴两座要塞的炮台防务。
为此,人家海军连主力舰上舰炮都已经拆了下来,并且把舰炮搬上炮台,就连海军的新旗舰绍兴号上的哪门一百八十毫米的主炮都已经被拆了下来安装到江阴炮台上。
在这种背‘景下,他这个负责海军炮术工作的副司长也是被临时调配到吴淞要塞,担任临时性的炮术参谋职务。
实际上不仅仅他如此。实际上除了他外,如今在吴淞炮台指挥炮击作战的诸多海军军官们大多数都是临时抽调而来的。比如几个炮营的营长,其实都是之前几艘主力舰的炮术长,没办法中华帝国的海军规模本来就小,而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陆军高多了,如此也就导致了海军里的军官,尤其是技术性的军官是非常稀缺的。
如今海军里的主力战舰都是在后方无所事事,甚至连舰炮都被拆了下来,上面的那些精英军官们自然也是被抽调了出来,主要是充斥到吴淞炮台以及江阴炮台上。指挥炮台上的那些重炮对抗英法联军。
廖易斋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目前在苏轩宾麾下担任炮术参谋,主要负责第三炮营的作战事务。
第三炮营辖有六门六十四磅前装滑膛炮以及十二门的三十二磅前装滑膛炮,当不过这些岸防炮兵是归属海军的,这编制上和陆军不一样,陆军是标准的六门火炮一个连,三个炮兵连也就是十八门火炮组成一个炮兵营。
但是海军方面没有炮兵连或者炮兵排的分类。这就算是岸防炮兵也是和舰炮一样,这第三炮营是直辖十八门火炮,每一门火炮就是一个单位。
这第三炮营由于都是一些老旧的滑膛火炮,这配属的炮兵也都是新兵居多,不像第一和第二炮营一样,装备的是后装线膛炮。配属的炮手也都是海军训练多年的精锐炮手。
火炮老旧,炮兵以新兵居多,要想把第三炮营的战斗力发挥出现,难度并不小啊!
更何况他还听说,前几天陆军方面的邴曲松等人观看海军进行实弹演习的时候,对海军的炮术有些不太满意的样子,当场就说:我们陆军的炮兵人才还是有一些的。要不要借调几个过来帮你们把这几个炮营搞起来!”
说起炮术来,尽管海军内部是看不起陆军的,但是说实话这固定炮位并且还是打固定靶标的话,陆军的炮术水平其实是要超过海军的,为什么?
因为海军成立至今这规模小,除了那些小炮舰参加过几次支援炮击作战外,大多数炮兵那里进行过什么大规模炮战啊,顶多就是偶尔进行实弹演习而已,但是人家陆军南征北战,天天都在打仗,而且每一场战斗都是会有火炮参战。
说起炮击经验,海军还真不如陆军方面。
当时的海军方面的负责人,也就是吴淞要塞司令苏轩宾就是红着脸道:“多谢陆军同僚们的好意了,这重炮和野战炮区别甚大,即便是借调了陆军的同仁过来,也是难以解决的!”
当时邴曲松也就呵呵一笑,没有继续说了。
但是此事实际上给那些海军军官还是造成了不起来不管是数量还是口径,实际上都比陆军好得多,但是拿得出手的炮术人才却是没有几个,就连熟练的炮兵都得从现役战舰上抽调炮兵,而短期大量增加的火炮更是只能用新兵来填补空缺。
现在如果第三炮营表现不佳的话,恐怕让陆军那群人看见了又得瞎说了,而到时候廖易斋身为第三炮营的直接负责人,恐怕也是落不到好,至少苏轩宾等被陆军落了面子的海军高层就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好影响。
脑海里带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廖易斋离开了观察台,他要回到第三炮营那边,继续监督各炮位的作战,如今大战刚起,可别再这个时候给他出乱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第三百零一章 势均力敌
六月十号,英法联军中的战舰对吴淞炮台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中华帝国方面则是用吴淞炮台上的岸防炮也是对于来犯的敌舰队进行了猛烈的还击。
这一场双方参战的火炮数量达到两百多门火炮的炮击,算得上是自古以来远东地面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和岸防炮之间的较量了。
双方来来往往一直打了大半天时间,一直到下午时分英法联军的舰队才是缓缓撤退,退回了长江入海口的下游。
而在这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的长时间炮战中,英法联军把吴淞炮台临江的那面外墙轰的破烂无比,击毁了中华军多门火炮,并且还击中了中华军的一堆弹药,造成了中华军方面大量的人员伤亡,不过英法联军方面自身的损失也不算小,当天他们就是被奋力反击的吴淞炮台炮兵们击沉了一艘老旧的风帆千吨巡洋舰,另外还有两艘五六百吨的蒸汽炮舰被击沉,至于受伤的就更多了。
傍晚时分,廖易斋等人和苏轩宾等海军中高层军官们齐聚一堂,只看这些人的面色就知道他们对今日一战还是相当满意的,不少人都是面露轻松之色。
“今日一战的损失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我海军方面阵亡军官六人,阵亡士兵八十六人,另有十三名军官受伤,两百二十名士兵受伤!被击毁并无法修复的火炮有四门,分别是一门一百二十毫米的后装炮,一门三十二磅前装炮以及两门二十四磅的前装炮。另外有五门火炮不同程度受损,但是经过工程师们的检查后,认为可以短时间内修复!”
苏轩宾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还算是不错的,尽管今天一战的损失不算小,要塞的外墙被打的稀巴烂,但是要塞内部并没有被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上述的损失也换来乐观的战果。
“已经可以确认的是,我们击沉了敌军一艘约千吨的风帆巡洋舰以及两艘约五百吨的蒸汽炮舰。击伤至少十艘以上的敌舰,而按照我们的估计,此战敌军方面伤亡应当是超过我们的,至少死伤五百人以上!”
这年头的海战,不管是舰队之间的对决还是说舰队和炮台的对决,实际上战斗损失不能用船只被毁来判断,因为这年头的舰炮实际上威力以及命中率也有限。如果是远距离炮击的时候实际上很难击沉对方,炮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而这也是为什么榴弹在当代大横其道的原因。因为榴弹爆炸后虽然无法带给大型战舰致命伤亡,但是爆炸却是可以杀伤大量的敌军人员,同时引起大火。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英法联军的舰队轰击吴淞炮台的时候,同样大规模运用榴弹的原因,因为实心球炮弹面对这种乌龟壳一样的要塞炮台,就算砸过去几千几万枚炮弹也没啥效果的,对于这种半埋式的炮位,最有效的就是用大口径的榴弹。直接杀伤人员,当然了如果爆炸的冲击力能够破坏火炮本身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虽然今天一战的战损还算不错,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如果持续打下去的话,我们很快就会人员不足,到时候没有足够的炮兵就算火炮完好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了,现在是不是向陆军那边通报一二,让他们抽调一定数量的炮兵补充过来!”说话的是一个海军上校。此人年约三十,同样是作战参谋之一。
不过他的话刚落下,苏轩宾却是轻摇头:“现在我们还算可以维持,等后续情况有变再请求陆军的支持也不迟,而且经过今日一战后,敌军也应当是见识到了我们吴淞炮台的实力。如果他们的指挥官有足够的理智,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