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302章


矗庥Ω檬?858年度扩军计划里的一环。
他是野战军的将领,并不是统帅部的主官,很不是太清楚该计划的一些详细细节,但是也知道会扩军至少五个皇家陆军师,但是原本这些扩编后的部队不是说直接编入到现有的各军或者统帅部直辖吗,怎么会单独弄出一个第六军的番号来?
施清瑄尽管没有搞清楚第六军的的详细计划,也很难猜测去主管第六军的筹建事宜是好是坏,但是身为臣子在这个时候必须第一时间表态:
“臣绝不负陛下所付,必定把第六军编成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
林哲道:“爱卿的能力朕是清楚的,相信爱卿会让朕看到一支不逊于第一军的第六军来!”
随即从旁边的书桌拿出一个文件夹,然后递给了施清瑄道:“里头是统帅部对第六军的一些详细筹划和安排,你拿回去先看一看,有不足遗漏之处再和统帅部各部商讨!”
这一场述职并不算太正式,整体上都是在闲谈中度过,而临近傍晚时分,林哲也是留施清瑄一共进餐。
邀请臣下和自己单独进餐,也算是林哲近期一个笼络臣下的重要手段了!
在平仁堂和林哲吃过了晚饭后,施清瑄才是出了中华宫,这个时候他才能够返回他在南京城的宅院中。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倒不是和许久未见的妻子亲热,而是吃饭!
他中午时分就没吃多少,傍晚时分和林哲进餐也是约束太多,可不敢在林哲面前大吃特吃,只是简单的吃了少许而已,连半饱都算不上。
饱餐一顿后,他就是把自己关进书房,然后钻研起林哲给他的那份第六军编练计划书。(未完待续。。)u
第两百六十六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
按照该计划书的规划,第六军将会是由全新的部队组建,预计辖有皇家陆军第六师、第八师这两支主力部队,同时再辖有一个直辖的重炮团、骑兵团,同时将会辖有一个独立工程团。
直辖炮兵团和骑兵团不算新鲜事,之前的第一军就是这种配置,但是这工程团倒是头一次听说。
目前中华军的各部队里的辅助部队,一般只有辎重部队,并没有专门开路搭桥以及负责营建等事务的工程部队,这部分任务一般由协防军负责。
在1858年度扩编计划中,林哲亲自对军方提出尝试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而第六军预计所辖的这个工程团就是中华军里首个工程部队。
筹建专业的工程部队并不是林哲的心血来潮,而是军事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华军装备的火炮越来越多,后勤物资的增加也就导致了部队行军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遇到河流或者丘陵山区小道的时候,部队的行军速度简直令人难以接受,一直用协防军开路搭桥也不是个事,协防军虽然用着廉价,但是毕竟都是普通的炮灰,说起动手能力实际上还不如那些民夫呢。
因此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是必须提上日程的事!
只看这纸面上的编制,施清瑄就知道这个第六军一旦建成,拥有两个步兵师,一个重炮团,一个骑兵团以及一个工程团的总兵力是足会超过第一军的。
第六军的的兵力多并不足以说明他在1858年扩军计划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林哲还想把这个军建设成后续十年乃是二十年的标准军队。
因此第六军的装备也和以往的中华军有所不同。
第六军将会率先大规模装备前装线膛炮,还有在步兵装备上,将会率先装备林德机器厂仿制生产的线膛后装枪。
前装线膛炮在中华军里已经不是首次装备了,目前就有十来门在近卫师服役,不过那都是实验性服役,由于实验服役的效果不错,所以军械部那边已经向林德机器厂下了大量订单,首批订单就是五十门,这些火炮将会被配属给第六军的炮兵部队中。
前装线膛火炮的大规模装备。将会是第六军在炮兵行列上走在中华军的前列。
而线膛后装步枪,这玩意目前在第六军也算得上是实验性装备!
林德机器厂研发线膛后装步枪的时间也不短了,1854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研发,不过进度一直都比较缓慢,由于自主研发进度比较缓慢,后来干脆就是抄袭了德国的德莱赛步枪的部分设计,比如说采用旋转后拉机。不过也不是全盘照抄,而是针对德莱赛步枪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同时也是对枪支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该枪符合中国士兵的体制。
比如说为了解决德莱赛步枪的漏气问题,林德机器厂是在新枪中的枪机里采用了橡胶垫,能够有效的防止漏气,虽然说射击多次后橡胶垫会迅速老化而失去效用,但是采取快速更换的设计,士兵完全可以在战斗中迅速更换橡胶垫。
同时把德莱赛的纸壳整装子弹里的底火从中部改为底部,避免了和德莱赛步枪一样,因为长击针过长而容易折断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改进就是进一步缩小了口径。从目前的十五毫米口径缩小到了十一毫米,缩小口径足以让步枪的重量有效降低。
最后林德机器厂完成最终设计,并制造出了少数洋枪交付军械部测试的时候,这支被林德机器厂内部命名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步枪已经定下了它的性能数据。
整枪全长一点三米,枪管长度七十九厘米,重四点七千克,口径十一毫米。由于口径缩小使得子弹的初速更高,达到了将近每秒四百米,理论有效射程高达八百米,理论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十二发。
不过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橡胶垫非常容易老化,战场上需要频繁更换。这会极大的影响战斗射速,同时如果战斗紧张之时如果士兵忘记更换已经老化的橡胶垫,将会有严重的漏气问题,高温漏气将会伤害到士兵。
此外口径的缩小,初速提高也就代表着膛压的大幅度加大的,这对枪管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提高就代表着造价的提高。
然后子弹方面。虽然采用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纸壳整装子弹,但是和以往的米尼子弹不同的是,这种子弹已经不能和以往一样由士兵在战场上自行用简单的模具就大规模制造出来,因为整装子弹涉及到子弹的封装,底火等一系问题,士兵很难在战场上就使用建议工具制造出来。
如果让兵工厂集中大规模制造的话,成本虽然不会增加太多,但是对后勤运输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严格上来说,1858年型林德步枪在技术上并没有比德国的德莱赛步枪先进多少,对工业规模以及工艺要求并不会比米尼步枪更高,林德机器厂只是通过更加取巧式的设计来使得后装步枪的实用化而已。
这种步枪定型并造出了少量样枪后,在中华军里也是引起一番讨论,其中不少都是反对之声。
支持者说这种新步枪的射速更高,而且可以趴着开枪,装填方便可以让军队拥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而反对者则是说新式后装步枪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在射击精度上甚至还不如米尼步枪,为何?
因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在试验的时候就发现,由于初速太高导致铅制的子弹出膛后的飞行中直接变形,子弹都变形了这不影响精度才怪,而且杀伤力也是比不上米尼步枪。
同时整装子弹对后勤以及军工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对装备后装步枪的徐言青就说,一旦换装这种新式步枪,要维持装备这种步枪的一个师作战,每场战役就需要补充至少十万发子弹,而这将会对现有的后勤体系造成极大的压力。
然而还有成本问题,林德机器厂为了研发后装步枪已经努力了好几年,这投入了研发经费就高达数以十万计,而且要制造这种步枪就必须建立全新的步枪以及子弹生产线,需要建设厂房,购置机器,同时枪管需要的更好的钢材,需要橡胶等物资。
研发经验以及厂房建设经费之类的人家林德机器厂可不会自掏腰包,而是会把这些成本都转化到枪支的出厂价上。
毕竟林德机器厂虽然是皇室产业,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公司,不仅仅不会做赔本生意,而且还是会从军火制造上狠狠的捞一笔,以维持自身的发展以及后续先进武器的研发费用。
为此林德机器厂对1858年型步枪开出的第一批次报价是四十圆之巨,比1855年型米尼步枪增加了足足十多圆。
同时该枪使用的子弹也不便宜,每千发达到了五十圆。
如此昂贵的价格让负责枪支火炮采购的军械部很不爽,军械部总长韩向方亲自找到宫务厅财务处处长潘立宣说项,但是人家潘立宣也是苦着脸说,林德机器厂上万工人也要吃饭啊,每年仅仅是支付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