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180章


林哲称帝建制后,他更是一咬牙,直接申请加入中华帝国国籍。并自愿放弃了英国国籍,要知道他这个举动在当时的上海洋人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可是依旧没能拦住汉特?威廉对权贵财富的向往。
对于这样甘愿放弃祖国也要跟着自己的洋人,林哲自然是欣然接纳。很大方的给他封了个男爵的头衔,把这个四十多岁,满脸胡须渣子的英格兰人感动的稀里哗啦,他打仗打了一辈子,前半辈子毛都没捞着,最后还被踢出了军队,而投靠林哲数年后,现在却是获得了贵族头衔。
这让他感动到当众就给林哲宣布效忠,说他本人以及其家族后代永世效忠于林哲以及其家族继承人。
既然他已经入了中华帝国的国籍。林哲自然也不能一直让他当什么顾问,当然了也不适合让他直接统帅大军,所以就委任他为最高统帅部军训部次长,让他继续干训练部队的老本行。
林哲亲征的时候也会把他带上,充当自己的私人参谋之类的角色!
诸多部下将领众说纭纭,虽然场面有些吵杂,而且有几个人已经是争论起来,说的唾沫渣子乱飞,如果不是在林哲面前要保持臣子的体面。估计这些武将都能挽起衣袖直接干起来。
对于这种嘈杂的场面,林哲却是没有反感,反而还是觉得很欣慰,虽然军队是自己的一言堂。但是他还是希望部下能够给他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军事会议上,他总是鼓励部将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甭管错的对的都要说出来。不仅仅如此,他还在部队里推行参谋制度。给部队主官配属参谋,以便让部队主官可以获得足够多的不同意见。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站在旁边的石琅翼也是适时开口了!
“以臣之见”虽然他只是说出了这几个字而已,但是吵杂的场面却是迅速停了下来,众人齐齐打算听石琅翼到底要怎么说。
看见众人停下来把目光投向自己,尤其是林哲也看向自己的时候,石琅翼内心里还是带有一丝窃喜的,虽然老子这一年多来被冷落了,但是名声还在,而看来陛下还是对自己颇为重视的。
当即他继续道:“长久围困镇江的话恐怕要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这对于大军倾巢而出的我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这刚说一句,沈驰云就是一旁附和道:“不错,如今我大中华已经齐出镇江,在上海不过留守一个第七混成旅,松江和苏州不过各一个协防师,大军不能长久在外头作战,久则生变啊!”
石琅翼不顾沈驰云的插话,继续说着:“但是镇江城坚兵众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要短时间内拿下来,恐怕要死伤不也很难接受!”
此时,施清瑄也是点头赞道:“不错,每一个士兵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绝对不能随便就牺牲掉的!”
对于中华军而言,士兵就是财富,培养一个合格的线列步兵至少需要花费五十两以上的银子,损失一千人就是等于五万两银子没了,损失一万人就等于五十万两没了。而更关键的是,钱还是小事,兵力损失了要补充,至少也得三五个月以上,而这对于时间紧迫的中华帝国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试想下,如果中华军的四万主力一下子损失上万人,那对于初立的中华帝国而言就是足以伤经动骨的大灾难,甚至会造成内部动荡,到时候发生什么事谁都无法预料。
所以,不管是攻打镇江还是南京,中华军的损失都必须控制在一个可接受范围内。
石琅翼这边还在继续说着:
“对此,臣的意见是镇江要打,但是要缓着打,另外我大军可兵分两路,一路围困镇江,另一路继续西进天京!”
这个时候,林哲开口了:“分兵西进的话,爱卿的意思是要围点打援?”
兵力少根本打不动南京城,要不然溧水的第二师早就北上拿下南京,何至于在溧水屯兵啊!这样情况下石琅翼还说要分兵西进的话,分出去两三万人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分兵一个师万人左右而已。
这样的话那么石琅翼的分兵意图就是非常明确了,那就是想要打掉从南京过来的太平军援军。(未完待续。。)u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
西历1857年,清咸丰七年,中华宣武元年。●⌒,
二月底,林哲亲自统帅数万大军自常州出兵镇江,兵不血刃收复丹阳后,在三月初围困镇江。
林哲率军出兵并围困镇江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天京。
对此虽然早有预料的石达开在得知消息后,还是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华军,石达开也是深感为难。
就以吴汝孝的两三万人,要想守住镇江的难度太大!
而一旦镇江失守的话,那么天京就会直接面临中华军的兵锋之下,到时候甚至就不是和前几年那样天京被围困的局面了,而是一个搞不好就会彻底失败。
但是如果派出去援兵的话,石达开也是颇为担心溧水方向的中华军会不会趁机北上,万一自己派出过多援兵的话,估计人家林安飞就会直接统兵北上天京城下了。
而派少了,也容易被吃掉!
左右为难之下,石达开是犹豫了两天时间,但是总后还是选择了派遣援兵救援镇江,他总不能坐视镇江失陷,那样的话天京也就守无可守了。
三月七号,从皖南率军回援天京的李秀成被石达开亲自点将,率领本部万人和石达开拔给他的万人,一共两万兵去救援镇江。
出兵前,为了鼓励救援将领的士气,洪秀全大肆封将,封李秀成为忠王,任其为五军主将之后将。
当李秀成意气风发地带着石达开的厚望率军离开天京,东进镇江的时候。
天京外围的诸多余胜军侦骑也是开始狂奔。把天京派出援兵的消息传达给溧水、镇江方向等地的中华军将领。
溧水方向,林安飞听罢侦骑的汇报后。叹了口气:“这石琅翼果然是料敌如神啊!”
早在前天前,他就已经收到了来之镇江的林哲诏令。诏令他做好出兵天京的准备,要他堵截天京可能派出的第二次援军,为镇江方向派出的部队歼灭天京援军创造有利条件。
如此的他非常清楚,在天京那边派出援军之前,镇江方向就已经分兵万余西进,准备歼灭天京方向派出的援军。
而这一系列的作战计划虽然是林哲亲自下达命令的,并且由名义上的联合参谋部制定策划,但是中华军的高层将领都知道,这些计划都是出自石琅翼一人之手。
如今看到天京方向的贼军果然派出了援军。而且派出的援军数量还和石琅翼预料的几乎一摸一样,那就是两万人。
就连是心高气傲的林安飞也是不得不承认,在中华军诸将中,石琅翼的谋略之才依旧是最出色的哪一个。
如果他不是因为前两年对满清抱有一丝幻想,没有死心塌地的跟着林哲造反,恐怕现在的石琅翼在中华帝国内的地位是要远远超过林安飞、徐言青等人,成为事实上的全军统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有如此才华的人也就怪不得去年起事的时候,陛下对其他反对甚至略微犹豫的人都毫不犹豫的济宁诛杀,唯独对这个石琅翼网开一面。甚至重新接纳了他。
现在的林安飞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乖乖按照石琅翼制定计划准备出兵天京!
当天,林安飞就是统帅第二师离开溧水,北上天京。他的第二师虽然只有万人规模,但是战斗力在余胜军内部里也是排的上名的,实际战力可能不如第一师。但是绝对要比第三师以及第四师、第五师等强得多。
其核心自然是前第二混成团,后来整编为第二师的时候。加入了两个协防团,又是从其他余胜军正规军抽调了一些骨干军官和士官。由此组成了第二师。
辖有三个正规的步兵团,一个满编的辎重团,一个辖有三个炮兵连的炮兵营,一个骑兵连。全师总兵力约八千五百人。
虽然总兵力不多,但是实际战斗力不俗,比第五师这种仓促编成的新部队要强得多。
就当林安飞率领第二师北上天京的时候,在镇江以西三十公里外的下桥乡,施清瑄率领本部第三师万人,另有第三协防师四千人,一共一万四千人屯兵此处。
从侦骑得知天京那边果然派来的两万人的援军后,施清瑄眉头露出了喜色,他们果然来了!
当初率军从镇江西进的时候,他还担心着石琅翼预料出错,还自己白跑一趟,如今太平贼军果然出现了,那么自己这两天的风餐露宿就就值了。
“吩咐下去,让侦骑密切关注贼军的动向,全军继续休整,辎重团协助炮兵团构筑好炮兵阵地。”
施清瑄并没有打算打一场埋伏作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